第四十一回奉使命率軍征交趾蒙慈恩減罪谪黃州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交趾自黎桓篡國,翦滅丁氏世祚,宋廷不遑讨罪,竟将錯便錯,封桓為交趾郡王。
應第十五回。
桓死,子龍钺嗣,龍钺弟龍廷,殺兄自立,入貢宋廷,宋仍封他為王,且賜名至忠。
不有兄弟,何有君臣?既而交州大校李公蘊,又弑了龍廷,遣使入貢,依然受宋封冊,嗣複晉封南平王。
公蘊傳子德政,德政傳子日尊,均襲南平王原爵。
日尊又傳子乾德,神宗封他為郡王,乾德修貢如故。
适章惇收峒蠻,熊本平泸夷,王韶又克河州,邊功疊著,恩賞從隆,于是知邕州蕭注,也豔羨起來,居然欲南平交趾,獻策徼功。
及神宗召他入問,他又一味支吾,說不出甚麼方法。
徒知迎合,有何良策?偏度支判官沈起,大言不慚,竟視南交為囊中物。
硬要來出風頭。
神宗以為有才,便命他出知桂州。
起既抵任,遣使入溪峒募集土丁,編為保伍,令出屯廣南,派設指揮二十員,分督部衆,又在融州強置城寨,殺交人千數。
交趾王乾德,奉表陳訴,神宗也覺無理可說,隻好歸咎沈起,把他罷職,另調知處州劉彜,往代起任。
彜到桂州,雖奏罷廣南屯兵,恰仍遣槍杖手,分戍邊隘。
複聽偏校言論,大造戈船,似乎有立平南交的意思。
交人入境互市,被他拒絕,又沿途派置巡邏,不準交趾通表,一蟹不如一蟹。
于是交人大憤,竟分三道入寇;一自廣府,一自欽州,一自昆侖關,連陷欽、濂二州,殺死土丁八千人。
宋廷接到邊警,把彜除名,并再貶沈起,安置郢州。
初則所用非人,緻啟邊釁,繼則後先加罰,益張窛焰,是謂一誤再誤。
交人不肯罷手,竟入逼邕州。
知州蘇緘,悉力拒守,一面向各處乞援,哪知附近州吏,統是一班行屍走肉的人物,袖手旁觀,坐聽成敗,緘雖日夕抵禦,究竟寡不敵衆,看看糧竭矢窮,料已不能再守,乃命家屬三十六人,先行自盡,一一埋置坎中,然後縱火自焚。
城中兵民,感緘忠義,無一降寇,至交人攻入,所有城内五萬八千餘人,被交人屠戮殆盡。
這都是沈、劉二人所害。
這一番失敗,非同小可,神宗得了消息,不勝驚悼,有诏贈緘奉國節度使,賜谥忠勇,授天章閣待制趙卨為招讨使,宦官領嘉州防禦使李憲為副,往讨交趾。
卨與憲議事不合,因上言:“憲系内侍,不便掌兵,請另行簡命!”神宗乃召卨入問道:“李憲既不便偕行,由卿另舉一人便了。
”卨對道:“據臣愚見,莫如宣徽使郭逵,他熟識邊情,定能勝任。
臣才不及逵,伏乞命逵為使。
臣願為副!”頗能讓賢。
神宗準奏,改易诏命。
及郭逵陛辭,請調鄜延、河東舊吏士,随軍南下,亦奉谕照允,并賜宴便殿,特給中軍旗章劍甲,借示威寵。
逵申謝即行,與趙卨一同前往。
會交人露布,傳達汴都,略言:“中國遂行新法,大擾民生,因特地出兵,來相救濟”等語。
王安石見了很是恚怒,至親草勑牍,極力诋斥,且令郭逵檄谕占城、占臘即真臘國。
二國,夾擊交州。
逵率軍行至長沙,依令馳檄,并遣裨将往攻欽廉,自與卨西向進發,将至富良江,接到欽廉捷報,兩州已克複了。
逵乘勢進兵,到了江邊,遙見敵艦紛至,帆樯如林,艦中滿載兵甲,來勢甚銳,倒不禁疑慮起來。
當下與趙卨商議道:“南蠻狡悍,鼓銳前來,急切難與争鋒,看來我軍是不能速渡哩,應如何設法,方可破敵?”卨答道:“不如先造攻具,毀壞蠻船,再出奇兵逆擊,無慮不勝。
”逵欣然道:“就照此辦理罷!請君督行便是。
”卨唯唯而出,即分遣将吏,登山伐木,制成機械,運至江濱,用石發機,抛擊如雨。
蠻船未曾預防,遭此一擊,統害得帆折樯摧,七颠八倒。
卨已備着大筏,選銳卒萬人,乘筏急攻,交人正慮船破,修補不及,怎禁得宋軍駛至,亂砍亂剁,霎時間各船大亂,紛紛潰散。
僞太子洪真,尚拟勒兵截殺,親登船樓,指揮左右,不料一箭飛來,正中要害,當即堕船斃命。
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越亂,大家逃命要緊,除晦氣的蠻兵,殺死溺死,其餘都奔回交州去了。
宋軍奪住戰船數十艘,斬首數千級,各返報軍門,獻功陳績。
卨一一記錄,轉達郭逵。
逵飛章告捷,又與卨面商道:“此次戰勝,賊應喪膽,正好乘勢入攻,無如我軍遠來,觸犯煙瘴,非死即病,昨由我派吏查核,我軍本有八萬名,現已死亡逾萬,有一半也是病疫,這卻如何是好哩?”趙卨道:“既如此,且緩渡富良江,就在江北略地,借此示威。
若李乾德肯來謝罪,我等就得休便休罷!”逵點首道:“我也這般想呢。
”乃勒兵不渡,隻分兵略定廣源州、門州、思浪州、蘇茂州及桄榔縣。
李乾德卻也震懼,遣使奉表,詣軍門納款。
郭逵、趙卨遂與來使議和,班師還朝。
廷臣又相率稱賀,神宗谕改廣源州為順州,赦乾德罪,複治沈起、劉彜開釁罪狀,安置随、秀二州。
讨好反跌一交,我替二人呼枉。
既而乾德遣使來貢,并歸所掠兵民,廷議以乾德悔罪投誠,賜還順州,尋複還他二州六縣,交趾算不複叛了。
他本無叛意,因激之使成,誰生厲階,枉死若幹兵士? 交事就緒,王安石也即罷相。
原來呂惠卿既出知陳州,王雱尚欲傾害,事被惠卿所聞,即上訟安石方命矯令,罔上要君,并及雱構陷情狀。
神宗取示安石,安石為子辯誣,及退歸問雱,雱卻并不抵賴,且言必緻死惠卿,方能洩恨。
頓時父子相
應第十五回。
桓死,子龍钺嗣,龍钺弟龍廷,殺兄自立,入貢宋廷,宋仍封他為王,且賜名至忠。
不有兄弟,何有君臣?既而交州大校李公蘊,又弑了龍廷,遣使入貢,依然受宋封冊,嗣複晉封南平王。
公蘊傳子德政,德政傳子日尊,均襲南平王原爵。
日尊又傳子乾德,神宗封他為郡王,乾德修貢如故。
适章惇收峒蠻,熊本平泸夷,王韶又克河州,邊功疊著,恩賞從隆,于是知邕州蕭注,也豔羨起來,居然欲南平交趾,獻策徼功。
及神宗召他入問,他又一味支吾,說不出甚麼方法。
徒知迎合,有何良策?偏度支判官沈起,大言不慚,竟視南交為囊中物。
硬要來出風頭。
神宗以為有才,便命他出知桂州。
起既抵任,遣使入溪峒募集土丁,編為保伍,令出屯廣南,派設指揮二十員,分督部衆,又在融州強置城寨,殺交人千數。
交趾王乾德,奉表陳訴,神宗也覺無理可說,隻好歸咎沈起,把他罷職,另調知處州劉彜,往代起任。
彜到桂州,雖奏罷廣南屯兵,恰仍遣槍杖手,分戍邊隘。
複聽偏校言論,大造戈船,似乎有立平南交的意思。
交人入境互市,被他拒絕,又沿途派置巡邏,不準交趾通表,一蟹不如一蟹。
于是交人大憤,竟分三道入寇;一自廣府,一自欽州,一自昆侖關,連陷欽、濂二州,殺死土丁八千人。
宋廷接到邊警,把彜除名,并再貶沈起,安置郢州。
初則所用非人,緻啟邊釁,繼則後先加罰,益張窛焰,是謂一誤再誤。
交人不肯罷手,竟入逼邕州。
知州蘇緘,悉力拒守,一面向各處乞援,哪知附近州吏,統是一班行屍走肉的人物,袖手旁觀,坐聽成敗,緘雖日夕抵禦,究竟寡不敵衆,看看糧竭矢窮,料已不能再守,乃命家屬三十六人,先行自盡,一一埋置坎中,然後縱火自焚。
城中兵民,感緘忠義,無一降寇,至交人攻入,所有城内五萬八千餘人,被交人屠戮殆盡。
這都是沈、劉二人所害。
這一番失敗,非同小可,神宗得了消息,不勝驚悼,有诏贈緘奉國節度使,賜谥忠勇,授天章閣待制趙卨為招讨使,宦官領嘉州防禦使李憲為副,往讨交趾。
卨與憲議事不合,因上言:“憲系内侍,不便掌兵,請另行簡命!”神宗乃召卨入問道:“李憲既不便偕行,由卿另舉一人便了。
”卨對道:“據臣愚見,莫如宣徽使郭逵,他熟識邊情,定能勝任。
臣才不及逵,伏乞命逵為使。
臣願為副!”頗能讓賢。
神宗準奏,改易诏命。
及郭逵陛辭,請調鄜延、河東舊吏士,随軍南下,亦奉谕照允,并賜宴便殿,特給中軍旗章劍甲,借示威寵。
逵申謝即行,與趙卨一同前往。
會交人露布,傳達汴都,略言:“中國遂行新法,大擾民生,因特地出兵,來相救濟”等語。
王安石見了很是恚怒,至親草勑牍,極力诋斥,且令郭逵檄谕占城、占臘即真臘國。
二國,夾擊交州。
逵率軍行至長沙,依令馳檄,并遣裨将往攻欽廉,自與卨西向進發,将至富良江,接到欽廉捷報,兩州已克複了。
逵乘勢進兵,到了江邊,遙見敵艦紛至,帆樯如林,艦中滿載兵甲,來勢甚銳,倒不禁疑慮起來。
當下與趙卨商議道:“南蠻狡悍,鼓銳前來,急切難與争鋒,看來我軍是不能速渡哩,應如何設法,方可破敵?”卨答道:“不如先造攻具,毀壞蠻船,再出奇兵逆擊,無慮不勝。
”逵欣然道:“就照此辦理罷!請君督行便是。
”卨唯唯而出,即分遣将吏,登山伐木,制成機械,運至江濱,用石發機,抛擊如雨。
蠻船未曾預防,遭此一擊,統害得帆折樯摧,七颠八倒。
卨已備着大筏,選銳卒萬人,乘筏急攻,交人正慮船破,修補不及,怎禁得宋軍駛至,亂砍亂剁,霎時間各船大亂,紛紛潰散。
僞太子洪真,尚拟勒兵截殺,親登船樓,指揮左右,不料一箭飛來,正中要害,當即堕船斃命。
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越亂,大家逃命要緊,除晦氣的蠻兵,殺死溺死,其餘都奔回交州去了。
宋軍奪住戰船數十艘,斬首數千級,各返報軍門,獻功陳績。
卨一一記錄,轉達郭逵。
逵飛章告捷,又與卨面商道:“此次戰勝,賊應喪膽,正好乘勢入攻,無如我軍遠來,觸犯煙瘴,非死即病,昨由我派吏查核,我軍本有八萬名,現已死亡逾萬,有一半也是病疫,這卻如何是好哩?”趙卨道:“既如此,且緩渡富良江,就在江北略地,借此示威。
若李乾德肯來謝罪,我等就得休便休罷!”逵點首道:“我也這般想呢。
”乃勒兵不渡,隻分兵略定廣源州、門州、思浪州、蘇茂州及桄榔縣。
李乾德卻也震懼,遣使奉表,詣軍門納款。
郭逵、趙卨遂與來使議和,班師還朝。
廷臣又相率稱賀,神宗谕改廣源州為順州,赦乾德罪,複治沈起、劉彜開釁罪狀,安置随、秀二州。
讨好反跌一交,我替二人呼枉。
既而乾德遣使來貢,并歸所掠兵民,廷議以乾德悔罪投誠,賜還順州,尋複還他二州六縣,交趾算不複叛了。
他本無叛意,因激之使成,誰生厲階,枉死若幹兵士? 交事就緒,王安石也即罷相。
原來呂惠卿既出知陳州,王雱尚欲傾害,事被惠卿所聞,即上訟安石方命矯令,罔上要君,并及雱構陷情狀。
神宗取示安石,安石為子辯誣,及退歸問雱,雱卻并不抵賴,且言必緻死惠卿,方能洩恨。
頓時父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