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顔極谏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趙太子石宣謀害弟韬,并欲弑父,因恐計不得逞,往訪高僧佛圖澄,及與澄相見,并坐寺中,又不便直達私衷,但聽塔上一鈴獨鳴,宣乃問澄道:“大和尚素識鈴音,究竟主何預兆?”澄答道:“鈴音所雲,乃是‘胡子洛度’四字。
”宣不禁變色道:“什麼叫作胡子洛度?”究竟心虛。
澄不好直答,詭詞相對道:“老胡為道,不能山究竟心虛。
澄不好居無言,乃在此重茵美服,這便叫做洛度呢。
”說着,正值秦公韬徐步進來,澄起座相迎,待韬坐定,隻管注目視韬。
韬且驚且問,澄答道:“公身上何故血臭?老僧因此疑視。
”隐語。
韬周視衣襟,毫無血迹,免不得又要诘問。
澄隻微笑不答。
宣慮澄察洩秘謀,遂邀韬同行,辭澄出寺去了。
越宿由石虎遣人召澄,澄即入見,虎語澄道:“我昨夜夢見一龍,飛向西南,忽然墜地,不知吉兇何如?”澄應聲道:“眼前有賊,不出十日,殿東恐要流血,陛下慎勿東行。
”虎素來信澄,倒也默然無言。
忽見屏後有一婦人趨出,嬌一聲語澄道:“和尚莫非昏耄麼?宮禁森嚴,怎得有賊?”澄見是虎後杜氏,便微笑道:“六情所感,無一非賊,年既老耄,還屬無妨,但教少年不昏,方才是好哩。
”已經說出後事,可惜愚婦無知。
已而遇秋社日,天空有黃黑雲,由東南展至西方,直貫日中,及日向西下,雲分七道,相去約數十丈,幻成白色,如魚鱗相似,曆時乃滅。
韬頗解天文,顧語左右道:“天變不小,恐有刺客起自京師,未知由何人當災哩。
”是夕,韬與僚屬會宴東明觀,召令樂工歌伎,彈唱侑酒。
宴至半酣,不覺長歎道:“人生無常,别易會難,諸君試暢飲一觥,各宜使醉,須知後會有期,應該乘時盡興哩。
”說至此,竟泫然涕下。
死兆已見!大衆聽了,都不禁駭異,惟見韬涕泗橫流,也不禁觸一動悲懷,相率欷歔,都非佳象。
到了夜半,衆皆别去,韬趁便留宿佛寺中。
哪知事出非常,變生不測,僅越半夜,好好一個石家主子,竟變做血肉模糊的死一屍一。
天已大明,寝門尚閉,韬有侍役,怪韬高卧不起,撬戶入視,已是腹破腸流,手斷足折,倒斃在寝榻前。
旁有刀箭擺着,也不辨是何人所置,何人所殺,當下慌亂無措,不得已着人飛報。
偏宮中已經得知,趙主石虎,正聞變驚恸,暈倒一床一上。
宮人七手八腳,環集施救,好容易才得救醒,尚是悲号不止。
究竟由何人先去報聞?查将起來,乃是趙太子石宣。
應該由他先知。
虎号哭多時,便拟親往視喪。
時百官已俱入請安,聞虎命駕将出,各欲扈從前去。
獨司空李農進谏道:“害死秦公,未知何人,臣料是釁起蕭牆,危生肘腋,陛下不宜輕出,當速緝兇手,毋使幸脫。
”虎得農言,猛然記起佛圖澄語,不由的頓足歎息道:“是了是了。
究竟和尚通靈,朕到此才能覺悟呢。
”遂停止不行。
一面饬衛士戒嚴,一面派官吏治喪。
太子宣駕坐素車,引東宮兵千人,往視韬殓,使左右舉衾觀一屍一,仔細一瞧,反呵呵大笑,掉頭自去。
實是一個莽漢,若使韬知預防,何至被殺。
還至東宮,将委罪韬吏,命收大将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人。
韬曾為車騎大将軍。
偏是惡報昭彰,難逃冥譴,有一東宮役吏史科,向石虎處讦發一陰一謀,虎始知禍由太子,氣得兩目咆哮,無名火高起三丈,亟命左右往召太子宣。
宣不敢徑往,中使詐稱奉杜後命,叫他進去。
宣還道是另有密商,因即入省,甫進宮門,便有人傳着虎谕,把宣驅入别室,軟禁起來。
那時楊柸牟成趙生等,已聞風出走,生稍遲一步,緻被衛士拘住,交與刑官拷訊。
生無可抵賴,始供稱殺韬情迹,實由楊柸等隐受宣囑,伺韬留宿寺舍,夜用猕猴梯架牆,逾垣入室,因得逞兇。
這供詞呈将進去,虎不瞧猶可,既已瞧着,大呼:“了不得,了不得。
”便命将宣移禁席庫,更用鐵環穿通宣颔,鎖諸柱上,且作數鬥可容的木槽,中貯塵糞土飯,迫使宣食,仿佛似豬狗一般。
一面取入殺韬刀箭,見上面尚有血痕,便伸舌一吮一舐一,且一舐一且泣,哀聲震徹内外。
徒哭何益?百官俱入内勸解,哪裡禁遏得住?大衆無
”宣不禁變色道:“什麼叫作胡子洛度?”究竟心虛。
澄不好直答,詭詞相對道:“老胡為道,不能山究竟心虛。
澄不好居無言,乃在此重茵美服,這便叫做洛度呢。
”說着,正值秦公韬徐步進來,澄起座相迎,待韬坐定,隻管注目視韬。
韬且驚且問,澄答道:“公身上何故血臭?老僧因此疑視。
”隐語。
韬周視衣襟,毫無血迹,免不得又要诘問。
澄隻微笑不答。
宣慮澄察洩秘謀,遂邀韬同行,辭澄出寺去了。
越宿由石虎遣人召澄,澄即入見,虎語澄道:“我昨夜夢見一龍,飛向西南,忽然墜地,不知吉兇何如?”澄應聲道:“眼前有賊,不出十日,殿東恐要流血,陛下慎勿東行。
”虎素來信澄,倒也默然無言。
忽見屏後有一婦人趨出,嬌一聲語澄道:“和尚莫非昏耄麼?宮禁森嚴,怎得有賊?”澄見是虎後杜氏,便微笑道:“六情所感,無一非賊,年既老耄,還屬無妨,但教少年不昏,方才是好哩。
”已經說出後事,可惜愚婦無知。
已而遇秋社日,天空有黃黑雲,由東南展至西方,直貫日中,及日向西下,雲分七道,相去約數十丈,幻成白色,如魚鱗相似,曆時乃滅。
韬頗解天文,顧語左右道:“天變不小,恐有刺客起自京師,未知由何人當災哩。
”是夕,韬與僚屬會宴東明觀,召令樂工歌伎,彈唱侑酒。
宴至半酣,不覺長歎道:“人生無常,别易會難,諸君試暢飲一觥,各宜使醉,須知後會有期,應該乘時盡興哩。
”說至此,竟泫然涕下。
死兆已見!大衆聽了,都不禁駭異,惟見韬涕泗橫流,也不禁觸一動悲懷,相率欷歔,都非佳象。
到了夜半,衆皆别去,韬趁便留宿佛寺中。
哪知事出非常,變生不測,僅越半夜,好好一個石家主子,竟變做血肉模糊的死一屍一。
天已大明,寝門尚閉,韬有侍役,怪韬高卧不起,撬戶入視,已是腹破腸流,手斷足折,倒斃在寝榻前。
旁有刀箭擺着,也不辨是何人所置,何人所殺,當下慌亂無措,不得已着人飛報。
偏宮中已經得知,趙主石虎,正聞變驚恸,暈倒一床一上。
宮人七手八腳,環集施救,好容易才得救醒,尚是悲号不止。
究竟由何人先去報聞?查将起來,乃是趙太子石宣。
應該由他先知。
虎号哭多時,便拟親往視喪。
時百官已俱入請安,聞虎命駕将出,各欲扈從前去。
獨司空李農進谏道:“害死秦公,未知何人,臣料是釁起蕭牆,危生肘腋,陛下不宜輕出,當速緝兇手,毋使幸脫。
”虎得農言,猛然記起佛圖澄語,不由的頓足歎息道:“是了是了。
究竟和尚通靈,朕到此才能覺悟呢。
”遂停止不行。
一面饬衛士戒嚴,一面派官吏治喪。
太子宣駕坐素車,引東宮兵千人,往視韬殓,使左右舉衾觀一屍一,仔細一瞧,反呵呵大笑,掉頭自去。
實是一個莽漢,若使韬知預防,何至被殺。
還至東宮,将委罪韬吏,命收大将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人。
韬曾為車騎大将軍。
偏是惡報昭彰,難逃冥譴,有一東宮役吏史科,向石虎處讦發一陰一謀,虎始知禍由太子,氣得兩目咆哮,無名火高起三丈,亟命左右往召太子宣。
宣不敢徑往,中使詐稱奉杜後命,叫他進去。
宣還道是另有密商,因即入省,甫進宮門,便有人傳着虎谕,把宣驅入别室,軟禁起來。
那時楊柸牟成趙生等,已聞風出走,生稍遲一步,緻被衛士拘住,交與刑官拷訊。
生無可抵賴,始供稱殺韬情迹,實由楊柸等隐受宣囑,伺韬留宿寺舍,夜用猕猴梯架牆,逾垣入室,因得逞兇。
這供詞呈将進去,虎不瞧猶可,既已瞧着,大呼:“了不得,了不得。
”便命将宣移禁席庫,更用鐵環穿通宣颔,鎖諸柱上,且作數鬥可容的木槽,中貯塵糞土飯,迫使宣食,仿佛似豬狗一般。
一面取入殺韬刀箭,見上面尚有血痕,便伸舌一吮一舐一,且一舐一且泣,哀聲震徹内外。
徒哭何益?百官俱入内勸解,哪裡禁遏得住?大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