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813年前的法蘭西帝國

關燈
蘭和漢薩同盟諸城,以便實現自己對意大利的統治并更徹底地實施大陸封鎖政策。

     拿破侖與瑪麗·路易絲皇後的兒子雖然降生了,但不再是鞏固皇位的保障 拿破侖的不斷吞并給歐洲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擴張必然會引起歐洲大陸上唯一一個保持獨立的國家的反感。

    不久之後,拿破侖拒絕保證解放波蘭,也拒絕保證不會增強華沙公國的力量。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為此憤恨不已并撕毀了《提爾西特和約》。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抗議法蘭西第一帝國吞并漢薩同盟諸城,反對法軍自弗裡德蘭戰役以來一直占領着普魯士。

    拿破侖堅持認為實施大陸封鎖政策是必要的,于是紛争由隐晦的變成了公開的。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出于自衛放寬了一些嚴厲的限制條件。

    1811年,拿破侖決定次年入侵俄國。

    拿破侖為這次行動做了全面的準備工作,超過了過去的任何一次行動。

    奧地利和普魯士被迫為法軍提供支持。

    萊茵邦聯的諸侯國也奉命準備好特遣隊。

    北德要塞建造了龐大的軍備倉庫,積累了大量的戰争物資,以供五十萬大軍消耗。

    這樣做的原因顯而易見,尋常的戰争策略在俄國難以順利執行。

    按照拿破侖的偉大構想,整個西歐的軍事力量都被聯合起來了,無與倫比的遠征部隊建成了。

    緩慢漸進的龐大軍隊由意大利人、德意志人、荷蘭人、波蘭人,甚至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與法蘭西第一帝國統治者一起構成。

    他們從大陸的各個角落彙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多民族和多語言的集體。

    1812年初春,拿破侖的軍隊在德意志北部的平原上彙集。

    1812年5月,拿破侖離開巴黎抵達德累斯頓。

    在這裡,古代歐洲的那些謙卑落魄的國王在革命的&ldquo恺撒&rdquo面前屈尊行禮。

    1812年6月24日,拿破侖率領四十五萬大軍和六萬騎兵,攜一千二百杆槍,從普魯士邊緣穿過尼曼河,進入俄國境内。

    法軍雖然在幾天之内就占領了維爾紐斯,但已經感覺到這一宏大計劃所面臨的重重困難&mdash&mdash士兵逃跑、疾病頻發、行軍因途中的各種障礙被嚴重拖延。

    最終,在俄國的邊境,俄軍從拿破侖精心設計的戰術布局中逃脫,并緩慢退回遙遠的内陸。

    拿破侖迫不得已,也隻好停下來長期休整。

     現在,拿破侖想出了一個既能沉重打擊俄國又不會招來任何危險的辦法。

    其實,他本可以宣布歸還波蘭民族自由。

    但相比波蘭人民,他更偏愛奧地利王室和普魯士的王室。

    雖然法軍裡有大量波蘭士兵,但拿破侖曾向維爾紐斯的一個代表團暗示,他必須實施這項可恥的分裂工作。

    1812年7月中旬,拿破侖将大部分法軍留在維爾紐斯,率小部分法軍追擊撤退的俄軍。

    俄軍在巴克萊·德·托利和巴格拉季昂的指揮下分成兩大陣營,并在立陶宛邊境形成了綿長的戰線&mdash&mdash從德維納河的德裡薩到第聶伯河的源頭。

    拿破侖的行動由于道路不暢和缺乏補給而變得緩慢,從而給法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巴克萊·德·托利小心翼翼地躲避開拿破侖,在維捷布斯克成功地與巴格拉季昂會合,集結起了一支由約二十五萬精兵強将組成的團結大軍。

    此時,拿破侖的大軍已經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一。

    盡管剩下的全是毫無經驗的年輕士兵和輔助兵,但拿破侖希望以戰術取勝。

    于是,拿破侖向斯摩棱斯克進軍,企圖改變俄軍陣形或者迫使俄軍參與戰鬥。

    然而,已經成為俄軍最高指揮的巴克萊·德·托利模仿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防禦方式,一擊敗拿破侖就撤退,以自己的方式摧毀了斯摩棱斯克。

    拿破侖隻是進行了一場出拳卻總也打不到對手的戰鬥,斯摩棱斯克就變成廢墟了。

    于是,拿破侖決定繼續追擊。

    但拿破侖卻為自己預留退路,派出軍隊去掩護和保護自己的側翼和後方。

    拿破侖下令從德意志調來大量後備軍。

    在拿破侖的指揮下,斯摩棱斯克和維爾紐斯等地建成了大量的軍備倉庫。

    如設想的一樣,拿破侖的進軍是安全的。

    他率領約一萬六千人從斯摩棱斯克出發,穿過俄國的廣闊地域,希望能夠節節獲勝。

    然而,盡管法軍變得越來越虛弱,巴克萊·德·托利仍然堅持撤退策略。

    最後,俄軍長時間撤退令沙皇亞曆山大一世震怒。

    巴克萊·德·托利被撤職。

    曾在1805年戰争中表現出色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奉命出戰。

    1812年9月7日,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法俄兩軍在博羅季諾相遇,并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慘烈戰鬥。

    最終,俄軍痛失陣地,拿破侖也沒能獲得實質性的勝利。

    不過,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明智而謹慎地撤退了。

    1812年9月15日,法軍進入莫斯科,這是三色旗到過的最遠的地方。

     巴克萊·德·托利 巴格拉季昂 俄法兩軍在斯摩棱斯克展開戰鬥 盡管法軍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但向俄國心髒地區大膽推進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