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813年前的法蘭西帝國
關燈
小
中
大
大軍向西班牙軍隊投降
薩拉戈薩成功防禦法軍入侵
法軍在阿斯佩恩遭遇重創
拿破侖以勝利的姿态站在瓦格拉姆山頭
法軍實力通過這次戰争得以恢複,并因随後的事件而越發強大。
在瓦格拉姆戰役中獲勝後,拿破侖與多個附屬國王室進行政治聯姻。
約瑟芬皇後沒能為拿破侖生下孩子,于是,為了鞏固和延續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與約瑟芬皇後離婚,不久後就與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絲結婚了。
這次婚禮慶典盛況空前,似乎令拿破侖的偉大形象更深入人心了。
目前,因反複失敗而疲憊不堪的奧地利傾向于同法蘭西第一帝國結盟,因此,拿破侖在這一時期的光環并非虛幻。
在西班牙起義的支持下,英國現在再次成為這位擁有三十多個軍團的主人的唯一公開敵人。
如果此時拿破侖将全部武裝投入西班牙,那西班牙必然會俯首稱臣并擺脫英國的控制。
然而,拿破侖卻忽略了西班牙,因為他還沉浸在1809年數次擊敗西班牙軍隊的喜悅中。
法軍盡管在波爾圖被英軍阻截,但在塔拉韋拉的一場戰争中卻迫使英軍撤退到葡萄牙。
雖然法軍規模極為龐大,但随着征服範圍的擴大,大軍被分散地派往不同地點,并沒有實施任何有決定意義的行動。
這一态勢被一位指揮官看得非常透徹,他的聰明才智将對未來的時局造成極大的影響。
他不僅深刻地洞悉了拿破侖戰争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還提出了最佳的應對策略。
他就是阿瑟·韋爾斯利。
因為在波爾圖戰役和塔拉韋拉戰役中戰功卓著,阿瑟·韋爾斯利被封為威靈頓公爵。
他清楚地看到,法軍的迅速入侵行動缺乏足夠的補給物資,終将令法軍陷入困境。
由于半島上的法軍看起來不太可能會合在一起,所以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确信自己能找到辦法來對付任何可能來襲的法軍或者在任何形勢下重新召集一支部隊。
為此,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在葡萄牙邊境塔古斯河與大海之間的一處地方建了一個隐秘的堡壘。
他下令,如果法軍來襲,英軍應該撤退到這個有利的地方并在撤退的同時摧毀附近地區。
這些巧妙的安排将永留史冊。
拿破侖對英軍的作為毫不知情,并于1810年夏指示安德烈·馬塞納&ldquo把英國軍隊趕到海裡去&rdquo,但法軍太過弱小,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在薩科受阻後,安德烈·馬塞納狼狽地穿越了荒蕪地帶,卻再次遇到難以逾越的路障。
這就是著名的托裡什韋德拉什防線。
安德烈·馬塞納多次嘗試引誘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進入陷阱,卻無功而返,最終被迫撤退。
當到達葡萄牙邊境的據點時,安德烈·馬塞納所率領的法軍早已被疾病和饑餓折磨得慘不忍睹。
約瑟芬皇後 拿破侖和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絲的婚禮慶典 法軍在塔拉韋拉的一場戰役中迫使英軍撤退到葡萄牙 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這次意義重大的戰役直接引起了歐洲反法同盟的騷動,點燃了他們的希望。
拿破侖在西班牙境内的軍隊固然強大,但在關鍵時刻被一小支軍隊打敗了。
重要的是,英軍指揮官似乎已經找到了對付拿破侖的方法。
反法同盟開始研究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戰略,就像之前研究拿破侖的戰略一樣。
&ldquo托裡什韋德拉什防線&rdquo這個詞就像曾經的裡沃利和阿爾科萊一樣,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口中。
同時,法蘭西第一帝國與德意志的同盟極不穩固。
歐洲反法同盟内部興起的秘密團體令愛國主義死灰複燃,激勵人們報複殘暴的入侵者。
盡管怯懦的奧地利王室和普魯士王室遠離是非,萊茵邦聯各諸侯國繼續阿谀奉承,但被分裂的大日耳曼家族成員[5]因共同的民族感情和對壓迫的憎恨而逐漸彙聚到了一起。
因大陸封鎖政策而奄奄一息的荷蘭也發生了多次騷亂。
意大利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
拿破侖和教皇庇護七世之間的激烈争吵加劇了歐洲的困局。
法蘭西第一帝國本土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擔憂的狀況。
波爾多、馬賽和海港城鎮裡到處充斥着憤怒和痛苦的聲音。
西班牙戰争的持續消耗使征兵變得不得人心。
稅收驟增緻使商人的破産率持續走高。
一度受嚴格管控的媒體和國家機構不再默不作聲或阿谀奉承,而是越來越勇敢地發出心聲。
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襲。
法蘭西第一帝國軍隊的真正實力越來越弱。
來自瓦格拉姆的士兵比從布倫營地出來的士兵遜色得多。
脆弱的新兵和倦怠的輔助人員不斷加入隊伍,加快了軍隊衰弱的速度。
一言以蔽之,1807年本可以被注意到的、預示着危險的迹象,在1811年變得更顯著了。
此時,拿破侖的兒子降生了。
幾年前,繼承人的降生被認為是鞏固皇位的保障,但如今境況大不相同了。
狂妄自大的拿破侖此時正處于人生巅峰,根本看不到正在蔓延的陰影。
就在歐洲其他各國畏怯卻憤憤不平時,拿破侖吞并了羅馬、荷
在瓦格拉姆戰役中獲勝後,拿破侖與多個附屬國王室進行政治聯姻。
約瑟芬皇後沒能為拿破侖生下孩子,于是,為了鞏固和延續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與約瑟芬皇後離婚,不久後就與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絲結婚了。
這次婚禮慶典盛況空前,似乎令拿破侖的偉大形象更深入人心了。
目前,因反複失敗而疲憊不堪的奧地利傾向于同法蘭西第一帝國結盟,因此,拿破侖在這一時期的光環并非虛幻。
在西班牙起義的支持下,英國現在再次成為這位擁有三十多個軍團的主人的唯一公開敵人。
如果此時拿破侖将全部武裝投入西班牙,那西班牙必然會俯首稱臣并擺脫英國的控制。
然而,拿破侖卻忽略了西班牙,因為他還沉浸在1809年數次擊敗西班牙軍隊的喜悅中。
法軍盡管在波爾圖被英軍阻截,但在塔拉韋拉的一場戰争中卻迫使英軍撤退到葡萄牙。
雖然法軍規模極為龐大,但随着征服範圍的擴大,大軍被分散地派往不同地點,并沒有實施任何有決定意義的行動。
這一态勢被一位指揮官看得非常透徹,他的聰明才智将對未來的時局造成極大的影響。
他不僅深刻地洞悉了拿破侖戰争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還提出了最佳的應對策略。
他就是阿瑟·韋爾斯利。
因為在波爾圖戰役和塔拉韋拉戰役中戰功卓著,阿瑟·韋爾斯利被封為威靈頓公爵。
他清楚地看到,法軍的迅速入侵行動缺乏足夠的補給物資,終将令法軍陷入困境。
由于半島上的法軍看起來不太可能會合在一起,所以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确信自己能找到辦法來對付任何可能來襲的法軍或者在任何形勢下重新召集一支部隊。
為此,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在葡萄牙邊境塔古斯河與大海之間的一處地方建了一個隐秘的堡壘。
他下令,如果法軍來襲,英軍應該撤退到這個有利的地方并在撤退的同時摧毀附近地區。
這些巧妙的安排将永留史冊。
拿破侖對英軍的作為毫不知情,并于1810年夏指示安德烈·馬塞納&ldquo把英國軍隊趕到海裡去&rdquo,但法軍太過弱小,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在薩科受阻後,安德烈·馬塞納狼狽地穿越了荒蕪地帶,卻再次遇到難以逾越的路障。
這就是著名的托裡什韋德拉什防線。
安德烈·馬塞納多次嘗試引誘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進入陷阱,卻無功而返,最終被迫撤退。
當到達葡萄牙邊境的據點時,安德烈·馬塞納所率領的法軍早已被疾病和饑餓折磨得慘不忍睹。
約瑟芬皇後 拿破侖和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絲的婚禮慶典 法軍在塔拉韋拉的一場戰役中迫使英軍撤退到葡萄牙 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這次意義重大的戰役直接引起了歐洲反法同盟的騷動,點燃了他們的希望。
拿破侖在西班牙境内的軍隊固然強大,但在關鍵時刻被一小支軍隊打敗了。
重要的是,英軍指揮官似乎已經找到了對付拿破侖的方法。
反法同盟開始研究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戰略,就像之前研究拿破侖的戰略一樣。
&ldquo托裡什韋德拉什防線&rdquo這個詞就像曾經的裡沃利和阿爾科萊一樣,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口中。
同時,法蘭西第一帝國與德意志的同盟極不穩固。
歐洲反法同盟内部興起的秘密團體令愛國主義死灰複燃,激勵人們報複殘暴的入侵者。
盡管怯懦的奧地利王室和普魯士王室遠離是非,萊茵邦聯各諸侯國繼續阿谀奉承,但被分裂的大日耳曼家族成員[5]因共同的民族感情和對壓迫的憎恨而逐漸彙聚到了一起。
因大陸封鎖政策而奄奄一息的荷蘭也發生了多次騷亂。
意大利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
拿破侖和教皇庇護七世之間的激烈争吵加劇了歐洲的困局。
法蘭西第一帝國本土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擔憂的狀況。
波爾多、馬賽和海港城鎮裡到處充斥着憤怒和痛苦的聲音。
西班牙戰争的持續消耗使征兵變得不得人心。
稅收驟增緻使商人的破産率持續走高。
一度受嚴格管控的媒體和國家機構不再默不作聲或阿谀奉承,而是越來越勇敢地發出心聲。
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襲。
法蘭西第一帝國軍隊的真正實力越來越弱。
來自瓦格拉姆的士兵比從布倫營地出來的士兵遜色得多。
脆弱的新兵和倦怠的輔助人員不斷加入隊伍,加快了軍隊衰弱的速度。
一言以蔽之,1807年本可以被注意到的、預示着危險的迹象,在1811年變得更顯著了。
此時,拿破侖的兒子降生了。
幾年前,繼承人的降生被認為是鞏固皇位的保障,但如今境況大不相同了。
狂妄自大的拿破侖此時正處于人生巅峰,根本看不到正在蔓延的陰影。
就在歐洲其他各國畏怯卻憤憤不平時,拿破侖吞并了羅馬、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