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法議會

關燈
的科爾德利俱樂部[3]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

    雅各賓派經常越權發揮政府職能,并派遣使者去煽動全國各地的人民。

    通過這些手段,在同類俱樂部的幫助下,在偏激新聞報道的瘋狂傳播的推動下,原有的不滿和憤怒愈加激烈,反對國王、王室及憲法的暴動大面積發生。

    同時,煽動者還誘導民衆發現并利用自身的巨大力量。

    在煽動者的監督和控制下,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和行政機構落入了民衆手中。

    &ldquo愛國者&rdquo的人數在國民自衛隊裡肆意瘋漲,敗壞了國民自衛隊名聲。

    在巴黎,拉法耶特侯爵吉爾伯特·德·莫蒂已經辭職,國民自衛隊被改造,讓-西萬爾·巴伊也已被虛僞狡猾、沽名釣譽的佩蒂翁取代,而愚蠢到不可理喻的王室則滿懷惡意地全力協助佩蒂翁成為巴黎市長以對抗拉法耶特侯爵吉爾伯特·德·莫蒂。

    這時,國民自衛隊中大部分下層士兵得以保留,但大部分軍官卻被替換了。

    由于士兵和軍官的思想和情操不同,國民自衛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團結了。

    它雖然紀律寬松,但仍然井井有條。

    在和國王的鬥争中,立法議會仍然傾向于對人民有益的事業。

     科爾德利俱樂部舊址 佩蒂翁 因此,由于犯罪、暴政和病态體制,重建法蘭西的道路并不順暢。

    同時,一股正在形成的國外勢力給法蘭西的不安定因素注入了突如其來的、驚人的力量,給大革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怕特征。

    王室出逃後不久,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在皮爾尼茨[4]舉行了會面,制定了反法計劃,并發表鄭重聲明,認為路易十六出逃事件所反映的是整個歐洲君主制度的問題。

    以否認德意志的野心為使命的德意志作家[5]可能會認為反法同盟隻是一個幌子,但法蘭西卻不這樣認為。

    因為德意志很快對法蘭西進行了震懾,并用花言巧語欺騙那些身在德意志境内卻對法蘭西造成威脅的移民貴族。

    此時的普魯士也渴望得到阿爾薩斯。

    阿圖瓦伯爵查爾斯·菲利普卑鄙地暗示,如果普魯士能助他登上王位,他便将洛林地區贈送給普魯士。

    而俄國、瑞典、皮埃蒙特和西班牙等國也或多或少持有一種威脅态度。

    此外,之後的幾個月裡,國王和王後定期與奧地利皇帝和其他國家君主通信。

    盡管他們仍然否認将會有外國軍隊介入,但瑪麗·安托瓦内特王後強烈要求在邊界上建立一個武裝國會,為君主制建立一個新反革命基地。

    這些陰謀已經策劃完成,但并沒有确定實施。

    立法議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分為和平和戰争兩派:吉倫特派的觀點相對溫和,但與之對立的山嶽派主張訴諸武力,推崇專制統治。

    在與立法議會進行了激烈的讨論後,奧地利大臣菲利普·馮·科本茨爾[6]表示,他的君主奧地利大公打算直接幹預法蘭西事務,用武力壓制革命。

    這直接導緻了接下來的危機。

    1792年4月,在國王的支持下,立法議會向奧地利宣戰。

    普魯士急切地與它的對手奧地利化幹戈為玉帛,聯手反法。

    于是,一場持續二十三年的激烈的沖突開始了,整個世界因此動蕩不安。

    在這場沖突中,我們不認為法蘭西是侵略者。

    三支法軍被派往邊境,但在長期寬松的紀律下養尊處優的士兵連看一眼敵人都不敢。

    經曆了強烈的沖突後,法軍被逐出比利時,并憤怒地殺了一名首席軍官。

    不久之後,法軍士氣低落,嚴重缺乏作戰裝備。

    而作為三支軍隊其中一支的指揮官,拉法耶特侯爵吉爾伯特·德·莫蒂一直是法軍的精神支柱,他明确指出戰事危急。

     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皮爾尼茨舉行會面 軍隊潰敗的消息傳遍了法蘭西,引起了衆怒,震動了首都。

    在吉倫特派的影響下,立法議會中支持戰争的一派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

    民衆領導人高聲譴責王室、國王尤其是王後,認為他們有叛國嫌疑,并宣稱軍隊被出賣了。

    就連立法議會也公開認為,法蘭西宮廷裡可能成立了一個&ldquo奧地利委員會&rdquo,正侵害着法蘭西的切身利益。

    法蘭西人強烈抗議,認為堅決不能讓奧地利女人[7]阻擋國家發展的道路。

    不久,路易十六的愚蠢行為給即将點燃的戰争又添了一把火。

    斐揚派的一員在與奧地利的談判中因懦弱膽怯而遭到彈劾,國王不得不與斐揚派分道揚镳。

    國王還成立了一個主要由吉倫特派和其他主要黨派組成的内閣議會,其真正的首領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軍人&mdash&mdash迪穆裡埃。

    這個内閣制定了一條新的法律來制裁反對陪審制的教士和有反叛傾向的教士,并在立法議會獲得了一緻通過。

    前線戰敗後不久,一位大臣建議在巴黎附近建立一個由兩萬名志願者組成的陣營,這個陣營将成為法蘭西各地國家級軍隊的核心。

    該建議也得到了立法議會的全票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迪穆裡埃起初不贊同這個建議,并利用這個機會暗中打壓内閣中另外三位吉倫特派成員。

    但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軍人,雖然這個計劃充滿危險,他還是很快改變想法,重新将這個建議提上日程。

    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國王直接反對立法議會的表決,拒絕批準雙重法令。

    幾天後,他相繼罷免了吉倫特派的三名大臣和迪穆裡埃,并從不受歡迎的斐揚派中選出了一個新内閣議會&mdash&mdash盡管有人認為斐揚派軟弱無能,在立法議會和民衆眼中毫無聲譽可言。

     迪穆裡埃 随後,國王還做出了玩弄權力和利用群衆激情的行為,曆史對此給出了公正的裁決。

    但法蘭西不應該忘記導緻這些事件的原因,也不應該忘記無政府主義的導火索。

    因為堅信王室在突如其來的危機時刻背叛國家并與國家公敵結成了反法同盟,立法議會領導人再次與王室發生了沖突,并向巴黎求助。

    為了反對王室陰謀,立法議會一邊公開譴責國王的行為,一邊向巴黎的政治煽動者和暴徒尋求援助。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做法雖然不明智,甚至有些自私,但卻是出于愛國主義的動機。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