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

關燈
奸一竊的發生,使有關境内得到安甯。

     朝廷封蕭子良為聞喜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蕭子良注重道義喜一愛一古風。

    郡民朱百年品行高尚,先死了,子良便賜給他妻子米一百斛,又免去一個民丁的徭役讓他為她供一應柴草。

    郡閣下面有虞翻用過的舊一床一,罷任回來時,也把它帶回來了。

    後來在西邸建構古齋,裡面收集了很多古人的器物服飾。

    夏禹廟的禱祀香火一直很盛,子良說:“夏禹泣辜表仁,對他的祭祀用一般的蔬果米食就足以表達真誠了。

    ”于是讓人每年隻敬獻扇簟而已。

     建元二年(480),穆妃去世,蕭子良便辭去官職。

    後仍為征虜将軍、丹陽尹。

    打開自家的糧倉赈濟屬縣的貧民。

    次年,上表說:“京尹雖然身居京城,然而内境外壤兼跨,有近千裡方圓。

    平原、低地、溝、塘等到處都有,而老百姓貧困廢業,沒能開發利用。

    最近上啟請求派五官殷氵爾、典簽劉僧瑗到各縣去巡回考察,接到丹陽、溧陽、永世等四縣的報告,以及鄉村老人們的介紹,可以開墾的田地,合計荒熟有八千五百五十四頃,加上修治塘河等,共需用十一萬八千多民工,一個春天就可以完工,便可立即投入使用。

    ”皇上采納了這個建議。

    趕上子良遷官,這事就放下了。

     在這一年,皇上開始指示東宮官僚以下的要以敬重姿态敬重蕭子良。

    世祖即位後,封子良為竟陵郡王,食邑二千戶。

    任命他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兖二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

    永明元年(483),移任侍中、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征北将軍、南兖州刺史,持節仍舊。

    南齊書配給他油絡車。

    次年,回朝任護軍将軍,兼司徒,領兵置佐,侍中仍舊。

    鎮撫西州。

    三年,配給鼓吹一部。

    永明四年,進号車騎将軍。

     蕭子良少年起就崇尚清簡,對待才士文人禮遇友好。

    身居高位之後,仍然傾心結交賓客,天下才學之士都願意來和他交往。

    他又善于辦好事,夏季有賓客來,他為他們提一供瓜果飲料,讓他們從事文化教育方面的著述。

    士子文章和朝廷顯貴人物的作品,他也讓人撰錄。

     此時皇上執政不久,而氣候時旱時澇。

    蕭子良秘密啟禀建議皇上寬免租稅,一精一簡機構,減緩罪囚,壓縮建築,從緩征伐(啟文略)。

     皇上下诏租布可以打折,以二分取錢。

    不久蕭子良又上啟陳述類似意見(啟文略)。

     永明五年,蕭子良正位司徒,配給班劍儀仗二十人,侍中之職仍舊。

    子良移居雞籠山宅邸,召集學士抄寫《五經》、百家著述,依照《皇覽》編成《四部要略》一千卷。

    又招來名僧,講說佛法,編制經呗新樂曲,一時道俗之盛,為東晉以來所未有。

     世祖喜歡射野雞,蕭子良上啟谏止(啟文略)。

    此前即永明六年,左衛、殿中将軍邯鄲超曾上書谏止皇上射野雞,皇上雖然為此停止了,後來竟把邯鄲超給殺了。

    永明末年,皇上又要去射野雞,蕭子良又上啟谏止(啟文略)。

    皇上雖然沒全部采納,但對子良深加一寵一愛一。

     蕭子良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好佛教,二人關系也很友悌。

    子良對佛教尤其笃心敬信,多次在邸園裡營建齋戒,大集朝臣衆僧,至于賦食行水等服務,子良有時親自動手,人們對此很有意見以為有失宰相的體面。

    子良勸人做善事,從無厭倦,因此終于獲得盛名。

    不久皇上要他代替王儉任國子祭酒,他推辭不接受。

    永明八年,配給他三望車。

    永明九年,京城發大水,吳興尤其嚴重,子良開倉赈救那些貧病無法維持的難民,在府第北面成立收容站,發放衣服和藥物。

    永明十年(492),領任尚書令。

    不久任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揚州刺史,本官仍舊。

    不久解去尚書令,加官中書監。

     文惠太子去世後,世祖到東宮來檢查,發現太子的服禦羽儀等,大大超過規定标準,皇上便大怒,覺得蕭子良和太子關系這麼好,也沒上啟報告此事,因而對子良頗加嫌責。

     世祖生病之後,下诏讓蕭子良帶着武裝儀仗進入延昌殿侍候世祖用一藥。

    子良啟奏讓和尚進到殿門外念誦佛經,世祖受其感動夢見了祥瑞花,子良根據佛經宣旨讓禦府用銅做花,插在世祖一床一的四角。

    蕭子良日夜守在殿内,而皇太孫則隔日進來參承一次。

    世祖突然病危,宮廷内外一陣惶懼,朝廷百僚都換了服裝,人們紛紛議論可能要立蕭子良為皇帝,稍頃,世祖又醒過來,問太孫在哪裡,于是下诏讓東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