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
關燈
小
中
大
武帝(蕭赜)有二十三個兒子:穆皇後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張淑妃生廬陵王子卿、魚複侯子響;周淑儀生安陸王子敬、建安王子真;阮淑媛生晉安王子懋、衡陽王子峻;王淑儀生随郡王子隆;蔡婕妤生西陽王子明;樂容華生南海王子罕;傅充華生巴陵王子倫;謝昭儀生邵陵王子貞;江淑儀生臨賀王子嶽;庾昭容生西陽王子文;荀昭華生南康王子琳;顔婕妤生永陽王子珉;宮人謝氏生湘東王子建;何充華生南郡王子夏;第六、十二、十五、二十二皇子早就死掉了。
子珉在建武年間(494~498)過繼給衡陽元王為後。
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字雲英,是世祖的第二個兒子。
當初,沈攸之作難時,子良跟着世祖在盆城,被任命為甯朔将軍。
後擔任宋邵陵王左軍行參軍,轉任主簿,安南南齊書記室參軍,邵陵王友,邵陵王名劉友,但并沒因此諱廢此官。
後遷任安南長史。
升明三年(479),蕭子良任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五郡、輔國将軍、會稽太守。
宋朝到了元嘉年間(424~453),朝廷的一切開支都責成地方郡縣提一供;孝武帝征求尤其急切,覺得郡縣上交得遲緩,開始派遣中央使者下去催促,從此官家的差役更加煩重。
太祖(蕭道成)做了皇帝後,蕭子良上書陳述道: 前不久中央使者督促賦役很是急切,常常聽說接二連三地派人到各地。
後來我來到自己的治郡上班,也感到并不輕松。
凡是這些使者之輩,一般都不是詳慎勤順的人,有的是貪險崎岖,自己要求幹這差事的。
早上辭别朝廷時,他們的情态就變了;晚上到了村縣裡,他們便作威作福。
他們隻要如數交納,其他一概不顧,喝叱左右,傲慢自專。
也不管你是張三李四,也不問情形是輕是重,威脅要道,恐吓行人。
破崗一段水勢逆流,商旅們已行到半途,被他們一逼一着回到下遊,而自己的船先過去。
浙江上面風猛一浪一急,公家私人都不敢渡江,而他們也不顧脫舫在前,驅令人們全都發船。
呵斥一般行路的民衆,是他們的經常事。
而侮折當地長官,他們也是花樣繁多。
還沒看到城郭,就飛馬送來嚴詞文書,隻稱是奉中央命令,也不顯示具體職守。
先是呵使強硬的寺人,然後攝理各類人員,開堂設案,便施行拷一逼一。
另一種情況是用紅頭小紙條,一日數次送來催促;村莊鄉裡,頃刻之間能催一逼一十幾回。
他們把四裡八鄉的人抓來,也不分辨曲直,也不管老人孩子士人平民,一概都交給法律部門懲治。
有的隻欠尺把布,便被他們硬說成一匹;有的還差百把錢餘稅,便被他們加到千錢。
或者欺騙說某人該到器械鑄造工地出力抵債,便把此人發配到東冶支。
弄得千家萬戶驚駭緊張,不得安生。
遂有不惜竭盡力量,競相請客送禮。
如果這幫使者今晚覺得酒香肉美,一高興便可赦免了他們;如果明天這幫使者覺得禮輕貨少,他們仍然得不到照顧。
這般人隻要微感不足,就肆意鞭撻,各種醜話髒話,也任意往外發洩。
等到他們把各種東西都催一逼一到手,在偏遠的地方便弄到外境去賣掉,在内地便托吏民幫他們換成錢。
他們又反過來請地方上向朝廷打報告,他們“幫助”民衆要求減緩征收,回到中央,還能因此受到信任。
據說近來的一些地方長官,離此每實,已非一年兩年了。
我以為所有征收攤派,都應該停止派遣使者,對于較為緊近的州郡,可以直接發給指示,對于較遠的鎮宰,則可以明确規定渠道,這樣各奉别旨,自然就争相盡量上交了。
即使中央使者很多,也應讓具體職能部門辦理,否則互相疑礙,反而更加混亂。
凡屬朝廷官員,荷恩盛世者,應更多地批評他們不了解情況行動遲緩,而應少以欺猾論罪。
如果是地方宰牧施政有誤,那麼就不能委任他做有關工作,也不能允許逃避朝廷紀綱的制裁,偏袒他的無能。
這可以放寬一年期限,降職使用以觀後效。
如果是朝廷緊急命令他執行遲緩,自然應按照違令糾處。
但處理的原則,不一定要施重罰,隻要能使朝廷有令必行、嚴肅紀律就行了。
另外,兩裝之船,須要上千人員,三坊裡工役不足,一招集就是上萬人。
每件事都是天亮後才辦理,遠近路程也隻是粗略估計,一弄就要派出一部分人,僅各類頭目,就得二十人以上,一切舟船費用,都按此計算。
若走萬裡長江,費用還要加倍。
往往需要一年,如果這一項能省去,那麼節約下來的船費工錢等,實在是很可觀的。
而且還可以避免許多一
子珉在建武年間(494~498)過繼給衡陽元王為後。
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字雲英,是世祖的第二個兒子。
當初,沈攸之作難時,子良跟着世祖在盆城,被任命為甯朔将軍。
後擔任宋邵陵王左軍行參軍,轉任主簿,安南南齊書記室參軍,邵陵王友,邵陵王名劉友,但并沒因此諱廢此官。
後遷任安南長史。
升明三年(479),蕭子良任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五郡、輔國将軍、會稽太守。
宋朝到了元嘉年間(424~453),朝廷的一切開支都責成地方郡縣提一供;孝武帝征求尤其急切,覺得郡縣上交得遲緩,開始派遣中央使者下去催促,從此官家的差役更加煩重。
太祖(蕭道成)做了皇帝後,蕭子良上書陳述道: 前不久中央使者督促賦役很是急切,常常聽說接二連三地派人到各地。
後來我來到自己的治郡上班,也感到并不輕松。
凡是這些使者之輩,一般都不是詳慎勤順的人,有的是貪險崎岖,自己要求幹這差事的。
早上辭别朝廷時,他們的情态就變了;晚上到了村縣裡,他們便作威作福。
他們隻要如數交納,其他一概不顧,喝叱左右,傲慢自專。
也不管你是張三李四,也不問情形是輕是重,威脅要道,恐吓行人。
破崗一段水勢逆流,商旅們已行到半途,被他們一逼一着回到下遊,而自己的船先過去。
浙江上面風猛一浪一急,公家私人都不敢渡江,而他們也不顧脫舫在前,驅令人們全都發船。
呵斥一般行路的民衆,是他們的經常事。
而侮折當地長官,他們也是花樣繁多。
還沒看到城郭,就飛馬送來嚴詞文書,隻稱是奉中央命令,也不顯示具體職守。
先是呵使強硬的寺人,然後攝理各類人員,開堂設案,便施行拷一逼一。
另一種情況是用紅頭小紙條,一日數次送來催促;村莊鄉裡,頃刻之間能催一逼一十幾回。
他們把四裡八鄉的人抓來,也不分辨曲直,也不管老人孩子士人平民,一概都交給法律部門懲治。
有的隻欠尺把布,便被他們硬說成一匹;有的還差百把錢餘稅,便被他們加到千錢。
或者欺騙說某人該到器械鑄造工地出力抵債,便把此人發配到東冶支。
弄得千家萬戶驚駭緊張,不得安生。
遂有不惜竭盡力量,競相請客送禮。
如果這幫使者今晚覺得酒香肉美,一高興便可赦免了他們;如果明天這幫使者覺得禮輕貨少,他們仍然得不到照顧。
這般人隻要微感不足,就肆意鞭撻,各種醜話髒話,也任意往外發洩。
等到他們把各種東西都催一逼一到手,在偏遠的地方便弄到外境去賣掉,在内地便托吏民幫他們換成錢。
他們又反過來請地方上向朝廷打報告,他們“幫助”民衆要求減緩征收,回到中央,還能因此受到信任。
據說近來的一些地方長官,離此每實,已非一年兩年了。
我以為所有征收攤派,都應該停止派遣使者,對于較為緊近的州郡,可以直接發給指示,對于較遠的鎮宰,則可以明确規定渠道,這樣各奉别旨,自然就争相盡量上交了。
即使中央使者很多,也應讓具體職能部門辦理,否則互相疑礙,反而更加混亂。
凡屬朝廷官員,荷恩盛世者,應更多地批評他們不了解情況行動遲緩,而應少以欺猾論罪。
如果是地方宰牧施政有誤,那麼就不能委任他做有關工作,也不能允許逃避朝廷紀綱的制裁,偏袒他的無能。
這可以放寬一年期限,降職使用以觀後效。
如果是朝廷緊急命令他執行遲緩,自然應按照違令糾處。
但處理的原則,不一定要施重罰,隻要能使朝廷有令必行、嚴肅紀律就行了。
另外,兩裝之船,須要上千人員,三坊裡工役不足,一招集就是上萬人。
每件事都是天亮後才辦理,遠近路程也隻是粗略估計,一弄就要派出一部分人,僅各類頭目,就得二十人以上,一切舟船費用,都按此計算。
若走萬裡長江,費用還要加倍。
往往需要一年,如果這一項能省去,那麼節約下來的船費工錢等,實在是很可觀的。
而且還可以避免許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