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章
“把這交給司令,除送信以外,你還要想法子讓司令感覺到,我們在等他。
能辦到嗎?我想你能辦到,”紮哈羅夫說,同時把信交給辛佐夫。
“我們想,他看到你會感到高興。
我聽他說過,在困難的時刻,你不是由于職務的關系,而是出于本人的自願,留在他那兒。
就在這一帶地方。
是這樣嗎?” “是這樣。
” “這麼說,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可以在療養院裡跟你一起暢談往事啦。
”紮哈羅大笑了笑。
“有朝一日,我們大家都會無事可幹,光是回憶戰争……”他又變得嚴肅起來,說:“我們在這兒看不到他的健康情況究竟如何。
這是一個微妙的問題——既不能催促他,又想催促他。
你看情況斟酌着辦吧。
” 紮哈羅夫沒再說什麼,打發辛佐夫去見參謀長。
鮑依科将軍也把自己寫給謝爾皮林的信交給了他。
信放在信封裡封着,摸上去很薄——隻有一張紙。
“您到作戰處去了解一下今天早晨的形勢,過後向司令報告。
準許您攜帶地圖,但不能标上形勢。
得憑記憶報告。
另外,轉告司令……”鮑依科壓低了聲音,雖然屋子裡除掉他們兩人以外再沒有其他人。
他命令辛佐夫把還沒反映到司令部地圖上的集團軍最新消息告訴謝爾皮林。
聽完這些話以後,辛佐夫等着鮑依科慣常說的一句話:“去執行吧”,但是鮑依科默默地注視了他一下,補充說:“對于司令提出的問題,您要如實回答。
不要添枝加葉,也不要憑空臆測,您自己掌握多少就談多少。
” 他這麼說,好象預先提出警告似的。
他有這種防患未然的習慣。
在辦完這一切之後,辛佐夫就動身到莫斯科去了。
路上所花的時間要比預料的多。
輪胎已經磨平了,備用輪胎也是舊的,不得不接連三次補胎打氣;半路上一塊鋼闆彈簧飛了,最後蓄電池也沒電了,隻得下車推,直到發動機開動。
辛佐夫以為,既然派他給司令送信,那一定會給他一輛好車子,可以不用檢查,坐上車就動身。
結果他失算了。
在路上,辛佐夫從司機嘴裡了解到,集團軍汽車營營長另有打算:他要把他自己用的那輛吉普車開到莫斯科去,這輛車子已經很舊,早就需要調換輪胎、蓄電池、後橋和别的零件了。
他交給司機一張便條,要司機到莫斯科去找他的一個戰友——汽車修理廠廠長。
憑這張便條,在吉普車留在莫斯科的時間内,應該把能夠調換的東西全部換好,翻新以後再開回前線。
這位汽車營營長估計,坐這樣的車子照樣能到達莫斯科:作戰處的一個少校,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汽車營營長還是考慮到辛佐夫所擔負的任務,不過他厚着臉皮,懷着僥幸的心理,作了三種估計:或許汽車能開到;即使開不到——或許不會向上報告;即使報告了——或許也能對付過去! 辛佐夫擔心他們來不及在早上八點鐘,阿爾漢格爾斯科耶療養院起床時間以前趕到莫斯科,按照命令,他必須在這個時候去見謝爾皮林。
最後,他們雖然弄得精疲力竭,但終于在半夜裡到達莫斯科市郊的最後一個通行檢查站。
根據司機的請求,他們把汽車拐進路旁的小樹林,就在車子裡沉沉地睡了三個鐘點。
這樣,他們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進入了莫斯科。
大波裡雅卡街上,如同和平時期一樣,正在灑水,不過清潔工現在都是婦女。
然後,他們從石橋上看到,克裡姆林宮依然象過
能辦到嗎?我想你能辦到,”紮哈羅夫說,同時把信交給辛佐夫。
“我們想,他看到你會感到高興。
我聽他說過,在困難的時刻,你不是由于職務的關系,而是出于本人的自願,留在他那兒。
就在這一帶地方。
是這樣嗎?” “是這樣。
” “這麼說,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可以在療養院裡跟你一起暢談往事啦。
”紮哈羅大笑了笑。
“有朝一日,我們大家都會無事可幹,光是回憶戰争……”他又變得嚴肅起來,說:“我們在這兒看不到他的健康情況究竟如何。
這是一個微妙的問題——既不能催促他,又想催促他。
你看情況斟酌着辦吧。
” 紮哈羅夫沒再說什麼,打發辛佐夫去見參謀長。
鮑依科将軍也把自己寫給謝爾皮林的信交給了他。
信放在信封裡封着,摸上去很薄——隻有一張紙。
“您到作戰處去了解一下今天早晨的形勢,過後向司令報告。
準許您攜帶地圖,但不能标上形勢。
得憑記憶報告。
另外,轉告司令……”鮑依科壓低了聲音,雖然屋子裡除掉他們兩人以外再沒有其他人。
他命令辛佐夫把還沒反映到司令部地圖上的集團軍最新消息告訴謝爾皮林。
聽完這些話以後,辛佐夫等着鮑依科慣常說的一句話:“去執行吧”,但是鮑依科默默地注視了他一下,補充說:“對于司令提出的問題,您要如實回答。
不要添枝加葉,也不要憑空臆測,您自己掌握多少就談多少。
” 他這麼說,好象預先提出警告似的。
他有這種防患未然的習慣。
在辦完這一切之後,辛佐夫就動身到莫斯科去了。
路上所花的時間要比預料的多。
輪胎已經磨平了,備用輪胎也是舊的,不得不接連三次補胎打氣;半路上一塊鋼闆彈簧飛了,最後蓄電池也沒電了,隻得下車推,直到發動機開動。
辛佐夫以為,既然派他給司令送信,那一定會給他一輛好車子,可以不用檢查,坐上車就動身。
結果他失算了。
在路上,辛佐夫從司機嘴裡了解到,集團軍汽車營營長另有打算:他要把他自己用的那輛吉普車開到莫斯科去,這輛車子已經很舊,早就需要調換輪胎、蓄電池、後橋和别的零件了。
他交給司機一張便條,要司機到莫斯科去找他的一個戰友——汽車修理廠廠長。
憑這張便條,在吉普車留在莫斯科的時間内,應該把能夠調換的東西全部換好,翻新以後再開回前線。
這位汽車營營長估計,坐這樣的車子照樣能到達莫斯科:作戰處的一個少校,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汽車營營長還是考慮到辛佐夫所擔負的任務,不過他厚着臉皮,懷着僥幸的心理,作了三種估計:或許汽車能開到;即使開不到——或許不會向上報告;即使報告了——或許也能對付過去! 辛佐夫擔心他們來不及在早上八點鐘,阿爾漢格爾斯科耶療養院起床時間以前趕到莫斯科,按照命令,他必須在這個時候去見謝爾皮林。
最後,他們雖然弄得精疲力竭,但終于在半夜裡到達莫斯科市郊的最後一個通行檢查站。
根據司機的請求,他們把汽車拐進路旁的小樹林,就在車子裡沉沉地睡了三個鐘點。
這樣,他們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進入了莫斯科。
大波裡雅卡街上,如同和平時期一樣,正在灑水,不過清潔工現在都是婦女。
然後,他們從石橋上看到,克裡姆林宮依然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