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鄉早春

關燈
,兜了一兜紅高粱面的饽饽,冒着鵝毛大雪,連夜推開他被大雪封着的屋門,把饽饽遞到了他的手裡,感動得他流下了一大把眼淚,“嬸子,我是一輩子也忘不了你。

    ”這就是他當時說的。

    土改時,他在村裡當民兵,在大媽家裡吃喝也從來不分彼此。

    而到了今天,他連虛假的謙讓都不敢多說上一句。

    大媽忽然意識到,她和許多貧農同李能之間的距離,已經像隔着深遠難測的雲霧似地變得下十分遙遠了。

     “再來一壺吧,李村長,”一個聲音說, “人逢喜事精神爽呵!” “不不,你們知道我的酒量。

    ”李能說,“再來上半壺就可以了。

    ” 大媽孤零零地坐在門台上,足足等了一個多鐘頭,李能才酒足飯飽、腳步蹒跚地走出來。

    已經過午多時。

    他一面從樹上解下騾子,一面打着飽嗝說: “嬸子,勞你久候啦!” 大媽沒有說話。

    她本來是一個性如烈火的女性,要擱平時她早就發作起來。

    但她一想,這很可能是李能的詭計,故意激起她的憤怒,把事情鬧崩,以便使會議不能舉行。

    想到這裡,她用最大的克制力忍了下來。

     兩個人沿着河灘的大路,在黃色的風沙裡向回走着。

    李能看來喝過了量,腳步歪歪斜斜,有些不穩。

     “還是走快點吧!”大媽催促着說。

     “我看你也忒着急了。

    ”李能還擊了一句。

     老實說,李能心裡也有點兒不大高興。

    今天能買到這麼出色的大黑騾子,在他看來,這不僅是自己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應該是轟動全鳳凰堡的大喜事。

    今天在飯鋪裡,連那些夥計,連那些外村人都對他這匹騾子贊不絕口,而大媽,這個平素關系不錯的人,卻自始至終不贊一辭。

    哼,誰知道她心裡是怎樣想的?如果不是眼熱那才怪哩!想到這兒,他又想起一連串類似的事情,例如他置買第一匹騾子的時候,他置辦大車的時候,他去拉山貨回來的時候,他安裝大玻璃窗的時候,他去天津、北京、保定買賣貨物的時候,他添置土地的時候,他把用不完的錢借給别人的時候,都沒有看見她表示出什麼熱情。

    甚至從大城市買一兩件稀罕的物件回來,她都看着不很順眼。

    而且不僅僅是她,連至近的鄉親都是這樣。

    顯見的,這些人都在内心裡嫉妒他!讨厭他!甚至仇視他!然而,各人走各人的路。

    各家過各家的生括,誰不滿意就讓他不滿意吧,誰嫉妒、讨厭、仇視,也都由着他們吧。

    他就是抱的這個态度。

    可是,最近呢,這個女人卻忽然要組織什麼農業合作社,究竟是什麼企圖,這不是明明白白的嗎?哼,什麼事想瞞過我大能人,這是辦不到的!他帶着滿臉愠怒,偷偷地橫了大媽一眼。

     兩個人走了一程,李能終于發問道: “嬸子!我就解不開,這辦社的事兒,三裡五鄉都還沒有動手,幹嗎你抓得這麼緊哪?” “這是上級的指示。

    ”大媽說,“走社會主義的道兒,抓緊點兒叫我看沒有壞處。

    ” “沒有壞處?”李能冷笑了一聲,“你就不想想誰有這個經驗!辦社就這麼容易?這不是吹糖人兒,吹口氣就成。

    ” “沒有經驗,我們就照着人家耿長鎖的腳印兒走。

    要是不辦,什麼時候兒也沒有經驗。

    ” 李能甩甩手,歎口氣說: “要想說服你可是真難。

    我再問你,你征求過群衆的意見沒有?” “征求過了。

    ”大媽說,“已經有十幾戶拍着巴掌贊成。

    隻要咱們幾戶黨員幹部,擰成一股繩兒,一帶就起,我看先成個小社兒沒有問題。

    ” “你說的都是哪幾家呀?” 大媽舉出老秀、金絲、郭祥他娘、桂金、劉二奶奶,還有瞎老齊和小契等幾家。

    沒等大媽說完,李能就打了一個冷戰,心裡暗想: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接着,他從鼻孔裡冷笑了一聲,說: “他們當然贊成。

    ” 大媽瞪了他一眼,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李能把嘴一撇,“你瞧瞧這些戶!不是孤兒,就是寡婦;不是瘸腿,就是瞎眼;不是饞鬼,就是懶漢;不是缺車,就是少馬,全是兩個肩膀扛着一個嘴的貨。

    你要合你跟他們合去,要把我合進去我就不幹。

    我知道他們是什麼企圖!” “什麼企圖?”大媽忿忿地問。

     “有人心裡清楚。

    ”李能又冷笑了一盧。

    “這不是秃子頭上的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