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宰予晝寝
關燈
小
中
大
不義。
大王但受其币,許其師而辭其君可也。
”吳王許諾,乃謝越王。
吳王遂發九郡兵伐齊。
子貢辭吳至晉,見晉君道:“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
’今齊與吳将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如勝,必以兵臨晉。
”晉君大恐道:“為之奈何?”子貢道:“修兵休卒以待之。
”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
吳王與齊戰于艾陵,大破齊師,獲七将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于黃池之上。
晉人擊之,大敗吳師。
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裡而軍。
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于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嚭。
越王沼吳,大賞将吏。
範蠡退念道:“吾聞之:‘智者不盜功以自文,勇者不飾人以貪利。
’今蠡謀越而越敗,卒之弊吳于奔走,而伯越者子貢之說也。
蠡借其成算而受上賞,獨不内憤于心乎?越人縱不我責,我亦何顔立于越國乎?子貢掩襲吾功,吾其無忘吾仇也。
”去而之齊,變姓名為鸱夷子皮雲。
正是: 隐居東海非逃世,自識終南捷徑多。
鸱夷子皮居齊,名猶處士,而人争崇信之,自王公以及卿大夫,奉教者日接踵于庭。
鸱夷子皮陰與國政而村居野服自若也。
正所謂: 山人貌,王者師,爵祿俱長謝。
聲名獨暗施,一蓑一笠閑遊少,九地九天經緯侈。
卻說子貢歸魯,複命于孔子。
孔子歎道:“嗟乎!一舉而四國亂焉,向使宰予出行,當不至是,而予适在夢寐之天也。
夫亂齊存魯,吾之初願。
若強晉以敝吳,使吳亡而越霸者,賜之說也。
美言傷信,慎言哉。
”後人看到此處,有律詩一首,單道子我的好處: 向授詞華第一流,一朝守嘿學清幽。
唇槍舌劍俱忘卻,意陣心兵總暗休。
多語應留軍國患,繁言故惹子民愁。
羨他榻上鼾眠者,風度行雲日影悠。
說那子我從子睡鄉之學,他的治身之道自不必說,就要把這睡學來治家國天下。
若是這個道理,治不得世,便是一覺睡着的了,要他做甚?子我隻因魯君不足與為大事,故此不把伎倆施将出來。
真個教道是: 聞見全無天地穩,卻留聰睿待時清。
其時适然齊簡公在魯。
那簡公志氣峥嵘,肝腸快爽,從容讨論,絕無濡滞之色。
慷慨赴事,時多憤厲之懷。
不知怎的見了子我,不覺喜形于色,自此頻頻往來。
子我也隻是這等睡昏昏的,竟不曉得簡公為甚麼恁般當意,就是旁人也都解說不出他們的契合。
但見亂紛紛道:“宰予有寵于齊簡公。
”不多時,簡公歸國,喜他這些恬适之趣,愈加敬重。
一日,簡公被那些政事纏擾不過,不得已方才敢來請教子我。
隻見子我正在午睡未醒,簡公不去驚動他。
等了許多時候,子我轉一個身道:“異哉!異哉!我有兩句言語請大衆試猜一猜。
”遂朗吟道:“黑風入夢,青天當災。
”簡公聽了這兩句話,不知主何意思,正待請問,子我起身對着簡公道:“這些人民政事有何難處?所難處者獨有田常耳。
”簡公暗暗思忖道:“怎的便知我的心事?他也真是個異人。
”況且獨有田常這句話,正是簡公極切心處,不覺長跽而請道:“田常之視寡人猶綴之也,田常之在朝,寡人猶芒刺之在背也。
先生何以教寡人?”子我道:“君請示之以德。
君惟修身,臣惟潔己,如此則不令而行矣。
何田常之能為?”簡公道:“敬諾。
寡人雖愚,何敢忘先生之教?”詩雲: 飒飒清風渺渺煙,主臣促膝話當年。
一言得當君王意,從此恩威通國傳。
卻說簡公自聽宰予之言,克意修身。
不數月,果然朝野肅清,庶事具舉。
田常聞之大恐,乃集門客問道:“今朝政異于往時,而政柄有歸,威權有屬,行将不利于吾。
爾諸士各策所長,以拯吾危。
”客皆嘿然不應。
田常垂首良久道:“吾徒以祿米委地也。
”遂散客,趨駕往見鸱夷子皮。
田常車出郭門,乃伏轼而思道:“鸱夷子皮越之高士,苟惡吾之行,而不以一言相遺,為之奈何?”既而又思道:“彼雖高士,實謀士也。
惟謀是利,安計順逆為。
”正在躊蹰間,已将次到鸱夷子皮的寓所了。
但見那: 桑麻遍野,畦間夾雜桃李殷繁。
魚鼈盈池,岸上又兼牛羊呼叫。
濟濟楚楚,分明利析秋毫。
歲歲年年,逐漸累成巨萬。
果然治家多善計,真真緻富有奇書。
田常入門,與鸱夷子皮相見畢,道:“常聞先生高義,敬因從者,敢遺贽于先生,不揣欲有所言,請阖門而後敢受教。
”鸱夷子皮遂屏從者于外,令童子閉門,田常再拜而言道:“常之僥幸得志于齊,先生所知也。
今君與諸臣合志圖常,先生其何以教之?”鸱夷子皮道:“子将為篡于齊國,君不即加顯戮,而反修德以勵子,君之厚也。
子不能改行悔過,而思以圖君,是亂臣之行也。
仆雖村野,斷不登亂臣之黨。
”田常複再拜道:“先生之所以責常者,常非不知也。
然世之所以貴先生者,以其能釋患解紛也。
常雖身首異處,亦何足惜?徒以先生故,而不能建一策以
大王但受其币,許其師而辭其君可也。
”吳王許諾,乃謝越王。
吳王遂發九郡兵伐齊。
子貢辭吳至晉,見晉君道:“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
’今齊與吳将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如勝,必以兵臨晉。
”晉君大恐道:“為之奈何?”子貢道:“修兵休卒以待之。
”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
吳王與齊戰于艾陵,大破齊師,獲七将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于黃池之上。
晉人擊之,大敗吳師。
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裡而軍。
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于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嚭。
越王沼吳,大賞将吏。
範蠡退念道:“吾聞之:‘智者不盜功以自文,勇者不飾人以貪利。
’今蠡謀越而越敗,卒之弊吳于奔走,而伯越者子貢之說也。
蠡借其成算而受上賞,獨不内憤于心乎?越人縱不我責,我亦何顔立于越國乎?子貢掩襲吾功,吾其無忘吾仇也。
”去而之齊,變姓名為鸱夷子皮雲。
正是: 隐居東海非逃世,自識終南捷徑多。
鸱夷子皮居齊,名猶處士,而人争崇信之,自王公以及卿大夫,奉教者日接踵于庭。
鸱夷子皮陰與國政而村居野服自若也。
正所謂: 山人貌,王者師,爵祿俱長謝。
聲名獨暗施,一蓑一笠閑遊少,九地九天經緯侈。
卻說子貢歸魯,複命于孔子。
孔子歎道:“嗟乎!一舉而四國亂焉,向使宰予出行,當不至是,而予适在夢寐之天也。
夫亂齊存魯,吾之初願。
若強晉以敝吳,使吳亡而越霸者,賜之說也。
美言傷信,慎言哉。
”後人看到此處,有律詩一首,單道子我的好處: 向授詞華第一流,一朝守嘿學清幽。
唇槍舌劍俱忘卻,意陣心兵總暗休。
多語應留軍國患,繁言故惹子民愁。
羨他榻上鼾眠者,風度行雲日影悠。
說那子我從子睡鄉之學,他的治身之道自不必說,就要把這睡學來治家國天下。
若是這個道理,治不得世,便是一覺睡着的了,要他做甚?子我隻因魯君不足與為大事,故此不把伎倆施将出來。
真個教道是: 聞見全無天地穩,卻留聰睿待時清。
其時适然齊簡公在魯。
那簡公志氣峥嵘,肝腸快爽,從容讨論,絕無濡滞之色。
慷慨赴事,時多憤厲之懷。
不知怎的見了子我,不覺喜形于色,自此頻頻往來。
子我也隻是這等睡昏昏的,竟不曉得簡公為甚麼恁般當意,就是旁人也都解說不出他們的契合。
但見亂紛紛道:“宰予有寵于齊簡公。
”不多時,簡公歸國,喜他這些恬适之趣,愈加敬重。
一日,簡公被那些政事纏擾不過,不得已方才敢來請教子我。
隻見子我正在午睡未醒,簡公不去驚動他。
等了許多時候,子我轉一個身道:“異哉!異哉!我有兩句言語請大衆試猜一猜。
”遂朗吟道:“黑風入夢,青天當災。
”簡公聽了這兩句話,不知主何意思,正待請問,子我起身對着簡公道:“這些人民政事有何難處?所難處者獨有田常耳。
”簡公暗暗思忖道:“怎的便知我的心事?他也真是個異人。
”況且獨有田常這句話,正是簡公極切心處,不覺長跽而請道:“田常之視寡人猶綴之也,田常之在朝,寡人猶芒刺之在背也。
先生何以教寡人?”子我道:“君請示之以德。
君惟修身,臣惟潔己,如此則不令而行矣。
何田常之能為?”簡公道:“敬諾。
寡人雖愚,何敢忘先生之教?”詩雲: 飒飒清風渺渺煙,主臣促膝話當年。
一言得當君王意,從此恩威通國傳。
卻說簡公自聽宰予之言,克意修身。
不數月,果然朝野肅清,庶事具舉。
田常聞之大恐,乃集門客問道:“今朝政異于往時,而政柄有歸,威權有屬,行将不利于吾。
爾諸士各策所長,以拯吾危。
”客皆嘿然不應。
田常垂首良久道:“吾徒以祿米委地也。
”遂散客,趨駕往見鸱夷子皮。
田常車出郭門,乃伏轼而思道:“鸱夷子皮越之高士,苟惡吾之行,而不以一言相遺,為之奈何?”既而又思道:“彼雖高士,實謀士也。
惟謀是利,安計順逆為。
”正在躊蹰間,已将次到鸱夷子皮的寓所了。
但見那: 桑麻遍野,畦間夾雜桃李殷繁。
魚鼈盈池,岸上又兼牛羊呼叫。
濟濟楚楚,分明利析秋毫。
歲歲年年,逐漸累成巨萬。
果然治家多善計,真真緻富有奇書。
田常入門,與鸱夷子皮相見畢,道:“常聞先生高義,敬因從者,敢遺贽于先生,不揣欲有所言,請阖門而後敢受教。
”鸱夷子皮遂屏從者于外,令童子閉門,田常再拜而言道:“常之僥幸得志于齊,先生所知也。
今君與諸臣合志圖常,先生其何以教之?”鸱夷子皮道:“子将為篡于齊國,君不即加顯戮,而反修德以勵子,君之厚也。
子不能改行悔過,而思以圖君,是亂臣之行也。
仆雖村野,斷不登亂臣之黨。
”田常複再拜道:“先生之所以責常者,常非不知也。
然世之所以貴先生者,以其能釋患解紛也。
常雖身首異處,亦何足惜?徒以先生故,而不能建一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