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宰予晝寝
關燈
小
中
大
問予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
此四句詩是唐人所作流傳到今的。
你說這中國内,那一處不是天覆地載,怎的說得個别有天地?就是海外四夷,那一處不是天覆地載,也說不得個别有天地。
這等說來,這四句詩便是诳語了。
為何卻又這樣流傳?正不知眼前自有個别有天地處,人自不省得耳。
你說那别有天地處,是甚麼所在?也不在九天之上,也不在九地之下,就在極近極便的去處,卻有三個境界。
你說是那三個境界?一個喚做醉鄉,一個喚做夢鄉,一個喚做睡鄉。
那醉鄉地面廣闊,貴賤雜處,乜乜斜斜,無非東倒西歪。
畢畢栗栗,一任高呼低叫。
陶然自得者,君子之徒與。
罵坐無厭者,小人之輩也。
不及于亂,其惟大聖乎?沉溺廢事,統稱狎邪矣!正是: 上下高低渾不辨,隻憑雙眼漸迷離。
那夢鄉一隅僻境,中間頗有徑路可通。
鬼窟神區,六時盡多。
人民突至,或時把自己去受一番榮辱得失;或時替他人來驗幾件休咎吉兇;或時平平淡淡一片糊塗;或時驚恐異常,終朝抱歉。
正是: 大抵人生皆似夢,又來零碎受奔波。
隻因醉鄉近于颠狂,夢鄉近于鬼幻,惟有睡鄉是個絕妙的去處。
那睡鄉畢竟在何地方?果有甚麼好處?那宋時蘇東坡學士曾有一篇《睡鄉記》,單說那睡鄉的風土來曆。
記雲: 睡鄉之境,與齊州接,而齊之民無知者。
其政甚淳,其俗甚均,其土平夷廣大,無東西南北。
其人安恬舒适,無疾痛死疠;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萬事,蕩然不知天地日月,不絲不谷,佚卧而自足;不舟不車,極意而遠遊;冬而絺,夏而纩,不知有寒暑;得而悲,失而喜,不知有利害。
昔黃帝聞而樂之,閑居齋心,服形三月,蓋至其鄉,凡二十有八年而天下大治。
降及堯舜,猶沿其俗。
禹湯股無股,胫無毛,不暇與睡鄉往來。
武王、周公伐鼓扣鐘,雞人号于右,則睡鄉之邊檄屢警矣。
其孫穆王慕黃帝之事,因西方化人而神遊焉。
騰虛空,乘雲霧,卒莫睹所謂睡鄉也。
這睡鄉是個總名,睡鄉之中又分為九鄉:一曰黑甜鄉;二曰逆癡鄉;三曰搏碌鄉;四曰浮覺鄉;五曰勞勞鄉;六曰昏湎鄉;七曰伏陷鄉;八曰彈刺鄉;九曰淡莽鄉。
隻有到得黑甜鄉的才是正果。
當初黃帝堯舜到的正是此處,後來山人處士之慕道者猶往往而至,至則嚣然樂而忘歸。
那穆王所到的便是逆癡鄉了。
隻因不曾到得黑甜鄉,故此說他卒莫睹所謂睡鄉也。
世上一應自稱謹慎中多驚懼的,隻好到得搏碌鄉;獨清獨醒的隻好到得浮覺鄉;那些疲弊于世故的,他隻在勞勞鄉;禀性愚濁的,他隻在昏湎鄉;凡有疾病的,他便在伏陷鄉;凡受魔魇的,他卻在彈刺鄉;那些亂紛紛終日混帳的,這便隻在淡莽鄉。
那淡莽鄉是與黑甜鄉極遠的去處了,這便叫做睡州九鄉。
有詩為證: 逍遙宛在世中央,畫界分區任酌量。
要把心窩為國度,還将眉睫作邊方。
仔細看來,這醉鄉夢鄉睡鄉之道,俱可以治身,俱可以治國家治天下,所以世人有每每從其教的。
如劉伶、阮籍這一班人,他便是醉鄉的學者。
如莊周這一班人,他便是夢鄉的學者。
如宰予,他便是睡鄉的學者。
正是: 我用我法,彼用彼法。
守先王道,以待後學。
如今單表一個睡鄉的人物。
卻說春秋時,魯國人,姓宰名予,字子我。
人材英偉,一表非凡,兼以齒牙伶俐,辯說騰骧,真個是胸藏二酉,口挾長淮。
他曾為孔子弟子。
那孔門最上的弟子分為四科,子我在言語科中竟算做第一個了。
那第二個才數得着子貢。
薄海内外,那一處不聞宰予的名,曉得他能言善辯?有詩贊他道: 妙義中藏原似璞,微言破處倍凝神。
慈悲吐卻廣長舌,撩動紛紛聾聩人。
那子我在孔門中,隻他高談闊論,比短較長,并沒一個與他配享得的,隻有端木賜字子貢是他敵手。
一日私下閑談,彼此問難,互相評駁,漸漸議論鋒生,竟成诟厲。
那子貢指着子我道:“誓必殺汝。
”子我全然不怒,徐徐答道:“爾何躁也,爾我相抗,想爾終不能勝我,徒緻兩傷,不如彼此協力同心,交相推許,天下即有巧語雄辭者,斷無能出吾二人右矣。
吾二人持此以橫行天下,複何難哉?而區區自相攻擊,非正義也”子貢心裡原自服子我的,如今這一段話又說得他動心,遂翻然向着子我道:“吾過矣,吾過矣。
子發吾蒙矣。
”子我又道:“我二人誓無相負。
”子貢道:“甚善。
”二人就交拜畢,乃對天設誓道:“終其身,苟相負者,有如此日。
”不一時,把一個敵手竟收做幫手了。
正是: 殷勤欲覓知心友,仔細先尋刎頸交。
卻說孔子見子我談論間,言言中道,語語合經,好生歡喜他。
就是子我也自覺吐詞如意,出言有章,又因與子貢相好,彼唱此和,不覺一發多言了。
隻在言語上做工夫,未免有不當其實的去處。
孔子見了這段光景,又不覺慨然歎息道:“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
此四句詩是唐人所作流傳到今的。
你說這中國内,那一處不是天覆地載,怎的說得個别有天地?就是海外四夷,那一處不是天覆地載,也說不得個别有天地。
這等說來,這四句詩便是诳語了。
為何卻又這樣流傳?正不知眼前自有個别有天地處,人自不省得耳。
你說那别有天地處,是甚麼所在?也不在九天之上,也不在九地之下,就在極近極便的去處,卻有三個境界。
你說是那三個境界?一個喚做醉鄉,一個喚做夢鄉,一個喚做睡鄉。
那醉鄉地面廣闊,貴賤雜處,乜乜斜斜,無非東倒西歪。
畢畢栗栗,一任高呼低叫。
陶然自得者,君子之徒與。
罵坐無厭者,小人之輩也。
不及于亂,其惟大聖乎?沉溺廢事,統稱狎邪矣!正是: 上下高低渾不辨,隻憑雙眼漸迷離。
那夢鄉一隅僻境,中間頗有徑路可通。
鬼窟神區,六時盡多。
人民突至,或時把自己去受一番榮辱得失;或時替他人來驗幾件休咎吉兇;或時平平淡淡一片糊塗;或時驚恐異常,終朝抱歉。
正是: 大抵人生皆似夢,又來零碎受奔波。
隻因醉鄉近于颠狂,夢鄉近于鬼幻,惟有睡鄉是個絕妙的去處。
那睡鄉畢竟在何地方?果有甚麼好處?那宋時蘇東坡學士曾有一篇《睡鄉記》,單說那睡鄉的風土來曆。
記雲: 睡鄉之境,與齊州接,而齊之民無知者。
其政甚淳,其俗甚均,其土平夷廣大,無東西南北。
其人安恬舒适,無疾痛死疠;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萬事,蕩然不知天地日月,不絲不谷,佚卧而自足;不舟不車,極意而遠遊;冬而絺,夏而纩,不知有寒暑;得而悲,失而喜,不知有利害。
昔黃帝聞而樂之,閑居齋心,服形三月,蓋至其鄉,凡二十有八年而天下大治。
降及堯舜,猶沿其俗。
禹湯股無股,胫無毛,不暇與睡鄉往來。
武王、周公伐鼓扣鐘,雞人号于右,則睡鄉之邊檄屢警矣。
其孫穆王慕黃帝之事,因西方化人而神遊焉。
騰虛空,乘雲霧,卒莫睹所謂睡鄉也。
這睡鄉是個總名,睡鄉之中又分為九鄉:一曰黑甜鄉;二曰逆癡鄉;三曰搏碌鄉;四曰浮覺鄉;五曰勞勞鄉;六曰昏湎鄉;七曰伏陷鄉;八曰彈刺鄉;九曰淡莽鄉。
隻有到得黑甜鄉的才是正果。
當初黃帝堯舜到的正是此處,後來山人處士之慕道者猶往往而至,至則嚣然樂而忘歸。
那穆王所到的便是逆癡鄉了。
隻因不曾到得黑甜鄉,故此說他卒莫睹所謂睡鄉也。
世上一應自稱謹慎中多驚懼的,隻好到得搏碌鄉;獨清獨醒的隻好到得浮覺鄉;那些疲弊于世故的,他隻在勞勞鄉;禀性愚濁的,他隻在昏湎鄉;凡有疾病的,他便在伏陷鄉;凡受魔魇的,他卻在彈刺鄉;那些亂紛紛終日混帳的,這便隻在淡莽鄉。
那淡莽鄉是與黑甜鄉極遠的去處了,這便叫做睡州九鄉。
有詩為證: 逍遙宛在世中央,畫界分區任酌量。
要把心窩為國度,還将眉睫作邊方。
仔細看來,這醉鄉夢鄉睡鄉之道,俱可以治身,俱可以治國家治天下,所以世人有每每從其教的。
如劉伶、阮籍這一班人,他便是醉鄉的學者。
如莊周這一班人,他便是夢鄉的學者。
如宰予,他便是睡鄉的學者。
正是: 我用我法,彼用彼法。
守先王道,以待後學。
如今單表一個睡鄉的人物。
卻說春秋時,魯國人,姓宰名予,字子我。
人材英偉,一表非凡,兼以齒牙伶俐,辯說騰骧,真個是胸藏二酉,口挾長淮。
他曾為孔子弟子。
那孔門最上的弟子分為四科,子我在言語科中竟算做第一個了。
那第二個才數得着子貢。
薄海内外,那一處不聞宰予的名,曉得他能言善辯?有詩贊他道: 妙義中藏原似璞,微言破處倍凝神。
慈悲吐卻廣長舌,撩動紛紛聾聩人。
那子我在孔門中,隻他高談闊論,比短較長,并沒一個與他配享得的,隻有端木賜字子貢是他敵手。
一日私下閑談,彼此問難,互相評駁,漸漸議論鋒生,竟成诟厲。
那子貢指着子我道:“誓必殺汝。
”子我全然不怒,徐徐答道:“爾何躁也,爾我相抗,想爾終不能勝我,徒緻兩傷,不如彼此協力同心,交相推許,天下即有巧語雄辭者,斷無能出吾二人右矣。
吾二人持此以橫行天下,複何難哉?而區區自相攻擊,非正義也”子貢心裡原自服子我的,如今這一段話又說得他動心,遂翻然向着子我道:“吾過矣,吾過矣。
子發吾蒙矣。
”子我又道:“我二人誓無相負。
”子貢道:“甚善。
”二人就交拜畢,乃對天設誓道:“終其身,苟相負者,有如此日。
”不一時,把一個敵手竟收做幫手了。
正是: 殷勤欲覓知心友,仔細先尋刎頸交。
卻說孔子見子我談論間,言言中道,語語合經,好生歡喜他。
就是子我也自覺吐詞如意,出言有章,又因與子貢相好,彼唱此和,不覺一發多言了。
隻在言語上做工夫,未免有不當其實的去處。
孔子見了這段光景,又不覺慨然歎息道:“以言取人,失之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