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四

關燈
内閣、周之琦奏、拏獲拒捕匪徒審辦一摺。

    此次廣東匪徒關亞烏等、在廣西貴縣等縣交界地方。

    疊次搶劫。

    複敢聚衆抗拒官兵。

    寶屬藐法。

    經該署縣等奮力圍捕。

    先後格斃匪徒關亞九等多名。

    并陸續拏獲首匪關亞烏等多名。

    所辦尚好。

    該匪等夥黨究有若幹。

    此外有無另犯不法重情。

    着該撫督率委員。

    嚴加根究。

    仍饬該府縣會營嚴緝在逃各逸匪。

    務獲究辦。

    并于各交界處所摉緝餘匪。

    毋使藏匿。

    所有此次兜拏匪徒。

    辦理迅速之印委各員。

    着該撫擇其尤為出力者。

    酌保數員。

    候朕施恩。

    毋許冒濫。

     ○谕軍機大臣等、周天爵等奏、拏獲結撚首犯一摺。

    據奏十一月初一日。

    經李湘棻之子李麟遇、留工同知于昌進、帶同義勇眼線。

    在寶應縣地方拏獲結撚首犯馬淙禹。

    供認與縱紅等糾夥起意。

    搶掠斃命。

    拒捕傷官各情。

    查拏甚屬可嘉。

    出力員弁。

    着據實保奏。

    候朕施恩。

    前獲縱紅。

    現據訊明實系正犯。

    并未格斃。

    着即移咨程楙采。

    饬提縱立解浦。

    歸案嚴審。

    是否即系縱三捏名圖脫。

    務得确情。

    逸犯馬淙夏、縱友等。

    仍饬原拏員弁上緊分緝。

    務淨根株。

    再前據裕泰等奏。

    湖北棗陽縣地方。

    有河南泌陽縣撚匪竄入境内。

    續據奏獲李洸彩等三十餘名。

    尚有徐應青等在逃。

    當經明降谕旨。

    令湖北河南江蘇安徽各督撫協力緝拏。

    現在周天爵等既經拏獲撚首。

    則河南撚匪為首何人。

    是否同夥。

    着即向現獲各犯确切根究。

    如能指出蹤迹。

    即行知會各該省督撫迅速兜拏。

    毋任分竄他省。

    所有馬淙禹、縱紅、二犯。

    着俟訊明後按律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命庫車辦事大臣紮拉芬泰、往奠故回子郡王伊薩克茶酒。

    賞銀五百兩。

    以其子頭等台吉阿克蘇三品阿奇木伯克愛瑪特、襲爵。

     ○修直隸永定河金門閘。

    從總督讷爾經額請也。

     ○甲寅。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遣官祭先醫之神。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奕經等奏、甯波失守。

    随同潰散陸續投回之兵丁李全等五十名。

    請按名責革。

    不準入伍等語。

    當交該部查議具奏。

    茲據刑部奏稱、乍浦失守。

    潰散投回兵丁張九臯等六十二名。

    前經該将軍等奏請發遣充當苦差。

    今李全等僅拟革責。

    同一随同潰散。

    拟罪大相懸殊。

    有無情形不同。

    又湖州協都司多齡。

    提标中營守備魏長泰。

    或稱奉委巡查。

    或奉委搶護銀箱出城。

    是否屬實。

    請饬查明等語。

    着劉韻珂将潰散投回之兵丁李全等五十名。

    查明實在情形。

    另行定拟具奏。

    至多齡奉委巡查。

    是否無帶兵之責。

    魏長奉是否委護銀箱。

    一并确查。

    務得實情。

    毋任諱飾避就。

    其在逃未回之兵丁潘萬清等五名。

    着即饬屬嚴拏。

    務獲究辦。

    将此谕令知之。

     ○乙卯。

    上詣安佑宮行禮。

     ○谕内閣、奕山奏請鼓勵出力員弁。

    開單呈覽。

    軍營文武員弁。

    果能殺賊立功。

    一經奏到。

    朕必破格施恩。

    優加升賞。

    至随營差委。

    練勇防堵。

    并未與賊接仗。

    若遽予議叙。

    必緻沿海各省。

    紛紛渎請。

    實屬冒濫。

    所有此次懇請鼓勵之處。

    均不準行。

     ○又谕、陶廷傑奏、審明夾遞封章之驿書。

    請解部審辦一摺。

    陝西驿書湯之相、膽敢妄拟封章。

    夾入報匣轉遞。

    現經該署撫派員訪獲。

    比對字迹相符。

    所有該驿書應得罪名。

    即着該署撫按律定拟具奏。

    毋庸解赴刑部。

    此案該署撫等雖失察于前。

    業經自行查出。

    不緻案懸不結。

    又無拖累。

    陶廷傑、劉源灏、均着免其交部察議。

    其該管各官。

    亦着毋庸再行奏請交議。

    尋奏、湯之相拟發邊遠充軍。

    下部議。

    從之。

     ○谕軍機大臣等、祁<?土貢>奏、咪唎口□堅夷人投遞文禀一摺。

    咪唎口□堅國夷人。

    向稱恭順。

    該夷伯理以伊熟習天文算法。

    懇求進京效用。

    業經祁<?土貢>正言谕止。

    其夷目咖呢所陳貿易事宜。

    着伊裡布于到粵後。

    會同祁<?土貢>悉心籌議。

    總當循照舊章。

    不可有所增改。

    或有洋商苛累該夷之處。

    着伊裡布查明示禁。

    以昭體恤。

    傥敢觊觎設立馬頭等事。

    務即剀切谕止。

    斷不準稍為遷就。

    總期于懷柔遠人之中。

    示以天朝定制。

    俾無滋生事端為要。

    再耆英奏、大黃茶葉湖絲加增稅銀。

    業已函緻伊裡布。

    請俟到粵時核議等語。

    着伊裡布于赴粵議定稅則時。

    詳加察訪。

    通盤籌畫。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有人奏、廣東省總督署内有一劣幕拔貢生餘廷槐。

    盤踞黩貨。

    與肇慶府訓導黃培芳。

    表裡為奸。

    因團練鄉勇。

    乾沒軍饷。

    該省怨聲沸騰。

    有粵事壞于二豎之語。

    所練鄉勇。

    大率遊手匪徒。

    并薦劣紳統領。

    聚至三萬六千名。

    殺人行劫。

    并與土匪聯黨。

    擄人勒贖。

    搶及婦女等語。

    如果屬實。

    大幹法紀。

    着伊裡布于到粵後密行查訪。

    務得确情。

    據實且奏。

    毋稍徇隐。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祁<?土貢>等奏、查明演炮圖說。

    系六品軍功頂帶監生丁拱辰所着。

    曾經西拉本更訂數條。

    現将原書及更訂之本附進呈等語。

    覽奏均悉。

    火輪船式。

    該省所造既不适用。

    着即無庸雇覓夷匠制造。

    亦無庸購買。

    其紳士潘仕成所制火藥水雷。

    如果造成演試有效。

    着即送京呈覽。

    将此谕令知之。

     ○緩徵江蘇桃源、蕭、沭陽、上元、江甯、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長洲、元和、吳、吳江、震澤、常熟、昭文、昆山、新陽、華甯、奉賢、婁、山陽、阜甯、清河、安東、鹽城、高郵、泰、海東台、甘泉、寶應、銅山、沛、砀山、宿遷、睢甯、金山、南彙、青浦、川沙、武進、陽湖、無錫、金匮、江陰、宜興、荊溪、靖江、丹陽、金壇、溧陽、太倉、鎮洋、五十五廳州縣及大河、徐州、蘇州、鎮海、淮安、揚州、六衛被水被旱莊屯新舊額賦。

    給蕭縣、徐州衛、軍民一月口糧。

     ○緩徵陝西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