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三

關燈
○蠲緩山西薩拉齊、保德、興、三廳州縣被水被雹村莊新舊額賦有差。

    給災民一月口糧。

    并薩拉齊廳民房修費。

     ○癸巳。

    谕内閣、耆英奏、遵查鎮江失守文武各員。

    請分别革職嚴議議處一摺。

    着該部議奏。

     ○又谕、程楙采奏、請将追捕撚匪先行潰散之千總革職拏問一摺。

    此案安徽亳州城守汛千總王國彩。

    于撚匪縱紅等竄入境内。

    經該州知州文延傑。

    會同帶領兵勇圍捕。

    該千總果能督兵奮勇。

    何難悉數殲捦。

    乃辄敢臨時先潰。

    以緻該匪等得肆猖獗。

    将該知州等毆紮緻傷。

    似此怯懦無能。

    實屬可惡。

    王國彩着即革職拏問。

    交該撫嚴行審究。

    如實有臨時先行逃脫情事。

    着于審明後即行正法。

    以彰國憲而肅軍律。

    所有先行潰散之營兵。

    并着該撫悉數查明。

    按律懲辦。

    尋奏、王國彩當捕拏撚匪時。

    見賊勢洶湧。

    因步兵落後。

    折回迎向喊催。

    并非臨時先潰。

    拟發往新疆充當苦差。

    下部知之。

     ○又谕、德珠布奏、請酌撥大炮以資防守。

    并将出力官兵仍附旗籍當差各等語。

    江甯京口旗營所存炮位。

    不敷防江之用。

    着耆英于各處添造大炮内酌撥二三十位。

    分撥江甯京口二處。

    俾資防禦。

    其本年江甯省城所撥軍需局火藥一萬七百斤。

    準其毋庸解還蘇省。

    即照所議留貯旗局。

    作為儲備。

    每年于城守副将解到火藥時。

    出陳易新。

    源源操演。

    至此次防守出力人員内。

    有清查旗籍案内及身而上筆帖式一員。

    兵四十八名。

    并已出旗謀生。

    仍駐旗營之子弟一百三十五名。

    所請準入旗籍當差之處。

    與例不符。

    着不準行。

    其有實在出力者。

    着該将軍查明。

    酌量分别獎賞。

    以昭激勸。

     ○又谕、德珠布奏、江甯駐防辦理防堵動用銀兩。

    請分别扣還歸款一摺。

    江甯省城籌辦防堵事宜。

    共用過銀九千五百八十一兩需。

    系由該省藩庫旗庫借撥。

    據該将軍奏稱、所借藩庫銀兩。

    請于八旗官兵俸饷銀内按數分扣歸還。

    其動用馬價銀兩。

    請由旗庫按季按月分饬交收還款。

    此項銀兩。

    系為防守官兵之用。

    着準其作正開銷。

    無庸扣還。

    至青州滿洲官兵動借江甯旗庫銀一千兩。

    亦着準其作正開銷。

    無庸由青州副都統扣解歸款。

    該部知道。

     ○以涼州、莊浪、駐防軍政年逾六十官六員精力未衰。

    命留任。

     ○予捕賊被戕甘肅把總蔣鶴祭葬世職。

     ○甲午。

    上禦勤政殿聽政。

     ○谕内閣、天津為畿輔藩衛。

    現在添設防兵六千五百名之多。

    該處所轄地面綿長。

    舊有總兵一員。

    于操防一切事宜。

    勢難統轄。

    朕意于額設總兵外。

    再添設總兵官一員。

    俾得分轄各營。

    專司操練。

    較為得力。

    因思巴裡坤鎮總兵。

    向歸烏噜木齊提督統轄。

    尚可裁撤。

    移置天津。

    其該鎮弁兵。

    即移歸提标下管理。

    所有巴裡坤鎮所屬各營備弁等官。

    能否全撤。

    抑或酌撤數員。

    以抵天津添設額缺之處。

    着兵部覆議具奏。

     ○又谕、兵部奏、遵旨核議浙江餘姚接仗潰散。

    及甯波鎮海定海失守各員。

    分别辦理。

    處州鎮标守備金大勇、随同葛雲飛等在定海轉戰六晝夜。

    手腕擊折。

    受傷較重。

    着從寬免議。

    都司何一鵬、護處州鎮總兵張從龍、受傷均有确處。

    均着革職。

    免其治罪。

    定海營遊擊胡得耀衢州鎮總兵李廷揚、黃岩鎮中營遊擊林亮光、揀發遊擊豐升阿、金華協右營守備張光宗、署黃岩鎮标左營守備吳邦海、升補昌石營守備羅建業、均未能指出受傷何處。

    着與并未受傷之江西廣信營參将國勒明阿、九江鎮标前營遊擊羅廷芳、候補都司蘇勒通阿、浮梁營都司詹華山、鎮海營參将周維藩、紹興協都司邵景揚、署提标中營參将周三友、署提标前營遊擊德昆、右營遊擊吳金标、城守營都司李宗白、湖州協都司多齡、提标中營守備魏長泰、一并革職。

    交刑部核其情節輕重。

    分别治罪。

    至各城失守之地方武職專兼統轄各官。

    應令該督撫補行查明。

    送部核議。

    其太平營參将文斌、揀發參将都林保、楓嶺營遊擊柴國順、所帶兵丁。

    并未接仗。

    即行退走。

    且辄移炮位。

    以緻守衛無具。

    并着該撫查明。

    據實參辦。

     ○又谕、載铨等奏、遵旨定拟奕山等罪名一摺。

    奕山、奕經、文蔚、經朕授以将軍參贊重任。

    特命前往廣東浙江辦理攻剿。

    自應力矢公忠。

    勉圖報稱。

    乃老歸麋饷。

    坐失機宜。

    辜恩昧良。

    莫此為甚。

    奕山、奕經、文尉、均着照載铨等所拟。

    革去職任。

    定為斬監候秋後處決。

    奕山諒已自粵起程。

    無論行抵何處。

    着沿途各督撫傳旨鎖拏解京。

    奕經等前有旨谕令折回浙江。

    辦理軍需報銷。

    此時毋庸留浙。

    着耆英、程矞采、劉韻珂、傳旨鎖拏解京。

    交宗人府刑部分别監禁。

    其經手錢糧人員。

    饬令留浙辦理報銷。

    彙交軍需總局報部。

    至特依順、齊慎、本應照部議革職。

    惟念特依順到浙。

    未經派令督兵接仗。

    即乍浦失守時。

    伊亦駐劄杭州。

    齊慎于廣州被圍時。

    駐劄佛山。

    且到浙在後。

    迨鎮江失陷。

    尚能設法摸樁。

    殺斃多賊。

    尚可稍從末減。

    特依順、齊慎、着加恩改為革職留任。

    八年無過。

    方準開複。

     ○又谕、德珠布等奏、請将丁憂回抵江甯駐防之直隸河間協副将伍朗阿、留于督标差委等語。

    該員現在丁憂。

    所請留标委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