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

關燈
困乏。

    免江蘇江海關出入船隻稅鈔一次。

     ○丙辰。

    上禦洞明堂。

    勾到上年湖北湖南浙江情實罪犯。

    停決湖北斬犯五人。

    湖南絞犯四人。

    浙江斬犯二人。

    餘四十九人予勾。

     ○谕内閣、此次天津防所病故之吉林黑龍江察哈爾兵丁。

    着照八旗出征兵丁病故之例減半議恤。

    其山西陝西兩省及直隸省綠營各路兵丁。

    并吉林黑龍江察哈爾官兵所帶跟役餘丁在防病故。

    着直隸總督核實查明。

    按名酌給銀兩。

    官為收埋。

    事竣報部核銷。

     ○丁巳。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以捐辦河南省城善後工程。

    予道員李淩雲等加銜升叙有差。

     ○戊午。

    谕内閣、前據祁<?土貢>奏稱、粵東外海水師乏員。

    請酌量變通一摺。

    當交兵部議奏。

    茲據該部奏稱、該督因水師乏人。

    請揀選酌保。

    自應量為變通。

    着準其于陸路将備内酌保遊擊都司各一員。

    守備千總把總各二員。

    仍令帶赴外洋試驗。

    一年期滿。

    果能捦賊立功。

    熟谙水性。

    準其保題送部引見。

    至雲騎尉恩騎尉及随營武舉。

    有願改水歸者。

    并着準其随時呈改。

    照例補用。

    惟外海水師。

    與陸路迥不相同。

    必須于洋面情形。

    身親閱曆。

    方能勝任。

    着責成該督及水師提鎮。

    将所保人員及呈改水師各員。

    饬令前赴外洋。

    實心講求水師事宜。

    果能熟習風濤。

    足資得力。

    方準輪缺挨補。

    不得虛應故事。

    有名無實。

    傥改用水師之後。

    于外海巡防。

    不能留心學習。

    除将所保之員撤回外。

    并将原保之該上司照例議處。

    決不寬貸。

     ○又谕、讷爾經額奏、請暫留總兵等語。

    山西太原鎮總兵善祿、着準其暫留天津。

    會同天津道陸建瀛、候補道文康、經理善後事件。

    事竣後再回本任。

    其山西官兵一千名。

    即令原派之參将得升等分别管帶回營。

    以資彈壓。

     ○又谕、讷爾經額奏、吉林黑龍江官兵原領直隸營馬。

    拟請照數拟補一摺。

    山海關一帶吉林黑龍江官兵原領直隸營馬五百零三匹。

    該官兵現俱乘騎歸伍。

    又陸續撥補倒斃馬三十八匹。

    共五百四十一匹。

    着準其仍于南苑牧放餘馬内一并請領。

    分給各營。

    以資差操。

    并着讷爾經額迅即派員來京領取。

     ○谕軍機大臣等、讷爾經額奏、調防本省官兵。

    應否撤回等語。

    直隸沿海一帶。

    現有添募新兵。

    足資防守。

    所有調防之本省綠營官兵。

    着俟山西陝西官兵起程後。

    再行分起撤回歸伍。

    将此谕令知之。

     ○兩江總督牛鑒等奏、行營糧台。

    及松江分局軍需總局需用經費。

    請暫貸江蘇司庫銀。

    以資支用。

    俟奉撥軍需銀兩解到。

    即行歸款。

    下部知之。

     ○以正藍旗蒙古都統哈哴阿、為禦前侍衛。

     ○賞休緻廣州将軍阿精阿全俸。

     ○己未。

    谕内閣、<?口英>夷滋擾沿海省分。

    已及年餘。

    牛鑒身任封疆。

    早已知悉。

    自升授兩江總督以來。

    宜何如加意防維。

    捍衛疆圉。

    乃屢經朕饬谕小心防範。

    不可稍涉大意。

    該督一味自恃。

    祇知嚴防吳淞海口。

    迨夷船駛入。

    又不能守。

    以緻該夷直犯長江。

    進逼江甯省垣。

    是數月工夫。

    毫無準備。

    糜饷勞師。

    令人忿恨。

    現在<?口英>夷業經就撫。

    船隻全數出江入海。

    朕轸念黎民塗炭。

    不得不曲意勉從耆英等所請。

    準令<?口英>夷通商。

    俾吾民樂業安居。

    免罹鋒镝。

    而追維前事。

    咎有攸歸。

    牛鑒以一品大員。

    封圻重寄。

    辜恩溺職。

    有傷國體。

    若不嚴加懲辦。

    何以昭國法而勵官常。

    牛鑒着即革職拏問。

    由耆英派員解京。

    交刑部治罪。

    程矞采亦有守土之責。

    究因防護蘇州省城。

    未經帶兵督戰。

    與牛鑒有間。

    德珠布于鎮江失守。

    亦有防堵不力之咎。

    均着交該部分别嚴加議處。

    尋議、均照溺職例革職。

    得旨、德珠布着加恩改為革職留任。

    六年無過。

    方準開複。

    程矞采着降為三口頂帶。

    加恩改為革職留任。

    八年無過。

    方準開複。

     ○谕軍機大臣等、耆英等奏、夷船全數出江入海。

    并遵旨查覆。

    及請赴粵東會辦稅饷各一摺。

    覽奏均悉。

    該夷既稱除五港口外。

    傥有船隻駛往。

    即以貨物入官。

    情詞尚為切實。

    其嗣後商欠。

    亦不求官為代還一層。

    俟伊裡布到粵時。

    再與要約切實。

    免緻日後藉口啟釁。

    口□佛口□郎哂船。

    已與<?口英>夷船隻先後出江。

    似不緻别生事端。

    亦着伊裡布再加确探。

    有無别情。

    另行具奏。

    現在夷船雖已入海。

    尚未全行南駛。

    耆英已授兩江總督。

    所有上海等處應辦事宜。

    着次第妥辦。

    耆英所帶盛京杭州官弁兵丁。

    着即饬令各回本處。

    所有辦理饷稅。

    及一切通商事宜。

    着耆英通盤籌畫。

    與伊裡布詳細商酌。

    務臻妥善。

    以便伊裡布到粵後逐款定議。

    俾得日久相安。

    無滋流弊。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以欽差大臣廣州将軍耆英、為兩江總督。

     ○以署乍浦副都統伊裡布、為欽差大臣、廣州将軍。

    命江蘇按察使黃恩彤、四等侍衛鹹齡、随往辦理事件。

     ○命靖逆将軍奕山來京供職。

     ○庚申。

    谕内閣、特依順奏、官兵空缺。

    不敷挑選等語。

    乍浦官兵空缺。

    除委署前鋒校等缺。

    仍着照舊遞升外。

    所有空缺甲兵。

    不敷挑選。

    準其暫行停止挑補。

    随後再行酌量籌補足額。

    如現在再有缺出。

    準其于小糧内遞相挑拔。

    其陣亡官七缺。

    未便久懸。

    着該署将軍于各該員弁内随時察看。

    陸續補放。

    以歸原額而重操防。

     ○調鑲藍旗蒙古都統載垣、為正藍旗漢軍都統。

    以宗人府左宗人綿偲、兼鑲藍旗蒙古都統。

    調正藍旗蒙古都統哈哴阿、為鑲紅旗漢軍都統。

    以都察院左都禦史奎照、兼正藍旗蒙古都統。

     ○以防堵天津出力。

    賞直隸總督讷爾經額太子太保。

    道員陸建瀛按察使銜。

    提督周悅勝等緞匹。

    并議叙有差。

     ○命五城于冬春二季設廠煮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