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

關燈
着敬徵等會同麟慶查勘情形。

    分别輕重。

    交地方官妥為撫恤。

    毋任一夫失所。

    是為至要。

    原片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奕經奏、長江夷船。

    全行開駛。

    拟将在蘇兵勇。

    分别裁撤一摺。

    <?口英>夷已經就撫。

    船隻全數開駛。

    不日即可入海。

    所有各路調集招募兵勇。

    自應漸議裁撤。

    以節經費。

    着該将軍将所帶河南四川山西陝甘等處征兵二千名。

    河北勇壯五百八十餘名。

    暨齊慎所帶河南四川陝甘廣西江西官兵四千一百餘名。

    一并分别裁撤。

    其現駐松江。

    及現駐江甯之河南等省兵。

    應如何酌量情形。

    分别撤留。

    着咨會兩江總督牛鑒核辦。

    至浙省分募本地鄉勇。

    及分駐杭州等處大隊兵勇。

    并委員所募船勇。

    現拟陸續裁撤。

    此項招募鄉勇。

    應如何次第遣散。

    散後作何安置。

    既不至聚而滋事。

    亦不至窮而無歸。

    着該将軍等詳細熟商。

    會籌妥辦。

    其所獲被脅漢奸。

    雖未便概予骈誅。

    惟不詳加查察。

    一概釋放。

    難保日後不故智複萌。

    别生後患。

    其應如何分别遞籍嚴加管束。

    及設法豫防之處。

    亦着該将軍等斟酌妥協。

    慎密辦理。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已明降谕旨。

    宣示副都統海齡及骁騎校祥雲殉節實情。

    并将各處陣亡受傷官兵分别賞恤矣。

    所有京口逃散兵丁男婦。

    有在江甯丹陽常州一帶者。

    着即饬令仍歸原處駐防。

    京口副都統。

    本日已另簡齊哴阿補授矣。

    至京口捐軀旗婦。

    均系節烈可嘉。

    着德珠布确切查明。

    一并咨部旌獎。

    其常鎮道周顼。

    鎮江府知府祥麟。

    并理事同知全興。

    均系失守官員。

    城陷後不能殉節。

    所稱投水遇救。

    暫避民舍等情。

    均難憑信。

    本日又據程矞采奏鎮江等處失守情形。

    核與耆英所奏大略相同。

    惟鎮江失守後。

    文武各員存亡實情。

    與耆英所奏間有不符。

    又上海寶山二城失守各員。

    及參将繼倫首先逃逸。

    守備王嘉谟先行他往等語。

    均系耆英摺内所未詳叙。

    并恐此外在防文武聞變脫逃者。

    亦不止此數人。

    着将程矞采原摺鈔給耆英閱看。

    即着該大臣一并确查情節。

    分别嚴參。

    毋任稍有朦飾。

    其由夷船送還兵丁。

    共有若幹名。

    并各處打仗不知下落官兵。

    及受傷限内身死兵丁。

    均着查明。

    分别奏咨。

    照例核辦。

    毋遺毋濫。

    又牛鑒奏、撤兵歸伍一摺。

    據奏雇備船隻。

    由遠而近。

    分起行走。

    應給口糧。

    即于撤防日住支。

    仍令經過州縣發給行糧。

    其派守城樓滿洲兵。

    及青州滿洲兵。

    一并撤回等情。

    均着照所議辦理。

    将此由四百裡各谕令知之。

     ○又谕、麟慶等奏、請撤河南防兵。

    仍酌留兵勇一摺。

    夷船駛向大洋。

    江面現已肅清。

    淮揚地方安定。

    防兵自宜先撤。

    所有前調河南南北兩鎮官兵。

    着即遵前旨。

    交南陽鎮總兵都勒豐阿統帶。

    分起歸伍。

    其挑留河南防兵四百名。

    一俟河漕兩标調防官兵調還。

    即着與義勇壯丁。

    盡行遣撤。

    至江北存炮無多。

    自應趕緊制造。

    惟江防炮位。

    與海洋情形不同。

    祇須三五百斤之炮。

    即足防禦。

    且亦靈便适用。

    不必定須五千斤以下。

    至千餘斤大炮也。

    周天爵現在抵浦。

    已有旨令署漕運總督。

    着李湘棻仍遵前旨。

    一切事宜。

    與該署督妥商辦理。

    其黃興煜是否黃安民。

    曾否為非。

    仍着确查具奏。

    又另片奏、捐助軍械之程佶、于昌迪、師炳、蔡廷榮、沉子燮、徐志涵、秦鏡、俱準留工差遣。

    一俟軍械敷用。

    即行停止。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麟慶奏、查勘中河運道工程。

    繪圖貼說。

    由驿具陳一摺。

    中河灌塘事宜。

    據稱築堤建壩各工。

    霜降前後。

    均可辦竣。

    現在軍船已有行抵江南者。

    着該河督嚴饬各員弁無分晝夜。

    上緊趕辦。

    俟回空到有成數。

    即灌放南下。

    不準稍遲。

    至漫口已塌寬一百九十餘丈。

    所有兩岸盤頭。

    尤須堅築裹護。

    并将溜勢設法挑禦。

    毋使再有刷塌。

    又片奏、乘機改道一節。

    現在未能定議。

    該處缺口。

    應堵應改。

    必須籌出萬全。

    已有旨谕令敬徵等迅速赴工查勘。

    俟到工後。

    該河督即會同詳察水勢。

    悉心籌度。

    妥議具奏。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調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齊哴阿。

    為京口副都統。

    京口副都統吳必淳。

    為乍浦副都統。

    未到任前。

    仍以已革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伊裡布置理。

     ○先是漕運總督朱樹。

    以親老乞養。

    命俟新漕抵通後再請。

    至是幫船歸次在即。

    允之。

    賞候補知府周天爵二品頂帶。

    署漕運總督。

     ○乙卯。

    上奉皇太後幸慎德堂。

    進膳。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内閣、本日吏部奏駁、朱煌升補杭州府知府。

    王壽昌調補嘉興府知府。

    與例未符。

    請将該二員撤回等語。

    向來請旨各缺。

    原不得将候補人員開單請簡。

    亦不得以現任人員奏請調補。

    系屬一定章程。

    自應遵照辦理。

    惟念該二府實系海疆要缺。

    非他省請旨之缺可比。

    現在夷務甫定。

    辦理善後事宜。

    在在均關緊要。

    必須揀調得人。

    方足以資治理。

    着仍遵前旨。

    朱煌準其升補杭州府知府。

    王壽昌準其調補嘉興府知府。

    所遺嚴州府知府。

    即以珠熉補授。

    此系朕破格施恩。

    所有該督等應得處分。

    着加恩寬免。

    嗣後各省請旨之缺。

    仍遵照一定章程辦理。

    概不得援以為例。

     ○禮部奏、十月初十日皇太後聖壽節應行禮儀。

    得旨、是。

    照例行禮。

    奉皇太後懿旨。

    停止筵宴。

    其在外福晉命婦進内行禮之處。

    并着停止。

     ○兩江總督牛鑒等奏、軍需總局内有必須制錢搭放之處。

    因于寶蘇局庫借支。

    以資接濟。

    俟事竣撥還歸款。

    又奏、丹徒縣倉收貯京口旗營兵米。

    被夷匪搶缺無存。

    請于上冬截留崇明食米項下借撥支放。

    均下部知之。

     ○以正黃旗滿洲參領樂斌、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賞撤防回任吉林黑龍江副都統協領各員緞匹。

     ○以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