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七十九

關燈
等升補有差。

     ○展緩浙江嘉興所及台前等幫船應扣在北借支備帶銀。

     ○辛醜。

    谕軍機大臣等、現在黃河桃北漫口。

    回空軍船阻滞。

    朕心實深廑念。

    前有旨令麟慶查明漫口丈尺。

    繪圖貼說。

    馳遞呈覽。

    自應遵旨馳奏。

    以慰朕懷。

    昨據會同李湘棻。

    由六百裡馳奏江北防堵情形。

    僅将中河灌塘。

    約略附陳。

    其建閘築壩挑河各事宜。

    據雲于本月十四日具奏。

    迄今并未奏到。

    發遞摺件。

    理宜權事理之輕重。

    事關軍務。

    原應馳奏。

    然似此尋常防堵情形。

    馬遞已不為緩。

    何必定用六百裡。

    至河工現當漫口之時。

    在在均關緊要。

    必應由驿奏聞。

    乃反照尋常摺件差遞。

    殊為輕重失宜。

    着該河督接奉此旨。

    即将黃河漫口情形及現辦運河各事宜。

    詳細繪圖貼說。

    由驿馳奏。

    毋稍遲誤。

    其江北一帶防堵各摺件。

    嗣後如無關緊要。

    不必動用六百裡。

    即着酌量機宜。

    由驿馳奏。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昨據賽尚阿等奏、察哈爾官兵。

    業已遵旨分起撤回。

    因思吉林黑龍江官兵。

    調赴各處備防。

    自應一體撤回。

    以節勞役。

    着賽尚阿、讷爾經額、禧恩、哈哴阿、将調赴天津兵一千名。

    調赴山海關兵一千名。

    駐劄洋河口一帶兵一千名。

    留駐高橋兵五百名。

    留駐盛京兵五百名。

    陸續分起撤回。

    沿途妥速行走。

    毋任擾累地方。

    該官兵等戍役勞苦。

    朕心廑念。

    自應分别給賞。

    以示轸恤。

    所有第一次調撥之官兵二千名。

    着賞給佐領以下官每員各銀五兩。

    骁騎校以下每員各銀三兩。

    兵丁每名各銀二兩。

    其第二次調撥官兵二千名。

    着賞給佐領以下官每員各銀四兩。

    此項賞銀。

    在天津山海關者。

    由讷爾經額照數賞給。

    在盛京者。

    即由禧恩發給。

    務令實惠均沾。

    俾各遄行歸伍。

    以慰朕念。

    其派出帶兵之哈哴阿、及副都統等、并随帶各員。

    均着一體撤回。

    将此各谕令知之。

     ○展緩江蘇高淳、吳江、震澤、江陰、奉賢、金山、青浦、川沙、常熟、昭文、南彙、昆山、新陽、華亭、婁、靖江、丹陽、金壇、溧陽、十九廳縣歉收村莊新舊額賦。

     ○壬寅。

    谕内閣、内務府奏、職員捏造假印。

    冒領銀款。

    請旨究辦。

    此案庫掌珽璋等、膽敢于内庫重地。

    舞弊冒領。

    實屬目無法紀。

    庫掌珽璋、骁騎校慶豐、着即革職。

    同馬國隆兒、均着交刑部嚴行審訊。

    按律懲辦。

    太常寺贊禮郎隆寬、着聽候傳質。

    其未獲之馬甲烏林布、拜唐阿海升、着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會同内務府一體拏務獲。

    歸案究辦。

    其失察之廣儲司銀庫郎中增祥、慶德、員外郎達春、明新、營造司掌印郎中德壽、及失察文領之廣儲司六庫郎中啟元、長山、均着先行交部議處。

    總管内務府大臣敬徵、恩桂、裕誠、阿靈阿、琔珠、着一并交部議處。

     ○命戶部尚書敬徵、工部尚書廖鴻荃、馳往江蘇查辦河工。

     ○命陝甘總督富呢揚阿撥銀一萬四千三百兩有奇。

    解赴喀喇沙爾。

    備道光二十四年經費。

     ○貸山海關稅銀五千兩。

    支放官兵口糧。

     ○癸卯。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内閣、前因奕興等奏、大青山後牧地。

    有遊民占據。

    請饬官為驅逐。

    當降旨着山西巡撫籌畫妥議具奏。

    茲據梁萼涵奏稱、大青山後沙拉穆楞昭。

    暨諾們汗昭等處遊民。

    于封禁牧地。

    私行祖種。

    本應嚴加驅逐。

    惟查該遊民等生聚有年。

    原籍均無家産。

    請仿照成案。

    免其驅逐。

    地畝放給祖種。

    徵得租銀。

    分給喇嘛蒙古。

    作為香火養贍之資等語。

    該處遊民。

    既無家可歸。

    一旦逐令回籍。

    必緻流離失所。

    着準其援照成案辦理。

    以示體恤。

    惟此項地畝。

    與喇嘛蒙古牧場。

    有無妨礙。

    所徵租銀。

    應歸何員承管。

    并應如何分撥之處。

    着綏遠城将軍歸化城副都統會同該撫籌議妥辦。

     ○又谕、鄂順安奏、請将上年防護省城用過經費。

    分别作正開銷一摺。

    河南省上年祥符汛漫口。

    省城猝被水圍。

    所有防守省城之夫工物價。

    昂貴異常。

    核與報銷成例。

    多有未符。

    據該署撫奏稱、逐日稽核。

    并無絲毫虛冒。

    着照所請、準其将原撥動用之司庫銀五十萬五千一百二十七兩零。

    全數作正開銷。

    免其造冊報部。

    該部知道。

     ○以兵部左侍郎倭什讷、兼署戶部左侍郎。

     ○調河南河北鎮總兵官積慶、為甘肅伊犁鎮總兵官。

    伊犁鎮總兵官昌伊蘇、為河北鎮總兵官。

    仍署直隸提督。

     ○甲辰。

    谕軍機大臣等、麟慶奏、籌辦回空運道情形一摺。

    覽奏均悉。

    前已有旨饬令将被淹村莊戶口。

    及黃流經過地方。

    與入海門戶。

    比較舊道相距遠近。

    分别确查。

    繪圖貼說具奏。

    何以尚未分查明确。

    實屬颟顸。

    着仍遵前旨迅速查明。

    繪圖呈覽。

    以慰廑念。

    至被淹村莊。

    現已動項撫綏。

    着嚴饬派委之員認真經理。

    勿令小民流離失所。

    該河督博采衆議。

    詳加勘度。

    以改中河灌塘為妥。

    着即饬屬将應建草閘。

    并築壩堰。

    挑河鑲埽。

    補還纖堤等工。

    趕緊妥辦。

    工竣親驗。

    現于外南清口迤東。

    估築南北攔壩一道。

    以備空運經臨。

    導引湖水。

    由清口注入北岸楊莊頭壩。

    接濟船行。

    務于霜降前一律辦完。

    俟回空軍船陸續到齊。

    設法挽送。

    戴罪圖功。

    凡一切應辦事宜。

    俱應悉心籌畫。

    先事豫謀。

    毋令臨時掣肘。

    傥回空軍船稍有遲誤。

    惟該河督是問。

    恐不能當此重咎也。

    至桃北漫工。

    應堵應改。

    已派令敬徵、廖鴻荃、前往查辦矣。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朱樹奏、回空軍船停泊待渡。

    暫緩遣散水手等語。

    現在夷船即日出江。

    瓜洲口已經收複。

    漕船可照常趱入淮揚。

    至籌辦回空運道。

    據麟慶奏、計霜降前後。

    可以竣工。

    是停泊已無多日。

    所有水手人等。

    可暫緩遣散。

    仍着該漕督會同李湘棻、随時察看情形。

    妥商辦理。

    惟此次回空漕船。

    連樯南下。

    皆在江南境内停泊待渡。

    各幫水手。

    人數衆多。

    該漕督等務須派委妥員。

    嚴加彈壓。

    毋令滋事。

    将此谕知朱樹、并谕李湘棻知之。

     ○貸巴裡坤兵丁修理地震坍塌房屋饷銀。

     ○乙巳。

    上禦洞明堂。

    勾到上年新疆雲南貴州廣西福建情實罪犯。

    停決雲南斬犯三人。

    絞犯一人。

    貴州斬犯四人。

    廣西斬犯一人。

    福建斬犯一人。

    餘五十三人予勾。

     ○谕内閣、賽尚阿等奏、帶兵官員被控。

    請旨辦理一摺。

    此案珲春馬甲克興額等、聯名呈控委參領骁騎校赫特亨額。

    侵取伊等鹽菜銀兩。

    并營總德是。

    于所帶兵内有扣存銀兩情事。

    案關克扣兵饷。

    虛實均應徹底根究。

    着巴雅爾将原告被告各官兵解往盛京。

    交禧恩确切嚴訊。

    按律定拟具奏。

    尋奏、赫特亨額前在大淩河。

    散放衆兵鹽菜馬乾銀兩。

    以銀易錢。

    散放不敷。

    緻有虧短。

    令衆兵包補東錢二十千。

    又扣紙筆等費三十二千。

    應降一級調用。

    德昌因調赴山海關。

    制纛祭纛。

    每兵出銀九分。

    經副都統倭克經額申饬。

    仍照數發還。

    應免置議。

    克興額等因他事受責。

    牽控已完之案。

    拟笞折責。

    下部議。

    從之。

     ○又谕、麟慶奏、碾藥失慎。

    燒斃官兵等語。

    清江小南寺監造火藥被轟殒命之署外委羅炳彜。

    着交部照例議恤。

    該管官署中營把總效力武舉濮楓。

    失于防範。

    着即革職。

    兼管官署中營都司姜渭、未能豫防。

    着即撤任。

    摘去頂帶。

    所有燒毀火藥七百餘斤。

    責令該員賠補。

    以示懲儆。

    麟慶着一并交部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