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六

關燈
之曰:“先代前朝,主在襁抱,母子一體,故可臨朝。

    太後亦不能決政事,終是顧問仆與君諸人耳。

    今上年出十歲,垂婚冠,反令從嫂臨朝,示人君幼弱,豈是翼戴贊揚立德之謂乎!二君必行此事,豈仆所制,所惜者大體耳。

    ”時安不欲委任桓沖,故使太後臨朝決政,獻替專在乎自己。

    彪之不達安旨,故以為言。

    安竟不從。

     尋遷尚書令,與安共掌朝政。

    安每曰:“朝之大事,衆不能決者,谘王公無不得判。

    ”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不許。

    轉拜護軍将軍,加散騎常侍。

    安欲更營宮室,彪之曰:“中興初,即位東府,殊為儉陋,元明二帝亦不改制。

    蘇峻之亂,成帝止蘭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營修築。

    方之漢魏,誠為儉狹,複不至陋,殆合豐約之中,今自可随宜增益修補而已。

    強寇未殄,正是休兵養士之時,何可大興功力,勞擾百姓邪!”安曰:“宮室不壯,後世謂人無能。

    ”彪之曰:”任天下事,當保國甯家,朝政惟允,豈以修屋宇為能邪!”安無以奪之。

    ”故終彪之之世,不改營焉。

     加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未拜。

    疾笃,帝遣黃門侍郎問所苦,賜錢三十萬以營醫藥。

    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

    即以光祿為贈,谥曰簡。

    二子:越之,撫軍參軍;臨之,東陽太守。

     棱字文子,彬季父國子祭酒琛之子也。

    少曆清官。

    渡江,為元帝丞相從事中郎。

    從兄導以棱有政事,宜守大郡,乃出為豫章太守,加廣武将軍。

    棱知從兄敦驕傲自負,有罔上心,日夕谏诤,以為宜自抑損,推崇盟主,且群從一門,并相與服事,應務相崇高,以隆勳業。

    每言苦切。

    敦不能容,潛使人害之。

     弟侃,亦知名,少曆顯職,位至吳國内史。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

    父忠,仕至宜都太守。

    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

    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

    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别率鄧穆等。

    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

    遂周旋征讨,以軍功賜爵都亭侯。

    陳敏反,潭東下讨敏弟贊于江州。

    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

    綏撫荒餘,鹹得其所。

    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

    尋被元帝檄,使讨江州刺史華轶。

    潭至廬陵,會轶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

    江州刺史衛展上潭并領安成太守。

    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

    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

    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複以疾辭。

    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谘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帝為晉王,除屯騎校尉,徙右衛将軍,遷宗正卿,以疾告歸。

    會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于本縣招合宗人,及郡中大姓,共起義軍,衆以萬數,自假明威将軍。

    乃進赴國難,至上虞。

    明帝手诏潭為冠軍将軍,領會稽内史。

    潭即受命,義衆雲集。

    時有野鷹飛集屋梁,衆鹹懼。

    潭曰:“起大義,而剛鸷之鳥來集,破賊必矣。

    ”遣長史孔坦領前鋒過浙江,追蹑充。

    潭次于西陵,為坦後繼。

    會充已擒,罷兵,征拜尚書,尋補右衛将軍,加散騎常侍。

     成帝即位,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輔國将軍。

    以讨充功,進爵零縣侯。

    蘇峻反,加潭督三吳、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

    會王師敗績,大駕逼遷,潭勢弱,不能獨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舉。

    會陶侃等下,潭與郗鑒、王舒協同義舉。

    侃等假潭節、監揚州浙江西軍事。

    潭率衆與諸軍并勢,東西猗角。

    遣督護沈伊距管商于吳縣,為商所敗,潭自貶還節。

     尋而峻平,潭以母老,辄去官還餘姚。

    诏轉鎮軍将軍、吳國内史。

    複徙會稽内史,未發,還複吳郡。

    以前後功,進爵武昌縣侯,邑一千六百戶。

    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饑馑,死亡塗地,潭乃表出倉米振救之。

    又修滬渎壘,以防海抄,百轉賴之。

     鹹康中,進衛将軍。

    潭貌雖和弱,而内堅明,有膽決,雖屢統軍旅,而鮮有傾敗。

    以毋憂去職。

    服阙,以侍中、衛将軍征。

    既至,更拜光祿大人、開府儀同三司,給親兵三百人,侍中如故。

    年七十九,卒于位。

    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侍中如故,谥曰孝烈。

    子仡嗣,官至右将軍司馬。

    仡卒,子嘯父嗣。

      嘯父少曆顯位,後至侍中,為孝武帝所親愛,嘗侍飲宴,帝從容問曰:“卿在門下,初不聞有所獻替邪?”嘯父家近海,謂帝有所求,對曰:“天時尚溫,{制魚}魚蝦鲊未可緻,尋當有所上獻。

    ”帝大笑。

    因飲大醉,出,拜不能起,帝顧曰:“扶虞侍中。

    ”嘯父曰:“臣位未及扶,醉不及亂,非分之賜,所不敢當。

    ”帝甚悅。

    隆安初,為吳國内史。

    征補尚書,未發,而王廞舉兵,版嘯父行吳興太守。

    嘯父即入吳興應廞。

    廞敗,有司奏嘯父與廞同謀,罪應斬。

    诏以祖潭舊勳,聽以疾贖為庶人。

    四年,複拜尚書。

    桓玄用事,以為太尉左司馬。

    尋遷護軍将軍,出為會稽内史。

    義熙初,去職,卒于家。

     ?斐字思行,潭之兄子也。

    雖機幹不及于潭,然而素行過之。

    與谯國桓彜俱為吏部郎,情好甚笃。

    彜遣溫拜?斐,?斐使子谷拜彜。

    曆吳興太守、金紫光祿大夫。

    王導嘗謂?斐曰:“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官未達而喪,時人惜之。

    子谷,位至吳國内史。

     顧衆,字長始,吳郡吳人,骠騎将軍榮之族弟也。

    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幹。

    衆出後伯父,早終,事伯母以孝聞。

    光祿硃誕器之。

    州辟主簿,舉秀才,除餘杭、秣陵令,并不行。

    元帝為鎮東将軍。

    命為參軍。

    以讨華轶功,封東鄉侯,辟丞相掾。

    秘卒,州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