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

關燈
陰毒,服之傷心胃。

     金所禀于中宮陰己之魄,性本而剛,服之傷腸損肌。

     右金之五性,例多陰毒,久服之,即傷肌敗骨,促壽損命。

    凡世之士,本求長生,不明五金之性,擅意将其鉚石之金,轉轉修煉。

    且其雚石之金,皆受五神陰濁之氣,結而成質。

    質體沉重,雖遇四黃,能變易其體,陰毒之性,終不輕飛,縱令煉化為丹,服之亦乃傷于五髒,乃其本性也。

    至理殊乖,欲服求仙,與道彌遠。

     △四黃制伏品第五 四黃者,雄、雌、砒、硫,其質皆屬于中宮戊土之位,性各含陽火之毒,能敗五髒之金。

    若别制伏,去其火毒,則能成易變轉五金之質。

    若能制伏,拒火色而不易本元,有汗流通,即其功能變銅銀而化成黃金之質。

    若伏火色變白,如輕粉,泮液流利者,化五金盡成白銀。

    而四黃功力,各禀本氣,變化其五金。

    雄黃功能變鐵,雌黃功能變錫,砒黃功能變銅,硫黃功能變銀化汞。

    且四黃功能反鐵為銅,反銅為銀,反銀為金,轉轉變化。

    其硫黃功力最高,能添陽益精,反濁歸清,此乃是七十二石之将也。

    其四黃遇于赤鹽、大朋砂、石膽,則伏質歸本,不易其色;若遇石鹽、馬牙消、石膽,亦伏于火,則變質反而為白色如輕粉。

    是以《大洞寶經鄭君修真内傳》論其七十二石制伏訣,皆須含元胞胎,以黃土等分,和鉛粉及石腦作鼎伏之,緣土與四黃類。

    鉛又能消火之毒,石腦伏石毒。

    其《修真傳》中諸石變通之訣,文理稍煩,不能具載,且略陳四黃五金伏制之弘規,乃列之于品第耳。

     △陽金變通品第六 陽金者,所禀陽之精,五神吐符會氣,托形為丹砂。

    丹砂而外包八石,内含金精,金精先禀氣于甲,受形為丙,出胎見壬,結魄成庚,增光歸戊,陰陽升降,各歸其類。

    且如鉚石五金俱受五神陰之氣,炁結亦分為五類之形,形質頑狠,至性沉滞。

    汞則禀五神陽之靈精,會符合為一體,故能輕飛玄化,感遇萬靈。

    汞本托胎于丹砂,位居南方,易胎乃為壬水。

    水則見形于北方,降魄成庚。

    庚則西方白金,煉形來甲之東方青金,精增于戊。

    戊則中宮黃金也。

    化質歸離,功成于九。

    以陽金遷變,動用化機,運質易胎,合其五方之體。

    然後受天地,革陰陽,超三元,脫質歸真,号之還丹。

     ---------------------------------------- ◎九還金丹二章·第二章三篇 △下三品丹砂叙 夫合大丹,先須積陽之精,反紫金運動,變遷化五神,消形去質,輕化通流,假之真水,然火功,推演志精,九九數終。

    真水内火,黑鉛、石硫黃是也。

    鉛屬北方壬癸水,硫黃性禀南方丙丁火。

    真鉛者,含其元氣,從鉚石燒出,未經杯抽煉之者,為其真鉛也。

     △合和品第七 取其真鉛一斤,反玄真绛霞砂中紫金十五兩,二物各别于其鍋内消為汁,乃均合一處,去火,急手炒,令為細沙,入硫黃五兩,三物于缽中熟研之一日,然後遷于鼎中,運火燒之六轉,每轉添陽。

    爐鼎火候,列在于《火候品》中。

    然大丹先受于天,運之于人,養育運煉,累積正陽,内含水火,外含三光,五神混蒸,或乃輕揚。

    化赫成丹,還歸南方。

    清澄優遊,生紫微堂。

    此亦猶内外水火運轉感化,而成大還丹也。

     △爐鼎火候品第八 夫大丹爐鼎,亦須合其天地人三才,五神而造之。

    其鼎須是七反中金二十四,應二十四氣。

    内将十六兩鑄為圓鼎,可受九合,八兩為蓋。

    十六兩為鼎者,合一斤之數,受九合,則應三元陽極之體,蓋八兩則應八節。

    鼎并蓋則為二十四兩,合其大數。

    然後将其合了紫金砂入于鼎中,緊密固濟,莫令洩陽氣,則緻于爐中。

     《造鑄訣》:于甲辰旬中取戊申日,于西南申地取淨土,先壘土為壇。

    壇高八寸,廣二尺四寸,壇上為爐。

    爐高二尺四寸,為三台,象通氣。

    上台高九寸,為天關,九竅象九星;中台高一尺為人關,十二門象十二辰,門門皆須具扇;下台高五寸為地關,八達象八風,其爐内須徑一尺二寸。

    然緻鼎于爐中,可懸二寸,下為土台子承之。

    其台子亦高二寸,大小令與鼎相當,然後運火燒之。

     《火候訣》:夫用火之訣,亦象乎陰陽二十四氣,七十二候。

    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月。

    七十二候則應二十四氣,為十二月。

    十二月為一週年,陰陽運足矣而丹成。

    夫起火之時,取十一月甲子日夜半甲子時動火,從子門起,火五日,用炭三兩,須常有熟炭三兩在其爐中,不得增少;次開醜門,發火五日,用炭四兩;次開寅門,下火五日,用炭五兩;次開卯門,着火五日,用炭六兩;次開辰門,着火五日,用炭七兩;次開巳門,着火五日,用炭八兩。

    此六門是陽門,火須豎安炭,如陽氣後發動。

    次至午門,火五日,用炭九兩;次開未門,着火五日,用炭八兩;次開申門,着火五日,用炭七兩;次開酉門,着火五日,用炭六兩;次開戍門,着火五日,用炭五兩;次開亥門,着火五日,用炭四兩。

    此六門火須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