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
關燈
小
中
大
又何太多乎?今若有識道意而猶修求之者,讵必便是至愚,而皆不及世人耶?又或慮于求長生,傥其不得,恐人笑之,以為暗惑。
若所忌斷萬有一失。
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道者,亦當不複為得之者所笑乎?日月有所不能週照,人心亦安足孤信哉! ---------------------------------------- ◎黃帝九鼎神丹序 按《黃帝九鼎神丹經》曰:“黃帝服之,遂以升仙。
”又雲:“雖呼吸導引,及服草木之藥,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
服神丹令人壽無極已,與天地相畢,秉雲駕龍,上下太清。
黃帝以傳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賢,苟非其人,雖積金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
”受之者,以金人金魚投于東流水中以為約,歃血為盟,無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見此道也。
合丹當于名山之中,無人之地,結伴不得過三人,先齋百日,沐浴五香,緻加清潔,勿遠污穢,又不得與俗人往來,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謗毀神藥,藥即不成。
成者舉家皆仙,不但一身耳。
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藥。
埋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況人乎? 九丹者,長生之要,非凡人所當見聞也。
兆之蠢蠢,惟知貪富貴而已,豈有非行屍者乎?合時又當祭醮,自有圖法一卷。
---------------------------------------- ◎九轉丹名 第一丹名丹華,當先作玄武,用雄黃、雌黃、礬汞、戎鹽、鹵鹽、?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固濟火之,三十六日成之,服七日仙。
又以玄黃膏丸此丹,置猛火上,須臾成黃金。
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銀百斤火之,亦成黃金。
金成者,藥成也,金不成者,藥不成也。
更封藥而火之,日數如前,無不成也。
第二丹名神符,服之百日仙也。
行度水火,以此丹塗足下,可步行水上。
服之,三屍九蟲,皆消壞,其身中百病皆愈。
第三丹名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與六畜吞之,亦不死。
又能辟五兵。
服二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來侍見如形。
第四丹名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硃鳥鳳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
以一刀圭合水銀一斤火之,立成黃金。
以此丹塗錢物用之,即日皆還。
以此丹書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丹名餌丹,服之三十日仙也。
鬼神來侍,玉女至前。
第六丹名煉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即成黃金。
第七丹名柔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缺盆汗和之,服九十日仙也,九十老翁,亦能有子。
與金公合火之,即成黃金。
第八丹名伏丹,服之百日仙也。
以此丹如核許帶行,百鬼避之,以丹書門戶上,萬邪衆精不敢前,又辟盜賊虎狼。
第九丹名寒丹,服一刀圭,即日仙也。
玉女來侍,飛行輕舉,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但此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
凡餌九丹,欲升天則升,欲且止人間亦任意,皆能出入無間,不可得而害矣。
---------------------------------------- ◎太清神丹法 抱樸子曰:太清神丹,其法出于元君,元君即老子之師也。
《太清觀天經》有十篇,雲其上七篇不可教授,其下三篇世無足傳,當沉之三泉之下。
三篇者,是正丹經,上中下凡三卷也。
元君者,大神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風雨,骖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衆仙皆隸焉。
猶自言本亦學道服丹之所緻也,非自然也,況凡夫乎?其經曰:上士得道,升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侖;下士得道,長生世間;愚民不信,謂為虛言。
從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豈能強生之乎?凡人惟知美食、好衣、聲色。
富貴而能恣心盡欲,盡命奄殁之徒,慎無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慢真益罪也。
傳丹經不得其人,即不告。
若有笃信者,可将合成藥以分之,莫輕以其傳之也。
知此道者,或王侯。
為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以作黃金。
金成,取百斤先設大祭。
祭自有别法一卷,不與九鼎祭同也。
祭當别稱名銜,各檢署具用金斤數。
禮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鬥八斤,太一八斤,井五斤,竈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門戶閣鬼清君各五斤, 凡八十八斤。
餘一十二斤,以好韋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處,嘿聲放棄之,徑去,無複顧。
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
不先以金禮神,必緻殃咎。
又曰:長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在導引與屈伸也。
升仙之要在神丹。
知之不易,為之難也。
子能作之,可長存也。
近代漢末新野陰君,合此太清丹得仙。
其人本儒生,多才思,善着詩及丹經贊并序,述初學道随本師末。
列己知識之得仙者四十餘人,甚分明。
他作此太清小法,難于合《九鼎經》,是白日升天之上法也。
當合之日,先生華池,赤鹽艮雪玄白飛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 ◎九轉丹遲速效驗 一轉之丹,服之三年仙
若所忌斷萬有一失。
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道者,亦當不複為得之者所笑乎?日月有所不能週照,人心亦安足孤信哉! ---------------------------------------- ◎黃帝九鼎神丹序 按《黃帝九鼎神丹經》曰:“黃帝服之,遂以升仙。
”又雲:“雖呼吸導引,及服草木之藥,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
服神丹令人壽無極已,與天地相畢,秉雲駕龍,上下太清。
黃帝以傳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賢,苟非其人,雖積金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
”受之者,以金人金魚投于東流水中以為約,歃血為盟,無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見此道也。
合丹當于名山之中,無人之地,結伴不得過三人,先齋百日,沐浴五香,緻加清潔,勿遠污穢,又不得與俗人往來,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謗毀神藥,藥即不成。
成者舉家皆仙,不但一身耳。
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藥。
埋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況人乎? 九丹者,長生之要,非凡人所當見聞也。
兆之蠢蠢,惟知貪富貴而已,豈有非行屍者乎?合時又當祭醮,自有圖法一卷。
---------------------------------------- ◎九轉丹名 第一丹名丹華,當先作玄武,用雄黃、雌黃、礬汞、戎鹽、鹵鹽、?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固濟火之,三十六日成之,服七日仙。
又以玄黃膏丸此丹,置猛火上,須臾成黃金。
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銀百斤火之,亦成黃金。
金成者,藥成也,金不成者,藥不成也。
更封藥而火之,日數如前,無不成也。
第二丹名神符,服之百日仙也。
行度水火,以此丹塗足下,可步行水上。
服之,三屍九蟲,皆消壞,其身中百病皆愈。
第三丹名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與六畜吞之,亦不死。
又能辟五兵。
服二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來侍見如形。
第四丹名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硃鳥鳳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
以一刀圭合水銀一斤火之,立成黃金。
以此丹塗錢物用之,即日皆還。
以此丹書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丹名餌丹,服之三十日仙也。
鬼神來侍,玉女至前。
第六丹名煉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即成黃金。
第七丹名柔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
以缺盆汗和之,服九十日仙也,九十老翁,亦能有子。
與金公合火之,即成黃金。
第八丹名伏丹,服之百日仙也。
以此丹如核許帶行,百鬼避之,以丹書門戶上,萬邪衆精不敢前,又辟盜賊虎狼。
第九丹名寒丹,服一刀圭,即日仙也。
玉女來侍,飛行輕舉,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但此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
凡餌九丹,欲升天則升,欲且止人間亦任意,皆能出入無間,不可得而害矣。
---------------------------------------- ◎太清神丹法 抱樸子曰:太清神丹,其法出于元君,元君即老子之師也。
《太清觀天經》有十篇,雲其上七篇不可教授,其下三篇世無足傳,當沉之三泉之下。
三篇者,是正丹經,上中下凡三卷也。
元君者,大神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風雨,骖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衆仙皆隸焉。
猶自言本亦學道服丹之所緻也,非自然也,況凡夫乎?其經曰:上士得道,升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侖;下士得道,長生世間;愚民不信,謂為虛言。
從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豈能強生之乎?凡人惟知美食、好衣、聲色。
富貴而能恣心盡欲,盡命奄殁之徒,慎無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慢真益罪也。
傳丹經不得其人,即不告。
若有笃信者,可将合成藥以分之,莫輕以其傳之也。
知此道者,或王侯。
為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以作黃金。
金成,取百斤先設大祭。
祭自有别法一卷,不與九鼎祭同也。
祭當别稱名銜,各檢署具用金斤數。
禮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鬥八斤,太一八斤,井五斤,竈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門戶閣鬼清君各五斤, 凡八十八斤。
餘一十二斤,以好韋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處,嘿聲放棄之,徑去,無複顧。
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
不先以金禮神,必緻殃咎。
又曰:長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在導引與屈伸也。
升仙之要在神丹。
知之不易,為之難也。
子能作之,可長存也。
近代漢末新野陰君,合此太清丹得仙。
其人本儒生,多才思,善着詩及丹經贊并序,述初學道随本師末。
列己知識之得仙者四十餘人,甚分明。
他作此太清小法,難于合《九鼎經》,是白日升天之上法也。
當合之日,先生華池,赤鹽艮雪玄白飛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 ◎九轉丹遲速效驗 一轉之丹,服之三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