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不在乎天。
”亦此之謂也。
又炁序遷轉,每歲一春。
至于陰丹田有暄煦,故得容顔悅澤,耳目聰明,心既泰然,不壽何待?又道門有庚申守三屍之法,此即不然,使三屍自銷化為精髓者也。
古《仙經》雲有十種仙,其一曰:堅固精色,而不休息,翕精圓成,名之行仙者,千萬歲。
亦此之謂也. 《王屋真人劉守依真人口訣》,進上代宗。
其真人姓王,名長生,遊諸名山,不常厥所。
臣于王屋山獲見,故為之王屋真人。
真人自言東晉朝人也,一妻姓劉,自言太宗朝人也。
夫婦之顔,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臣親伯父名登常,學道于北嶽恒山,事張果先生五十餘載,凡壽命年一百一十六歲。
天寶十四載春三月,告諸子曰:元炁錯謬,不可久俱我行三山海上,以求名藥,若來期稍遲,汝等勿怪。
遂去而不返。
其年十一月,果有祿山之叛。
臣家本儒,業于道術,頃者隐居王屋,十有餘年,每見樵翁,未常不敬,修行不辍,果遇異人,即王屋真人是也。
固問臣出處、親族,乃自言曾與臣伯父同事張果先生,見愛之情,更加數等。
當時臣已朽邁,耳目不聰。
真人見哀,授以此訣。
迩來諸疾減退,雖未返童顔,漸覺似于少者。
訣曰:不敢為主而為客。
此一句,借《道經》以說其事也。
夫先舉者為主,後舉者為客。
主者先施惠于人也,客者受施于人也。
若施于人者,則情散精竭;受施于人者,精固而情專。
以其納和炁以助陽,夫何患焉!然則陽亢為災,陰盛為毒,災則自損,毒則殺人。
凡口鼻炁塞,是陰之毒炁也。
慎莫從高自投擲。
夫陽怒急于施寫,若自投擲,何可制焉?尾闾之尤,于是乎在也。
《黃庭經》雲:若當決海百渎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斯之謂矣!側身内想閉諸瀼。
此非有事于陰門而側身也。
所為将閉諸隙,先側其身也。
隟所謂命門,在精室之下,接脊之末。
《黃庭經》雲:耽養靈柯不複枯,閉絕命門保玉都。
此之謂也。
正展垂壺兼偃脊。
垂壺,腳根是也。
側身又偃其脊,兼展腳根,則命門自閉。
腳根為垂壺者,蓋取其時,人不悟矣。
然後安定其心,文火為噓呵,青炁卻流散入諸髓,養生之急,莫甚于此。
夫如是,乃可以有事于陰門。
有事之法,亦常式爾。
四合五合,道乃融。
合陰陽相合也,出入之間,或四或五,即當精炁漸動,諸脈通融之道也,是炁之母也。
翕精吐炁微将通。
翕精之道,自翕之而上也;吐炁之道,噓呵之法是也。
夫如是,即又勞精,在亦将患,理宜微寫,以存其真,此所謂微将通者也。
《黃庭經》雲:但當翕炁錄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
此之謂矣。
又自古道者相傳雲:欲得不老,運精補腦。
正在此矣!大抵是炁為精,若此即化精為炁。
廣成子授黃帝之道曰:無搖爾精。
蓋用此法也。
袅袅靈柯不複空。
靈柯不複空,炁允實也。
徐徐玉壘補前功。
既通之後,腠理必虛,若不補之,則成其病。
彭祖曰:陰養陽精,命可長生。
此之謂矣!舉陰能養陽,即知陽亦養陰,斯亦明矣!然則,俱不得腠則害生,靈柯玉壘,不言可知也。
補之其道将如何?将欲自明,故自問之也。
玄牝之門通且和。
此補之道也,所謂陰陽相合,更相補養。
夫玄為鼻,主入炁,牝為口,主出炁。
出炁與命門入炁相應,一出一翕,相續不斷,暢極即止,亦無定數。
諸炁不洩,凝結為精,精既補焉,何疾之有?銷散三屍,用此法也。
夫本來合實,虛即蟲生,果蟲之類也;本來合虛,實即蟲生,木蠹之類也。
三屍在三丹田也。
三丹田者:上丹田,腦髓是也;中丹田,心虛是也;下丹田,精室是也。
所以有竅,是合虛也;哀恚塞之,即生蟲也;精室腦髓,是合實也,施瀉過度,即生蟲也。
若合虛者令虛,合實者令實,三屍之蟲,自當消散,夫何患焉!因之有肌膚悅澤如春花,返其童顔,是此術也。
溯流百脈填血腦。
向之所務,亦已畢矣。
彼靈柯既不空矣,且宜摩拭手足,挼搦筋節,既自當精炁流布,散入肌骨,百關通利,其在茲乎!溯,逆流也,故精卻上而逆流也。
夫婦俱仙,此得道者。
夫以陽為主,陰為客;婦以陰為主,陽為客。
以客助主,主當安矣。
俱獲暢達,非仙而何?然此乃仙之階矣,至于羽化上升,亦猶此矣。
欲求此生壽無極,陰戶初開别消息。
此二句,即真長生久視之道也。
夫長生之術,如接樹焉,以命續命者也。
然則接樹之法,雖以枝接之,至于妙用之要,假元炁陽和之力。
續命之法,有同于此。
夫陰門初開,必有血候,初正腠理始通,陰陽相感,此時也者,将有孕也。
夫将成後人之命,而續我前命,事既相類,理亦昭然。
唯于此時,要在勿洩。
然自古道者相傳,皆言施之于人則生子,存之于己則生身,此之謂矣。
然此法要,尤在春初,當萬物發生之時,故當興其盛矣。
凡一感是延十二歲,十二歲者,天地一週矣。
頻十感而延一百二十歲。
此舉軒轅上昇之首矣。
”亦此之謂也。
又炁序遷轉,每歲一春。
至于陰丹田有暄煦,故得容顔悅澤,耳目聰明,心既泰然,不壽何待?又道門有庚申守三屍之法,此即不然,使三屍自銷化為精髓者也。
古《仙經》雲有十種仙,其一曰:堅固精色,而不休息,翕精圓成,名之行仙者,千萬歲。
亦此之謂也. 《王屋真人劉守依真人口訣》,進上代宗。
其真人姓王,名長生,遊諸名山,不常厥所。
臣于王屋山獲見,故為之王屋真人。
真人自言東晉朝人也,一妻姓劉,自言太宗朝人也。
夫婦之顔,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臣親伯父名登常,學道于北嶽恒山,事張果先生五十餘載,凡壽命年一百一十六歲。
天寶十四載春三月,告諸子曰:元炁錯謬,不可久俱我行三山海上,以求名藥,若來期稍遲,汝等勿怪。
遂去而不返。
其年十一月,果有祿山之叛。
臣家本儒,業于道術,頃者隐居王屋,十有餘年,每見樵翁,未常不敬,修行不辍,果遇異人,即王屋真人是也。
固問臣出處、親族,乃自言曾與臣伯父同事張果先生,見愛之情,更加數等。
當時臣已朽邁,耳目不聰。
真人見哀,授以此訣。
迩來諸疾減退,雖未返童顔,漸覺似于少者。
訣曰:不敢為主而為客。
此一句,借《道經》以說其事也。
夫先舉者為主,後舉者為客。
主者先施惠于人也,客者受施于人也。
若施于人者,則情散精竭;受施于人者,精固而情專。
以其納和炁以助陽,夫何患焉!然則陽亢為災,陰盛為毒,災則自損,毒則殺人。
凡口鼻炁塞,是陰之毒炁也。
慎莫從高自投擲。
夫陽怒急于施寫,若自投擲,何可制焉?尾闾之尤,于是乎在也。
《黃庭經》雲:若當決海百渎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斯之謂矣!側身内想閉諸瀼。
此非有事于陰門而側身也。
所為将閉諸隙,先側其身也。
隟所謂命門,在精室之下,接脊之末。
《黃庭經》雲:耽養靈柯不複枯,閉絕命門保玉都。
此之謂也。
正展垂壺兼偃脊。
垂壺,腳根是也。
側身又偃其脊,兼展腳根,則命門自閉。
腳根為垂壺者,蓋取其時,人不悟矣。
然後安定其心,文火為噓呵,青炁卻流散入諸髓,養生之急,莫甚于此。
夫如是,乃可以有事于陰門。
有事之法,亦常式爾。
四合五合,道乃融。
合陰陽相合也,出入之間,或四或五,即當精炁漸動,諸脈通融之道也,是炁之母也。
翕精吐炁微将通。
翕精之道,自翕之而上也;吐炁之道,噓呵之法是也。
夫如是,即又勞精,在亦将患,理宜微寫,以存其真,此所謂微将通者也。
《黃庭經》雲:但當翕炁錄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
此之謂矣。
又自古道者相傳雲:欲得不老,運精補腦。
正在此矣!大抵是炁為精,若此即化精為炁。
廣成子授黃帝之道曰:無搖爾精。
蓋用此法也。
袅袅靈柯不複空。
靈柯不複空,炁允實也。
徐徐玉壘補前功。
既通之後,腠理必虛,若不補之,則成其病。
彭祖曰:陰養陽精,命可長生。
此之謂矣!舉陰能養陽,即知陽亦養陰,斯亦明矣!然則,俱不得腠則害生,靈柯玉壘,不言可知也。
補之其道将如何?将欲自明,故自問之也。
玄牝之門通且和。
此補之道也,所謂陰陽相合,更相補養。
夫玄為鼻,主入炁,牝為口,主出炁。
出炁與命門入炁相應,一出一翕,相續不斷,暢極即止,亦無定數。
諸炁不洩,凝結為精,精既補焉,何疾之有?銷散三屍,用此法也。
夫本來合實,虛即蟲生,果蟲之類也;本來合虛,實即蟲生,木蠹之類也。
三屍在三丹田也。
三丹田者:上丹田,腦髓是也;中丹田,心虛是也;下丹田,精室是也。
所以有竅,是合虛也;哀恚塞之,即生蟲也;精室腦髓,是合實也,施瀉過度,即生蟲也。
若合虛者令虛,合實者令實,三屍之蟲,自當消散,夫何患焉!因之有肌膚悅澤如春花,返其童顔,是此術也。
溯流百脈填血腦。
向之所務,亦已畢矣。
彼靈柯既不空矣,且宜摩拭手足,挼搦筋節,既自當精炁流布,散入肌骨,百關通利,其在茲乎!溯,逆流也,故精卻上而逆流也。
夫婦俱仙,此得道者。
夫以陽為主,陰為客;婦以陰為主,陽為客。
以客助主,主當安矣。
俱獲暢達,非仙而何?然此乃仙之階矣,至于羽化上升,亦猶此矣。
欲求此生壽無極,陰戶初開别消息。
此二句,即真長生久視之道也。
夫長生之術,如接樹焉,以命續命者也。
然則接樹之法,雖以枝接之,至于妙用之要,假元炁陽和之力。
續命之法,有同于此。
夫陰門初開,必有血候,初正腠理始通,陰陽相感,此時也者,将有孕也。
夫将成後人之命,而續我前命,事既相類,理亦昭然。
唯于此時,要在勿洩。
然自古道者相傳,皆言施之于人則生子,存之于己則生身,此之謂矣。
然此法要,尤在春初,當萬物發生之時,故當興其盛矣。
凡一感是延十二歲,十二歲者,天地一週矣。
頻十感而延一百二十歲。
此舉軒轅上昇之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