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
關燈
小
中
大
頭未滿亦得,如欲心頭飽滿,隻是多取氣即得。
如蟲行?答曰:久自覺,更無别法。
問曰:如何得似吃食時一種,初學隻合如此,久久即共吃食一種,所雲運氣偏得從頂及四肢出,有妨礙不?答曰:非有妨礙,始令出,任其自出耳。
但運遍身即休,不假以意令出,他氣自出,如行人事。
氣少即咽,亦不須候時。
攻擊病及與人療病,久行氣得通始得,如何初學即有所望?内視腸中糞盡訖,閉目内視,即自見腸中糞極難盡,從斷食二十餘日始盡。
初斷食三七日,即須别吃一兩頓煮菜,推宿糞令下。
如得每頓吃一碗苜蓿、芥、姜、蔓、菁、菘、蕪,在煉若苦汁着少油、酥最好,任少着鹽、醬汁作味,勿着米面等。
且欲腸中谷氣盡,吃菜可四五日,已後即除卻菜吃汁,又數日,然後總須停。
每須,吃少酒任性,腸中空訖,即吃一頓酒,令吐心胸中痰極精。
---------------------------------------- ◎姑婆服氣親行要訣問答法此法傳自李液家言。
姑婆者,液之姑婆也 所雲:食訖今排糞盡,若為用氣排糞?答雲:其腸中先來已經蕩滌淨訖,不食日久,若遇難事,要須食訖,即用氣排之。
凡生藏在脾上,熟藏在脾下,可咽氣從生藏排下,過至熟藏,其糞即盡。
如不用作糞,即當時排之,其食不變色而出。
候食出,可飲一碗薜荔飲洗滌,腸中常令淨潔,其氣即易流行。
問:所雲若不須于口鼻出,氣即閉之,不限時節,于諸處出息若為?”答:其閉氣内息洗,以略說訖,但得谷氣盡,腸中空,閉氣令氣熱,更莫令外氣入,即得鼻中喘息,馀閉法日久當自悟。
問:若為得隔塞開通?答:凡服氣,欲得速流通,無隔塞,會須百物不食,即得咽氣入子腸,一月日始入盤腸。
其盤腸轉數多者,為上聖人;十二轉已下,或十轉,或九轉、七轉、五轉、三兩轉者,是賤人。
腸粗而短者,聰而無智。
其氣須上即上,須下即下,須左即左,須右即右。
若為所雲用氣自由,但行之日久,自得通暢,小小口訣,非筆所宣。
問雲:常眼暗如隔數重紗,自氣入頭入眼極明徹若為?答:其眼漠漠如隔紗者,隻為用氣不堅,緻令如此。
但能運氣入頭,溜入眼中,從胸前過,注入肝中,即得眼目精明,光色異衆。
問雲:今服内氣,與元氣循還身内,無處不通,亦無饑渴,兼自通得内氣,其法不可卒言者何?答:凡服氣,欲得循環身中,百物不食,腸中滓穢既盡,氣即易行。
但能忍心久作,自覺神情有異,四體日勝一日。
腸中既淨,即閉目内視五髒,曆曆分明,知其處所,訖,即可安存此五髒神,常自衛護。
久行氣人,眼中别人善惡,視人表知人裡。
但日久行之,亦能驅使此五藏神,以治人病。
其内息法,用氣日久即得多,時若兼食飲、酒漿等,即内息不成,其深奧義之處,不可卒陳。
問雲:其宿有患處,作意并氣注之,不過三日、五日必愈者何?答:其愈病法,腸内及四肢有患處,但用氣法攻其病處,想氣偏攻其病即散,必請不疑。
自服氣來,症痃、腳氣,皆悉除愈。
初攻病時若痢五色膿,亦勿畏之,病出之候。
問雲:須肥用氣即肥,須瘦用氣即瘦,若為?答:若須瘦,即用元氣運令入頭,即甚枯瘁。
敢問冬月單衣不寒若為?答:先運陽氣,即覺兩腳冷極,然後始熱,為以陽氣排陰氣從腳而出,所以先冷而後熱,陽氣以至,遍體熏熏如春月也。
敢問:從八月九月來,鼓聲動即行,冒寒即面項極癢不可忍,以手搔,随手即隐轸起,如風轸,腳及胫亦然,何也?答:所雲秋來患如風轸者,此為正氣來入皮膚,與谷氣競,又為元氣弱,排皮肉間風邪未出所緻。
舊雲初服氣時,令服椒粥,今請勿服為上,其椒粥能動心起,面亦滓穢。
敢問咽氣不已,盛夏沸子渾身者何?答:所雲夏日沸子,此為身中有五谷、水漿等津液,所以得生。
但空腹服氣,表裡虛疏,此疾如何得有! 敢問忽患痢若為?答:其痢元因腸胃内有食而生,絕食日久,何得有痢!若遇難須食,登時逐出,亦不令變色,亦不至痢。
如兼食服氣,誤食非宜之物得痢者,則須絕食以氣排之,其痢即止。
敢問常腰裡氣一道向上,又一道氣向下;從開元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從項一道向腦後至腳,從頂一道經面亦至腳,何也?答:此是氣欲通徹經脈之候,其經脈甚難通徹,若能通訖,氣即無滞。
敢問語笑哭泣,于氣若何?答:喜怒亡魂,卒驚亡魄,哭泣之事
如蟲行?答曰:久自覺,更無别法。
問曰:如何得似吃食時一種,初學隻合如此,久久即共吃食一種,所雲運氣偏得從頂及四肢出,有妨礙不?答曰:非有妨礙,始令出,任其自出耳。
但運遍身即休,不假以意令出,他氣自出,如行人事。
氣少即咽,亦不須候時。
攻擊病及與人療病,久行氣得通始得,如何初學即有所望?内視腸中糞盡訖,閉目内視,即自見腸中糞極難盡,從斷食二十餘日始盡。
初斷食三七日,即須别吃一兩頓煮菜,推宿糞令下。
如得每頓吃一碗苜蓿、芥、姜、蔓、菁、菘、蕪,在煉若苦汁着少油、酥最好,任少着鹽、醬汁作味,勿着米面等。
且欲腸中谷氣盡,吃菜可四五日,已後即除卻菜吃汁,又數日,然後總須停。
每須,吃少酒任性,腸中空訖,即吃一頓酒,令吐心胸中痰極精。
---------------------------------------- ◎姑婆服氣親行要訣問答法此法傳自李液家言。
姑婆者,液之姑婆也 所雲:食訖今排糞盡,若為用氣排糞?答雲:其腸中先來已經蕩滌淨訖,不食日久,若遇難事,要須食訖,即用氣排之。
凡生藏在脾上,熟藏在脾下,可咽氣從生藏排下,過至熟藏,其糞即盡。
如不用作糞,即當時排之,其食不變色而出。
候食出,可飲一碗薜荔飲洗滌,腸中常令淨潔,其氣即易流行。
問:所雲若不須于口鼻出,氣即閉之,不限時節,于諸處出息若為?”答:其閉氣内息洗,以略說訖,但得谷氣盡,腸中空,閉氣令氣熱,更莫令外氣入,即得鼻中喘息,馀閉法日久當自悟。
問:若為得隔塞開通?答:凡服氣,欲得速流通,無隔塞,會須百物不食,即得咽氣入子腸,一月日始入盤腸。
其盤腸轉數多者,為上聖人;十二轉已下,或十轉,或九轉、七轉、五轉、三兩轉者,是賤人。
腸粗而短者,聰而無智。
其氣須上即上,須下即下,須左即左,須右即右。
若為所雲用氣自由,但行之日久,自得通暢,小小口訣,非筆所宣。
問雲:常眼暗如隔數重紗,自氣入頭入眼極明徹若為?答:其眼漠漠如隔紗者,隻為用氣不堅,緻令如此。
但能運氣入頭,溜入眼中,從胸前過,注入肝中,即得眼目精明,光色異衆。
問雲:今服内氣,與元氣循還身内,無處不通,亦無饑渴,兼自通得内氣,其法不可卒言者何?答:凡服氣,欲得循環身中,百物不食,腸中滓穢既盡,氣即易行。
但能忍心久作,自覺神情有異,四體日勝一日。
腸中既淨,即閉目内視五髒,曆曆分明,知其處所,訖,即可安存此五髒神,常自衛護。
久行氣人,眼中别人善惡,視人表知人裡。
但日久行之,亦能驅使此五藏神,以治人病。
其内息法,用氣日久即得多,時若兼食飲、酒漿等,即内息不成,其深奧義之處,不可卒陳。
問雲:其宿有患處,作意并氣注之,不過三日、五日必愈者何?答:其愈病法,腸内及四肢有患處,但用氣法攻其病處,想氣偏攻其病即散,必請不疑。
自服氣來,症痃、腳氣,皆悉除愈。
初攻病時若痢五色膿,亦勿畏之,病出之候。
問雲:須肥用氣即肥,須瘦用氣即瘦,若為?答:若須瘦,即用元氣運令入頭,即甚枯瘁。
敢問冬月單衣不寒若為?答:先運陽氣,即覺兩腳冷極,然後始熱,為以陽氣排陰氣從腳而出,所以先冷而後熱,陽氣以至,遍體熏熏如春月也。
敢問:從八月九月來,鼓聲動即行,冒寒即面項極癢不可忍,以手搔,随手即隐轸起,如風轸,腳及胫亦然,何也?答:所雲秋來患如風轸者,此為正氣來入皮膚,與谷氣競,又為元氣弱,排皮肉間風邪未出所緻。
舊雲初服氣時,令服椒粥,今請勿服為上,其椒粥能動心起,面亦滓穢。
敢問咽氣不已,盛夏沸子渾身者何?答:所雲夏日沸子,此為身中有五谷、水漿等津液,所以得生。
但空腹服氣,表裡虛疏,此疾如何得有! 敢問忽患痢若為?答:其痢元因腸胃内有食而生,絕食日久,何得有痢!若遇難須食,登時逐出,亦不令變色,亦不至痢。
如兼食服氣,誤食非宜之物得痢者,則須絕食以氣排之,其痢即止。
敢問常腰裡氣一道向上,又一道氣向下;從開元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從項一道向腦後至腳,從頂一道經面亦至腳,何也?答:此是氣欲通徹經脈之候,其經脈甚難通徹,若能通訖,氣即無滞。
敢問語笑哭泣,于氣若何?答:喜怒亡魂,卒驚亡魄,哭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