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
關燈
小
中
大
水,而鑒于止水,水性欲清,沙塵穢之,人心欲清,嗜欲則生,豈能善之?故鑒明則塵垢弗集,神清則嗜欲不入。
是以聖人輕天下,即神不累;細萬物,即心不惑;齊死生,則意不懾;同變化,即明不眩。
---------------------------------------- ◎入室思赤子法 老子曰:吾道生于惚恍而無形,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随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首。
包含于天地之表,還入于毫毛之裡,分之為日月陰陽,含之為夫婦。
演布于八卦,乾坤為頭首。
胞胎轉相生,變化有前後。
處任為十月,結定神備有,虛無把錄籍,司命往奉壽。
陽精為室宅,包形立相待,陰陽相感溉,開閉藏其裡,清轉上為頭,精凝成童子,璇玑與玉衡,鼻為其梁桂。
合觀于八極,兩半共為友;合精于子午,藏形于卯酉。
明堂開四仲,洞房在其後,丹田着後宮,自口王父母。
丙午拜真人,丁巳伏命受,戊寅銜丹錄,光曜所藏止。
精明合且離,出規還入矩,鈞明照神後,往來有配偶。
皇制有其階,自然如雲雨,陽出真人陰。
學之為師父,栖宿有常處,正在洞房裡,三五運返覆。
甲癸邀辰巳。
子午都集會,吾道自索子,邀之于南極。
真人自告子,安之令審谛,枯木不煩擾,乙壬于寅卯,午申亦相須,丙辛于亥酉,未戌邀中野,吾道已見矣,忽然無所有,丁庚子與午,戊己卯與酉,失候不相睹,吾道去萬裡,週旋天地間,傷命還害子,觀吾陰與陽,交精相哺乳。
此謂養赤子,勿失其時矣。
甲癸邀辰巳,注雲:子醜者謂甲癸日也,時加于辰、加巳、加子、加醜也,到此時道未養己,常當念之矣;乙壬之日時,加寅、加卯、加午、加申也,當複俟之,勿失其候矣;丙辛之日時,加亥、加酉、加未、加戌也,為老公見之勿驚也,道之化見矣;丁庚之日時,加子、加午也;戊巳之日時,加卯、加酉也。
失此四仲之日候,而不相睹,吾道去萬裡。
慎之。
老子曰:為吾道者,當先安牝牡。
牝牡者,腎也,腎門元氣也,元氣氣常下行,元常上升。
元者赤,氣者白,元上到心中,心中當動,動即元下矣。
老子曰:元者,安雌雄。
雌雄者,心也,一名明堂,得元因共養,合成赤子;赤子,自然也,念令上升,升于真人;真人者,宿衛之臣。
赤子到,則因安心定意,泊然安意洞房中矣。
老子曰:赤子到,因還意于洞房。
洞房者,兩目間,有真人不衣而到,住下視赤子,赤子到,真人乃立。
真人所以到住,何也?欲令赤子得升耳。
赤子升,真人複;赤子不升,真人不複,不複早已。
老子曰:夫赤子初欲升時也,形似丹蛇,其光照人,忽然到着人面,若炬火聲矣。
此即赤子到矣。
老子曰:夫赤子之欲升時,形似丹蛇,安意如故,須臾當忽然不見矣。
老子曰:丹蛇者,日之精也,日精作火形來着人。
欲來着人,人心動;人心動,即赤子不得升,遂令後難緻,難緻則冥冥絕矣。
老子曰:丹蛇來到、心不驚不恐者,當與真人共語。
時目中忽然見正黃浩浩而無形,兆身體因變化,見西王母乘鳳凰之車,後駕六赤龍,車前三硃雀。
見之,忽驚也,有頃,忽然去矣。
老子曰:當見西王母到時,但恍惚而巳,雖乘鳳凰之車者,忽然恍去矣,前三硃雀,後六赤龍亦然也。
老子曰:當見西王母之時,與人語,慎勿答也。
不答,當複有所告問于人,慎勿答。
不答,恚怒,勿恐怖也,恚不止,真人自代子與語,畢,自去矣。
老子曰:西王母去後,大道來見矣。
當大道見時,身形乃曠然,昭浩而無形兆,上見日月星宿,若有若無。
當有天師與真人來見,倡樂萬端慎勿視也,仙人玉女慎勿觀也,龍虎禽獸慎勿驚也。
老子曰:此倡樂、天師、仙人、玉女、禽獸,皆非真也,但自子形中五髒六腑都精神耳,非真道也。
老子曰:天師真人來見子之時,安心定意,善與人語言。
吾見子信,告子道,張羅其綱,具見子矣! 老子曰:參乘戊子入室,百日神明相睹乃止。
精神通洞,舉足萬裡。
精之畢熟,少食,為有齋戒,洗心沐浴,往來急疾,狀若風雨。
老子曰:人頭者,道之所往來解止處也,号陰陽。
陰陽者,兩目也;陰陽者,道一之臣人也,道之所尊器也,主調禦兩目精光者,故曰兩半成一也。
一正在明堂中、兩半所處也,陽精光于子午,收明于卯酉。
子午者洞房也,卯酉者明堂也,亦方圓一寸,正在兩眉間;明堂卻入一寸,名洞房,亦方圓一寸;又卻入一寸,名丹田,此三者,道之往來變化常處也。
是以聖人輕天下,即神不累;細萬物,即心不惑;齊死生,則意不懾;同變化,即明不眩。
---------------------------------------- ◎入室思赤子法 老子曰:吾道生于惚恍而無形,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随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首。
包含于天地之表,還入于毫毛之裡,分之為日月陰陽,含之為夫婦。
演布于八卦,乾坤為頭首。
胞胎轉相生,變化有前後。
處任為十月,結定神備有,虛無把錄籍,司命往奉壽。
陽精為室宅,包形立相待,陰陽相感溉,開閉藏其裡,清轉上為頭,精凝成童子,璇玑與玉衡,鼻為其梁桂。
合觀于八極,兩半共為友;合精于子午,藏形于卯酉。
明堂開四仲,洞房在其後,丹田着後宮,自口王父母。
丙午拜真人,丁巳伏命受,戊寅銜丹錄,光曜所藏止。
精明合且離,出規還入矩,鈞明照神後,往來有配偶。
皇制有其階,自然如雲雨,陽出真人陰。
學之為師父,栖宿有常處,正在洞房裡,三五運返覆。
甲癸邀辰巳。
子午都集會,吾道自索子,邀之于南極。
真人自告子,安之令審谛,枯木不煩擾,乙壬于寅卯,午申亦相須,丙辛于亥酉,未戌邀中野,吾道已見矣,忽然無所有,丁庚子與午,戊己卯與酉,失候不相睹,吾道去萬裡,週旋天地間,傷命還害子,觀吾陰與陽,交精相哺乳。
此謂養赤子,勿失其時矣。
甲癸邀辰巳,注雲:子醜者謂甲癸日也,時加于辰、加巳、加子、加醜也,到此時道未養己,常當念之矣;乙壬之日時,加寅、加卯、加午、加申也,當複俟之,勿失其候矣;丙辛之日時,加亥、加酉、加未、加戌也,為老公見之勿驚也,道之化見矣;丁庚之日時,加子、加午也;戊巳之日時,加卯、加酉也。
失此四仲之日候,而不相睹,吾道去萬裡。
慎之。
老子曰:為吾道者,當先安牝牡。
牝牡者,腎也,腎門元氣也,元氣氣常下行,元常上升。
元者赤,氣者白,元上到心中,心中當動,動即元下矣。
老子曰:元者,安雌雄。
雌雄者,心也,一名明堂,得元因共養,合成赤子;赤子,自然也,念令上升,升于真人;真人者,宿衛之臣。
赤子到,則因安心定意,泊然安意洞房中矣。
老子曰:赤子到,因還意于洞房。
洞房者,兩目間,有真人不衣而到,住下視赤子,赤子到,真人乃立。
真人所以到住,何也?欲令赤子得升耳。
赤子升,真人複;赤子不升,真人不複,不複早已。
老子曰:夫赤子初欲升時也,形似丹蛇,其光照人,忽然到着人面,若炬火聲矣。
此即赤子到矣。
老子曰:夫赤子之欲升時,形似丹蛇,安意如故,須臾當忽然不見矣。
老子曰:丹蛇者,日之精也,日精作火形來着人。
欲來着人,人心動;人心動,即赤子不得升,遂令後難緻,難緻則冥冥絕矣。
老子曰:丹蛇來到、心不驚不恐者,當與真人共語。
時目中忽然見正黃浩浩而無形,兆身體因變化,見西王母乘鳳凰之車,後駕六赤龍,車前三硃雀。
見之,忽驚也,有頃,忽然去矣。
老子曰:當見西王母到時,但恍惚而巳,雖乘鳳凰之車者,忽然恍去矣,前三硃雀,後六赤龍亦然也。
老子曰:當見西王母之時,與人語,慎勿答也。
不答,當複有所告問于人,慎勿答。
不答,恚怒,勿恐怖也,恚不止,真人自代子與語,畢,自去矣。
老子曰:西王母去後,大道來見矣。
當大道見時,身形乃曠然,昭浩而無形兆,上見日月星宿,若有若無。
當有天師與真人來見,倡樂萬端慎勿視也,仙人玉女慎勿觀也,龍虎禽獸慎勿驚也。
老子曰:此倡樂、天師、仙人、玉女、禽獸,皆非真也,但自子形中五髒六腑都精神耳,非真道也。
老子曰:天師真人來見子之時,安心定意,善與人語言。
吾見子信,告子道,張羅其綱,具見子矣! 老子曰:參乘戊子入室,百日神明相睹乃止。
精神通洞,舉足萬裡。
精之畢熟,少食,為有齋戒,洗心沐浴,往來急疾,狀若風雨。
老子曰:人頭者,道之所往來解止處也,号陰陽。
陰陽者,兩目也;陰陽者,道一之臣人也,道之所尊器也,主調禦兩目精光者,故曰兩半成一也。
一正在明堂中、兩半所處也,陽精光于子午,收明于卯酉。
子午者洞房也,卯酉者明堂也,亦方圓一寸,正在兩眉間;明堂卻入一寸,名洞房,亦方圓一寸;又卻入一寸,名丹田,此三者,道之往來變化常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