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萬始不追;霜露之哀,百憂總萃。
甫聞伯升之禍,彌切仲謀之悲。
若封豕既殲,長蛇即戮,方欲追延陵之逸軌,繼子臧之高讓,豈資秋亭之壇,安事繁一陽一之石。
侯景,項籍也;蕭棟,殷辛也。
赤泉未賞,劉邦尚曰漢王;白旗弗懸,周發猶稱太子。
飛龍之位,孰謂可跻;附鳳之徒,既聞來議。
群公卿士,其谕孤之志,無忽!”司空南平王肖恪率領宗室子弟五十多人,領軍将軍胡僧..率領屬下官員二百多人,江州别駕張佚率領當地官吏和百姓三百多人,一齊獻上書信說服世祖即皇帝位,世祖堅持不接受。
十一月初五,王僧辯又獻上奏表,世祖回道:“孤聞天生蒸民而樹之以君,所以對揚天休,司牧黔首。
攝提、合雒以前,栗陸、骊連之外,書契不傳,無得稱也。
自阪泉彰其武功,丹陵表其文德,有人民焉,有社稷焉,或歌謠所歸,或惟天所相。
孤遭家多難,大恥未雪,國賊則蚩尤弗翦,同姓則有扈不賓,卧而思之,坐以待旦,何以應寶曆,何以嗣龍圖。
庶一戎既定,罪人斯得,祀夏配天,方申來議也。
”這個時候大量的叛亂軍隊還存在,世祖還沒有考慮即位之事,而各方面的人員都上表勸世祖即位,前後陸續不斷,于是便下了一道命令說:“《大壯》承乾,《明夷》垂翼,王旋度亟移,玉律屢徙,四嶽頻遣勸進,九棘比者表聞。
谯、沛未複,茔陵永遠,于居于處,寤寐疚懷,何心何顔,撫茲歸遠。
自今表奏,所由并斷,若有啟疏,可寫此令施行。
”這一天,叛軍的司空、東南道大行台劉神茂率領劉歸義、留異投奔正義,送上奏表請求歸降。
大寶三年(552)世祖仍舊稱太清六年。
正月初五,世祖下命令說:“軍國多虞,戎旃未靜,青領雖熾,黔首宜安。
時惟星鳥,表年祥于東秩;春紀宿龍,歌歲取于南..。
況三農務業,尚看夭桃敷水;四人有令,猶及落杏飛花。
化俗移風,常在所急;勸耕且戰,彌須自許。
豈直燕垂寒谷,積黍自溫,甯可堕此玄苗,坐餐紅粒,不植燕颔,空候蟬鳴。
可悉深耕概種,實堵彳複業,無棄民力,并分地利。
班勒州郡,鹹使遵承。
”任命智武将軍、南平内史王褒為吏部尚書。
二月,王僧辯率領的衆多軍隊從尋一陽一出發。
世祖迅速發布檄文向各地宣告說:“今遣使持節、大都督、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長甯縣開國侯王僧辯率衆十萬,直掃金陵。
鳴鼓聒天,扌從金震地。
朱旗夕建,如赤城之霞起;戈船夜動,若蒼海之奔流。
計其同惡,不盈一旅。
君子在野,小人比周。
何校滅耳,匪朝伊夕。
舂長狄之喉,擊緻支之頸。
今司寇明罰,質钅夫所誅,止侯景而已。
黎元何辜,一無所問。
諸君或世樹忠貞,身荷一寵一爵,羽儀鼎族,書勳王府,俯眉猾豎,無由自效,豈不下慚泉壤,上愧皇天!失忠與義,難以自立。
想誠南風,乃眷西顧,因變立動,轉禍為福。
有能縛侯景及送首者,封萬戶開國公,絹布五萬匹。
有能率功義衆,以應官軍,保全城邑,不為賊用,上賞方伯,下賞剖符,迸裂山河,以纡青紫。
昔由餘入秦,禮同卿佐;日石單降漢,且王耳金貂。
必有其才,何血阝無位。
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信賞之科,有如皎日;黜陟之制,事均白水。
檄布遠近,鹹使知聞。
” 三月,王僧辯等人率領的軍隊平定侯景之亂,将他的首級傳送到江陵。
二十日,将叛軍已被平定的消息上報明堂、太社。
二十一日,王僧辯等人又送上奏表說:“衆軍以今月戊子總集建康。
賊景鳥伏獸窮,頻擊頻挫,一奸一竭詐盡,深溝自固。
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騎短兵,犀函鐵螲,結隊千群,持戟百萬,止纣七步,圍項三重,轟然大潰,群兇四滅。
京師少長,俱稱萬歲。
長安酒食,于此價高。
九縣雲開,六一合清朗,矧伊黔首,誰不載躍!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
自紫庭降阙,胡塵四起,鉌垣好..,冀馬雲屯,泣血治兵,嘗膽誓衆。
”相國回答說:“省表,複具一二。
群公卿士,億兆夷人,鹹以皇天眷命,歸運所屬,用集寶位于予一人。
父叔金吾之官,事均往願,孟德征西之位,且符前說。
今淮海長鲸,雖雲授首;襄一陽一短狐,未全革面。
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二十三日,宣猛将軍朱買臣秘密殺死豫章嗣王蕭棟和他的兩個弟弟蕭橋、蕭賬,這是世祖的意向。
四月初八,益州刺史、新除假黃钺、太尉武陵王蕭
甫聞伯升之禍,彌切仲謀之悲。
若封豕既殲,長蛇即戮,方欲追延陵之逸軌,繼子臧之高讓,豈資秋亭之壇,安事繁一陽一之石。
侯景,項籍也;蕭棟,殷辛也。
赤泉未賞,劉邦尚曰漢王;白旗弗懸,周發猶稱太子。
飛龍之位,孰謂可跻;附鳳之徒,既聞來議。
群公卿士,其谕孤之志,無忽!”司空南平王肖恪率領宗室子弟五十多人,領軍将軍胡僧..率領屬下官員二百多人,江州别駕張佚率領當地官吏和百姓三百多人,一齊獻上書信說服世祖即皇帝位,世祖堅持不接受。
十一月初五,王僧辯又獻上奏表,世祖回道:“孤聞天生蒸民而樹之以君,所以對揚天休,司牧黔首。
攝提、合雒以前,栗陸、骊連之外,書契不傳,無得稱也。
自阪泉彰其武功,丹陵表其文德,有人民焉,有社稷焉,或歌謠所歸,或惟天所相。
孤遭家多難,大恥未雪,國賊則蚩尤弗翦,同姓則有扈不賓,卧而思之,坐以待旦,何以應寶曆,何以嗣龍圖。
庶一戎既定,罪人斯得,祀夏配天,方申來議也。
”這個時候大量的叛亂軍隊還存在,世祖還沒有考慮即位之事,而各方面的人員都上表勸世祖即位,前後陸續不斷,于是便下了一道命令說:“《大壯》承乾,《明夷》垂翼,王旋度亟移,玉律屢徙,四嶽頻遣勸進,九棘比者表聞。
谯、沛未複,茔陵永遠,于居于處,寤寐疚懷,何心何顔,撫茲歸遠。
自今表奏,所由并斷,若有啟疏,可寫此令施行。
”這一天,叛軍的司空、東南道大行台劉神茂率領劉歸義、留異投奔正義,送上奏表請求歸降。
大寶三年(552)世祖仍舊稱太清六年。
正月初五,世祖下命令說:“軍國多虞,戎旃未靜,青領雖熾,黔首宜安。
時惟星鳥,表年祥于東秩;春紀宿龍,歌歲取于南..。
況三農務業,尚看夭桃敷水;四人有令,猶及落杏飛花。
化俗移風,常在所急;勸耕且戰,彌須自許。
豈直燕垂寒谷,積黍自溫,甯可堕此玄苗,坐餐紅粒,不植燕颔,空候蟬鳴。
可悉深耕概種,實堵彳複業,無棄民力,并分地利。
班勒州郡,鹹使遵承。
”任命智武将軍、南平内史王褒為吏部尚書。
二月,王僧辯率領的衆多軍隊從尋一陽一出發。
世祖迅速發布檄文向各地宣告說:“今遣使持節、大都督、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長甯縣開國侯王僧辯率衆十萬,直掃金陵。
鳴鼓聒天,扌從金震地。
朱旗夕建,如赤城之霞起;戈船夜動,若蒼海之奔流。
計其同惡,不盈一旅。
君子在野,小人比周。
何校滅耳,匪朝伊夕。
舂長狄之喉,擊緻支之頸。
今司寇明罰,質钅夫所誅,止侯景而已。
黎元何辜,一無所問。
諸君或世樹忠貞,身荷一寵一爵,羽儀鼎族,書勳王府,俯眉猾豎,無由自效,豈不下慚泉壤,上愧皇天!失忠與義,難以自立。
想誠南風,乃眷西顧,因變立動,轉禍為福。
有能縛侯景及送首者,封萬戶開國公,絹布五萬匹。
有能率功義衆,以應官軍,保全城邑,不為賊用,上賞方伯,下賞剖符,迸裂山河,以纡青紫。
昔由餘入秦,禮同卿佐;日石單降漢,且王耳金貂。
必有其才,何血阝無位。
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信賞之科,有如皎日;黜陟之制,事均白水。
檄布遠近,鹹使知聞。
” 三月,王僧辯等人率領的軍隊平定侯景之亂,将他的首級傳送到江陵。
二十日,将叛軍已被平定的消息上報明堂、太社。
二十一日,王僧辯等人又送上奏表說:“衆軍以今月戊子總集建康。
賊景鳥伏獸窮,頻擊頻挫,一奸一竭詐盡,深溝自固。
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騎短兵,犀函鐵螲,結隊千群,持戟百萬,止纣七步,圍項三重,轟然大潰,群兇四滅。
京師少長,俱稱萬歲。
長安酒食,于此價高。
九縣雲開,六一合清朗,矧伊黔首,誰不載躍!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
自紫庭降阙,胡塵四起,鉌垣好..,冀馬雲屯,泣血治兵,嘗膽誓衆。
”相國回答說:“省表,複具一二。
群公卿士,億兆夷人,鹹以皇天眷命,歸運所屬,用集寶位于予一人。
父叔金吾之官,事均往願,孟德征西之位,且符前說。
今淮海長鲸,雖雲授首;襄一陽一短狐,未全革面。
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二十三日,宣猛将軍朱買臣秘密殺死豫章嗣王蕭棟和他的兩個弟弟蕭橋、蕭賬,這是世祖的意向。
四月初八,益州刺史、新除假黃钺、太尉武陵王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