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紀在蜀地竊取皇位,改年号為天正元年。
世祖派遣兼司空蕭泰、祠部尚書樂子雲按禮儀拜見祖宗的墳陵,整修恢複宗社的廟宇。
二十日,世祖下令說:“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
雖子産獻捷,戎服從事,亞夫弗拜,義止将兵。
今兇醜殲滅,逆徒殄潰,九有既截,四海平安。
漢官威儀,方陳盛禮,衛多君子,寄是式瞻。
便可解嚴,以時宣勒。
”這一月,任命東一陽一太守張彪為安東将軍。
五月初三,司空南平王蕭恪以及宗室王侯、大都督王僧辯等人,又一次敬獻奏表請求世祖加皇帝的尊号,世祖還是堅持不接受。
十三日,任命征南将軍、湘州刺史、司空南平嗣王蕭恪為鎮東将軍、揚州刺史,其他職務照舊。
十七日,任命尚書令、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王僧辯為司徒、鎮衛将軍。
十八日,将叛軍左仆射王偉、尚書呂季略、少卿周石珍、舍人嚴..在江陵斬首,暴一屍一街頭。
這一天,世祖下令說:“君子赦過,著在周經;聖人解纟罔,聞之湯令。
自猃狁孔熾,長蛇薦食,赤縣阽危,黔黎塗炭,終宵不寐,志在雪恥。
元惡稽誅,本屬侯景;王偉是其心膂,周石珍負背恩義,今并享諸鼎镬,肆之市朝。
但比屯鍃寇擾,為歲已積,衣冠舊貴,被一逼一偷生,猛士勳豪,和光苟免,凡諸惡侶,諒非一族。
今特闡以王澤,削以刑書,自太清六年五月二十日昧爽以前,鹹使惟新。
”這一月,魏國派遣太師潘樂、辛術等人侵犯秦郡,王僧辯派遣杜萴率領部衆抗擊。
任命陳霸先為征北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
這一月,魏派遣使者來祝賀平定侯景的叛亂。
八月,蕭紀率領巴蜀的大部隊将船艘艘相接地順東水而下,世祖派遣護軍陸法和屯駐在巴峽作為抵抗。
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和聘魏使徐陵在邺給世祖上奏表說: “曆代的聖賢之人,最終應即位為帝。
不應該讓顯赫的世姓埋沒,而讓不才之人得逞。
陛下已有即位的能力,而且也是上天和神的意思。
應該順應聖人之意,和于君子之德,以訓誡天下百姓。
“自從叛亂發生以來,皇位遭輕視,國家受災難,地方兵戎興起。
百姓對天子的遭難痛心不已。
為報國報家,陛下起兵平亂,秉忠孝之義,消滅了叛軍的首領,使皇室宗廟因而得以保存。
遠近的人都來臣服于陛下,文武官員也紛紛歸附。
功業已經建立,應尋找根據而成帝業。
距此月前二十天,兼散騎常侍柳晖等人到邺地來,告知陛下下旨謙遜,說國中尚未平複,暫不稱帝。
臣認為,不必等到據有了國都再建帝業,隻要有權力在手,不怕天人不臣服。
“臣惟獨希望陛下順應民心,拯救國家的命運,不要再三猶豫推辭。
昔日蘇秦、張儀等人離鄉背俗,還能招納三方的人士為趙國效力,率六國的諸侯惟秦國是尊,更何況臣下等人是奉皇親朝命。
而且四方交好,休戚與共。
臣以區區微言,謹奉上奏表讓陛下知曉。
” 九月初九,司空、鎮東将軍、揚州刺史南平王蕭恪去世。
冬十月初一,前任梁州刺史蕭循從魏到達江陵,世祖任命蕭循為平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四日,押解湘州刺史王琳到大殿之中,王琳的副将殷晏下到大獄中已死。
二十七日,任命世祖之子蕭方略為湘州刺史。
十六日,王琳部下長史陸納及其将領潘烏累等舉兵反叛,攻陷了湘州。
這個月,各地征伐鎮撫的王公卿士等人又勸谏世祖馬上加尊号稱帝,世祖仍然謙讓不同意。
上了三次表,而後才同意即帝位。
承聖元年(552)冬十一月十二日,世祖在江陵登上皇帝位。
下诏書說:“樹立一君主,以管理百姓。
朕拯救國家的危難,恢複了皇室統治,群公卿士和吏民百姓都認為天命不可以長久地被掩滞,皇位不可久空無人主,因而将國家權力集于我一身。
朕雖說是撥亂反正,但不是開創基業,因而可改年号太清六年為承聖元年。
對拖欠租債的人,準許貸款;孝順義氣的子孫,都可賜爵,不法的囚徒特别給以寬大;禁锢勞力的作法,一律掃除。
”這一天,世祖不登正殿,公卿僅在兩旁陪列。
十三日,任命平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蕭循為骠騎将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立世祖之子湘東郡王太一王蕭方矩為皇太子,改名為元良。
立皇子蕭方智為晉安郡王,蕭方略為始安郡王。
追尊世祖的生母阮..容為文宣太後。
這一月,陸納派遣将領潘烏累等在渌口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貴的防禦,丁道貴向零陵逃跑。
十二月十九日,陸納分出
世祖派遣兼司空蕭泰、祠部尚書樂子雲按禮儀拜見祖宗的墳陵,整修恢複宗社的廟宇。
二十日,世祖下令說:“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
雖子産獻捷,戎服從事,亞夫弗拜,義止将兵。
今兇醜殲滅,逆徒殄潰,九有既截,四海平安。
漢官威儀,方陳盛禮,衛多君子,寄是式瞻。
便可解嚴,以時宣勒。
”這一月,任命東一陽一太守張彪為安東将軍。
五月初三,司空南平王蕭恪以及宗室王侯、大都督王僧辯等人,又一次敬獻奏表請求世祖加皇帝的尊号,世祖還是堅持不接受。
十三日,任命征南将軍、湘州刺史、司空南平嗣王蕭恪為鎮東将軍、揚州刺史,其他職務照舊。
十七日,任命尚書令、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王僧辯為司徒、鎮衛将軍。
十八日,将叛軍左仆射王偉、尚書呂季略、少卿周石珍、舍人嚴..在江陵斬首,暴一屍一街頭。
這一天,世祖下令說:“君子赦過,著在周經;聖人解纟罔,聞之湯令。
自猃狁孔熾,長蛇薦食,赤縣阽危,黔黎塗炭,終宵不寐,志在雪恥。
元惡稽誅,本屬侯景;王偉是其心膂,周石珍負背恩義,今并享諸鼎镬,肆之市朝。
但比屯鍃寇擾,為歲已積,衣冠舊貴,被一逼一偷生,猛士勳豪,和光苟免,凡諸惡侶,諒非一族。
今特闡以王澤,削以刑書,自太清六年五月二十日昧爽以前,鹹使惟新。
”這一月,魏國派遣太師潘樂、辛術等人侵犯秦郡,王僧辯派遣杜萴率領部衆抗擊。
任命陳霸先為征北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
這一月,魏派遣使者來祝賀平定侯景的叛亂。
八月,蕭紀率領巴蜀的大部隊将船艘艘相接地順東水而下,世祖派遣護軍陸法和屯駐在巴峽作為抵抗。
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和聘魏使徐陵在邺給世祖上奏表說: “曆代的聖賢之人,最終應即位為帝。
不應該讓顯赫的世姓埋沒,而讓不才之人得逞。
陛下已有即位的能力,而且也是上天和神的意思。
應該順應聖人之意,和于君子之德,以訓誡天下百姓。
“自從叛亂發生以來,皇位遭輕視,國家受災難,地方兵戎興起。
百姓對天子的遭難痛心不已。
為報國報家,陛下起兵平亂,秉忠孝之義,消滅了叛軍的首領,使皇室宗廟因而得以保存。
遠近的人都來臣服于陛下,文武官員也紛紛歸附。
功業已經建立,應尋找根據而成帝業。
距此月前二十天,兼散騎常侍柳晖等人到邺地來,告知陛下下旨謙遜,說國中尚未平複,暫不稱帝。
臣認為,不必等到據有了國都再建帝業,隻要有權力在手,不怕天人不臣服。
“臣惟獨希望陛下順應民心,拯救國家的命運,不要再三猶豫推辭。
昔日蘇秦、張儀等人離鄉背俗,還能招納三方的人士為趙國效力,率六國的諸侯惟秦國是尊,更何況臣下等人是奉皇親朝命。
而且四方交好,休戚與共。
臣以區區微言,謹奉上奏表讓陛下知曉。
” 九月初九,司空、鎮東将軍、揚州刺史南平王蕭恪去世。
冬十月初一,前任梁州刺史蕭循從魏到達江陵,世祖任命蕭循為平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四日,押解湘州刺史王琳到大殿之中,王琳的副将殷晏下到大獄中已死。
二十七日,任命世祖之子蕭方略為湘州刺史。
十六日,王琳部下長史陸納及其将領潘烏累等舉兵反叛,攻陷了湘州。
這個月,各地征伐鎮撫的王公卿士等人又勸谏世祖馬上加尊号稱帝,世祖仍然謙讓不同意。
上了三次表,而後才同意即帝位。
承聖元年(552)冬十一月十二日,世祖在江陵登上皇帝位。
下诏書說:“樹立一君主,以管理百姓。
朕拯救國家的危難,恢複了皇室統治,群公卿士和吏民百姓都認為天命不可以長久地被掩滞,皇位不可久空無人主,因而将國家權力集于我一身。
朕雖說是撥亂反正,但不是開創基業,因而可改年号太清六年為承聖元年。
對拖欠租債的人,準許貸款;孝順義氣的子孫,都可賜爵,不法的囚徒特别給以寬大;禁锢勞力的作法,一律掃除。
”這一天,世祖不登正殿,公卿僅在兩旁陪列。
十三日,任命平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蕭循為骠騎将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立世祖之子湘東郡王太一王蕭方矩為皇太子,改名為元良。
立皇子蕭方智為晉安郡王,蕭方略為始安郡王。
追尊世祖的生母阮..容為文宣太後。
這一月,陸納派遣将領潘烏累等在渌口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貴的防禦,丁道貴向零陵逃跑。
十二月十九日,陸納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