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蕭繹,字世誠,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個兒子。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湘東郡王,受封邑二千戶。
最初擔任甯遠将軍、會稽郡太守,後入宮擔任侍中、宣威将軍和丹一陽一尹。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出任持節使、都督荊、湘、郢、益、甯、南梁六州的軍事、西中郎将、荊州刺史。
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加封号為平西将軍。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加封号為安西将軍。
大同三年(537)加封号為鎮西将軍。
五年(539)入宮擔任安右将軍、護軍将軍,負責石頭戍地的軍事。
六年(540)出任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将軍、江州刺史。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調任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甯、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将軍,荊州刺史。
三年(549)三月,魏大将侯景的侵略軍攻陷梁京城。
四月,太子的舍人蕭韶到江陵宣布密诏,任命世祖為侍中、假黃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其他的職務照舊。
這一月,世祖在湘州用兵,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拒不派遣軍隊應征。
六月二十二日,世祖派遣其長子蕭方等率領軍隊讨伐蕭譽,在交戰中戰敗身亡。
七月,又派遣鎮兵将軍鮑泉代為領兵讨伐蕭譽。
九月初三,雍州刺史嶽一陽一王蕭鮞舉兵反梁,進犯江陵,世祖據城拒守。
九月十三日,鮞的部将杜萴與其兄弟及楊混各自率領自己的軍隊來投降世祖。
十四日,蕭鮞逃出江陵。
鮑泉攻打江陵而不能攻下,又派遣左衛将軍王僧辯代替鮑泉擔任軍事将領。
大寶元年(550),世宗仍然稱為太清四年。
正月初一,左衛将軍王僧辯得到三十隻還帶着枝葉的桔子,獻給世祖。
二月十四日,衡一陽一内史周弘直上表說在郡的交界地發現了鳳凰。
夏五月二十三日,王僧辯攻下了湘州,将河東王蕭譽斬首,湘州被平定。
六月,江夏王大款、山一陽一王大成、宜都王大封從信安趁防守的空隙來投奔世祖。
九月十四日,任命前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為中衛将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中撫軍将軍的長子蕭方諸為郢州刺史,任命左衛将軍徐文盛、右衛将軍一陰一子春、太子右衛率肖慧正、辒州刺史席文獻等南下武昌抵抗任約。
任命中衛将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蕭恪為荊州刺史,鎮守武陵。
十一月十八日,南平王蕭恪、侍中臨川王大款、桂一陽一王大成、散騎常侍江安侯圓正、侍中左衛将軍張绾、司徒左長史壇等府、州、國一千人上書,請求蕭繹任相國。
十二月十七日,任命定州刺史蕭勃為鎮南将軍、廣州刺史。
派遣護軍将軍尹悅、巴州刺史王繤、定州刺史杜幼安率領軍隊南下武昌,援助徐文盛。
大寶二年(551),世祖仍然稱為太清五年。
二月二十五日,魏國派遣使者來行聘禮。
三月,侯景率領自己全部的軍隊西上,與任約的軍隊會合。
四月初三,侯景派遣手下的将領宋子仙、任約襲擊郢州,俘虜了郢州刺史蕭方諸。
初五,徐文盛、一陰一子春等人逃出武昌回到駐地,王繤、尹悅、杜幼安等人都投降了侯景。
初七,領軍将軍王僧辯率領部衆屯駐在巴陵。
二十一日,侯景進犯巴陵。
五月十一日,世祖派遣遊擊将軍胡僧..、信州刺史陸法和率領部隊南下援助巴陵。
任約戰敗,侯景随即率部逃跑。
任命王僧辯為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胡僧..為領軍将軍,陸法和為護軍将軍。
仍舊命令王僧辯率領各部軍隊追擊侯景,軍隊所到的地方都取得了勝利。
八月初三,王僧辯的軍隊南下駐紮在湓城。
十九日,任命鎮南将軍、湘州刺史蕭方矩為中衛将軍。
司空兼征南将軍、南平王蕭恪加稱号為征南大将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九月初五,任命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令王僧辯為江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盤盤國向世祖貢獻經過馴養的大象。
冬十月初一,江陵城的上空出現像車辇蓋子一樣的紫色雲。
這個月,太宗駕崩。
侍中、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及長甯縣侯王僧辯等人敬獻奏表,報道皇室的不幸。
世祖接到兇訊,哭喪三日,百官都身着白色孝服。
世祖回答所上奏表說:“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風樹之酷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湘東郡王,受封邑二千戶。
最初擔任甯遠将軍、會稽郡太守,後入宮擔任侍中、宣威将軍和丹一陽一尹。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出任持節使、都督荊、湘、郢、益、甯、南梁六州的軍事、西中郎将、荊州刺史。
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加封号為平西将軍。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加封号為安西将軍。
大同三年(537)加封号為鎮西将軍。
五年(539)入宮擔任安右将軍、護軍将軍,負責石頭戍地的軍事。
六年(540)出任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将軍、江州刺史。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調任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甯、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将軍,荊州刺史。
三年(549)三月,魏大将侯景的侵略軍攻陷梁京城。
四月,太子的舍人蕭韶到江陵宣布密诏,任命世祖為侍中、假黃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其他的職務照舊。
這一月,世祖在湘州用兵,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拒不派遣軍隊應征。
六月二十二日,世祖派遣其長子蕭方等率領軍隊讨伐蕭譽,在交戰中戰敗身亡。
七月,又派遣鎮兵将軍鮑泉代為領兵讨伐蕭譽。
九月初三,雍州刺史嶽一陽一王蕭鮞舉兵反梁,進犯江陵,世祖據城拒守。
九月十三日,鮞的部将杜萴與其兄弟及楊混各自率領自己的軍隊來投降世祖。
十四日,蕭鮞逃出江陵。
鮑泉攻打江陵而不能攻下,又派遣左衛将軍王僧辯代替鮑泉擔任軍事将領。
大寶元年(550),世宗仍然稱為太清四年。
正月初一,左衛将軍王僧辯得到三十隻還帶着枝葉的桔子,獻給世祖。
二月十四日,衡一陽一内史周弘直上表說在郡的交界地發現了鳳凰。
夏五月二十三日,王僧辯攻下了湘州,将河東王蕭譽斬首,湘州被平定。
六月,江夏王大款、山一陽一王大成、宜都王大封從信安趁防守的空隙來投奔世祖。
九月十四日,任命前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為中衛将軍、
任命中衛将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蕭恪為荊州刺史,鎮守武陵。
十一月十八日,南平王蕭恪、侍中臨川王大款、桂一陽一王大成、散騎常侍江安侯圓正、侍中左衛将軍張绾、司徒左長史壇等府、州、國一千人上書,請求蕭繹任相國。
十二月十七日,任命定州刺史蕭勃為鎮南将軍、廣州刺史。
派遣護軍将軍尹悅、巴州刺史王繤、定州刺史杜幼安率領軍隊南下武昌,援助徐文盛。
大寶二年(551),世祖仍然稱為太清五年。
二月二十五日,魏國派遣使者來行聘禮。
三月,侯景率領自己全部的軍隊西上,與任約的軍隊會合。
四月初三,侯景派遣手下的将領宋子仙、任約襲擊郢州,俘虜了郢州刺史蕭方諸。
初五,徐文盛、一陰一子春等人逃出武昌回到駐地,王繤、尹悅、杜幼安等人都投降了侯景。
初七,領軍将軍王僧辯率領部衆屯駐在巴陵。
二十一日,侯景進犯巴陵。
五月十一日,世祖派遣遊擊将軍胡僧..、信州刺史陸法和率領部隊南下援助巴陵。
任約戰敗,侯景随即率部逃跑。
任命王僧辯為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胡僧..為領軍将軍,陸法和為護軍将軍。
仍舊命令王僧辯率領各部軍隊追擊侯景,軍隊所到的地方都取得了勝利。
八月初三,王僧辯的軍隊南下駐紮在湓城。
十九日,任命鎮南将軍、湘州刺史蕭方矩為中衛将軍。
司空兼征南将軍、南平王蕭恪加稱号為征南大将軍、湘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九月初五,任命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令王僧辯為江州刺史,其餘職務照舊。
盤盤國向世祖貢獻經過馴養的大象。
冬十月初一,江陵城的上空出現像車辇蓋子一樣的紫色雲。
這個月,太宗駕崩。
侍中、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尚書令及長甯縣侯王僧辯等人敬獻奏表,報道皇室的不幸。
世祖接到兇訊,哭喪三日,百官都身着白色孝服。
世祖回答所上奏表說:“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風樹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