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丁撫台智斬安太監 慈安後妙選窈窕娘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穆宗微行都市,在僧寺裡碰見一個漢于,全副苦相,滿面窮腔,站在羅漢殿中哭泣。
心裡很為詫異,不禁上前問道:“你幹什麼的?哭什麼?” 那人擡頭,見是一位公子哥兒,随道:“少爺,小人素來跟官的,因被主人攆了出來,沒家可歸。
住在這兒,又遭和尚白眼,想後思前,不禁自嗟自歎。
既碰見了少爺,那是我好運到了。
萬望少爺垂憐,賞小人一碗飯吃,一輩子忘不了大恩呢!” 穆宗道:“如爾輩以何處出息為最優?” 那漢子道:“最好是粵海關當一名捍子手,隻是小人哪裡有這般福氣,随便哪裡混一口飯吃,已經是恩典了。
” 穆宗道:“那容易。
” 随向寺僧假了一副紙筆,問那漢子:“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那漢子回道:“小人叫餘登發。
” 穆宗攀筆一揮,寫成一信。
吩咐道:“交到步軍統領衙門去,自會有好消息。
” 餘登發接了信,歡天喜地而去。
步軍統領奉到上谕,見這位捍子手是欽派的,不敢怠慢,為即予金治裝,咨遣粵關承役。
這是後話。
當下穆宗發放了那人,走出寺院,信步向琉璃廠來。
瞧瞧這樣,瞧瞧那樣,字畫古玩,骨董瓷玉,筆墨箋扇,一件件都瞧過。
瞧到一種紙頭,名叫玉版宣的,倒很合意。
随詢問價值,購辦了五十張,一錢二分銀子一張,共計銀子六兩。
穆宗取出三粒瓜子金抵用,掌櫃的見不是适用物,搖頭不要。
穆宗道:“我沒帶錢,可怎樣?” 掌櫃道:“沒帶不要緊,我叫夥計跟随尊駕去取了吧。
” 穆宗點點頭,起身就走。
那夥計挾了紙,跟随着,抹角轉彎,走了好一會,問道:“尊客,到了沒有? ”穆宗道:“快到了。
” 說着時,早到了皇宮内苑。
穆宗直向午門大踏步走了進去。
這一來把那夥計直吓得三魂出竅,六魄離身,丢掉紙頭,轉身就奔。
穆宗拍手大笑,喊一個小内監,取了紙,笑着進宮來。
才到幹清門,頂頭撞見了安得海,安得海笑道:“萬歲爺好樂,市間有什麼笑話兒?講給奴才聽聽,賞奴才也樂一會子。
” 穆宗道:“好奴才,别哄我了,太後等着你呢,快饒舌去。
” 安得海讨了個老大沒趣,很是憤憤,少不得想一個法兒,報此微仇小恨。
有話即長,無事即短。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
一瞬間早已是同治八年,這叫做閑中歲月,鬧裡乾坤,過得格外容易。
這時光,大亂初平,天下無事。
慈禧太後靜極思動,因蘇杭兩織造進呈的衣服,不是尺寸不合,就是色樣太古,慈心不無郁郁。
歎向安得海道:“國家費了許多錢糧,豢養這一班蠢奴,貢進來衣服,競沒一件合用的!” 安得海道:“現在繡工,倒是廣東的好。
蘇杭兩省,倒也不過如此。
” 慈禧後心動,随道:“廣東繡工果然好的,辦他幾件試穿穿也好。
可惜這班人,心粗氣浮,沒一個靠得住的,叫我派誰去呢?” 安得海道:“倘不嫌奴才蠢笨,就奴才去一趟如何?” 慈禧後道:“你肯去,果然很妥當!” 一語未了,小太監入報:“萬歲爺進來了!” 随見穆宗笑吟吟進來,哄言道:“臣兒教練成功一班小内監,掼的交真是靈活,太後高興瞧瞧嗎?” 慈禧後道:“長得這麼大了,還那麼淘氣,你那師傅怎麼不教導教導你?這幾日宏德殿到嗎?” 穆宗道:“宏德殿天天去的,倭師傅講《大學衍義》;李師傅講《毛詩》;翁師傅講《禮記》;徐師傅講《資治通鑒》。
”慈禧後道:“什麼《大學》、《通鑒》,我看隻消認得幾個字,略解點子文義,臣工們章奏瞧得下也就夠了。
” 回向安得海道:“你去關照各師傅,說我說:‘萬歲爺功課,除《四書》外,每日把世宗朱批上谕講幾條就是。
’”安得海應着自去。
慈禧後随向穆宗道:“小安子我差他廣東去,訂織龍衣,你瞧好不好?” 穆宗聽了,很是歡喜。
過不多幾天,安太監束裝就道,得意揚揚,出都而去。
滿望春風無恙,明月常輝,織罷錦袍,歸帆早挂。
不料人情叵測,世路崎岖,一到山東,就生出滔天波浪來。
一日,兩宮太後坐朝聽政,當值太監呈上一封山東巡撫丁寶桢四百裡加緊奏折,拆開一瞧,慈禧後不覺花容失色
心裡很為詫異,不禁上前問道:“你幹什麼的?哭什麼?” 那人擡頭,見是一位公子哥兒,随道:“少爺,小人素來跟官的,因被主人攆了出來,沒家可歸。
住在這兒,又遭和尚白眼,想後思前,不禁自嗟自歎。
既碰見了少爺,那是我好運到了。
萬望少爺垂憐,賞小人一碗飯吃,一輩子忘不了大恩呢!” 穆宗道:“如爾輩以何處出息為最優?” 那漢子道:“最好是粵海關當一名捍子手,隻是小人哪裡有這般福氣,随便哪裡混一口飯吃,已經是恩典了。
” 穆宗道:“那容易。
” 随向寺僧假了一副紙筆,問那漢子:“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那漢子回道:“小人叫餘登發。
” 穆宗攀筆一揮,寫成一信。
吩咐道:“交到步軍統領衙門去,自會有好消息。
” 餘登發接了信,歡天喜地而去。
步軍統領奉到上谕,見這位捍子手是欽派的,不敢怠慢,為即予金治裝,咨遣粵關承役。
這是後話。
當下穆宗發放了那人,走出寺院,信步向琉璃廠來。
瞧瞧這樣,瞧瞧那樣,字畫古玩,骨董瓷玉,筆墨箋扇,一件件都瞧過。
瞧到一種紙頭,名叫玉版宣的,倒很合意。
随詢問價值,購辦了五十張,一錢二分銀子一張,共計銀子六兩。
穆宗取出三粒瓜子金抵用,掌櫃的見不是适用物,搖頭不要。
穆宗道:“我沒帶錢,可怎樣?” 掌櫃道:“沒帶不要緊,我叫夥計跟随尊駕去取了吧。
” 穆宗點點頭,起身就走。
那夥計挾了紙,跟随着,抹角轉彎,走了好一會,問道:“尊客,到了沒有? ”穆宗道:“快到了。
” 說着時,早到了皇宮内苑。
穆宗直向午門大踏步走了進去。
這一來把那夥計直吓得三魂出竅,六魄離身,丢掉紙頭,轉身就奔。
穆宗拍手大笑,喊一個小内監,取了紙,笑着進宮來。
才到幹清門,頂頭撞見了安得海,安得海笑道:“萬歲爺好樂,市間有什麼笑話兒?講給奴才聽聽,賞奴才也樂一會子。
” 穆宗道:“好奴才,别哄我了,太後等着你呢,快饒舌去。
” 安得海讨了個老大沒趣,很是憤憤,少不得想一個法兒,報此微仇小恨。
有話即長,無事即短。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
一瞬間早已是同治八年,這叫做閑中歲月,鬧裡乾坤,過得格外容易。
這時光,大亂初平,天下無事。
慈禧太後靜極思動,因蘇杭兩織造進呈的衣服,不是尺寸不合,就是色樣太古,慈心不無郁郁。
歎向安得海道:“國家費了許多錢糧,豢養這一班蠢奴,貢進來衣服,競沒一件合用的!” 安得海道:“現在繡工,倒是廣東的好。
蘇杭兩省,倒也不過如此。
” 慈禧後心動,随道:“廣東繡工果然好的,辦他幾件試穿穿也好。
可惜這班人,心粗氣浮,沒一個靠得住的,叫我派誰去呢?” 安得海道:“倘不嫌奴才蠢笨,就奴才去一趟如何?” 慈禧後道:“你肯去,果然很妥當!” 一語未了,小太監入報:“萬歲爺進來了!” 随見穆宗笑吟吟進來,哄言道:“臣兒教練成功一班小内監,掼的交真是靈活,太後高興瞧瞧嗎?” 慈禧後道:“長得這麼大了,還那麼淘氣,你那師傅怎麼不教導教導你?這幾日宏德殿到嗎?” 穆宗道:“宏德殿天天去的,倭師傅講《大學衍義》;李師傅講《毛詩》;翁師傅講《禮記》;徐師傅講《資治通鑒》。
”慈禧後道:“什麼《大學》、《通鑒》,我看隻消認得幾個字,略解點子文義,臣工們章奏瞧得下也就夠了。
” 回向安得海道:“你去關照各師傅,說我說:‘萬歲爺功課,除《四書》外,每日把世宗朱批上谕講幾條就是。
’”安得海應着自去。
慈禧後随向穆宗道:“小安子我差他廣東去,訂織龍衣,你瞧好不好?” 穆宗聽了,很是歡喜。
過不多幾天,安太監束裝就道,得意揚揚,出都而去。
滿望春風無恙,明月常輝,織罷錦袍,歸帆早挂。
不料人情叵測,世路崎岖,一到山東,就生出滔天波浪來。
一日,兩宮太後坐朝聽政,當值太監呈上一封山東巡撫丁寶桢四百裡加緊奏折,拆開一瞧,慈禧後不覺花容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