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 【宋紀一百七十】
關燈
小
中
大
而辄行。
命令朝更而夕變,綱紀蕩廢而不存。
陛下盍亦震懼自省?”诏:“中外臣庶,各悉力盡思,以陳持危制變之策。
”範旋授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
乙醜,下诏罪已,複求直言。
诏中外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仍蠲贓賞錢。
癸酉,主管官告院方來進對,言及諸阃官販,帝曰:“諸司欲之。
”來曰:“正不當如此。
”困及科隆事。
帝曰:“不如明與之錢。
”來曰:“正要明白,諸司但說能措置為朝廷備邊,不願科隆,世豈有是理!徒使不廉者得以罔利耳。
”帝然之。
戊寅,以嶽珂權戶部尚書、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使。
庚寅,诏:“秋成在望,雨澤愆期。
令諸道憲臣按部,将番異駁勘之獄,酌情決遣以聞。
其失當官吏,特免推結。
” 八月,壬辰,诏:“諸路苗米,毋得多量斛面及過數增收。
” 九月,壬戌朔,沂王夫人全氏薨,辍視朝五日。
禮部、太常寺議,宜用孝宗為皇伯母秀王夫人張氏舉哀成服故事,诏從之。
癸亥,以喬行簡為少師、醴泉觀使,進封魯國公。
乙醜,诏知招信軍餘玠,進官三等,以邊報敵造船于汴玠,提師溯淮入河,連獲捷故也。
丙戌,都省言:“比奉禦筆,楮币拆閱,多由于守令不職。
令措置十八界會子收換十六界,将十七界以五準十八界一券行用。
如民間,辄行減落,或官司自有違戾,許經台省越訴,必置于罰。
”帝從之。
冬,十月,辛卯朔,内侍陳洵益卒,贈昭慶軍節度使。
癸巳,诏以明年正月一日為淳祐元年。
丙申,诏:“平江、嘉興府、安吉州,禁販米下海。
其販至臨安府者,毋得遏籴。
”尋诏與懽提領其事,應浙東州縣并許浦、金山水軍,一體遵守,違者權聽按刺。
丁酉,诏曰:“朕惟我朝以仁厚待士大夫,惟于贓吏,罰未嘗少貸。
比歲以來,貪濁成風,椎剝滋甚,民窮而溪壑不餍,國匮而囊橐自豐。
今茲新楮之行,未必不為罔利之地。
其令台谏、監司常切覺察。
” 十一月,癸酉,诏:“荊、鄂都統制張順,以私錢招襄、漢潰卒創忠義、虎翼兩軍及援安慶、池州功,特與官兩轉。
” 十二月,蒙古主以西域諸部俱下,诏皇子庫裕克班師。
蒙古千戶郝和尚,以善戰名,屢從征伐,略地潼、陝,攻襄漢,下興元,入蜀,俱有功。
入觐于帳殿,蒙古主命解一衣,數其瘡痕二十一,嘉其勞,進拜宣德、西京、太原、平一陽一,延安五路萬戶。
丙辰,地震。
己未,诏曰:“地道貴靜,動則生變,豈朕不德而緻與?今民生不遂,邊戍未休,變不虛生,必有其證。
可令中外臣寮各上封章,凡朕躬之阙失,朝政之愆違,極言無隐,将見之施行,以為消弭之道。
” 蒙古敕州縣失盜不獲者,以官物償之。
國初令民代償,民冬亡命,至是罷之。
閏月,乙醜,宰執乞罷政,不許。
诏償京湖将士有差,以制司奏去處敵由忠、萬透渡南岸,守嶮而捷故也。
丙寅,左丞相緻仕李宗勉薨。
宗勉守法度,抑僥幸,不私親一黨一,樂聞谠言。
贈少師,谥文清。
以遊侶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範鐘參知政事,權吏部尚書徐榮叟為端明展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乙亥,诏:“民間賦輸,舊用錢、會中半者,其會半以十八界直納,半以十八界紐納。
。
诏:“淮東西、京湖、沿江制置使副,并兼本路屯田使。
” 壬午,閱軍頭司武技。
蒙古東平萬戶嚴實卒,遠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已。
子忠濟嗣。
蒙古官民貸回鹘金償官者,歲加倍,名“羊羔息”,其害為甚。
是歲,诏以官物代還,凡七萬六千錠,仍命凡假貸歲久,惟子母相侔而止,著為令。
又籍王大臣所俘男一女為民。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淳祐元年(蒙古太宗十三年) 春,正月,庚寅朔,诏求将才。
甲辰,诏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後不得其傳,至我朝周頤、張載、程颢、程頤、真見力踐,深探聖域,千載絕學,始有指歸。
中興以來,又得硃熹,一精一思明辨,表裡渾融,使《中庸》、《大學》、《語》、《孟》之書,本末洞澈,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
朕每觀五臣論著,啟沃良多。
其令學宮列諸從祀,以示崇獎之意。
”尋以王安石謂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萬世罪人,豈宜從祀孔子之廟庭!合與削去,于正人心、息邪說關系不少,诏黜之。
戊申,車駕幸太學大成殿,遂禦崇化堂,命祭酒曹觱講《禮記·大學篇》。
監學官各進秩一等,諸生推恩賜帛有差。
并以紹定三年禦制伏羲、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顔子、曾子、子思、孟子《道統十三贊》,就賜國子監,宣示諸生。
蒙古東平萬戶嚴忠濟,請以千戶張晉亨權知東平府事。
東平貢賦率倍他道,迎送供億,簿書獄訟,日不暇給。
晉亨居官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二月,辛酉,蒙古主疾甚,醫言脈已絕。
第六皇後尼瑪察氏不知所為,召耶律楚材問之,楚材對曰:“今任使非人,賣官鬻獄,囚系非辜者多。
古人一言而善,熒惑退舍;請赦天下囚徒。
”後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
”俄頃,蒙古主少蘇,因入奏,蒙古主已不能言,首肯之。
赦下,是夜,醫者候脈複生,翌日而瘳。
甲子,诏忠順軍副統制孫棟升都統制,仍賜金帶,賞重慶之功也。
其馀将士,第賞有差。
庚午,給事中錢相繳大中大夫緻仕易祓贈官之命。
以其草蘇師旦節钺之麻也。
诏以孟珙為京西湖北路安一撫制置大使兼夔路制置大使兼本路屯田大使,峽州置司。
己亥,诏:“宰臣具慶,前此罕聞。
史嵩之父彌忠,年逾八十,可除端明殿學士,仍緻仕;母孫氏,封魏國夫人,令赴行在就養。
” 壬子,喬行簡薨,辍視朝,谥文惠。
丁亥,诏權禮部尚書高定子修《四朝國史》、《甯宗實錄
命令朝更而夕變,綱紀蕩廢而不存。
陛下盍亦震懼自省?”诏:“中外臣庶,各悉力盡思,以陳持危制變之策。
”範旋授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
乙醜,下诏罪已,複求直言。
诏中外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仍蠲贓賞錢。
癸酉,主管官告院方來進對,言及諸阃官販,帝曰:“諸司欲之。
”來曰:“正不當如此。
”困及科隆事。
帝曰:“不如明與之錢。
”來曰:“正要明白,諸司但說能措置為朝廷備邊,不願科隆,世豈有是理!徒使不廉者得以罔利耳。
”帝然之。
戊寅,以嶽珂權戶部
庚寅,诏:“秋成在望,雨澤愆期。
令諸道憲臣按部,将番異駁勘之獄,酌情決遣以聞。
其失當官吏,特免推結。
” 八月,壬辰,诏:“諸路苗米,毋得多量斛面及過數增收。
” 九月,壬戌朔,沂王夫人全氏薨,辍視朝五日。
禮部、太常寺議,宜用孝宗為皇伯母秀王夫人張氏舉哀成服故事,诏從之。
癸亥,以喬行簡為少師、醴泉觀使,進封魯國公。
乙醜,诏知招信軍餘玠,進官三等,以邊報敵造船于汴玠,提師溯淮入河,連獲捷故也。
丙戌,都省言:“比奉禦筆,楮币拆閱,多由于守令不職。
令措置十八界會子收換十六界,将十七界以五準十八界一券行用。
如民間,辄行減落,或官司自有違戾,許經台省越訴,必置于罰。
”帝從之。
冬,十月,辛卯朔,内侍陳洵益卒,贈昭慶軍節度使。
癸巳,诏以明年正月一日為淳祐元年。
丙申,诏:“平江、嘉興府、安吉州,禁販米下海。
其販至臨安府者,毋得遏籴。
”尋诏與懽提領其事,應浙東州縣并許浦、金山水軍,一體遵守,違者權聽按刺。
丁酉,诏曰:“朕惟我朝以仁厚待士大夫,惟于贓吏,罰未嘗少貸。
比歲以來,貪濁成風,椎剝滋甚,民窮而溪壑不餍,國匮而囊橐自豐。
今茲新楮之行,未必不為罔利之地。
其令台谏、監司常切覺察。
” 十一月,癸酉,诏:“荊、鄂都統制張順,以私錢招襄、漢潰卒創忠義、虎翼兩軍及援安慶、池州功,特與官兩轉。
” 十二月,蒙古主以西域諸部俱下,诏皇子庫裕克班師。
蒙古千戶郝和尚,以善戰名,屢從征伐,略地潼、陝,攻襄漢,下興元,入蜀,俱有功。
入觐于帳殿,蒙古主命解一衣,數其瘡痕二十一,嘉其勞,進拜宣德、西京、太原、平一陽一,延安五路萬戶。
丙辰,地震。
己未,诏曰:“地道貴靜,動則生變,豈朕不德而緻與?今民生不遂,邊戍未休,變不虛生,必有其證。
可令中外臣寮各上封章,凡朕躬之阙失,朝政之愆違,極言無隐,将見之施行,以為消弭之道。
” 蒙古敕州縣失盜不獲者,以官物償之。
國初令民代償,民冬亡命,至是罷之。
閏月,乙醜,宰執乞罷政,不許。
诏償京湖将士有差,以制司奏去處敵由忠、萬透渡南岸,守嶮而捷故也。
丙寅,左丞相緻仕李宗勉薨。
宗勉守法度,抑僥幸,不私親一黨一,樂聞谠言。
贈少師,谥文清。
以遊侶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範鐘參知政事,權吏部尚書徐榮叟為端明展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乙亥,诏:“民間賦輸,舊用錢、會中半者,其會半以十八界直納,半以十八界紐納。
。
诏:“淮東西、京湖、沿江制置使副,并兼本路屯田使。
” 壬午,閱軍頭司武技。
蒙古東平萬戶嚴實卒,遠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已。
子忠濟嗣。
蒙古官民貸回鹘金償官者,歲加倍,名“羊羔息”,其害為甚。
是歲,诏以官物代還,凡七萬六千錠,仍命凡假貸歲久,惟子母相侔而止,著為令。
又籍王大臣所俘男一女為民。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淳祐元年(蒙古太宗十三年) 春,正月,庚寅朔,诏求将才。
甲辰,诏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後不得其傳,至我朝周頤、張載、程颢、程頤、真見力踐,深探聖域,千載絕學,始有指歸。
中興以來,又得硃熹,一精一思明辨,表裡渾融,使《
朕每觀五臣論著,啟沃良多。
其令學宮列諸從祀,以示崇獎之意。
”尋以王安石謂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萬世罪人,豈宜從祀孔子之廟庭!合與削去,于正人心、息邪說關系不少,诏黜之。
戊申,車駕幸太學大成殿,遂禦崇化堂,命祭酒曹觱講《禮記·大學篇》。
監學官各進秩一等,諸生推恩賜帛有差。
并以紹定三年禦制伏羲、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顔子、曾子、子思、
蒙古東平萬戶嚴忠濟,請以千戶張晉亨權知東平府事。
東平貢賦率倍他道,迎送供億,簿書獄訟,日不暇給。
晉亨居官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二月,辛酉,蒙古主疾甚,醫言脈已絕。
第六皇後尼瑪察氏不知所為,召耶律楚材問之,楚材對曰:“今任使非人,賣官鬻獄,囚系非辜者多。
古人一言而善,熒惑退舍;請赦天下囚徒。
”後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
”俄頃,蒙古主少蘇,因入奏,蒙古主已不能言,首肯之。
赦下,是夜,醫者候脈複生,翌日而瘳。
甲子,诏忠順軍副統制孫棟升都統制,仍賜金帶,賞重慶之功也。
其馀将士,第賞有差。
庚午,給事中錢相繳大中大夫緻仕易祓贈官之命。
以其草蘇師旦節钺之麻也。
诏以孟珙為京西湖北路安一撫制置大使兼夔路制置大使兼本路屯田大使,峽州置司。
己亥,诏:“宰臣具慶,前此罕聞。
史嵩之父彌忠,年逾八十,可除端明殿學士,仍緻仕;母孫氏,封魏國夫人,令赴行在就養。
” 壬子,喬行簡薨,辍視朝,谥文惠。
丁亥,诏權禮部尚書高定子修《四朝國史》、《甯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