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九 【宋紀一百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其體魄于地下,豈不幹和氣、召災異乎!”彌鞏為彌遠從弟,心非彌遠所為,不登彌遠之門者三十年,人皆重之。
旋出提點江東刑獄。
樞密院編修官徐鹿卿上疏,略曰:“臣聞不可玩者,上天之怒,不可忽者,人心之疑。
知所以解人心之穎,則可以息天地之怒矣。
陛下嗣承丕緒,十有四年,其間災異,何所不有,三變為尤大,辛卯之災,人以為權臣專擅之應,陛下方且念其羽翼之功,潛晦一陰一芘,于是天怒不息而警之以喪師失地之變。
三京之敗,人以為諸臣狂易所緻,顧乃委曲調護,三年始下哀痛之诏,于是天怒未息,而警之以迅雷之威。
明禋之異,人以為燮理者所緻,陛下雖能逐一宰臣,然舛政宿弊,大率多仍其故,于是天怒不息,而郁攸之警至于再矣。
火迫于開元、一陽一德之宮,獨不之毀,豈非天以彰我甯宗盛德,以警動陛下之心乎?此衆心之所疑也。
椒房之親,濫邀節钺之華,恩一寵一先之,火亦先之,衆心所以重疑也。
貴親懿戚,人頗譏其幹請之數,火越兩河而徑趨之,衆心所以愈疑也。
今禦筆時至于中書,宣谕或及于要地,事關封駁,不免留中,方面置局,以行屬托,每有科降,樁留供賞,此錢此物,歸之誰乎?除目未頒,已有謂某為某邸之客,某登某人之門,既而有吻合者矣。
除目既下,則又曰某出于懿旨之丁甯,某出于禦劄之訓谕,雖卑官小職,有不能不然者矣。
伴食故臣,生無锱铢之勞,沒乃論定策之功。
潛邸外姻,豈不可薄加恩數,而參錯于邊方守卒之任!臣以為不窒交通之路,則謗不解,不杜僥幸之門,則謗不解,天之所以怒也!”會方大琮、王邁、劉克莊以言事黜,鹿卿贈以詩,言者并劾之,出知建昌軍。
六月,甲午,诏以“盛暑,錄臨安府系囚。
常所不原者,俟約法,馀随輕重裁決。
大理寺、三衙門、二赤縣亦如之。
著為令。
” 丙午,诏以“新如黃州、淮西安一撫李壽朋,被命已三閱月,不即便道之官,乃還家安坐。
秋防在近,不知體國,人皆若此,緩急何賴!可奪三官,建昌軍居住。
” 先是蒙古侍臣托驩,請簡天下室女,诏下,耶律楚材尼之不行,是月,左翼諸部訛言括民女,蒙古主怒。
楚材進曰:“向選女二十有八人,足備使令。
今複選拔,臣恐擾民,欲覆奏耳。
”蒙古主良久曰:“可罷之。
”左翼褚都訛言括民女,蒙古主怒,因括以賜麾下。
秋,七月,己未,诏淮西制參李曾伯等各進秩一等,以去冬敵兵侵合肥、浮扁,遣援有勞也。
八月,甲申,追封趙汝遇為福王。
癸巳,以李鳴複參知政事,李宗勉簽書樞密院事。
金亡,士人多流寓東平,甯子貞周給之,擇其才者,薦于行台嚴實。
由是劉肅、李昶皆見用。
掌書記徐世隆,亦勸實收養寒素,四方之士,聞風而至,故東平一時人材多于他鎮。
實以濟一陰一商挺為諸子師,以永年王磐為諸生師。
既而迎元好問校試諸生文,預選者閻複、徐炎、李謙、孟祺四人,後皆知名。
耶律楚材言于蒙古主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業。
儒臣之業,非積數十年,殆未易成也。
”蒙古主曰:“果爾,可官其人。
”楚材請校試之。
乃命稅課使劉中随郡考試,以經義、詞賦、論分為三科,作三日程,專治一科,能兼者聽,但以不失文義為中選。
儒人被俘為奴者,亦令就試,其主匿弗遣者死。
得東平楊奂等四千三十人,免為奴者四之一。
楚材又請一衡量,立鈔法,定均輸,庶政略備。
九月,壬子,刑部侍郎兼侍講李大同言:“陛下念祖宗付托之重,肆頒禦筆,令宗司參酌彜典,建置内學,選育宗賢。
臣謂取之屬籍,必其家庭之習尚,父兄之教诏,薰然有和平之氣,藹然有禮義之風。
師保之官,所以養成其器業,必耆德靖重,有可象之儀,經學通貫,有開明之益。
若宮嫔之為保姆,内臣之為承直,亦必年齒老成,禀資純厚之人。
蓋内學之建,非王邸講授比,當置教官三四員,日輪一人,晨入暮出,不許無故辍講。
庶宗賢與正人居而德一性一成矣。
” 先是帝欲建内小學,令選宗子十歲以下質美者以聞。
丁巳,遂建學,置教授二員,選宗室子俾就學。
戊午,太常丞兼金部郎官陳煜,言内學教導之職,當重其選,帝曰:“難其人。
”煜奏:“師儒之官,不但講授,當随事規益,養成德器。
” 庚午,诏淮東制置使趙葵計度邊事已,措置奏聞。
蒙古諸将由八柳渡河,入汴城,過臣劉甫置酒大慶殿。
塔斯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敢處此。
”遂宴于甫第。
冬,十月,蒙古宗王昆布哈圍光州,史天澤先破其外城;攻子城,又破之,進次複州。
南師以舟三千鎖湖面為栅,天澤曰:“栅破則複将自潰。
”親一熱桴鼓,督勇士四十人攻之,不逾時,栅破,複州降。
進攻壽春,天澤獨當一面,南師夜出斫營,天澤手所擊殺無數,麾下兵繼至,悉擁南師入淮水。
昆布哈攻黃州,孟珙引師救卻之。
遂攻安豐,杜杲繕完守禦。
蒙古以火攻,焚樓橹,杲随陷随補。
蒙古招敢死士為巴圖魯,攻城以自效,杲募善射者,用小箭射其目,巴圖魯多傷而退。
蒙古填濠為二十七壩,杲分兵扼壩,蒙古乘風縱火。
俄而風雪驟作,杲募壯士奪壩路,士皆奮躍力戰。
會池州都統制安豐呂文德突圍入城,合力捍禦,蒙古兵遂引還。
文德魁梧勇悍,嘗鬻薪城中,趙葵見其遣履,長盡有咫,異而訪之,值文德出獵,暮,負虎、鹿各一而歸。
召置帳下,累功,超遷軍職。
蒙古兵攻夔府。
蜀兵陳江之南岸,蒙古千戶郝和尚選骁勇九人,乘輕舸先登,橫馳陳中,既出複入,蜀兵大敗。
十一月,丙辰,诏湖南帥臣趙師恕進兩秩,以平衡州酃縣寇也。
甲子,樞密副都承旨起以夫言:“臣嘗曆考《春秋》與曆代志紀,日食為咎,食淺者禍淺,食深者禍深,大要在修德政以弭之。
乃季冬朔日,曆家預言日食将既。
夫日食,猶曰古所有之異也。
然日與金木水火四星俱躔于鬥,食将既。
則四星俱見,日中見鬥,則古之所無之異也。
鬥分屬吳,禍福有歸。
望陛下亟側身修行,則太一陽一當為之不虧。
不則如占
旋出提點江東刑獄。
樞密院編修官徐鹿卿上疏,略曰:“臣聞不可玩者,上天之怒,不可忽者,人心之疑。
知所以解人心之穎,則可以息天地之怒矣。
陛下嗣承丕緒,十有四年,其間災異,何所不有,三變為尤大,辛卯之災,人以為權臣專擅之應,陛下方且念其羽翼之功,潛晦一陰一芘,于是天怒不息而警之以喪師失地之變。
三京之敗,人以為諸臣狂易所緻,顧乃委曲調護,三年始下哀痛之诏,于是天怒未息,而警之以迅雷之威。
明禋之異,人以為燮理者所緻,陛下雖能逐一宰臣,然舛政宿弊,大率多仍其故,于是天怒不息,而郁攸之警至于再矣。
火迫于開元、一陽一德之宮,獨不之毀,豈非天以彰我甯宗盛德,以警動陛下之心乎?此衆心之所疑也。
椒房之親,濫邀節钺之華,恩一寵一先之,火亦先之,衆心所以重疑也。
貴親懿戚,人頗譏其幹請之數,火越兩河而徑趨之,衆心所以愈疑也。
今禦筆時至于中書,宣谕或及于要地,事關封駁,不免留中,方面置局,以行屬托,每有科降,樁留供賞,此錢此物,歸之誰乎?除目未頒,已有謂某為某邸之客,某登某人之門,既而有吻合者矣。
除目既下,則又曰某出于懿旨之丁甯,某出于禦劄之訓谕,雖卑官小職,有不能不然者矣。
伴食故臣,生無锱铢之勞,沒乃論定策之功。
潛邸外姻,豈不可薄加恩數,而參錯于邊方守卒之任!臣以為不窒交通之路,則謗不解,不杜僥幸之門,則謗不解,天之所以怒也!”會方大琮、王邁、劉克莊以言事黜,鹿卿贈以詩,言者并劾之,出知建昌軍。
六月,甲午,诏以“盛暑,錄臨安府系囚。
常所不原者,俟約法,馀随輕重裁決。
大理寺、三衙門、二赤縣亦如之。
著為令。
” 丙午,诏以“新如黃州、淮西安一撫李壽朋,被命已三閱月,不即便道之官,乃還家安坐。
秋防在近,不知體國,人皆若此,緩急何賴!可奪三官,建昌軍居住。
” 先是蒙古侍臣托驩,請簡天下室女,诏下,耶律楚材尼之不行,是月,左翼諸部訛言括民女,蒙古主怒。
楚材進曰:“向選女二十有八人,足備使令。
今複選拔,臣恐擾民,欲覆奏耳。
”蒙古主良久曰:“可罷之。
”左翼褚都訛言括民女,蒙古主怒,因括以賜麾下。
秋,七月,己未,诏淮西制參李曾伯等各進秩一等,以去冬敵兵侵合肥、浮扁,遣援有勞也。
八月,甲申,追封趙汝遇為福王。
癸巳,以李鳴複參知政事,李宗勉簽書樞密院事。
金亡,士人多流寓東平,甯子貞周給之,擇其才者,薦于行台嚴實。
由是劉肅、李昶皆見用。
掌書記徐世隆,亦勸實收養寒素,四方之士,聞風而至,故東平一時人材多于他鎮。
實以濟一陰一商挺為諸子師,以永年王磐為諸生師。
既而迎元好問校試諸生文,預選者閻複、徐炎、李謙、孟祺四人,後皆知名。
耶律楚材言于蒙古主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業。
儒臣之業,非積數十年,殆未易成也。
”蒙古主曰:“果爾,可官其人。
”楚材請校試之。
乃命稅課使劉中随郡考試,以經義、詞賦、論分為三科,作三日程,專治一科,能兼者聽,但以不失文義為中選。
儒人被俘為奴者,亦令就試,其主匿弗遣者死。
得東平楊奂等四千三十人,免為奴者四之一。
楚材又請一衡量,立鈔法,定均輸,庶政略備。
九月,壬子,刑部侍郎兼侍講李大同言:“陛下念祖宗付托之重,肆頒禦筆,令宗司參酌彜典,建置内學,選育宗賢。
臣謂取之屬籍,必其家庭之習尚,父兄之教诏,薰然有和平之氣,藹然有禮義之風。
師保之官,所以養成其器業,必耆德靖重,有可象之儀,經學通貫,有開明之益。
若宮嫔之為保姆,内臣之為承直,亦必年齒老成,禀資純厚之人。
蓋内學之建,非王邸講授比,當置教官三四員,日輪一人,晨入暮出,不許無故辍講。
庶宗賢與正人居而德一性一成矣。
” 先是帝欲建内小學,令選宗子十歲以下質美者以聞。
丁巳,遂建學,置教授二員,選宗室子俾就學。
戊午,太常丞兼金部郎官陳煜,言内學教導之職,當重其選,帝曰:“難其人。
”煜奏:“師儒之官,不但講授,當随事規益,養成德器。
” 庚午,诏淮東制置使趙葵計度邊事已,措置奏聞。
蒙古諸将由八柳渡河,入汴城,過臣劉甫置酒大慶殿。
塔斯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敢處此。
”遂宴于甫第。
冬,十月,蒙古宗王昆布哈圍光州,史天澤先破其外城;攻子城,又破之,進次複州。
南師以舟三千鎖湖面為栅,天澤曰:“栅破則複将自潰。
”親一熱桴鼓,督勇士四十人攻之,不逾時,栅破,複州降。
進攻壽春,天澤獨當一面,南師夜出斫營,天澤手所擊殺無數,麾下兵繼至,悉擁南師入淮水。
昆布哈攻黃州,孟珙引師救卻之。
遂攻安豐,杜杲繕完守禦。
蒙古以火攻,焚樓橹,杲随陷随補。
蒙古招敢死士為巴圖魯,攻城以自效,杲募善射者,用小箭射其目,巴圖魯多傷而退。
蒙古填濠為二十七壩,杲分兵扼壩,蒙古乘風縱火。
俄而風雪驟作,杲募壯士奪壩路,士皆奮躍力戰。
會池州都統制安豐呂文德突圍入城,合力捍禦,蒙古兵遂引還。
文德魁梧勇悍,嘗鬻薪城中,趙葵見其遣履,長盡有咫,異而訪之,值文德出獵,暮,負虎、鹿各一而歸。
召置帳下,累功,超遷軍職。
蒙古兵攻夔府。
蜀兵陳江之南岸,蒙古千戶郝和尚選骁勇九人,乘輕舸先登,橫馳陳中,既出複入,蜀兵大敗。
十一月,丙辰,诏湖南帥臣趙師恕進兩秩,以平衡州酃縣寇也。
甲子,樞密副都承旨起以夫言:“臣嘗曆考《春秋》與曆代志紀,日食為咎,食淺者禍淺,食深者禍深,大要在修德政以弭之。
乃季冬朔日,曆家預言日食将既。
夫日食,猶曰古所有之異也。
然日與金木水火四星俱躔于鬥,食将既。
則四星俱見,日中見鬥,則古之所無之異也。
鬥分屬吳,禍福有歸。
望陛下亟側身修行,則太一陽一當為之不虧。
不則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