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增朗之道:“是廣東谷埠花船上的,我們太太呢,也不能說他賢德呢,同我身上總是淡淡的,就是你們在通州走的那幾時,總算稍為熱和些。
平常同我似乎不關痛癢的光景,這其間也就難說。
我讨這人他倒也沒有甚麼吃醋,近來待他更好了些。
”楊燕卿道:“你此刻預備怎樣安頓我呢?” 增朗之道:“我們既會了面,慢慢的總好商量。
”說着,楊四姐已叫人拿了稀飯上來,兩人吃過,那吹燈打烊洗面水照例的事,也不必叙他。
楊燕卿到了枕上,抱怨了一陣,又親熱了一陣,真個是笑啼并作,恩怨難分。
再說曹大錯晚間回去之後,覺得這重公案尚有意味,必須意委窮源。
次日約計增朗之,已出關巢的時候,便信步而來。
楊燕卿正在當窗理鬓,看見他進來叫了聲曹大人,曹大錯望他笑着道:“恭喜你昨天這出二堂相會,唱的何如?我也要算知趣的了罷。
”燕卿紅了臉望他笑了一笑,曹大錯道:“到底你們是一段甚麼姻緣,你得講與我聽。
”楊燕卿道:“唉!曹大人不是外人,我也不來瞞你,講起這事既怪他不好,也怪我哥哥不好,到底還是怪我不好。
我老子是個谷師爺,就吃的他老子的飯。
我老子病了,我哥想吃這個飯,就同他拜把子,拿我去勾引他。
我那時才十三四歲,自己也沒主意,就聽他壞了身體。
後來上司來了一個劄子,叫他老子把我哥哥辭去。
我哥哥不久也就病死,被一個家人把我們騙到上海。
那家人把我老子、哥哥積賺的幾個錢,連我一個小兄弟,一齊拐走了。
我們沒法才吃這碗飯的。
”說着那珠淚又滾滾而下。
曹大錯道:“原來是你西廂待月的舊交花徑,開春的豔侶,自然應該有昨日那番情景,我說不是甚麼表兄妹,但是你現在的意思何如呢?”楊燕卿道:“我今年已二十七歲的人,十載煙花,風塵備曆,早有擇人而事之心。
今既遇着這位冤家,自然要想重圓破鏡。
”曹大錯道:“他的意思何如?” 楊燕卿道:“昨天也探了探他的口氣,他也沒有甚麼不可,卻也還沒有定規。
”曹大錯道:“這個黃州客,讓我來做罷。
” 就寫了個請客單子,是本日六下鐘潔樽候光。
請的是增朗之、達怡軒、任天然、王夢笙、畢韻花、管通甫、袁子仁七位。
末尾注的是席設迎春四巷,楊燕如房間。
一面叫人請客,一面叫了楊四姐來,叫他預備菜,同他說道:“我今天替燕如吃酒,卻替燕卿作媒,你大允也沒有甚麼不願意。
你意思想個甚麼光景,你也同我說說。
”楊四姐道:“我正愁他沒有下梢,今兒他做姑娘的時候,第一個情人來了,那還有甚麼說呢?我是他親生的娘,沒有不望他成功的,不過他身上的債也不少,就是那個娘姨也還得請曹大人同他說說。
”曹大錯道:“隻要大緻不離經,增大人現在也不是拿不出來的人,總在我身上就是了。
我現在還有事,五點鐘再來罷。
”說着下樓而去。
到了四點鐘,增朗之卻先來了,楊燕卿同他說起曹大錯話,他本是毫無主意的人,倒也甚以為然。
不一時曹大錯已到,走進這邊房來,卻交代把對房收拾好,客來請那邊坐。
稍為談了兩句,客已到齊。
入席之後,曹大錯就把增朗之、楊燕卿兩人的一番佳話,像演說的一樣,說與衆人。
又向着增朗之道:“始亂終成,猶不失為君子之道。
朗翁想不至做那李益王魁一流人物。
”增朗之道:“這本是兄弟少年之過,今兒既承大錯先生作合,我還有甚麼推辭,一切悉惟尊命。
”楊燕卿道:“今兒當着曹大人、各位大人在坐,你從前對不起我的事體,我也不說了,你今天既答應讨我,我可是矢志相從。
雖是殘花入門為淨,我是死生颠沛不改此心。
你的心腸最易活動,若再中道棄娟,叫我怎樣呢?” 增朗之道:“我從前已覺萬分薄體,今兒既是你矢志委身,又有大錯先生及各位證盟,我有生之日,無論地角天涯,總必與你相共,才不使你有秋扇之悲。
若渝此言,請諸位不再齒我增渾于人類。
”曹大錯道:“好!我與天翁做個全證,請他們兩位吃個合卺杯兒。
”于是任天然、曹大錯各拿了一杯酒,分送與增朗之、楊燕卿兩人,立者交換互飲了。
大家公賀了兩杯。
曹大錯就叫楊四姐叫了那個娘姨來,向他說明與他一千塊錢,一概不必顧問。
又叫增朗之拿出三千塊錢身價,除這娘姨得了一千,其餘二千皆與楊四姐,有債無債一概不管。
另外拿出三百塊錢下腳出來,甚麼除牌子,送添妝,都在其内。
大家見他把這風流公案斷得斬釘截鐵、四平八穩,也就各具遵依。
諸位且等他們擇定佳期,再看他們團圓喜誕罷。
平常同我似乎不關痛癢的光景,這其間也就難說。
我讨這人他倒也沒有甚麼吃醋,近來待他更好了些。
”楊燕卿道:“你此刻預備怎樣安頓我呢?” 增朗之道:“我們既會了面,慢慢的總好商量。
”說着,楊四姐已叫人拿了稀飯上來,兩人吃過,那吹燈打烊洗面水照例的事,也不必叙他。
楊燕卿到了枕上,抱怨了一陣,又親熱了一陣,真個是笑啼并作,恩怨難分。
再說曹大錯晚間回去之後,覺得這重公案尚有意味,必須意委窮源。
次日約計增朗之,已出關巢的時候,便信步而來。
楊燕卿正在當窗理鬓,看見他進來叫了聲曹大人,曹大錯望他笑着道:“恭喜你昨天這出二堂相會,唱的何如?我也要算知趣的了罷。
”燕卿紅了臉望他笑了一笑,曹大錯道:“到底你們是一段甚麼姻緣,你得講與我聽。
”楊燕卿道:“唉!曹大人不是外人,我也不來瞞你,講起這事既怪他不好,也怪我哥哥不好,到底還是怪我不好。
我老子是個谷師爺,就吃的他老子的飯。
我老子病了,我哥想吃這個飯,就同他拜把子,拿我去勾引他。
我那時才十三四歲,自己也沒主意,就聽他壞了身體。
後來上司來了一個劄子,叫他老子把我哥哥辭去。
我哥哥不久也就病死,被一個家人把我們騙到上海。
那家人把我老子、哥哥積賺的幾個錢,連我一個小兄弟,一齊拐走了。
我們沒法才吃這碗飯的。
”說着那珠淚又滾滾而下。
曹大錯道:“原來是你西廂待月的舊交花徑,開春的豔侶,自然應該有昨日那番情景,我說不是甚麼表兄妹,但是你現在的意思何如呢?”楊燕卿道:“我今年已二十七歲的人,十載煙花,風塵備曆,早有擇人而事之心。
今既遇着這位冤家,自然要想重圓破鏡。
”曹大錯道:“他的意思何如?” 楊燕卿道:“昨天也探了探他的口氣,他也沒有甚麼不可,卻也還沒有定規。
”曹大錯道:“這個黃州客,讓我來做罷。
” 就寫了個請客單子,是本日六下鐘潔樽候光。
請的是增朗之、達怡軒、任天然、王夢笙、畢韻花、管通甫、袁子仁七位。
末尾注的是席設迎春四巷,楊燕如房間。
一面叫人請客,一面叫了楊四姐來,叫他預備菜,同他說道:“我今天替燕如吃酒,卻替燕卿作媒,你大允也沒有甚麼不願意。
你意思想個甚麼光景,你也同我說說。
”楊四姐道:“我正愁他沒有下梢,今兒他做姑娘的時候,第一個情人來了,那還有甚麼說呢?我是他親生的娘,沒有不望他成功的,不過他身上的債也不少,就是那個娘姨也還得請曹大人同他說說。
”曹大錯道:“隻要大緻不離經,增大人現在也不是拿不出來的人,總在我身上就是了。
我現在還有事,五點鐘再來罷。
”說着下樓而去。
到了四點鐘,增朗之卻先來了,楊燕卿同他說起曹大錯話,他本是毫無主意的人,倒也甚以為然。
不一時曹大錯已到,走進這邊房來,卻交代把對房收拾好,客來請那邊坐。
稍為談了兩句,客已到齊。
入席之後,曹大錯就把增朗之、楊燕卿兩人的一番佳話,像演說的一樣,說與衆人。
又向着增朗之道:“始亂終成,猶不失為君子之道。
朗翁想不至做那李益王魁一流人物。
”增朗之道:“這本是兄弟少年之過,今兒既承大錯先生作合,我還有甚麼推辭,一切悉惟尊命。
”楊燕卿道:“今兒當着曹大人、各位大人在坐,你從前對不起我的事體,我也不說了,你今天既答應讨我,我可是矢志相從。
雖是殘花入門為淨,我是死生颠沛不改此心。
你的心腸最易活動,若再中道棄娟,叫我怎樣呢?” 增朗之道:“我從前已覺萬分薄體,今兒既是你矢志委身,又有大錯先生及各位證盟,我有生之日,無論地角天涯,總必與你相共,才不使你有秋扇之悲。
若渝此言,請諸位不再齒我增渾于人類。
”曹大錯道:“好!我與天翁做個全證,請他們兩位吃個合卺杯兒。
”于是任天然、曹大錯各拿了一杯酒,分送與增朗之、楊燕卿兩人,立者交換互飲了。
大家公賀了兩杯。
曹大錯就叫楊四姐叫了那個娘姨來,向他說明與他一千塊錢,一概不必顧問。
又叫增朗之拿出三千塊錢身價,除這娘姨得了一千,其餘二千皆與楊四姐,有債無債一概不管。
另外拿出三百塊錢下腳出來,甚麼除牌子,送添妝,都在其内。
大家見他把這風流公案斷得斬釘截鐵、四平八穩,也就各具遵依。
諸位且等他們擇定佳期,再看他們團圓喜誕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