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這回書卻是接着那第十三回,達怡軒在長發棧樓梯口會見賈端甫起的。
當下賈端甫就同着達怡軒進到房裡,又同任天然彼此招呼。
達怡軒道:“我前回見着電傳閣抄,曉得端翁同年要到浙江。
想來必要過此頗為懸盼,何以今兒才到?”賈端甫道:“因為回河南盤内人的靈柩、接家眷,所以耽擱久了。
” 達怡軒道:“嫂夫人幾時故的?”賈端甫道:“前年冬天。
” 就将那别後的情形,略說了一遍。
不過那兩位,書中他夫人小姐的那些佳話,一字未提,他本來不曉得,不能怪他。
達怡軒道:“原來端翁已斷弦一年多,兄弟沒有曉得,少禮。
前次出來的時候,倒還會見令嶽,也頗有老景。
很為記念端翁,說是也有好幾年不通信了。
這回端翁倒沒有回去轉一轉?”賈端甫道:“本想自己送内人的靈柩回家,因為在漢口又接到喬寶帥的電報,催兄弟趕緊到省,說有多少事體等着兄弟去整頓,恐怕回家一轉,耽擱的日子太久。
所以到鎮江就打發了一個家人,送了回去。
”達怡軒道:“端翁這真是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可敬!可敬!端翁身邊有幾位如夫人?一時續弦不續弦?世兄想已完姻沒有?”賈端甫道:“兄弟是要想學敝老師厲中堂的樣子,既不續弦,又不納妾。
小兒才十五歲,小女今年十八歲,都還沒有結親。
”達怡軒心裡想道,他既未納妾,他世兄又未完姻,隻有一個女兒。
他做官又是向來斷論六親的,斷沒有甚麼親族婦女在他身邊。
怎麼先頭進來兩個姑娘,打扮得都是一樣神氣,之間也沒有主仆之别,難道那一個是妖怪變的不成。
心中甚是不解,卻也不好問得。
說着,那全似莊已經回來,走到達怡軒房裡,彼此招呼。
賈端甫知道他是位江西知府,就問道:“有位貴同寅,是兄弟從前同部的至好,不知到了江西沒有,就是新放南昌的郅幼嵇。
”達怡軒道:“前一個多月,在這裡我們天天相聚,現在早已到了江西。
”賈端甫道:“這是我在河南耽擱了幾日耽誤了,他的世兄潤卿中翰有封家信,還有一包丸藥,一個布包,大約是些錢線首飾之類,托我帶到上海。
如果在此面交最好,否則交一位管通甫司馬轉寄。
如今似翁既要回江西,順便費心,省得我再去找那位管司馬。
”全似莊道:“這是很方便的事,管甫通也是常會的。
”達怡軒道:“今兒我們在徐家花園公餞,全似翁、通甫也是主人,端翁高興同去坐坐罷。
”賈端甫道:“老同年相邀,何敢不到?但是共有幾位主人,那幾位還未見面麼,怎好叨擾呢?”達怡軒道:“那沒有甚麼要緊,都是我們天天聚的幾個熟人。
”賈端甫道:“似翁幾時動身?”全似莊道:“今晚搭江寬号去。
” 賈端甫道:“這麼我先回我那邊看看,順便把郅幼嵇的東西取出來,交與似翁,免得吃了酒忘記,我也還要寫張信與他呢。
” 說着,就回到那邊官房。
全似莊也回到自己房裡。
他兩人都是官房緊隔壁,賈端甫寫了一封信與郅幼嵇,又寫了一封信與範星圃,拿到全似莊房裡當面奉道:“範廉訪也是兄弟的換帖至好,這信也費心帶交。
”全似莊接了收在文具箱内,上了鎖,交代家人先帶行李下船。
達怡軒也就同了任天然過來相邀。
達怡軒道:“天不早了,我們一齊到園中再談罷。
” 于是大家上了馬車,到了徐家花園。
不一時,王夢笙、畢韻花、江志遊、冒彀民、曹大錯、屠桂山、丁榄臣、袁子仁、沈叔謙、祝長康、管通甫、單鳳城都陸續到來。
曹大錯同賈端甫是在河南會過的,餘外都是初見,彼此招呼。
賈端甫等主人齊了,向着各位道:“兄弟初到,尚未到各位那裡奉拜,就被我們怡軒同年拉着過來叨擾,甚是不當。
”大家都說,這是難得請到的,不過太簡亵些。
看看主客已齊,達怡軒道:“我們好生帶局票罷。
”就向賈端甫道:“端翁有存記的人沒有?” 賈端甫道:“我是平生不談此道的,我看我們還是清聚的好。
我們官場的,多叫局似乎不大便當。
”達怡軒聽了這話,實在有些動氣,說道:“原來端翁同年近來做了貴人物,從前的脾氣改了。
我自那年在南京六八子家雙齡房裡擾了端翁一酒,直到現在沒有複東,這回正想可以了此心願,不想端翁現在是個道學君子。
”這幾句話說的賈端甫那長黑臉,不由的泛了紅雲,無言可答。
全似莊忙接口道:“大約賈觀察同兄弟的見解一樣,有個彼一時此一時的道理在裡頭。
”任天然道:“我看是各行其志,願意叫的也不必牽就着不叫,不願意叫的也不必勉強着叫,這也就合乎泰西自由之說。
”大家一笑,才把這段話解過。
等到各人的局到來,那賈端甫竟目不斜視,正容端坐,比那程夫子的目中有妓心中無妓似乎還要嚴肅些。
連那全似莊也跟着莊敬了許多。
散席之後,全似莊要早點上船,大家也一齊送到金利源碼頭。
在船上略坐,然後各散。
賈端甫因為有點宦囊,也同任天然一樣想在上海存放存放,日升昌是他老交易的票莊,在席上就同袁子仁略約說了,且明日奉訪,有事商量。
袁子仁也答應在号恭候
當下賈端甫就同着達怡軒進到房裡,又同任天然彼此招呼。
達怡軒道:“我前回見着電傳閣抄,曉得端翁同年要到浙江。
想來必要過此頗為懸盼,何以今兒才到?”賈端甫道:“因為回河南盤内人的靈柩、接家眷,所以耽擱久了。
” 達怡軒道:“嫂夫人幾時故的?”賈端甫道:“前年冬天。
” 就将那别後的情形,略說了一遍。
不過那兩位,書中他夫人小姐的那些佳話,一字未提,他本來不曉得,不能怪他。
達怡軒道:“原來端翁已斷弦一年多,兄弟沒有曉得,少禮。
前次出來的時候,倒還會見令嶽,也頗有老景。
很為記念端翁,說是也有好幾年不通信了。
這回端翁倒沒有回去轉一轉?”賈端甫道:“本想自己送内人的靈柩回家,因為在漢口又接到喬寶帥的電報,催兄弟趕緊到省,說有多少事體等着兄弟去整頓,恐怕回家一轉,耽擱的日子太久。
所以到鎮江就打發了一個家人,送了回去。
”達怡軒道:“端翁這真是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可敬!可敬!端翁身邊有幾位如夫人?一時續弦不續弦?世兄想已完姻沒有?”賈端甫道:“兄弟是要想學敝老師厲中堂的樣子,既不續弦,又不納妾。
小兒才十五歲,小女今年十八歲,都還沒有結親。
”達怡軒心裡想道,他既未納妾,他世兄又未完姻,隻有一個女兒。
他做官又是向來斷論六親的,斷沒有甚麼親族婦女在他身邊。
怎麼先頭進來兩個姑娘,打扮得都是一樣神氣,之間也沒有主仆之别,難道那一個是妖怪變的不成。
心中甚是不解,卻也不好問得。
說着,那全似莊已經回來,走到達怡軒房裡,彼此招呼。
賈端甫知道他是位江西知府,就問道:“有位貴同寅,是兄弟從前同部的至好,不知到了江西沒有,就是新放南昌的郅幼嵇。
”達怡軒道:“前一個多月,在這裡我們天天相聚,現在早已到了江西。
”賈端甫道:“這是我在河南耽擱了幾日耽誤了,他的世兄潤卿中翰有封家信,還有一包丸藥,一個布包,大約是些錢線首飾之類,托我帶到上海。
如果在此面交最好,否則交一位管通甫司馬轉寄。
如今似翁既要回江西,順便費心,省得我再去找那位管司馬。
”全似莊道:“這是很方便的事,管甫通也是常會的。
”達怡軒道:“今兒我們在徐家花園公餞,全似翁、通甫也是主人,端翁高興同去坐坐罷。
”賈端甫道:“老同年相邀,何敢不到?但是共有幾位主人,那幾位還未見面麼,怎好叨擾呢?”達怡軒道:“那沒有甚麼要緊,都是我們天天聚的幾個熟人。
”賈端甫道:“似翁幾時動身?”全似莊道:“今晚搭江寬号去。
” 賈端甫道:“這麼我先回我那邊看看,順便把郅幼嵇的東西取出來,交與似翁,免得吃了酒忘記,我也還要寫張信與他呢。
” 說着,就回到那邊官房。
全似莊也回到自己房裡。
他兩人都是官房緊隔壁,賈端甫寫了一封信與郅幼嵇,又寫了一封信與範星圃,拿到全似莊房裡當面奉道:“範廉訪也是兄弟的換帖至好,這信也費心帶交。
”全似莊接了收在文具箱内,上了鎖,交代家人先帶行李下船。
達怡軒也就同了任天然過來相邀。
達怡軒道:“天不早了,我們一齊到園中再談罷。
” 于是大家上了馬車,到了徐家花園。
不一時,王夢笙、畢韻花、江志遊、冒彀民、曹大錯、屠桂山、丁榄臣、袁子仁、沈叔謙、祝長康、管通甫、單鳳城都陸續到來。
曹大錯同賈端甫是在河南會過的,餘外都是初見,彼此招呼。
賈端甫等主人齊了,向着各位道:“兄弟初到,尚未到各位那裡奉拜,就被我們怡軒同年拉着過來叨擾,甚是不當。
”大家都說,這是難得請到的,不過太簡亵些。
看看主客已齊,達怡軒道:“我們好生帶局票罷。
”就向賈端甫道:“端翁有存記的人沒有?” 賈端甫道:“我是平生不談此道的,我看我們還是清聚的好。
我們官場的,多叫局似乎不大便當。
”達怡軒聽了這話,實在有些動氣,說道:“原來端翁同年近來做了貴人物,從前的脾氣改了。
我自那年在南京六八子家雙齡房裡擾了端翁一酒,直到現在沒有複東,這回正想可以了此心願,不想端翁現在是個道學君子。
”這幾句話說的賈端甫那長黑臉,不由的泛了紅雲,無言可答。
全似莊忙接口道:“大約賈觀察同兄弟的見解一樣,有個彼一時此一時的道理在裡頭。
”任天然道:“我看是各行其志,願意叫的也不必牽就着不叫,不願意叫的也不必勉強着叫,這也就合乎泰西自由之說。
”大家一笑,才把這段話解過。
等到各人的局到來,那賈端甫竟目不斜視,正容端坐,比那程夫子的目中有妓心中無妓似乎還要嚴肅些。
連那全似莊也跟着莊敬了許多。
散席之後,全似莊要早點上船,大家也一齊送到金利源碼頭。
在船上略坐,然後各散。
賈端甫因為有點宦囊,也同任天然一樣想在上海存放存放,日升昌是他老交易的票莊,在席上就同袁子仁略約說了,且明日奉訪,有事商量。
袁子仁也答應在号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