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五十七

關燈


    若西北各道俱能率屬如此即地方俱幹城矣脫有不虞。

    連友邦而為勢。

    其細可以弭盜其大可以禦虜澤潞兵為諸道最。

    正是練土人。

    豈其取給於尺籍哉。

    至于本道諸快、率係孱夫、僅知弓矢、止供郵筩之役、不堪禦伍當鋒、前河上有急而出、單車輕於一葉、此豈所謂居重之道也、即不能增役加費。

    而衙門諸役。

    頗有閒人。

    如民壯輿夫舍人門皂。

    皆懸弧矢之目。

    可充爪牙之材。

    遴選當以弓射進身。

    居閒亦宜射力相競。

    有急而出。

    皆是走?鬥走?鬥武夫。

    誰謂坐食百人無一隊之用乎昔種君教射。

    婦人小子。

    亦皆習之由此乃成盛旅。

    吾數數有意。

    而未之成也。

     一弭盜莫如保甲、自昔人人言之、各衙門亦屢屢申飭之、然行自行、盜自盜、曾未見有得尺寸之益者、而點查搔擾失盜繫累之害不與焉、此何也、法難必信。

    而眾不可槩也。

    夫保伍連坐。

    商君之法也。

    有商君之烈。

    而後法可必行。

    無其烈而用其法。

    則難免於狎視而戲應之。

    夫盜至暴惡也。

    捕盜至險慘也。

    以田夫白徒而趨此不測之役。

    死傷在前。

    又非父兄子弟之戚不以斬馘之法促之。

    誰其樂趨。

    非但不樂亦不敢也彼時即有連坐重究之文。

    豈暇顧乎。

    比其失事。

    逮繫樸責則有之即欲連坐重治。

    彼非有應捕之任。

    又非有廩食於官。

    若何而可以窮治也。

    既不可以窮治。

    則連坐重究之文虗矣。

    臨盜既無斬馘以相迫。

    事後又難重法以示信。

    以虗喝而責人於實禍。

    以犯難而輕望於路人。

    此必不得之數也。

    無論敵捕盜、即伺察紏舉、於本伍亦不易行、如一村之中、某善某惡易知也、如曰某人出往某處、某人密作某事、則何能盡知、若曰必偵伴蹤跡之、彼為盜奸徒蹤跡詭秘、遠近不常、孰有餘閒常伴而跡之、即善良之人、亦多商賈遠出、豈以出入不常、便能決其在外為盜、一槩紏舉、勢所必難、失於紏舉、又坐同保、誰能各不營生、終年閉戶、而坐待行保伍法也、大要此法、止可輕行。

    不必峻法。

    止可備一策。

    不足全恃。

    行之以輕則樸責逮累。

    便可示信。

    守望犄角。

    或可助防。

    然富室乃患盜。

    驅貧為富人情不樂。

    孤村乃患盜。

    強眾保孤。

    勢遠難行。

    要厚積勢孤之家。

    亦蚤自為計。

    何待委命於官也。

    州縣捕盜之人、莫眾於守城民壯、各處多者五百、少亦二三百、廵緝逐捕、正其事任、然往日使此輩廵路、城之四方、每役一人、以一人而責令捕一路盜是兒戲事也。

    此輩領役、全不問盜、惟通同地方火甲羅事生端、搔擾騙詐、或報喧鬧、或呈廝毆、為捕官心腹、雞犬不寧、莫若就法為法、去其為害。

    而增其為利。

    然一人捕一路。

    為盜笑耳。

    路俱各增為十人。

    該州縣選其精壯武勇者。

    予以弓刀大杖。

    繫以年貌姓名木牌。

    擇忠實稍長之人。

    編為頭領。

    使統領十人。

    日夜廵徼一面。

    但許夥行不得分散葢夥行則有統紀。

    勢眾賊懼。

    分散則勢孤難保。

    人便其私。

    喫緊之處、全在於此遇逃賊則齊力捕獲。

    遇行劫則紏眾捄援。

    獲得賊贓半以充賞。

    止許一意緝盜。

    不得絲幹他事。

    但有食人一物、騙人一錢、呈報一雜事、毆辱一鄉民、重責八十枷遊究罪、廵行要在不測、忽此忽彼。

    徧歷鄉村。

    食宿無常。

    風飡野止。

    迎官聽差。

    決不許奪、此諸人兩月一更。

    以均其勞。

    武職之闒冗不良亦在于考核之失此可通行也武職官考、與文職又自不同、文職年年去來、人各一考、武職一生在任。

    少有遷移。

    從來注考率是錄舊。

    即府道亦以為無甚關要、襲而仍之、不惟材技無以自見、一經劣考。

    終身樸責。

    夫戒飭官邪、冀其改也、無問改否、而常年戒飭、彼即有改心、自知無益、不如縱任不過戒??人方?而巳、是阻人之遷善、而長其不肖。

    此積習為之也。

    吾常見百戶張國用李時春皆年六十矣、猶縣女孽之罪、問其事曰、幼時不知法誠有之、三十餘年矣、夫淫穢之行、委玷官常、顧經戒十次尚不盡法、其人巳老、戒之何用、或曰如此之類、亦不忍波及各弁、寧以巳破之甑當之、是則然矣。

    豈考官之意乎。

    凡武職取其技能勇力而巳。

    故曰材官。

    洙泗誾誾中林赳赳。

    乃公侯幹城在此不在彼。

    亦何必過責諸曹以不必然之法哉。

    大悖倫常、重于操守、法無赦、尺寸之朽、可以略之、巳然之玷、不復再追、而一以騎射材力為主夫主在材勇。

    是其本科。

    凡鄉曲睚眦送訪奸徒不得脇而枉之。

    所取在大。

    不 細過。

    則連抱之具。

    有以自奮。

    而疆塲得用。

    其經戒而懼者。

    亦思及於寬政。

    而洗垢可期矣。

    指揮馮承祖諸人、千戶黃元慶諸人百戶秦世雄諸人、命中穿劄。

    其皭然者也。

    崔天胤雖陷於賊、而獨力難支、譚世輔何義元、引避不前而知過自奮、武徤矯捷、殊是空羣、故亦戒而用之以責後功、其諸類此、難以名盡、葢武職非同文員。

    須人獎拔如河上有事。

    出頭成功。

    便是薦本。

    誰得而掩之哉。

    故願諸世職自力焉。

     皇明經世文編卷四百五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