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五十二

關燈
至妄殺平人者。

    不以抵命足矣。

    反從而賞之如天理何人心離散。

    以緻覆敗。

    率由于此相沿已久。

    難以盡革。

    惟隨其發覺而重法繩之。

    或可警一而懲百也。

    以上六條刪第六條、皆有所據、但用人之際、不宜輕洩、恐激他害、伏乞敕下該部、查議採擇施行、不惟西夏有賴、凡于軍政、未必無小補也 ○加包邊堡疏【修堡】 以下公為宣大總督時所上 該臣看得草垛山建在絕徼、與虜止隔一墻、而界內趙家口滅胡口驢皮窯諸處、皆係極衝要路、未欵之先。

    虜人內訌。

    必由是入。

    近日雖經建堡設兵、扼其險要、第土脈沙鹻、似難固守、而汲水之泉。

    距堡三裡。

    不加保護。

    必為敵資。

    又如水泉營挺出邊外。

    距虜不盈一舍。

    而紅門隘口。

    又為華夷互市之塲。

    舊堡建立平曠逼近土山。

    常有棄險之患。

    近添附堡。

    據其上遊。

    雖足拒守。

    第舊堡與新堡。

    既合一城。

    舊係磚包。

    新皆土築。

    勢有堅瑕之異。

    是二堡俱應磚石包砌、方為一勞永逸、據今該道所議二堡工程、除合用軍壯於該界原額之內撥發、無庸別議外、惟食米鹽菜銀兩、在草垜山并護水磚墪、合用銀三千一百八十兩四錢五分、除該道自理紙贖四百兩外、欲將平陽等處民壯免班二百餘名、徵其工食以充是用、臣以為平陽今歲荒旱徵銀亦難、查得布政司見有收貯臣衙門賞功銀兩、于內可動二千兩、再于臣衙門紙贖內除解抵年例外支剩者、續發五百兩、連該道前銀共足二千九百兩、止少銀二百八十兩四錢五分、為數不多、聽該道臨時設處、在水泉附堡合用銀兩、巳有職節發西路修墩支剩酒課等銀、足可支用、人力既不借于別界、錢糧又不煩于內帑、安邊設險、委不容緩者矣、 ○請罷榷稅疏【宣府榷稅】 準廵撫宣府都禦史王象乾會稿、據山西布按二司守廵口北道左布政使孫維城副使張國璽會呈、查得本鎮所屬張家口堡。

    設在絕徼。

    極目荒涼。

    諸物不產。

    自隆慶五年。

    北虜欵貢以來。

    始立市塲。

    每年互市。

    ?布買自江南。

    皮張易之湖廣。

    此王鑑川所定通夷而不費國兼收其稅兩利之道彼時督撫以各部夷人眾多。

    互市錢糧有限。

    乃為廣召四方商販使之自相貿易是為民市之始間有商稅。

    即以充在市文武將吏一切廩餼軍丁犒賞之費。

    至萬曆十九年、該閱科給事中鍾羽正、清查市本、題準每年于市稅內。

    湊支二千兩、一切廩糧悉從減削、亦巳無遺利矣、今百戶劉思忠、復奏抽稅、以助大工、其本鎮原立課稅若令停止。

    則市本他無所出若照舊抽取。

    則商稅難以重徵況今虜王聞陝西大捷頗懷疑畏傳示東西部落、拔帳北徙、節于上西路膳房新開新河、及大同天城殺胡助馬山西偏頭關等堡之所傳報者、歷歷可據、情形正在叵測、倘榷稅之使、一或委用匪人、秉性顓蒙、毫釐必較、萬一激成他變、關係匪輕相應亟請停止、呈到職謹會議得宜鎮市塲、惟是張家口一處、華夷封疆、界在咫尺、黃沙白草。

    滿目蕭條。

    葢向來商賈舟車。

    足跡所罕到之地。

    欵市之後。

    當事諸臣以市本有限。

    金繒所可羈縻者。

    諸部酋首耳。

    引弓之民。

    種類繁多。

    欲使安于無事。

    必使人遂所求。

    乃復廣召商販。

    令與諸夷自相交易。

    除鋼鐵羽毛違禁貨物無敢姦闌。

    其餘一切?布菽粟馬尾雜貨。

    聽其有無貿遷。

    此項稅銀自不當為別項移動況設稅使乎間有稅銀、即充在市將吏廩糧、防護軍丁犒賞之費。

    自十九年、科臣清查錢糧、括及市稅、并將廩犒減削、以補市本之不足、在市商人。

    固已喋喋訴其不支矣。

    今劉思忠復請特遣課使抽稅以佐大工、夫供禦之課。

    既欲加添。

    市本之課。

    別無補湊。

    必且重抽于市商矣商不支必且加派于各城堡之居民矣。

    宣鎮軍多民少。

    市口絕無居民。

    必且加派于屯住防護之貧軍矣。

    此臣等所大懼也。

    其何能以無言、臣等竊惟市商?布狐皮一切雜貨。

    來自蘇杭湖廣。

    由臨清以至天津蘆溝通灣。

    其稅不知凡幾。

    及至市口。

    又重稅之。

    彼富商大賈者操其厚貲。

    孰肯遠出塞上。

    寄跡窮荒。

    惟是機利鴈民。

    市井無聊之輩。

    乃始稱貸出息。

    跋涉山川。

    蒙犯霜露。

    擔負重繭。

    以與胡兒爭杪忽之利。

    以為蔽體餬口之資。

    權其貲債子母僦質聚糧之費。

    與夫涉歷關津閱課之徵。

    所餘幾何。

    今一貨一人。

    稅而又稅。

    朘膏咋髓。

    一羊十皮。

    熙熙而來者。

    無所牟其利。

    抑且有其害。

    是重困商也。

    彼登龍射利之夫。

    孰肯復逾關北出一步。

    夫商人者非他。

    即 皇上中原供賦稅徭役之赤子也。

    思忠獨奈何其欲重困之也。

    宣鎮極邊。

    百物不產。

    今巳入夏。

    麥未出土。

    纔及八月。

    便巳隕霜。

    布帛菽粟。

    無一不仰給于四方。

    商不至則用乏。

    物價騰踴。

    何所資藉。

    夫士也、荷戈覘陴、衝鋒冐矢、以身為殉、歲餉不過六七金而止耳、八口之家、鹹資贍養、樂歲豐年、猶然不免于啼飢號寒之患、即課使憐念貧軍。

    毫不加派。

    一旦物價騰踴。

    無所資籍。

    其不至逃亡不止也。

    上谷自居庸抵懷安。

    由市口及廣昌。

    延袤不出四百裡之外。

    彈丸黑子。

    毫無所供于禦府。

     國家歲畜十萬之士馬。

    捐百萬之經費。

    一歲給之布花三歲給之胖襖。

    真夷通丁。

    給之肉菜。

    豈其重惜此砂磧之地哉。

    無亦養此一方窮民。

    保此一方亭障。

    為 陵京屏扆焉耳。

    馬雖出自虜中。

    胡兒生長馬上。

    以馬代足。

    愛惜馬力。

    甚于其身。

    何肯以名馬入市。

    臣等非敢臆說也、客歲兀慎朝台吉宗種貴落也乘馬被盜重購索之、不愛百金、既獲。

    摩撫其馬。

    涕泗橫流曰若見吾父也。

    臣等怪其巳甚。

    夷使曰。

    急難是寄。

    猶之其生之也。

    夷人惜馬若是焉可得其名馬思忠既進獻名馬為詞、夷馬入市。

    □使乘勢必將狎侮夷人定生邊患呵訾詆欺。

    減估勒值。

    何所不至、夷性狡悍。

    喜則人面。

    怒則獸心。

    夫豈堪此。

    其勢必至露刃相向。

    何論名馬。

    雖駑駘下乘孰肯驅而南市哉吳楚之禍。

    始于卑梁。

    思忠獨奈何以三十年欵市之虜。

    與爭細利而生其心也。

    臣等莊誦明旨、不許擾害地方、聖意非不諄切、第無知弁類逐逐耽耽、顯以借口大工、陰以滿志谿壑、其視地方之擾害、奚啻秦越之瘠肥、邊庭何地、關市何市、利害安危、介在呼吸、是可容其橫征苛歛、以魚肉華夷列肆之人哉、伏望我皇上。

    軫軍國之大計、慎 宗社之遠圖、思裔夷之釁端必不可冐開、憐墝埆之窮民、必不可復擾、可收回成命、姑免筦榷、庶夷情相安、而塞下敉寧矣、 ○請復戰馬疏【大同戰馬】 準冀北道右布政使白希繡等會呈、蒙職憲牌、照得本院蒞任以來、詢訪邊政、鹹稱馬數太少、值今虜王諸酋、因延鎮出兵套虜被創、狐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