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五十一

關燈
首、是志臯誤國之罪、不在石星下、況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鍾鳴漏盡、夜行宜息、若志臯者揣身量分、久當知足、乃外訏闕庭之戀、內深子孫之憂、牽力衰朽、靦顏就列、鮮廉寡恥、其如禮何禮七十緻仕、古今通規、近代以來、貪競不息、臣職司糾正、釋此不問、安問狐狸、激貪風競、宜從隗始、臣聞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明君不能愛無用之臣、若志臯石星者、所謂無用之臣也、 陛下又何愛此等無用之臣以誤國事、譬之庸醫誤服其藥、幸而不死豈可再誤、即 皇上不忍加罪、合無勒令二臣緻仕、別選道德弘備邊情諳練者以代之、臣與二臣非有嫌隙、惟是時事多艱、將相得人為急、故不避嫌怨、冐昧上陳、伏祈 皇上留神省察社稷幸甚、 ○邪謀誤國乞賜昭察以保長治疏【昭察邪謀】 臣以愚戇、荷蒙 聖知、起補言路、竊見 皇上有大為之資、而每每推心置腹待臣下、臣下每每懷欺面謾 皇上 皇上恤臣下之私、如恐不及、臣下視 皇上之休戚、如秦越人之視肥瘠、漠不相関、即今倭奴猖獗、勢將內犯、如熊咆虎鬪、近在藩垣之外、而往往泛泛悠悠、苟安目前、甚至造為邪說、沮誤大計、黨護迎合、偷取寵祿而不顧、異日宗社生靈之憂、如侍郎周思敬者、真可痛恨也、臣讀思敬之疏、大槩謂朝鮮之役、為勞敝中國、謬哉此說、無論無識亦且不忠、思敬以為今日之興兵動眾為救朝鮮乎、非救朝鮮也。

    所以自救也。

    今日之水輸陸運為煩費乎。

    非煩費也。

    所以省費也。

    臣請詳言之、葢使朝鮮如琉球暹羅等國。

    遠在海外。

    則可不救。

    使倭奴得朝鮮。

    禍不在於中國。

    則可不救。

    又使倭奴得朝鮮。

    或無大志。

    亦可不救。

    又或朝鮮如往時全盛。

    力能抗倭。

    亦可不救。

    又使即不救朝鮮。

    朝鮮能不折入於倭。

    亦可不救。

    乃今皆不然也。

    葢朝鮮與遼東接壤。

    乃我臥榻之側也。

    非若琉球等國。

    遠在海外。

    倭得朝鮮以為巢穴。

    退可以守。

    進可以寇。

    中國從此無息肩之期。

    昔者許儀後曾見告矣。

    議後預報於萬曆十九年。

    今其揭具在。

    言一一騐也。

    揭言倭奴欲犯中國。

    借路朝鮮。

    使朝鮮蚤降倭。

    則朝鮮不受兵。

    而中國久被禍。

    是朝鮮代我受兵。

    當救乎。

    不當救乎。

    果救朝鮮乎。

    亦自救乎。

    即今往救。

    巳為後時。

    倭飽我飢。

    我勞倭逸。

    勝負之數。

    尚未可知。

    況孤軍深入、後援不繼、撫臣楊鎬、大將麻貴、寄命虎口、總督邢玠、如坐漏舟、朝鮮君臣、危若朝露、倘思敬之邪說得行、無論朝鮮君臣、勢不能支、必折而降倭、使楊鎬麻貴於危地而棄之、即三四萬東征之軍士陷沒可知也、思敬獨不思及此乎、何其忍於誤國也、如此、臣故曰今日之興兵動眾、非救朝鮮、所以自救也、事有省而實費。

    有費而實省者。

    思敬棄朝鮮之說。

    彼所謂省也。

    不知棄朝鮮。

    則與倭為鄰。

    東當守遼東矣。

    稍折而東南。

    則當守登萊矣。

    稍折而北。

    則當守天津矣。

    又折而南則當守淮揚矣。

    此諸處即朝鮮無恙未嘗不防倭也又當守浙江矣。

    又當守閩廣矣。

    處處添兵。

    處處增餉。

    省乎費乎。

    費而僥倖無事也。

    猶可言也。

    費而不能保無事也。

    禍不止於費也。

    臣不忍言也。

    故與其守之於沿海。

    孰守之於海外。

    與其處處設守。

    孰若守之於朝鮮一處。

    與其待朝鮮既失。

    取而守之。

    孰若乘其未敝。

    併力而守之。

    與其以我守倭。

    孰若借力朝鮮以守倭。

    此其費之勞逸多寡。

    可知也。

    且 陛下不備寧夏乎。

    不備甘肅乎。

    年不惜數百萬守之者。

    所以防虜也。

    藉令倭無朝鮮以間之。

    陛下能宴然無東顧之憂乎。

    朝鮮為國家不侵不叛之臣。

    為我捍禦東倭二百餘年於茲。

    是二百年皆省也。

    是我二百年不費之寧夏甘肅也。

    不計大省而徒計暫費。

    何思敬之闇於計也。

    大凡事止於興革損益之小故。

    則當計費若関係國之存亡安危不得言費雖竭天下之全力且為之。

    所全者大也。

    臣故曰今日之水輸陸運。

    非煩費也。

    所以省費也。

    夫辨是非利害者、人心所同、豈思敬獨無人心乎、 陛下試召思敬詰之、不救朝鮮、能保朝鮮不折入於倭否、朝鮮折入於倭、能保倭不入犯否、倭寇入犯、能保中國無事否救而中棄之、能保楊鎬麻貴全軍生還否、 陛下赫然以此數語詰問思敬、萬一思敬能保焉、非臣所及、若不能保、則天下之事去矣、大都人臣為國家計利害當平、□易氣、勿黨同、勿求勝、人鹹言思敬此疏為掩餙前非而設、果爾非大臣忠於國謀之道、晚宋人唯是議論求勝、禍人國家、及黨碑樹而鐵騎巳渡河矣此最國家大患也、伏望 皇上思導諛之言不可聽、剝床之計不可忽、伏乞敕諭大小臣工同心共濟、一意以防倭為務至於沿海地方撫按、仍當移駐要害、練兵積餉、毋如尋常虗文塞責 ○明職掌以重軍國大計疏【明職掌】 臣等於本年四月初六日接到兵部劄付準戶部咨借本寺老庫馬價壹百萬兩、臣等仰奉 明旨、自當將順、何敢喋喋、惟是臣等待罪馬政、職在典守、軍國大計、関係不小 等今日不言、異日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