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華亭陳子龍臥子 徐孚遠闇公 宋徵璧尚木 李雯舒章選輯
李之楠仙植參閱
王莊毅公奏疏(疏) 李襄敏公奏疏(疏)
王莊毅公奏疏(疏)
王竑
◆疏
論邊事疏
覆安邊方畧疏
論陝西用兵事宜疏
兩廣剿賊安民疏
○論邊事疏【制虜】
臣聞兵法曰、公固知兵者不獨以節槩勝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曩者逆虜孛來犯邊、朝廷用安遠侯柳溥充總兵官、統大將軍趨涼州以待敵、所謂正兵也。
又命武平伯陳友充遊擊將軍、往來截殺、豈非奇兵乎。
友等用是出虜不意。
劫其老營。
斬獲無算。
至今虜聞遊兵。
輒懷畏避。
此用奇取勝之明騐也今此虜復來入寇、雖與講和、終非久計、乞照前日用兵事宜、令副總兵馮宗統領京營并河南山東等處官軍為正兵、從蘭縣大路徑進。
復分兵一二萬人。
以參將一員。
充遊擊將軍統之。
仍命文臣一員監督。
各給旗牌。
從宜調度。
分為兩翼。
各路而進。
如和好巳成。
按兵隄備。
不然。
則與甘涼等處總兵密相糾合。
或斷其前。
或截其後。
或衝其腹心。
劫其老營。
使彼腹背受敵。
首尾難救。
如此。
則虜酋可擒。
醜類可殄。
而邊民得以息肩矣。
○覆安邊方畧疏【備邊】
一延綏慶陽等境、廣袤千裡、甚宜耕牧、但須增立營堡。
以時開閉。
使我有險可守。
寇無利可乘。
且所轄東西二十五營堡、每頓兵不過一二百人、勢孤兵弱、難以應敵、遠兵猝難應援、府谷縣境極臨東邊、西距諸營八百餘裡。
師來寇去。
勞敝無功。
可選諸營精兵九千。
分為六哨。
分屯府谷神木二縣。
龍州榆林二城。
高家安邊二堡。
統馭得人。
訓練有法。
無事則巡歷邊疆。
遇警則彼此應合。
又延安地臨極邊。
鄜州定邊慶陽俱在腹裏相去不止數程。
遇警猝難馳報。
況虜入寇。
必經邊堡。
而過延安膚施甘泉等縣。
方到鄜州慶陽。
其鄜慶所屯防秋軍士二千餘人。
乞分布沿邊要害以備調用。
見今邊軍因追補虧損官馬。
無力賠償。
雖出陣傷。
亦違例徵併。
是以類多逃竄。
緻戰守缺人。
乞令所司停免買賠。
庶不使軍馬兩失 ○論陝西用兵事宜疏【陝西用兵】
一關陝之地。
風氣剛勁。
俗尚武節。
多有智謀勇敢之人。
乞出榜召募。
一乞給降銀牌、遇有功者、即給賞存照以憑陞用、一山東河南等處、見調官軍、乞如京軍例賜銀兩??豐襖、一軍中處置諸務、並無法比可據、軍士往往臨陣在逃、多方誤事、乞查洪武永樂年間行軍決罰條例。
頒降軍前。
以憑遵行。
一乞將陝西布政司官庫見貯銀布、收買戰馬五千匹、給軍征進、一乞將陝西在城、及迤西所屬衞所官軍民壯舍人、餘丁操練、以備警急調用、 ○兩廣剿賊安民疏【兩廣剿賊】
一兩廣之事、在此一舉、趙輔韓雍、須假以賞罰重權使得便宜行事、斯可望其成功、一輔等至彼、須審度賊情輕重緩急。
事輕而緩者、委三司官謀勇可任者分道守禦。
重而急者。
須躬親率兵從事。
欲于黃西進兵。
則先守潯州諸處要害賊奔之地欲于廣東攻剿。
則先據賊之歸路務俾此賊進退無路、腹背受敵、兵集則賊遁兵去則復來此西南夷之常情也須大征以殄滅之一賊聞我軍既集。
恐深遁不出。
須築堡立柵。
圖為圍困之計、不可輒稱賊退民安。
即與班師。
一須嚴戒軍士。
不得斬殺幼兒婦女。
及被脅來歸之人以為功。
仍宜榜諭脅從之人。
願復業者。
曲加賑恤。
一廣西土官人等。
有能招集土兵狼兵。
殺敗蠻賊、平定一村一寨者。
即給以冠帶。
具奏量與官職。
其兩廣境內官吏軍民及緻仕閑住等官。
有諳破賊方畧。
許詢訪舉用。
有功一例陞賞。
一兩廣連年被賊擾害。
民不聊生。
今大軍
又命武平伯陳友充遊擊將軍、往來截殺、豈非奇兵乎。
友等用是出虜不意。
劫其老營。
斬獲無算。
至今虜聞遊兵。
輒懷畏避。
此用奇取勝之明騐也今此虜復來入寇、雖與講和、終非久計、乞照前日用兵事宜、令副總兵馮宗統領京營并河南山東等處官軍為正兵、從蘭縣大路徑進。
復分兵一二萬人。
以參將一員。
充遊擊將軍統之。
仍命文臣一員監督。
各給旗牌。
從宜調度。
分為兩翼。
各路而進。
如和好巳成。
按兵隄備。
不然。
則與甘涼等處總兵密相糾合。
或斷其前。
或截其後。
或衝其腹心。
劫其老營。
使彼腹背受敵。
首尾難救。
如此。
則虜酋可擒。
醜類可殄。
而邊民得以息肩矣。
○覆安邊方畧疏
以時開閉。
使我有險可守。
寇無利可乘。
且所轄東西二十五營堡、每頓兵不過一二百人、勢孤兵弱、難以應敵、遠兵猝難應援、府谷縣境極臨東邊、西距諸營八百餘裡。
師來寇去。
勞敝無功。
可選諸營精兵九千。
分為六哨。
分屯府谷神木二縣。
龍州榆林二城。
高家安邊二堡。
統馭得人。
訓練有法。
無事則巡歷邊疆。
遇警則彼此應合。
又延安地臨極邊。
鄜州定邊慶陽俱在腹裏相去不止數程。
遇警猝難馳報。
況虜入寇。
必經邊堡。
而過延安膚施甘泉等縣。
方到鄜州慶陽。
其鄜慶所屯防秋軍士二千餘人。
乞分布沿邊要害以備調用。
見今邊軍因追補虧損官馬。
無力賠償。
雖出陣傷。
亦違例徵併。
是以類多逃竄。
緻戰守缺人。
乞令所司停免買賠。
庶不使軍馬兩失 ○論陝西用兵事宜疏
風氣剛勁。
俗尚武節。
多有智謀勇敢之人。
乞出榜召募。
一乞給降銀牌、遇有功者、即給賞存照以憑陞用、一山東河南等處、見調官軍、乞如京軍例賜銀兩??豐襖、一軍中處置諸務、並無法比可據、軍士往往臨陣在逃、多方誤事、乞查洪武永樂年間行軍決罰條例。
頒降軍前。
以憑遵行。
一乞將陝西布政司官庫見貯銀布、收買戰馬五千匹、給軍征進、一乞將陝西在城、及迤西所屬衞所官軍民壯舍人、餘丁操練、以備警急調用、 ○兩廣剿賊安民疏
事輕而緩者、委三司官謀勇可任者分道守禦。
重而急者。
須躬親率兵從事。
欲于黃西進兵。
則先守潯州諸處要害賊奔之地欲于廣東攻剿。
則先據賊之歸路務俾此賊進退無路、腹背受敵、兵集則賊遁兵去則復來此西南夷之常情也須大征以殄滅之一賊聞我軍既集。
恐深遁不出。
須築堡立柵。
圖為圍困之計、不可輒稱賊退民安。
即與班師。
一須嚴戒軍士。
不得斬殺幼兒婦女。
及被脅來歸之人以為功。
仍宜榜諭脅從之人。
願復業者。
曲加賑恤。
一廣西土官人等。
有能招集土兵狼兵。
殺敗蠻賊、平定一村一寨者。
即給以冠帶。
具奏量與官職。
其兩廣境內官吏軍民及緻仕閑住等官。
有諳破賊方畧。
許詢訪舉用。
有功一例陞賞。
一兩廣連年被賊擾害。
民不聊生。
今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