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三十七

關燈
黃道周、金聲列傳 黃道周 金聲 ·黃道周,号石齋,福建鎮海人。

    道周生而好學攻苦,年三十,不能為諸生;乃益自負,落落無所可。

    學使者聞其名,方營搆先賢某祠,囑為上梁文;道周縫掖進谒,援筆就,璀璘驚座:由是聲籍八閩。

    有相者唐甲,道服谒道周曰:『憂時宰相也』!道周悅。

    舉萬曆戊午鄉試第七人。

    天啟壬戌成進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補編修。

     時東事方始,辄苦辦饷;道周以為冗濫宿蠹之所緻,辄草上之。

    略曰:『臣聞善為國者,有十年之算,而後議三年之功;議三年之功,則必餘十年之算。

    今為國者,計绌于朝夕而議懸于歲朔,興師則如涉海,治賦則如黃金;汨沒淪胥,茫無畔岸:是誠天下臣子之所共痛也!臣觀天下未嘗不富、兵力未嘗不充,諸臣任事之意未嘗不笃;然而源始不清,末流相倣,汰一冗、一冗旋生,去一蠹、一蠹随伏:物力已窮,而探索不已。

    故今天下以為貧國之患,臣獨以為富國之患。

    天下之患,以為國不見富;臣之患,以為國不見貧。

    中官不見貧,而織造、服用、鋪墊、庫收、食料之屬一切不省,又益之衣甲、火藥、犒賞、燎原之數,以陰長其牙爪。

    朝官不見其貧,而冗吏、奸胥、輿皁、走從、宴禦、竿牍之數一切不省,又益之親戚姻娅瑣瑣膴仕,以白望其聲利;邊官不見其貧,而遊客、驕丁、屍班、丐籍、巫師、鬼卒之數一切不省,又益之朽頓破冒棄有用于無用,以自喪其軍實。

    故此三者,則皆自見富而始也』。

    又曰:『團營中外十二萬衆,散為工役、隸于私門無所用之,而常歲食糧八、九十萬。

    直隸衛所、錦衣後軍屯田四萬八千七百餘頃,侵冒占據無所用之,而常外稅苗地、内競草場;三輔五十萬戶、口四百萬,椎埋無賴者億數無所用之,而常召募五方之兵;遼東兵額九萬歲饷六十七萬、賞赉外裔十餘萬,地失而額存無所用之,而常于百四十萬之外,奏數十萬而無所複出。

    臣觀關門内外四、五十裡聚十三萬之兵,月費一、二十萬,籌度咨且;不出三年,天下膏血從此竭矣』!又曰:『會昌之末雜賦極少,猶九百二十二萬。

    熙甯歲入五千六十餘萬,其兵皆八十三萬,然而國日以削、境日以蹙。

    故賦多則蠹生,兵多則盜出。

    堆賦如堆肉,上惡而下不可食;聚兵如聚蠱,不毒人則毒其身』。

    道周強忍敢言,以聖賢自命;淡泊廉靜,不事鮮好。

    初為文,谲辯似子;繼乃闳肆,矯絕近代,天下鹹以為山鬥。

    魏珰時,以東林見廢。

     丁卯,思宗嗣位,道周論「易數」,以為「今上即位之年,當「師」之上爻」;退而謂所私曰:『不敢明指,乃比之上爻耳』。

    庚午,出典浙闱。

    時黨與翻覆,至以東林比崔、魏,參罰開複。

    道周請罷歸,遂以「用人行事」一疏指斥當事。

    略曰:『臣觀迩年諸臣,無一實為朝廷者;其用人行事,不過吹求報複而已。

    自庚午春以來盛談封疆,實非為陛下之封疆,不過為逆案而翻封疆;使諸芟鋤逆案者無端而陷封疆之内,于封疆之要塞利害、區畫布置,無一言及之。

    自辛未春而後盛言科場,實非為陛下之科場,不過為仇隙而翻科場;使諸素無仇隙者無端而陷科場之内,至于科場之源流清濁、屈折易難,無一言及之。

    臣觀古之聖賢日夕經營,不過兩事:外攘夷狄,内屏小人。

    今皆以此「二憂」遺陛下,而夷然自託于催科比較之末。

    圖事而事失,則曰「事不可為」;用人而人失,則曰「人不可用」。

    獨以衹句單詞,竊周、孔之學,廢聖賢之道;是臣所仰天而長歎也』!又曰:『宋儒有言,邊師之才即不可得,當于缙紳廉幹有識中求之。

    臣觀萬曆中年,林下諸臣如鄒元标、趙南星、高攀龍等二十餘人,淪棄十九,釀成門戶之禍。

    今又無故取諸缙紳稍有意識者,舉網投阱;即緩急,何所得半士之用乎』!其後,上益锲急、務毫末,刑獄繁作;道周一人之身是非者數矣。

    壬申,罷為民。

     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