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慮夫婦之情不笃也,則有《雙燕離》之篇,所謂:“雙燕複雙燕,雙飛令人羨。

    玉樓珠閣不獨栖,金窗繡戶長相見。

    ”徐究自(白)〔之〕行事,亦豈純于行義者哉!永王之叛,白不能潔身而去,于君臣之義為如何?既合于劉,又合于魯,又娶于宋,又攜昭陽、金陵之妓,于夫婦之義為如何?至于友人路亡,白為權窆;及其麋(糜)潰,又收其骨:則朋友之義庶幾矣。

    《送蕭〔三〕十一之魯兼問稚子伯禽》有“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之句,則父子之義庶幾矣。

    如弟凝、钅享、侪(濟)、況、绾各贈詩以緻其雍睦之情,則兄弟之義庶幾矣。

    惜乎二失既彰,三美莫贖,此所以不能為醇儒也。

    〔《韻語陽秋》,同上〕 樂天及第後歸觐,留别同年雲:“擢第未為貴,拜親方始榮。

    ”此毛〔義〕 得檄而喜之意也。

    論者以“春風得意〔馬蹄〕疾”決非孟郊語,其氣格亦不類。

     而白公亦有:“得意減别恨,半酣輕遠程。

    翩翩馬蹄疾,春風(日)歸鄉情。

    ” 此又不可曉也。

    〔黃常明《溪詩話》卷七〕 範文正公“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吾親”,誰謂臣子忠〔孝〕難于兩全也! “莅官不敬”,“戰陣無勇”,本非事親事,《禮記》〔必〕以為非孝,公之謂欤!〔黃常明,同上〕 ●卷四·宗族門 謝師厚生女,梅聖俞與之詩曰:“生男衆所喜,生女衆所醜。

    生男走四鄰,生女各張口。

    男大守《詩書》,女大逐雞狗。

    ”又雲:“何時集(某)氏郎,堂上拜媪叟。

    ”蓋戲師厚也。

    陳琳、杜甫詩,及《楊妃外傳》,其說異焉。

    琳痛長城之役,則曰:“生男戒勿舉,生女哺用哺(脯)。

    ”杜甫傷關西之戍,則曰:“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

    ”楊妃專寵帝室,金印绶,寵遍于、钊;象服魚軒,榮均于秦、虢。

    當時遂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為門楣”之詠。

    而樂天《長恨歇》亦雲:“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今師厚之女敏(毓)質儒門,不過求賢士以為之配爾。

    縱不至負薪如瞿(翟)婦、饷舂如孟光,亦豈能預知其必大富貴,亢(光)不榮族如蒲〔津〕之婦人乎?宜其聖俞以為戲也。

    〔《韻語陽秋》卷一○〕 《傳》曰:學士大夫,則知尊祖矣。

    族之所在,祖之所自出也,其可以不敬乎?陶淵明有《贈長沙公》詩,序雲:“予于長沙公為族祖,同出大司馬。

    昭穆既遠,已為路人。

    ”故其詩雲:“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晤歎,念斯厥初。

     禮服遂悠,歲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焉踟蹰。

    ”蓋深傷之也。

    長沙公于淵明如此,而淵明乃以教載(尊祖)自任,其臨别贈言之際,有“進篑雖少(微),終左(焉)為山”之句。

    嗚呼,淵明亦可謂賢矣。

    杜子美數訪從孫濟而不免于防猜。

     故其詩雲:“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餐。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觀長沙與濟,尊祖之義掃地矣。

    〔《韻語陽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