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寇列傳第六

關燈
嘗賜席接以溫色。

    四年冬,病卒官,時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日數千人。

    戎俗,父母死,恥悲泣,皆騎馬歌呼。

    至聞訓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

    吏執不聽,以狀白校尉徐傿。

    傿歎息曰:「此義也。

    」乃釋之。

    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請禱求福。

     元興元年,和帝以訓皇後之父,使谒者持節至訓墓,賜策追封,谥曰平壽敬侯。

    中宮自臨,百官大會。

     訓五子:骘、京、悝、弘、阊。

     骘字昭伯,少辟大将軍窦憲府。

    及女弟為貴人,骘兄弟皆除郎中。

    及貴人立,是為和熹皇後。

    骘三遷虎贲中郎将,京、悝、弘、阊皆黃門侍郎。

    京卒于官。

    延平元年,拜骘車騎将軍、儀同三司。

    儀同三司始自骘也。

    悝虎贲中郎将,弘、阊皆侍中。

     殇帝崩,太後與步骘等定策立安帝,悝遷城門校尉,弘虎贲中郎将。

    自和帝崩後,骘兄弟常居禁中。

    骘謙遜不欲久在内,連求還第,歲餘,太後乃許之。

     永初元年,封骘上蔡侯、悝葉侯、弘西平侯、阊西華侯,食邑各萬戶。

    骘以定策功,增邑三千戶。

    骘等辭讓不獲,遂逃避使者,間關詣阙,上疏自陳曰:「臣兄弟污濊,無分可采,過以外戚,遭值明時,托日月之末光,被雲雨之渥澤,并統列位,光昭當世。

    不能宣贊風美,補助清化,誠慚誠懼,無以處心。

    陛下躬天然之姿,體仁聖之德,遭國不造,仍離大憂,開日月之明,運獨斷之慮,援立皇統,奉承大宗。

    聖策定于神心,休烈垂于不朽,本非臣等所能萬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伏聞诏書,驚惶慚怖。

    追觀前世傾覆之誡,退自惟念,不寒而栗。

    臣等雖無逮及遠見之慮,猶有庶幾戒懼之情。

    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厲,冀以端悫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

    刻骨定分,有死無二。

    終不敢橫受爵士,以增罪累。

    惶窘征營,昧死陳乞。

    」太後不聽。

    骘頻上疏,至于五六,乃許之。

     其夏,涼部畔羌援蕩西州,朝廷憂之。

    于是诏骘将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諸部兵擊之,車賀幸平樂觀餞送。

    骘西屯漢陽,使征西校尉任尚、從事中郎司馬鈞與羌戰,大敗。

    時以轉輸疲弊,百姓苦役。

    冬,征骘班師。

    朝廷以太後故,遣五官中郎将迎拜骘為大将軍。

    軍到河南,使大鴻胪親迎,中常侍赍牛、酒郊勞,王、主以下候望于道。

    既至,大會群臣,賜束帛乘馬,寵靈顯赫,光震都鄙。

     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饑,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侵畔。

    骘等崇節儉,罷力役,推進天下賢士何熙、BD27諷、羊浸、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楊震、朱寵、陳禅,置之幕府,故天下複安。

     四年,母新野君寝病,骘兄弟并上書求還侍養。

    太後以阊最少,孝行尤着,特聽之,賜安車驷馬。

    及新野君薨,骘等複乞身行服,章連上,太後許之。

    骘等既還裡第,并居冢次。

    阊至孝骨立,有聞當時。

    及服阕,诏喻骘還輔朝政,更授前封。

    骘等叩頭固讓,乃止,于是并奉朝請,位次在三公下,特進、侯上。

    其有大議,乃詣朝堂,與公卿參謀。

     元初二年,弘卒。

    太後服齊衰,帝絲麻,并宿幸其第。

    弘少治《歐陽尚書》,授帝禁中,諸儒多歸附之。

    初疾病,遺言悉以常服,不得用錦衣玉匣。

    有司奏贈弘骠騎将軍,位特進,封西平侯。

    太後追思弘意,不加贈位衣服,但賜錢千萬,布萬匹,骘等複辭不受。

    诏大鴻胪持節,即弘殡封子廣德為西平侯。

    将葬,有司複奏發五營輕車騎士,禮儀如霍光故事,太後皆不聽,但白蓋雙騎,門生挽送。

    後以帝師之重,分西平之都鄉封廣德弟甫德為都鄉侯。

    四年,又封京子黃門侍郎珍為陽安侯,邑三千五百戶。

     五年,悝、阊相繼并卒,皆遺言薄葬,不受爵贈,太後并從之。

    乃封悝子廣宗為葉侯,阊子忠為西華侯。

     自祖父禹教訓子孫,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檢敕宗族,阖門靜居。

    骘子侍中鳳,嘗與尚書郎張龛書,屬郎中馬融宜在台閣。

    又中郎将任尚嘗遺鳳馬,後尚坐斷盜軍糧,檻車征詣廷尉,鳳懼事洩,先自首于骘。

    骘畏太後,遂髡妻及鳳以謝,天下稱之。

     建光元年,太後崩,未及大斂,帝複申前命,封骘為上蔡侯,位特進。

    帝少号聰敏,及長多不德,而乳母王聖見太後久不歸政,慮有廢置,常與中黃門李閏侯伺左右。

    及太後崩,宮人先有受罰者,懷怨恚,因誣告悝、私、阊先從尚書鄧訪取廢帝故事,謀立平原王得。

    帝聞,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無道,遂廢西平侯廣德、葉侯廣宗、西華侯忠、陽安侯珍、都鄉侯甫德皆為庶人。

    骘以不與謀,但免特進,遣就國。

    宗族皆免官歸故郡,沒入骘等資财田宅,徙鄧訪及家屬于遠郡。

    君縣逼迫,廣宗及忠皆自殺。

    又徙封骘為羅侯,骘與子鳳并不食而死。

    骘從弟河南尹豹、度遼将軍舞陽侯遵、将作大匠暢皆自殺,惟廣德兄弟以母閻後戚屬得留京師。

     大司農朱寵痛骘無罪遇禍,乃肉輿榇,上疏追訟骘曰:「伏惟和熹皇後聖善之德,為漢文母。

    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

    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曆世外戚,無與為比。

    當享積善履謙之祐,而橫為宮人單辭所陷。

    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

    獄不訊鞠,遂令骘等罹此酷濫。

    一門七人,并不以命,屍骸流離,怨魂不反,逆天感人,率土喪氣。

    宜收還冢次,寵樹遺孤,奉承血祀,以謝亡靈。

    」寵知其言切,自緻廷尉,诏免官歸田裡。

    衆庶多為骘稱枉,帝意頗悟,乃譴讓州郡,還葬洛陽北芒舊茔,公卿皆會喪,莫不悲傷之。

    诏遣使者祠以中牢,諸從昆弟皆歸京師。

    及順帝即位,追感太後恩訓,愍骘無辜,乃诏宗正複故大将軍鄧骘宗親内外,朝見皆如故事。

    除骘兄弟子及門從十二人悉為郎中,擢朱寵為太尉,錄尚書事。

     寵字仲威,京兆人,初辟骘府,稍遷颍川太守,治理有聲。

    及拜太尉,封安鄉侯,甚加優禮。

     廣德早卒。

    甫德更召征為開封令。

    學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