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八回 清宣統遜帝位民國成立

關燈
時響應,不下數十州縣,遍豎白旗。

    到,了八月三十日,湖南民軍起義,遂去巡撫餘誠格,殺死統領黃忠浩。

    陝西省亦舉旗起義,發難的頭目是參謀官管帶等,皆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

    其時軍官等有自盡的,有被殺的,有逃跑的。

    九江起義是标統馬毓寶,逐去道員保恒、知府樸良。

    九江是江西全省要隘,要隘一失,全省皆震,省城隻在須臾間耳。

    各省警傳,飛報到京。

    攝政王無法,急得手足冰冷,急召一班大臣會議。

    慶王見此情形,說道:“欲平北亂,非袁世凱不可。

    ”攝政王不答。

    慶王又道:“不用袁世凱,大清休了。

    ” 攝政王不得已,下谕授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并将盛宣懷革職。

     過兩三日,袁世凱複電,辭不肯出。

    慶王道:“授他為欽差大臣,令馮國璋總統第一軍,段祺瑞總統第二軍并長江水師,統歸節制。

    ”袁世凱稱:“足疾未愈。

    ”協政王道:“老袁懷念前嫌。

    ”不欲再召。

    忽由廣州來電,說将軍鳳山被革命黨炸死。

     協政王大驚,不得已令大臣蔭昌親至項城,請袁世凱出山。

    世凱見萌昌親來,隻得應允。

    蔭昌見他應允,遂告别返至信陽州,遂與部下計議道:“民軍氣焰正盛,打仗時先将白旗挂起,待民軍就進,群起轟擊,可以一戰而滅。

    ”部下官員照計而行,及鄂軍到來,果将白旗挂起。

    民軍不知真僞,隻一陣被他擊死好幾百人,遂退回漢口。

    蔭昌得意已極,報捷清廷,旨下獎賞。

     岑春暄見勢局頹靡,上表辭職。

    攝政王見老臣皆去,留也不中,隻得催促老袁赴敵前。

    老袁遂由河南至湖北,與蔭昌相會。

    蔭昌将兵符印信交代明白,即回京複命不提。

     且說袁世凱一到戰線,軍兵個個待戰。

    馮國璋又由南京而來,一到漢口,即與民軍對壘,令軍兵放火,民軍因寡衆不敵,隻得退走。

    哪知清兵乘勝之際,無所不為。

    不料鄂軍派敢死隊殺來,個個奮勇,無不以一當百,接後又有鄂陸軍相繼,殺得清軍大敗而逃,約有三四千人之多。

    清兵痛恨,正想整隊報複。

     忽袁大臣命令到來,禁止非為,如以後不奉令出發,即行軍法。

     軍兵不知何故,隻得遵令。

    原來袁欽差暗想道:現在革命黨如何能殺盡,不如變通辦理,以剿為撫,以戰為和,且要議撫與和,必定要先提出幾件條件出來,然後乃可。

    先上一奏章,大意是開國會,立憲法,并斥罷皇族内閣等件。

    協政王接表,摸不着袁大臣頭緒,正慮間,忽報山西省獨立,陸鐘琦死難,推閻錫山為都督。

    又報江西省已失,舉協統吳介璋為都督,雲南省倡義,逼走李經義,舉協統蔡锷為都督,與江西省同日獨立。

     這報傳入清廷,協政王急得不得了,王大臣見大局遂紛紛辭職,京中各機關辦事人員,十室九空。

    協政王到此地位,哭也沒得眼淚,慶王心中隻有個袁世凱,遂把一個内閣總理位置讓與袁世凱,并勸協政王遵袁所議。

    協政王遂授袁為内閣總理,并取消内閣暫行章程,叫他在湖北把事辦完,即行來京。

    資政院老臣叫他年下罪已诏,速開黨禁,好改議憲法。

    協政王惟言是用,由資政院拟定《憲法》十九條,擇十月初六日宣告太廟。

    怎奈民氣日盛,聽你如何辦法,全要反對。

    上海制造局被革命黨陳其美所占,公舉其美為滬軍都督。

    各處響應,遍插白旗。

    正在相慶,貴州獨立電報又到,舉楊荩誠為都督。

    蘇撫程德全被衆所脅,遂宣布獨立,推為江蘇大都督。

    杭州獨立,乃是女士尹銳志首抛炸彈,軍兵從黨,舉童訓為都督,童訓讓浙路湯壽潛。

     至于長江各省,大半光複,湖南都督推議長譚延闿.此時駐信陽袁大臣奉了回京組閣谕旨,遣蔡庭幹、劉承恩到武昌,與黎都督議和。

    黎要清帝退位,方可允議。

    蔡、劉再四商酌。

    黎終不允,隻得回複袁大臣。

    袁見和議無效,遂密令馮、段二統領,布置完密,乘車回京。

    袁未到京,宜示太廟期已至,由攝政王率大臣等至太廟焚香磕頭,宣示。

    無奈民心終不肯服,兩廣、安徽、福建皆先後獨立。

    廣西獨立,由巡撫沈秉坤倡義,遂舉沈為都督,原有軍隊,均稱廣西國民軍。

    組織既定,秉坤願擔任北伐事,将都督印信讓與王芝祥、陸榮廷。

    沈遂挈眷回籍。

     沈公功成身退,真算豪傑。

    廣東亦繼續獨立。

    初,推張鳴歧為都督,龍濟光為副,當下辦就印信,送往督府,張已不知去向,龍亦不願就職。

    後推革命黨首領胡漢民為都督,時胡将離湖北,尚未到粵。

    舉協統将尊荩暫代,胡到後,才将都督印信交出。

     此時隻有南京、福建尚未反正。

    由各省聯軍進讨,福建乘機響應,由新軍統孫道仁與議長劉崇佑聯絡興師。

    先照總督松壽、将軍樸壽。

    兩人本是滿人,決意主戰。

    民軍聞他要戰,遂出戰各署。

    松壽自盡,樸壽率滿兵與民軍對敵。

    民軍奮勇登山,前仆後上,竟将滿兵殺退。

    樸壽親率滿兵來攻漢兵,被民軍擊斃,滿兵隻得繳械投降,遂舉孫道仁為都督。

    各省獨立,倒也罷了,惟山東獨立,倒把慶王吓殺。

    原來山東撫台孫寶琦是慶王兒女親家,他想山東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