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八回 清宣統遜帝位民國成立

關燈
,與趙督會商剿撫事宜。

    爾豐聞信大驚道:“前有端方,後有岑春暄,兩路夾攻,來奪我位置。

    ”連忙寫書阻止春暄,說是月内可肅清,毋庸勞駕。

    岑得書,便托疾不往,暫寓武昌,借八旗會館做行轅。

    宣統三年八月中秋,鄂省戒嚴,說有大批革命黨到來。

    春暄初不在意,後聞督署拿了革命黨幾個,他也不派人去探。

    至十九日夜,毫無動靜,到一兩點鐘,忽聽外面嘩哔拍拍聲,又聞腳步聲、馬蹄聲、槍聲、炮聲、人音嘈雜聲,聲聲入耳。

    連忙起身,出外一望,隻見清風徐來,火光燭天,屋内照得通紅。

     忽仆人走來,急問:“何事?”仆人報道:“城内兵變。

    ”春暄道:“怕是革命黨。

    我因查辦川事,本無地方責任,快些走罷。

    ”連忙收拾,自己喬扮商民模樣,隻帶了一個皮包,挈仆出門。

    至城門口,守城的兵皆臂纏白布,不知其故,遂混出城來,到漢口搭了輪船,徑回上海。

     列位,這夜兵亂正是民軍起義,光複武昌日子。

    原來,鄂督瑞澄于八月初九日接到外務部密電,說大批革命黨私運軍火來武昌起義,并運動三十三标怍為内應,期于十五六日起事,宜速防範雲雲。

    他見了電文,急饬第八鎮統領張彪分段布防,督署内外布滿警兵。

    過了十六日,方才安心。

    過一日,接到荊襄巡營電,說在漢口英租界拿獲革命黨人劉汝魁、邱和商兩名,已派護兵解省。

    次日又接電,說在小朝街拿獲革命黨八人,内有女革命黨一名。

    又有陸軍憲兵隊什長彭楚藩,私通革命黨,亦被拿下。

    接連三起拿獲黨人八名,當即訊明正法,無供收禁。

     并搜出印信公文等件極多。

    随傳張彪閱過,帶營查辦。

    乒士人人自危,遂約于夜間起事,放火為号。

    先到子彈房,搬出子彈,後攻督署。

    瑞澄、張彪哪裡得知。

    時至半夜,忽然火光四起,直沖牛鬥,大衆排齊,左臂上皆纏白布,肩章全扯去,遇官長攔阻,皆送他歸位。

    到了楚望台,有旗兵攔阻,一排槍打得無蹤。

    遂奔入彈藥房,搬出子彈。

    此時,十五協、工程營兩下會合。

    齊集大操場會議,去攻督署,适遇防護督署兵士上前攔阻。

     兵士大叫道:“彼此都是同胞,何苦自戕?”軍土聽得此言,遂入黨中,遂分兵三路:一攻鳳凰山,一攻蛇山,一攻楚望山。

     各将大炮架起,對着督軍射擊。

    各兵從炮火中找尋瑞澄,誰知瑞澄早已偕妻出城,轉身去尋張彪,一如瑞澄走法,不知蹤影。

     大衆齊集督轅,公推統領,齊聲一緻願擁戴黎協統。

    這黎協統名元洪,字宋卿,黃岡人,是北洋水師學堂畢業生,熟悉海陸軍戰術,為人溫柔敦厚,待士有恩,所以為衆兵擁戴,現為二十一協協統。

    衆議既定,都到黎營内,請黎出做都督。

    黎道:“要我出去,須聽我号令。

    ”黎遂與衆立約:“凡有幹法律的,皆不可行。

    諸公能允,我即可出,免得後悔。

    ”大衆齊聲道“願遵”,遂擁黎至咨議局,請他立任都督。

    即将咨議局改為軍政府。

    請議長湯化龍出任省長。

    部署漸定,遂傳密令,命統帶林維新去襲漢陽城,又分兵過河,占了漢口鎮。

    漢口鎮外人租界極多,遂照會各國領事,請他中立,并願保護外人生命财産。

     各領事見他做事文明,倒還佩服,即與軍政府聲明中立條件三條,鄂軍政府一一承認,各領事遂宣布中立,又雙方簽押。

    鄂軍政府遂撰檄文,傳達全國各省。

     清廷聞武昌兵變,即派陸軍兩鎮,令陸軍大臣蔭昌率兵前往,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各軍,均歸節制。

    文令海軍加派兵輪,令薩鎮冰督駛戰地。

    又饬程永和率長江水師,即日赴援。

     把瑞澄、張彪二人革職,令他限日克複,戴罪立功。

    清廷谕旨傳到武昌,黎都督不慌不忙,隻分派軍隊,嚴守武漢,專待北軍到來決戰。

    心想兵士隻有四協三标兩營,不敷防禦,遂出示招兵,不到三日,約有二萬人入伍。

    令各隊官長日夕操練,複出一剪發令,把前清豬尾巴全行除去。

    當下擇八月二十五日祭旗,分紅、黃、藍、白、黑為标幟。

    黎都督早同義師等恭恭禮禮祭了旗,與大衆飲了同心酒。

    是日聞北派來第二十二标到漢口,駐紮江岸,清陸軍大臣蔭昌帶領,海軍是薩鎮冰帶領,在江心下碇。

    兩方戰勢逼緊,黎都督探聽,清水陸軍已與漢口領事團訂約,不準損傷租界。

    知清水軍無用,遂專仿陸軍,于二十六日發步兵一标至劉家廟,布列軍站附近,與張彪軍相遇,鄂軍放一排槍,擊傷數十人,随即退去,也不追趕。

    次日至劉家廟接仗,仍來張彪軍,與河南援兵會合。

    鄂軍督戰員是胡漢民,遂下密令,令軍閃開,蛇行前進,與河南兵相接,各施槍炮,約數小時,河南兵退走。

    不一時,又來又敗,至夜又戰,江心中戰艦開炮,助清軍陸戰。

    鄂軍隊又向江中發炮,正中江中炮船,船身受傷,遂駛去,各船亦随而去。

    次日,各艦竟遁回九江去了。

    第三次開戰,鄂軍又勝,所得槍彈銀米不計其數。

     第四次開戰又勝,得機關槍一架。

    第五次又勝,清軍大半繳械投降。

    鄂軍經此五戰,遂将戰捷遍電全國。

    各省接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