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會起遷都陝地

關燈
入城。

    怡、鄭二王見城外總是軍營,心中惶恐,遂回原邸安歇一宵。

    次早起身,方思入朝,見恭王奕沂、大學土桂良等帶侍衛數十走來,便道:“有旨,着怡王解任。

    ”怡王道:“我奉大行皇上梓宮,哪個令我解任?”忽見鄭親王亦走來,見兩人相争,不知何故。

    恭王見鄭王亦到,說道:“真巧。

    現奉谕旨,着怡、鄭二王解任。

    ”鄭王笑道:“上谕須要我等拟定,這谕旨是哪裡來的?”恭王道:“現放禦寶在上,難道不遵麼?” 怡王問:“此印何來?”恭王道:“大行皇帝臨終時,親給兩宮太後。

    ”怡、鄭二王道:“太後不能解我的任。

    皇帝幼沖,更不必說。

    ”恭親王聞言大怒道:“你兩個敢不接旨麼?”怡、鄭二王道:“無旨可接。

    ”恭王道:“這禦寶是先皇傳授下來,你敢不算麼?”喝令侍衛将兩人拿下,怡、鄭二王道:“我兩人得何罪過?”恭王道:“你聽着。

    ”遂宣讀谕旨。

    二王道:“你捏詞禍人,同你去見太後。

    ”恭王遂令侍衛将二人牽出,三送宗人府交宗令看管,回宮複旨。

    畢竟西太後辣手,将怡、鄭二王先革去爵職,複着宗人府會見九卿嚴行議罪,另派睿親王仁壽、醇親王奕讓,速将肅順拿問。

    睿、醇二王奉旨,帶侍衛百名出城,托以迎接梓宮為名,誘擒肅順。

    行百餘裡,正遇梓宮。

    兩王下馬口,肅順亦下馬相見,禮畢,二王又至梓宮前行過禮。

    肅順欲探鸾輿消息,并問兩宮太後及皇上安,二王說安,醇親王奕訴說到驿站再談。

    及至館驿,奕沂起身道:“有旨拿革員肅順。

    ”肅順大驚道:“我犯何罪?”奕沂道:“多呢,至宗人府再谕。

    ”肅順絮絮叨叨,也不多辯,命侍衛押着肅順,連夜進京。

    次日,便降旨将肅順革職,交宗人府議罪。

     家産即着員發抄,即授恭親王奕沂為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

     過二日,梓宮至德勝門,太後及皇上出宮跪迎,奉梓宮入禁城,停幹清官。

    于是王大臣、大學士、都統等,請太後垂簾聽政,并拟新皇帝年号。

    初拟“祺祥”二字,嫌其意義重複,兩宮太後命軍機大臣改拟。

    議政王窺太後慈懷,拟以“同治”二字進呈。

    西太後見“同治”二字,寓意正合兩宮同治,遂以明年為同治元年,頒告天下。

    次日,即降旨一道,宣布載垣、端華、肅順三人跋扈不臣,罪大惡極,有負先皇付托之重,免其淩遲,均着斬立決。

    三人既死,個個不敢違忤。

    清朝大政,一切皆歸西太後慈禧獨斷;東南軍務,專責成兩江總督曾國藩,令他統轄蘇、皖、贑三省,并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及以下官員,皆歸節制,此樣重大責任,從古未有。

     且說湖北巡撫胡林翼,自太湖還援湖北,收複德安、黃州等處,積勞成病,得咯血症,竟殁于武昌,遺疏薦李續宜代己職,朝旨準允,即命續宜為湖北巡撫。

    曾國藩以轄地太廣,特薦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朝旨令左宗棠赴浙剿滅,提鎮以下,悉聽宗棠調遣。

     卻說曾國荃自克安慶,隻望一鼓殲賊,遂與國藩會商進攻江甯。

    國藩恐兵力不足,令國荃回湖南招募湘勇,以厚兵力。

     朝旨賞國荃頭品頂戴,任浙江按察使;授鮑超浙江提督,恰是叫他援浙。

    是時浙江巡撫已改任王有齡。

    賊酋李秀成、李世賢,一竄安徽,一竄江西,皆被左宗棠、鮑超兩人殺得無處可入,仍竄浙江。

    時曾國荃于湖南募來數萬湘勇,與曾帥會商進攻江蘇。

    曾帥檄調各路兵馬,分路進剿。

    自己居中指揮,真是萬旅叢集,眼見太平天國保不住了。

    軍事倥偬,捷報飛陳:都興珂克天長,左宗棠克遂安,曾國荃、國葆連克數城,彭玉麟克巢縣、和州、太平府等城。

    ”多隆阿擊敗陳玉成于廬州,玉成遁走,往依練總苗霈霖。

    玉成不知霈霖已受勝保招撫,被霈霖拿住,解勝保營,轉解京師。

    有旨将玉成正法。

    後來霈霖複叛,勝保亦因被逮口,此事不提。

     卻說太平天國輔王楊輔清被鮑超擊走,國荃、國葆遂進克株陵、大勝兩關,駐兵雨花台,合攻江甯城垣。

    洪秀全焦急萬分,急調李秀成、李世賢兩軍前來入援。

    秀成先至,徑撲國荃大營,連攻數日,不得一利。

    其後世賢又到,擁衆十餘萬,來助秀成攻國荃大營,總被國荃殺退。

    國荃雖受傷數處,猶然忍痛抵禦。

    太平軍死有三四萬,國荃營兵也死有千餘人。

    賊酋見不能勝,設法斷國荃饷道。

    守饷道的乃是國葆,早已布置嚴密,屢攻不克;國荃又分兵援助,陣陣得勝。

    相持四十餘日,太平軍實支持不住,遂分途潰去,其圍遂解。

    初國藩聞警,焦灼之至,欲分兵往援,奈無兵調遣,即申表請救,朝廷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