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五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山色消磨今古,水聲流盡年光。
翻雲複雨數興亡,回首一般模樣。
清景好天涼夜,賞心春暖花香。
百年身世細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卻說甯宗駕崩,丞相燕帖木兒議立文宗子,文宗後不從,迎立順帝。
順帝至靜江,丞相燕帖木兒見帝,并馬徐行,且陳迎立之意。
帝幼,且畏之,一無所答,燕帖木兒疑之,故至京,久不得立。
乃燕帖木兒以大權歸己,酷愛女色,後房美女充斥,又時強取他人美婦,淫至三日,則還之。
燕帖木兒逐日宣淫,其善淫者賞,不善淫者鞭,衆婦聚淫,體羸溺血而死,文宗後乃與大臣立帝。
帝以後伯顔為右丞相,以燕帖木兒之弟撒敦為左丞相。
撒敦死,以其子唐其勢代為之。
唐其勢妹為順帝後。
而右丞相伯顔獨專權用事,唐其勢不憤,謀另立所親。
事覺,後伯顔率兵掩捕,獲唐其勢與其弟塔剌海。
塔剌海走匿皇後坐下,後蔽之以衣,左右拽出斬之。
血濺後衣。
伯顔使人并執後,後呼帝曰:“陛下救我。
”帝曰:“汝兄弟為逆,我何能救?”乃牽後出宮,殺之于開平民舍。
封後伯顔為秦王,是日,秦州山崩地裂。
伯顔既滅唐其勢,獨秉國鈞,專權自恣,虐害天下,漸有奸謀,帝患之。
其從子脫脫,深以為憂,私請于其父馬劄兒台曰:“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則吾族赤矣!曷若于其未敗圖之?”其父亦以為然,複懷疑,久未決。
質之于其師吳直方,直方曰:“傳有雲,大義滅親,丈夫但知忠于謀國耳,餘複何顧焉。
”脫脫乃乘間言于帝,帝遂與定謀。
會伯顔請帝出獵,帝命太子燕帖古思同往,獵于柳林。
脫脫以所掌兵及宿衛士拒伯顔,夜奉帝禦玉德殿,诏數伯顔罪惡,赍赴柳林,黜為河南行省。
伯顔請乞陛辭,不許。
遂行,未幾而死。
順帝以父明帝暴崩,身死不明,诏撤文宗廟主,徙文宗後太皇太後于東安州,尋卒,放太子燕帖古思于高麗,殺諸途。
以脫脫為丞相。
脫脫悉更伯顔所為,中外翕然,稱為賢相。
無奈帝性優柔少斷,紀綱廢弛,政治日紊,災異疊見。
雨血于汴梁,着衣皆赤;天雨毛,如線而綠。
民謠雲:“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湖廣、河南大旱,至三月不雨。
至于八月,太白屢晝見經天。
京師地震,雞鳴山崩,陷為池,方百裡,人畜死者甚衆。
浙江自春間不雨,至于八月,民大饑。
有星孛于王良,沒于貫索,彗星見東北,凡六十四日,自昴至房,曆十五宿而滅。
上都雨雹大如拳,有小兒、獅象、龜玦之形。
汀州大水,平地水深三丈,沒民廬舍八百餘家。
常州山水溢,勢高一丈,壞民廬舍。
彰德有赤風自西北,如斧形,削之有屑,擊之有聲。
饒、信等路雨黍,民取而食之。
隴西地震,百餘日不止,陵谷變遷。
會州公廨牆崩,獲弩五百餘張,長者丈餘,短者八九尺,人莫能挽。
霍山崩,前三日,山如雷鳴,禽獸驚散,隕石數裡。
大都無雲而雷。
汴梁城東汴河水,皆成五色花草,文采如繪畫,三日方解。
湖廣雨黑雪。
陝西有一山,西飛十五裡。
山之舊基為深潭,有兩日相蕩。
又日傍有一星一月。
彰德李實如黃瓜。
先是童謠雲:“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大名有星如火,從東南流,芒尾如曳彗,堕地有聲,火焰蓬勃,久之乃息,化為石,青黑光瑩,形如狗頭,命藏于庫。
司天監奏天狗星隕,血食人間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齊趙,終于吳,其光不及兩廣。
有龍鬥于樂清江,飓風大作,所至有火光如球,死者萬餘人。
大都晝霧。
靜江路山崩地陷,大水。
大同路夜間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
東北方有雲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光,空中有兵戈之聲。
山東地裂,天雨白毛。
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飛蝗蔽天,壅塞人馬,不能行,民大饑相食。
彗星見于危室,光芒長丈餘,色青白,行過大陽,惟有星而無芒,行至昴宿,凡三十四日始滅。
長星現,其形如練,長數十丈,在虛危之間,後四十餘日乃滅。
山東有赤氣千裡。
大都雨牦,長尺許。
紹興卧龍山裂。
绛州天鼓鳴,有如空中戰鬥之聲。
皇太子寝殿後新甃井中,有龍出,光焰爍人,宮人皆震懾個地。
乃帝不思反躬修德,惟事逸樂,不理朝政,加之以水旱蟲災,于是民愁盜起。
盜扼運河,劫商旅運船三百艘,無能捕之者。
盜竊太廟神主,蓋神主以金為之也,捕之不獲。
沿河盜起,剽掠無忌,有司不他禁,廣州朱光卿兵起,自稱大
翻雲複雨數興亡,回首一般模樣。
清景好天涼夜,賞心春暖花香。
百年身世細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卻說甯宗駕崩,丞相燕帖木兒議立文宗子,文宗後不從,迎立順帝。
順帝至靜江,丞相燕帖木兒見帝,并馬徐行,且陳迎立之意。
帝幼,且畏之,一無所答,燕帖木兒疑之,故至京,久不得立。
乃燕帖木兒以大權歸己,酷愛女色,後房美女充斥,又時強取他人美婦,淫至三日,則還之。
燕帖木兒逐日宣淫,其善淫者賞,不善淫者鞭,衆婦聚淫,體羸溺血而死,文宗後乃與大臣立帝。
帝以後伯顔為右丞相,以燕帖木兒之弟撒敦為左丞相。
撒敦死,以其子唐其勢代為之。
唐其勢妹為順帝後。
而右丞相伯顔獨專權用事,唐其勢不憤,謀另立所親。
事覺,後伯顔率兵掩捕,獲唐其勢與其弟塔剌海。
塔剌海走匿皇後坐下,後蔽之以衣,左右拽出斬之。
血濺後衣。
伯顔使人并執後,後呼帝曰:“陛下救我。
”帝曰:“汝兄弟為逆,我何能救?”乃牽後出宮,殺之于開平民舍。
封後伯顔為秦王,是日,秦州山崩地裂。
伯顔既滅唐其勢,獨秉國鈞,專權自恣,虐害天下,漸有奸謀,帝患之。
其從子脫脫,深以為憂,私請于其父馬劄兒台曰:“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則吾族赤矣!曷若于其未敗圖之?”其父亦以為然,複懷疑,久未決。
質之于其師吳直方,直方曰:“傳有雲,大義滅親,丈夫但知忠于謀國耳,餘複何顧焉。
”脫脫乃乘間言于帝,帝遂與定謀。
會伯顔請帝出獵,帝命太子燕帖古思同往,獵于柳林。
脫脫以所掌兵及宿衛士拒伯顔,夜奉帝禦玉德殿,诏數伯顔罪惡,赍赴柳林,黜為河南行省。
伯顔請乞陛辭,不許。
遂行,未幾而死。
順帝以父明帝暴崩,身死不明,诏撤文宗廟主,徙文宗後太皇太後于東安州,尋卒,放太子燕帖古思于高麗,殺諸途。
以脫脫為丞相。
脫脫悉更伯顔所為,中外翕然,稱為賢相。
無奈帝性優柔少斷,紀綱廢弛,政治日紊,災異疊見。
雨血于汴梁,着衣皆赤;天雨毛,如線而綠。
民謠雲:“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湖廣、河南大旱,至三月不雨。
至于八月,太白屢晝見經天。
京師地震,雞鳴山崩,陷為池,方百裡,人畜死者甚衆。
浙江自春間不雨,至于八月,民大饑。
有星孛于王良,沒于貫索,彗星見東北,凡六十四日,自昴至房,曆十五宿而滅。
上都雨雹大如拳,有小兒、獅象、龜玦之形。
汀州大水,平地水深三丈,沒民廬舍八百餘家。
常州山水溢,勢高一丈,壞民廬舍。
彰德有赤風自西北,如斧形,削之有屑,擊之有聲。
饒、信等路雨黍,民取而食之。
隴西地震,百餘日不止,陵谷變遷。
會州公廨牆崩,獲弩五百餘張,長者丈餘,短者八九尺,人莫能挽。
霍山崩,前三日,山如雷鳴,禽獸驚散,隕石數裡。
大都無雲而雷。
汴梁城東汴河水,皆成五色花草,文采如繪畫,三日方解。
湖廣雨黑雪。
陝西有一山,西飛十五裡。
山之舊基為深潭,有兩日相蕩。
又日傍有一星一月。
彰德李實如黃瓜。
先是童謠雲:“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大名有星如火,從東南流,芒尾如曳彗,堕地有聲,火焰蓬勃,久之乃息,化為石,青黑光瑩,形如狗頭,命藏于庫。
司天監奏天狗星隕,血食人間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齊趙,終于吳,其光不及兩廣。
有龍鬥于樂清江,飓風大作,所至有火光如球,死者萬餘人。
大都晝霧。
靜江路山崩地陷,大水。
大同路夜間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
東北方有雲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光,空中有兵戈之聲。
山東地裂,天雨白毛。
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飛蝗蔽天,壅塞人馬,不能行,民大饑相食。
彗星見于危室,光芒長丈餘,色青白,行過大陽,惟有星而無芒,行至昴宿,凡三十四日始滅。
長星現,其形如練,長數十丈,在虛危之間,後四十餘日乃滅。
山東有赤氣千裡。
大都雨牦,長尺許。
紹興卧龍山裂。
绛州天鼓鳴,有如空中戰鬥之聲。
皇太子寝殿後新甃井中,有龍出,光焰爍人,宮人皆震懾個地。
乃帝不思反躬修德,惟事逸樂,不理朝政,加之以水旱蟲災,于是民愁盜起。
盜扼運河,劫商旅運船三百艘,無能捕之者。
盜竊太廟神主,蓋神主以金為之也,捕之不獲。
沿河盜起,剽掠無忌,有司不他禁,廣州朱光卿兵起,自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