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二回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争
關燈
小
中
大
國,獨此介介耳!”自宋理宗九年九月蔡州受圍起,至次年正月朔旦,蒙古兵會飲,歡吹之聲,四望相接,城中饑窘,歎息而已。
孟珙見黑氣壓城上,日色無光,下令諸軍銜枚,分運雲梯攻城。
是夕,拿主傳位于東面元帥承麟,承麟拜泣不敢受。
金主守緒曰:“朕所以付卿,豈得已哉!以朕肌體肥重,不便鞍馬馳突,有死而已。
卿矯捷有将略,萬一得免,柞胤不絕,此朕志也。
”承麟起受玺,明日即位。
宋孟珙師攻南門,馬義先登,趙榮繼之,萬衆競進。
金百官稱賀禮畢,亟出迎敵。
南城已立宋旗幟矣。
金主守緒自經死。
嗣位十年。
忽斜虎聞之曰:“吾赴汝水,從吾君矣!”遂赴水死。
參政孛術魯小婁室等,及軍士五百餘人,皆從死焉。
承麟退保子城,聞守緒死,帥群臣入哭,谥曰哀宗。
奠未畢,城已陷,承麟為亂兵所殺,嗣位一日,金亡。
起宋徽宗乙未,終宋理宗甲午,凡十主,共一百二十年。
其有先金立國,亦先金而滅于蒙古者,有夏國。
唐初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本黨項羌也,其先有拓跋赤辭,唐太宗貞觀初來歸,賜姓李,置靜邊等州以處之。
其後析居夏州者為平夏部,至唐僖宗避黃巢之亂幸蜀,平夏部李思恭糾合夷夏兵,會郦延節度使李孝昌等,同盟讨賊,诏以思恭權知夏綏節度使。
思恭卒,弟思谏嗣。
思谏卒,子彜昌嗣。
彜昌為其将高宗益所弒,立其族叔父仁福以為節度使,後封朔方王。
仁福卒,子彜超嗣。
彜超卒,追封夏王,子克睿嗣。
克睿卒,子繼筠嗣。
繼筠卒,弟繼捧嗣。
繼捧以諸父昆弟糾怼怨,以銀、夏、綏、宥四州降宋,由居京師,宋太祖賜赍甚厚,遣使至夏州,護缌麻以上,親赴阙;族弟季繼遷燃,襲據銀州,圍三族岩,宋太宗遣将擊走之。
繼遷降于契丹,以為定難節度使,以女妻之。
李繼遷侵擾日甚;宋趙普請複命李繼捧鎮夏州,賜姓名趙保忠,複以為定難節度使。
保忠與繼遷戰于安慶澤,繼遷中流矢遁。
繼遷遣使歸款,奉表謝罪,诏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
而趙保忠叛降契丹,契丹封為乎思王。
未幾。
趙保吉複叛,徼擊錄州運饷刍栗四十萬,盡奪乏。
宋太宗大怒,命将五路出師讨之,不克而還。
宋真宗時,趙保吉陷清遠軍,複陷靈州,趙保忠陷西涼,殺知府丁惟清。
于是潘羅支等僞降于保吉,保吉受之不疑。
潘羅支遽集六合番部合擊之,保吉大敗,中流矢,創甚,奔還靈州,自慮孤危,病且死,囑其子複明,必歸宋,一表不聽則再請,雖累百表,不得請,勿止也。
遂卒。
趙德明屢表歸款,宋真宗嘉之,以為定難節度使,封平西王,賜赍甚厚。
未幾,架毋亦冊封德明為夏國王,德明手本國則稱帝,奉表于宋契丹,則去帝号而稱臣。
宋仁宗十年,趙德明卒,子元昊立。
元昊以五足五日生,圓面高準,性雄毅,多大略,善繪畫,能創制物始,凡行兵,令部長各陳所見,繹取其長,悉有夏、銀、綏、宥、監、勝、甘、涼、靈、會、靜諸州。
又取瓜沙肅州,仍居興州,阻河,依賀蘭山為固。
西至吐蕃塔塔,地方萬裡,遂更名曩霄,稱帝改元,上表于宋,求甲郊之地。
宋削元昊賜姓、官爵,絕其互市,募人能得元昊首者,即授定難節度使。
元昊遂入寇,攻保安,取金明岩,又取安遠、塞門、永平諸砦,乘勝抵延州城下,大敗宋師,會大雪解去。
自後屢次入寇,屢敗宋師,朝廷為之旰食。
賴韓琦,範仲淹捍禦有方,又賴狄青善戰,以故元昊不能深入。
元昊大将野利與天都,皆骁勇善戰,屢敗宋師。
宋種世衡用反間計,使王嵩遺書野利,言既有志本朝,宜及早歸降,故陸元昊所,元昊疑而殺之,乃為文以祭野利,書之于闆,痛其與天都同歸本朝,而不獲成功,祭于境上。
見有虜至,急燃之以歸,而遺其闆。
虜得之以獻元昊,元昊并殺天都,自是元昊之勢稍弱,遂請與宋和。
自元昊至幹順,曆代叛服不常,不能悉記。
曩霄嗣立十七年,谥景宗。
曩霄初娶野利氏,生甯令哥,以為太子。
既而甯令哥娶沒移氏為妻,已婚矣,見其美,遂自娶之。
甯令哥大憤恨,謀弒曩霄,乘間以刀砍之,不死,截去其鼻。
甯令哥匿國舅訛龐家,為訛龐所殺。
元昊病鼻創而殂,年四十六。
少子諒祚嗣。
諒祚年方幼,訛龐遂與三大将分治國事。
諒祚嗣位十六年殂,谥毅宗。
子秉常立,秉常嗣位十九年殂,谥惠宗。
子幹順立,幹順嗣位五十四年殂,谥崇宗。
子仁孝立,始建學校于國中。
仁孝嗣位五十五年殂,谥仁宗。
子純佑立,純佑嗣位十四年,谥桓宗。
幹順之孫李安全廢純佑而自立。
未幾,純佑卒。
安全既立,蒙古入靈州。
夏屢為蒙古所攻,求救于金,金不能救,夏人怨之,稱臣于蒙古,遂與金人構兵。
安全立五年而殂,谥襄宗,子遵顼立。
夏與金構兵,約十年,精銳俱盡,兩國皆敝,乃遣使修好于金,稱弟而不稱臣,各用本國年号,金遣使報之,兩國複和。
蒙古圍夏興州,夏主遵顼奔西涼。
蒙古攻夏,夏主遵顼嗣位十三年,傳國于其于德旺,自稱太上皇,又四年殂,谥神宗。
德旺既立,蒙古伐夏,取甘州、肅州及西涼府。
蒙古入夏,城邑多降,夏主德旺憂悸而卒,嗣位四年,谥獻宗。
國人立其弟之子睍,蒙古盡克夏城邑,其民穿鑿土石,以避鋒镝,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
夏主睍力屈出降,遂絷以歸,嗣位二年,為元所滅,夏亡。
夏起唐僖宗辛醜,至宋仁宗戊寅,李曩霄稱帝,至宋理宗三年丁亥亡,凡二十一傳,通計三百四十七年,内稱帝者九人,共一百九年而亡。
遼金西夏之事,已述其概,下回再将南宋乏事叙明,觀者當以三十三回,直接土三十一回,而以此三十二回作閏回,則事皆接續可觀矣。
南宋之事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孟珙見黑氣壓城上,日色無光,下令諸軍銜枚,分運雲梯攻城。
是夕,拿主傳位于東面元帥承麟,承麟拜泣不敢受。
金主守緒曰:“朕所以付卿,豈得已哉!以朕肌體肥重,不便鞍馬馳突,有死而已。
卿矯捷有将略,萬一得免,柞胤不絕,此朕志也。
”承麟起受玺,明日即位。
宋孟珙師攻南門,馬義先登,趙榮繼之,萬衆競進。
金百官稱賀禮畢,亟出迎敵。
南城已立宋旗幟矣。
金主守緒自經死。
嗣位十年。
忽斜虎聞之曰:“吾赴汝水,從吾君矣!”遂赴水死。
參政孛術魯小婁室等,及軍士五百餘人,皆從死焉。
承麟退保子城,聞守緒死,帥群臣入哭,谥曰哀宗。
奠未畢,城已陷,承麟為亂兵所殺,嗣位一日,金亡。
起宋徽宗乙未,終宋理宗甲午,凡十主,共一百二十年。
其有先金立國,亦先金而滅于蒙古者,有夏國。
唐初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本黨項羌也,其先有拓跋赤辭,唐太宗貞觀初來歸,賜姓李,置靜邊等州以處之。
其後析居夏州者為平夏部,至唐僖宗避黃巢之亂幸蜀,平夏部李思恭糾合夷夏兵,會郦延節度使李孝昌等,同盟讨賊,诏以思恭權知夏綏節度使。
思恭卒,弟思谏嗣。
思谏卒,子彜昌嗣。
彜昌為其将高宗益所弒,立其族叔父仁福以為節度使,後封朔方王。
仁福卒,子彜超嗣。
彜超卒,追封夏王,子克睿嗣。
克睿卒,子繼筠嗣。
繼筠卒,弟繼捧嗣。
繼捧以諸父昆弟糾怼怨,以銀、夏、綏、宥四州降宋,由居京師,宋太祖賜赍甚厚,遣使至夏州,護缌麻以上,親赴阙;族弟季繼遷燃,襲據銀州,圍三族岩,宋太宗遣将擊走之。
繼遷降于契丹,以為定難節度使,以女妻之。
李繼遷侵擾日甚;宋趙普請複命李繼捧鎮夏州,賜姓名趙保忠,複以為定難節度使。
保忠與繼遷戰于安慶澤,繼遷中流矢遁。
繼遷遣使歸款,奉表謝罪,诏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
而趙保忠叛降契丹,契丹封為乎思王。
未幾。
趙保吉複叛,徼擊錄州運饷刍栗四十萬,盡奪乏。
宋太宗大怒,命将五路出師讨之,不克而還。
宋真宗時,趙保吉陷清遠軍,複陷靈州,趙保忠陷西涼,殺知府丁惟清。
于是潘羅支等僞降于保吉,保吉受之不疑。
潘羅支遽集六合番部合擊之,保吉大敗,中流矢,創甚,奔還靈州,自慮孤危,病且死,囑其子複明,必歸宋,一表不聽則再請,雖累百表,不得請,勿止也。
遂卒。
趙德明屢表歸款,宋真宗嘉之,以為定難節度使,封平西王,賜赍甚厚。
未幾,架毋亦冊封德明為夏國王,德明手本國則稱帝,奉表于宋契丹,則去帝号而稱臣。
宋仁宗十年,趙德明卒,子元昊立。
元昊以五足五日生,圓面高準,性雄毅,多大略,善繪畫,能創制物始,凡行兵,令部長各陳所見,繹取其長,悉有夏、銀、綏、宥、監、勝、甘、涼、靈、會、靜諸州。
又取瓜沙肅州,仍居興州,阻河,依賀蘭山為固。
西至吐蕃塔塔,地方萬裡,遂更名曩霄,稱帝改元,上表于宋,求甲郊之地。
宋削元昊賜姓、官爵,絕其互市,募人能得元昊首者,即授定難節度使。
元昊遂入寇,攻保安,取金明岩,又取安遠、塞門、永平諸砦,乘勝抵延州城下,大敗宋師,會大雪解去。
自後屢次入寇,屢敗宋師,朝廷為之旰食。
賴韓琦,範仲淹捍禦有方,又賴狄青善戰,以故元昊不能深入。
元昊大将野利與天都,皆骁勇善戰,屢敗宋師。
宋種世衡用反間計,使王嵩遺書野利,言既有志本朝,宜及早歸降,故陸元昊所,元昊疑而殺之,乃為文以祭野利,書之于闆,痛其與天都同歸本朝,而不獲成功,祭于境上。
見有虜至,急燃之以歸,而遺其闆。
虜得之以獻元昊,元昊并殺天都,自是元昊之勢稍弱,遂請與宋和。
自元昊至幹順,曆代叛服不常,不能悉記。
曩霄嗣立十七年,谥景宗。
曩霄初娶野利氏,生甯令哥,以為太子。
既而甯令哥娶沒移氏為妻,已婚矣,見其美,遂自娶之。
甯令哥大憤恨,謀弒曩霄,乘間以刀砍之,不死,截去其鼻。
甯令哥匿國舅訛龐家,為訛龐所殺。
元昊病鼻創而殂,年四十六。
少子諒祚嗣。
諒祚年方幼,訛龐遂與三大将分治國事。
諒祚嗣位十六年殂,谥毅宗。
子秉常立,秉常嗣位十九年殂,谥惠宗。
子幹順立,幹順嗣位五十四年殂,谥崇宗。
子仁孝立,始建學校于國中。
仁孝嗣位五十五年殂,谥仁宗。
子純佑立,純佑嗣位十四年,谥桓宗。
幹順之孫李安全廢純佑而自立。
未幾,純佑卒。
安全既立,蒙古入靈州。
夏屢為蒙古所攻,求救于金,金不能救,夏人怨之,稱臣于蒙古,遂與金人構兵。
安全立五年而殂,谥襄宗,子遵顼立。
夏與金構兵,約十年,精銳俱盡,兩國皆敝,乃遣使修好于金,稱弟而不稱臣,各用本國年号,金遣使報之,兩國複和。
蒙古圍夏興州,夏主遵顼奔西涼。
蒙古攻夏,夏主遵顼嗣位十三年,傳國于其于德旺,自稱太上皇,又四年殂,谥神宗。
德旺既立,蒙古伐夏,取甘州、肅州及西涼府。
蒙古入夏,城邑多降,夏主德旺憂悸而卒,嗣位四年,谥獻宗。
國人立其弟之子睍,蒙古盡克夏城邑,其民穿鑿土石,以避鋒镝,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
夏主睍力屈出降,遂絷以歸,嗣位二年,為元所滅,夏亡。
夏起唐僖宗辛醜,至宋仁宗戊寅,李曩霄稱帝,至宋理宗三年丁亥亡,凡二十一傳,通計三百四十七年,内稱帝者九人,共一百九年而亡。
遼金西夏之事,已述其概,下回再将南宋乏事叙明,觀者當以三十三回,直接土三十一回,而以此三十二回作閏回,則事皆接續可觀矣。
南宋之事何如,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