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九回 朱溫起号梁朝歸于李氏
關燈
小
中
大
。
心甚恨之。
宗闵又與翰林學士元稹争進取有隙。
由是李德裕、元稹為一黨,牛僧孺、李宗闵、李逢吉等為一黨,号為牛、李二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
盧龍軍亂,囚節度使張弘靖,推朱克融為甲後。
成德兵馬使王庭湊殺節度使田弘正,魏博節皮使李愬聞變涕泣,誓衆欲讨之,會疾作,不果。
庭湊圍牛元翼于深州,官軍救之,不能進。
朝廷不得已,以庭湊為成德節度使,而遣韓愈宣慰之。
自是再失河北,終唐不能複取。
初,柳泌既誅,方士稍複。
因左右以進,上餌其金石之藥,至是疾作,崩,在位四年。
子敬宗湛即位,年方十五。
敬宗以昏戾失德,荒淫無度,而稍能信用裴度。
裴度在中書,左右忽白“失印”,聞者失色,度飲酒自如。
有頃,複白早“已得之”,度亦不喜。
或問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盜之,以印書券耳。
急之則投諸水火,緩之則還故處。
”人服其識量。
上好遊戲,狎昵群小,嬖幸用事。
善擊球,好手搏,性複褊急,宦官小過,動遭捶撻,皆怨且懼。
夜獵還宮,與宦官劉克明及擊球軍将蘇佐明等二十八人飲酒,上酒酣,入室更衣,殿上燭滅,劉克明等弒上于室内。
在位二年。
矯稱上旨,以憲宗第六子绛王悟權當軍國事。
知樞密王守澄等以衛兵讨克明殺绛,王悟迎敬宗弟江王涵立之,是為文宗。
時牛僧孺用,則傾李德裕;李德裕用,則傾牛僧孺。
各有朋黨互相擠援。
上每歎曰:“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上性儉素,聽朝之暇,惟以書史自娛,聲樂遊畋,未嘗留意。
且能虛懷聽納,然而優遊不斷,受制家奴。
上與李訓、鄭注謀誅宦官,既殺王守澄,因謀盡誅宦官,李訓複懼鄭注專有其功,因帥金吾衛士先期擊之。
事敗,李訓、鄭注反為宦官仇士良等所殺,自是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
宮宦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淩暴朝士如草芥。
上有疾,少間,坐思政殿,召當直學士周墀,賜之酒,因問曰:“朕可方前代何如主?”對曰:“陛下堯舜之王也。
”上曰:“朕何敢上比堯舜?所以伺卿者,何如周赧漢獻耳。
”墀驚曰:“彼亡國之主,豈可比聖德?”上曰:“赧,獻受制于強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
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因泣下沾襟。
墀伏地流涕。
自是不複視朝,在位十四年崩。
太子永早卒,上立敬宗子陳王成美為太子。
宦官仇士良、魚弘志以其立不由己,矯诏廢而殺之,而立帝弟穎王瀍為皇太弟,更名炎,遂即位,是為武帝。
上英敏特達,委任能臣,以李德裕為相。
澤潞節度使劉從谏卒,子劉稹秘不發喪,欲為留後。
上以謀于宰相李德裕曰:“稹所恃者,河朔三鎮耳。
若遣重臣往谕三鎮,以河朔自艱難以來,列聖已許傳襲,與澤潞不同,即委成德鎮王元逵、魏博鎮何弘敬、盧龍鎮張仲武攻之,則稹必成擒矣。
”上從之,遣禦史中丞李回宣谕河北三鎮,奉昭舉兵讨澤潞破之,邢、洛、磁三州降。
李德裕日:“澤潞根本,盡在山東,三州降,則上黨不日有變矣。
”上曰:“郭誼,稹謀主世,必枭劉稹以自贖。
”德裕曰:“誠如聖料。
”未幾,誼果斬稹,收稹宗族盡殺之,函稹首以降。
上餌方士金丹,漸覺有疾,而方士以為換骨。
凡服金丹者,則陽牡暴舉,禦女多多益善,始亦甚覺壯健美快,故雖以武宗之賢,亦不悟而服之。
初,憲宗納李锜妾,生光王怡。
怡幼時,宮中皆以為不慧,文宗以後,益自韬匿及上疾笃,諸宦官密于禁中定策,立怡為皇太叔,更名忱。
太叔見百官哀戚,裁決庶務,鹹當于理,人始知有隐德焉。
上在位六年崩,太叔宣宗即位,即罷李德裕不用。
初,武宗無後,王才人寵冠後宮,武宗欲立為後,李德裕以其族寒無子,恐不厭天下之望,止之。
武宗疾甚,顧之曰:“我死,汝當如何?”對曰:“願從陛下于九泉。
”武宗以巾授之。
武宗崩,才人即自缢。
宜宗聞而矜之,贈貴妃,同葬端陵。
小說家作孟才人是也。
宣宗精于聽斷,用法無私,從谏如流,重惜官賞,謹饬節儉,惠愛民物。
故時人号為小太宗。
然以察為明,無複仁恩,自是而唐衰矣。
上臨朝,接對群臣如賓客,每宰相奏事,旁無一人立者,威嚴不可仰視。
奏事既畢,忽怡然曰:“可以閑語矣。
”因問闾閻細事,或談宮中遊晏,無所不至,複正容申饬而後人。
上餌方士李元伯等藥,疽發于背,密以第三子夔王滋、屑王歸長等三人使立之,上在位十三年崩。
左軍中尉王宗實,叱歸長等責以矯诏,皆捧足乞命,乃迎長子郓王,立為太子,更名湜,取歸長等殺之。
太子即位,是為懿宗。
方士李玄伯等伏誅。
懿宗驕奢無度,淫樂不悛,李氏之亡,于茲決矣。
浙東裘甫作亂,攻陷象山,浙東騷動,安南都護王式讨平之。
桂州戍卒作亂,推判官龐勳為主,衆至十萬,康承訓與朱邢赤心讨平之。
赤心賜姓李,名國昌,以為大間軍節度使,即李克用父也。
上好奉佛,施與無度。
十四年正月,遣使迎佛骨,群臣有言憲宗迎佛骨尋晏駕者,上曰:“生得見之,死亦何恨。
” 上疾大漸。
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上少子普王俨為太子,上在位十四年崩。
太子即位,時年十二,是為僖宗。
僖宗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
上之為普王也,小馬坊使田令孜有寵,及即位,使知樞密,擢為中尉。
上時年十四,專事遊戲,政事一委令孜,呼為阿父。
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
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起義,所在蠭起。
濮州人王仙芝聚衆數千,起于長垣,今北直大名府長垣縣是也。
冤句人黃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土不第,遂為盜。
與仙芝剽掠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于重斂者争歸之,數月之間,衆至數萬。
飛蝗蔽天,所過赤地,從者益衆。
王仙芝進兵荊南等地,招讨使曾元裕大破之于申州,殺萬餘人,降萬餘人;又破之于黃梅,殺五萬餘人,追仙芝斬之。
義軍将領尚讓,帥仙芝餘黨,悉歸黃巢,推巢為沖天大将軍。
進兵山東、湖廣、河南等處,至于江南浙東,開山路七百裡,攻福建,所至收其精壯為兵。
鎮海節度使高骈遣将擊破之。
巢趨廣南,上表求為廣州節度使,朝廷不許。
巢急攻廣州,陷之。
左拾遺侯昌業,以義軍滿關東,而上專務遊戲,賞賜無度,田令孜專權無上,社稷将危,上疏極谏。
上大怒,召昌業至内侍省,賜死。
黃巢舉兵北向,衆二十餘萬,兵勢甚盛。
因兩京無備,遂陷東都,破潼關,直入長安。
宦官田令孜以神策兵五百,奉帝自金光門出,惟福王、穆王、澤王、壽王及妃嫔數人從行。
鳳翔節度使鄭畋谒于道次,請留鳳翔。
上曰嚴:“朕不欲密迩臣寇,且幸興元征兵,以圖收複。
”畋因刺血為表,請合諸道兵讨賊。
黃巢僭号,自稱大齊皇帝,殺唐宗室之在長安者無遺類。
初,黃巢帥衆,流而不守,至是始地矣。
田令孜勸上幸成都,從之。
初,砀山人朱溫(砀山,今江南徐州砀山縣是也),其父朱誠,以五經教授鄉裡。
生三子:長曰全昱,次日存,三日溫。
及誠卒,三子貧,傭食于蕭縣劉崇家。
全昱無才能,為人頗長者,存與溫俱勇而有力,溫尤兇悍,崇數笞辱之,崇母獨憐之,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汝曹善遇之。
”及黃巢兵起,存與溫俱從之。
黃巢攻嶺南,朱存戰死,巢陷長安,以溫為東南面行營先鋒,使攻陷同州,以為防禦使,守華、鄧諸州。
長安之陷,宦官楊光複慷慨忠義,在長安與周岌共起兵擊朱溫,敗之,遂克鄧州。
朱溫守華州,高骈畏賊,僞稱風痹,無複出兵。
骈召董昌于廣陵,錢镠說昌日:“觀高公無心讨賊,不若去之。
” 昌從之,引兵入據杭州,使錢镠取越州。
昌遂徙鎮越州,以謬知杭州事。
後謬據浙江等地,為吳越王,詳見下回。
時壽州屠者王緒,舉衆盜據壽州及光
心甚恨之。
宗闵又與翰林學士元稹争進取有隙。
由是李德裕、元稹為一黨,牛僧孺、李宗闵、李逢吉等為一黨,号為牛、李二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
盧龍軍亂,囚節度使張弘靖,推朱克融為甲後。
成德兵馬使王庭湊殺節度使田弘正,魏博節皮使李愬聞變涕泣,誓衆欲讨之,會疾作,不果。
庭湊圍牛元翼于深州,官軍救之,不能進。
朝廷不得已,以庭湊為成德節度使,而遣韓愈宣慰之。
自是再失河北,終唐不能複取。
初,柳泌既誅,方士稍複。
因左右以進,上餌其金石之藥,至是疾作,崩,在位四年。
子敬宗湛即位,年方十五。
敬宗以昏戾失德,荒淫無度,而稍能信用裴度。
裴度在中書,左右忽白“失印”,聞者失色,度飲酒自如。
有頃,複白早“已得之”,度亦不喜。
或問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盜之,以印書券耳。
急之則投諸水火,緩之則還故處。
”人服其識量。
上好遊戲,狎昵群小,嬖幸用事。
善擊球,好手搏,性複褊急,宦官小過,動遭捶撻,皆怨且懼。
夜獵還宮,與宦官劉克明及擊球軍将蘇佐明等二十八人飲酒,上酒酣,入室更衣,殿上燭滅,劉克明等弒上于室内。
在位二年。
矯稱上旨,以憲宗第六子绛王悟權當軍國事。
知樞密王守澄等以衛兵讨克明殺绛,王悟迎敬宗弟江王涵立之,是為文宗。
時牛僧孺用,則傾李德裕;李德裕用,則傾牛僧孺。
各有朋黨互相擠援。
上每歎曰:“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上性儉素,聽朝之暇,惟以書史自娛,聲樂遊畋,未嘗留意。
且能虛懷聽納,然而優遊不斷,受制家奴。
上與李訓、鄭注謀誅宦官,既殺王守澄,因謀盡誅宦官,李訓複懼鄭注專有其功,因帥金吾衛士先期擊之。
事敗,李訓、鄭注反為宦官仇士良等所殺,自是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
宮宦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淩暴朝士如草芥。
上有疾,少間,坐思政殿,召當直學士周墀,賜之酒,因問曰:“朕可方前代何如主?”對曰:“陛下堯舜之王也。
”上曰:“朕何敢上比堯舜?所以伺卿者,何如周赧漢獻耳。
”墀驚曰:“彼亡國之主,豈可比聖德?”上曰:“赧,獻受制于強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
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因泣下沾襟。
墀伏地流涕。
自是不複視朝,在位十四年崩。
太子永早卒,上立敬宗子陳王成美為太子。
宦官仇士良、魚弘志以其立不由己,矯诏廢而殺之,而立帝弟穎王瀍為皇太弟,更名炎,遂即位,是為武帝。
上英敏特達,委任能臣,以李德裕為相。
澤潞節度使劉從谏卒,子劉稹秘不發喪,欲為留後。
上以謀于宰相李德裕曰:“稹所恃者,河朔三鎮耳。
若遣重臣往谕三鎮,以河朔自艱難以來,列聖已許傳襲,與澤潞不同,即委成德鎮王元逵、魏博鎮何弘敬、盧龍鎮張仲武攻之,則稹必成擒矣。
”上從之,遣禦史中丞李回宣谕河北三鎮,奉昭舉兵讨澤潞破之,邢、洛、磁三州降。
李德裕日:“澤潞根本,盡在山東,三州降,則上黨不日有變矣。
”上曰:“郭誼,稹謀主世,必枭劉稹以自贖。
”德裕曰:“誠如聖料。
”未幾,誼果斬稹,收稹宗族盡殺之,函稹首以降。
上餌方士金丹,漸覺有疾,而方士以為換骨。
凡服金丹者,則陽牡暴舉,禦女多多益善,始亦甚覺壯健美快,故雖以武宗之賢,亦不悟而服之。
初,憲宗納李锜妾,生光王怡。
怡幼時,宮中皆以為不慧,文宗以後,益自韬匿及上疾笃,諸宦官密于禁中定策,立怡為皇太叔,更名忱。
太叔見百官哀戚,裁決庶務,鹹當于理,人始知有隐德焉。
上在位六年崩,太叔宣宗即位,即罷李德裕不用。
初,武宗無後,王才人寵冠後宮,武宗欲立為後,李德裕以其族寒無子,恐不厭天下之望,止之。
武宗疾甚,顧之曰:“我死,汝當如何?”對曰:“願從陛下于九泉。
”武宗以巾授之。
武宗崩,才人即自缢。
宜宗聞而矜之,贈貴妃,同葬端陵。
小說家作孟才人是也。
宣宗精于聽斷,用法無私,從谏如流,重惜官賞,謹饬節儉,惠愛民物。
故時人号為小太宗。
然以察為明,無複仁恩,自是而唐衰矣。
上臨朝,接對群臣如賓客,每宰相奏事,旁無一人立者,威嚴不可仰視。
奏事既畢,忽怡然曰:“可以閑語矣。
”因問闾閻細事,或談宮中遊晏,無所不至,複正容申饬而後人。
上餌方士李元伯等藥,疽發于背,密以第三子夔王滋、屑王歸長等三人使立之,上在位十三年崩。
左軍中尉王宗實,叱歸長等責以矯诏,皆捧足乞命,乃迎長子郓王,立為太子,更名湜,取歸長等殺之。
太子即位,是為懿宗。
方士李玄伯等伏誅。
懿宗驕奢無度,淫樂不悛,李氏之亡,于茲決矣。
浙東裘甫作亂,攻陷象山,浙東騷動,安南都護王式讨平之。
桂州戍卒作亂,推判官龐勳為主,衆至十萬,康承訓與朱邢赤心讨平之。
赤心賜姓李,名國昌,以為大間軍節度使,即李克用父也。
上好奉佛,施與無度。
十四年正月,遣使迎佛骨,群臣有言憲宗迎佛骨尋晏駕者,上曰:“生得見之,死亦何恨。
” 上疾大漸。
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上少子普王俨為太子,上在位十四年崩。
太子即位,時年十二,是為僖宗。
僖宗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
上之為普王也,小馬坊使田令孜有寵,及即位,使知樞密,擢為中尉。
上時年十四,專事遊戲,政事一委令孜,呼為阿父。
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
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起義,所在蠭起。
濮州人王仙芝聚衆數千,起于長垣,今北直大名府長垣縣是也。
冤句人黃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土不第,遂為盜。
與仙芝剽掠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于重斂者争歸之,數月之間,衆至數萬。
飛蝗蔽天,所過赤地,從者益衆。
王仙芝進兵荊南等地,招讨使曾元裕大破之于申州,殺萬餘人,降萬餘人;又破之于黃梅,殺五萬餘人,追仙芝斬之。
義軍将領尚讓,帥仙芝餘黨,悉歸黃巢,推巢為沖天大将軍。
進兵山東、湖廣、河南等處,至于江南浙東,開山路七百裡,攻福建,所至收其精壯為兵。
鎮海節度使高骈遣将擊破之。
巢趨廣南,上表求為廣州節度使,朝廷不許。
巢急攻廣州,陷之。
左拾遺侯昌業,以義軍滿關東,而上專務遊戲,賞賜無度,田令孜專權無上,社稷将危,上疏極谏。
上大怒,召昌業至内侍省,賜死。
黃巢舉兵北向,衆二十餘萬,兵勢甚盛。
因兩京無備,遂陷東都,破潼關,直入長安。
宦官田令孜以神策兵五百,奉帝自金光門出,惟福王、穆王、澤王、壽王及妃嫔數人從行。
鳳翔節度使鄭畋谒于道次,請留鳳翔。
上曰嚴:“朕不欲密迩臣寇,且幸興元征兵,以圖收複。
”畋因刺血為表,請合諸道兵讨賊。
黃巢僭号,自稱大齊皇帝,殺唐宗室之在長安者無遺類。
初,黃巢帥衆,流而不守,至是始地矣。
田令孜勸上幸成都,從之。
初,砀山人朱溫(砀山,今江南徐州砀山縣是也),其父朱誠,以五經教授鄉裡。
生三子:長曰全昱,次日存,三日溫。
及誠卒,三子貧,傭食于蕭縣劉崇家。
全昱無才能,為人頗長者,存與溫俱勇而有力,溫尤兇悍,崇數笞辱之,崇母獨憐之,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汝曹善遇之。
”及黃巢兵起,存與溫俱從之。
黃巢攻嶺南,朱存戰死,巢陷長安,以溫為東南面行營先鋒,使攻陷同州,以為防禦使,守華、鄧諸州。
長安之陷,宦官楊光複慷慨忠義,在長安與周岌共起兵擊朱溫,敗之,遂克鄧州。
朱溫守華州,高骈畏賊,僞稱風痹,無複出兵。
骈召董昌于廣陵,錢镠說昌日:“觀高公無心讨賊,不若去之。
” 昌從之,引兵入據杭州,使錢镠取越州。
昌遂徙鎮越州,以謬知杭州事。
後謬據浙江等地,為吳越王,詳見下回。
時壽州屠者王緒,舉衆盜據壽州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