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六回 四十年彈指過海内風塵
關燈
小
中
大
及為屯衛将軍,次子智及為将作少監。
帝至江都,巡江淮,郡官谒見者,專問禮饷豐薄,豐則超遷,薄則停解。
由是郡縣竟為刻剝,以充貢獻。
民外逼盜賊,内苦重賦,加之饑馑,彩樹皮草根木葉而食;諸物盡,乃自相食。
官倉充裕,群吏畏法,莫敢赈救。
江都丞王世充以獻銅鏡屏風遷通守,又簡閱民間美女獻之,于是益寵任之。
炀帝以唐公李淵為宏化郡留守,淵禦衆寬簡,人多附之。
帝以淵相貌奇異,又名應圖谶,忌之。
征詣行在,淵遇疾未谒,其甥王氏在後宮,帝問之曰:“汝舅來何遲?”王氏以疾對。
帝曰:“可得死否?”淵聞之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炀帝乃以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承制黜陟,讨捕群賊。
初,淵娶窦毅女,生建成、世民、元霸、元吉。
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見隋室方亂,陰有安天下之志。
傾身下士,散财結客,鹹得其歡心。
晉陽宮監裴寂,與劉文靜同宿,見城上烽火,寂歎曰:“貪賤如此,複逢亂離,将何以自存!”文靜笑曰:“時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憂貧賤?”文靜見李世民而異之,深自結納,謂寂曰:“此非常人,豁達類漢高,神武同魏祖,年雖少,命世才也。
文靜坐與李密連婚,系太原獄,世民就省之。
文靜曰:“天下大亂,非漢高光武之才,不能定也。
”世民曰:“安知其無,但人不識耳。
我來相省,非兒女之情,欲與君議大事也,計将安出?”文靜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圍逼樂都,群盜殆以萬數。
當此之際,有真主驅駕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
太原百姓,皆避盜入城,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傑,一旦收集,可得十萬人。
尊公所将之兵,複有數萬。
一言出口,誰敢不從。
以此乘虛入關,号令天下,不過半年,帝業成矣。
”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
”乃陰部署賓客,淵不之知也。
世民乘間屏人說淵曰:“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
晉陽城外,皆為戰場。
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嚴刑,危亡無日。
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淵大驚曰:“汝安得為此言?”明日,世民複說淵曰:“今盜賊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賊,賊可盡乎? 願大人勿疑。
”淵歎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軀亦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矣。
”先是,晉陽宮監裴寂以晉陽宮人私侍淵寝,淵從寂飲,酒酣。
寂從容言曰:“二郎陰養死士,欲舉大事,正為寂以宮人侍公,恐事覺并誅,為此急計耳。
衆情已協,公意如何?”淵曰:“吾兒誠有此謀,事已如此,當複奈何,正須從之耳!” 會炀帝以李淵不能禦寇,遣使執詣江都。
淵大懼,世民與寂等複說淵曰:“事已迫矣,宜早定大計。
”淵然之。
适劉武周據汾陽,世民言于淵曰:“大人為留守,而盜賊竊據離宮,不早建大計,禍今至矣。
”炀帝人業十三年五月,淵乃命世民與劉文靜等各募兵。
旬日之間,衆至萬人,王威、高君雅見淵兵大集,疑有異志,欲讨淵。
淵使世民伏兵殺之。
時文靜勸淵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淵從之。
遣使如突厥,突厥欲淵為帝,則以兵相助,淵不可。
裴寂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改易旗幟,雜用绛白,以示突厥。
淵曰:“此可謂掩耳盜鈴,然逼于時事,不得不爾。
”乃許之。
命劉文靜出使,以此告突厥,且借兵。
私謂文靜曰:“胡騎人中國,生民之大蠹也。
”吾所以借兵者,恐劉武周引之,共為變患,聊欲借之,以為聲勢耳。
數百人之外,無所用之。
”淵使世民将兵擊西河郡,郡丞高德儒閉城拒守,攻拔之,執德儒至軍門。
世民數之曰:“汝指野鳥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
吾興義兵,正為誅佞人耳。
”遂斬之,其餘不戮一人,秋毫無犯,遠近聞之大悅。
世民等引兵還晉陽,往返凡九日。
淵喜曰:“以此行兵,雖橫行天下可也。
”遂定入關之計。
秋七月,淵泓于元吉為太原太守,留守晉陽。
淵帥甲士三萬發晉陽,立軍門誓衆,移檄郡縣,谕以尊立代王之意。
隋代王侑遣宋老生帥精兵二萬屯霍邑,屈突通将骁果數萬屯河東以拒淵。
會積雨,淵不得進,軍中乏糧,劉文靜未返。
或傳突厥與劉武周乘虛襲晉陽,淵召将佐謀北還。
裴寂等皆以為不如還救糧本,更圖後舉。
世民曰:“今禾菽被野,何憂乏糧?老生輕躁,一戰可擒。
李密顧戀倉粟,未遑遠略。
武周與突厥,外雖相附,内實相猜。
武周雖遠利太原,豈可近忘馬邑?本興大義,當奮不顧身,以救蒼生。
先入鹹陽,号令天下。
今遇小敵,遽爾班師,恐從義之衆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為賊耳,何以自全?”淵不聽,促令引發。
世民将複入谏,會日暮,淵已寝。
世民不得入,号哭于外,聲聞帳中。
淵召問之,世民曰:“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克,退還則散。
衆散于前,敵乘于後,死亡無日,何得不悲!”淵乃悟。
時左軍已發,世民乃與建成分道夜追左軍複返太原。
運糧亦至。
八月雨霁,淵進軍趨霍邑,宋老生将兵三萬迎戰,世民以數千騎擊斬之,遂克霍邑。
又克臨汾、绛郡,下韓城、馮翊等地。
時河東未下,李淵欲引兵西趨長安,猶豫未決。
裴寂曰:“屈突通擁大衆,憑堅城,吾舍之而去,若進攻長安不克,退為河東所踵,腹背受敵,此危道也。
不若先克河東。
”世民曰:“不然
帝至江都,巡江淮,郡官谒見者,專問禮饷豐薄,豐則超遷,薄則停解。
由是郡縣竟為刻剝,以充貢獻。
民外逼盜賊,内苦重賦,加之饑馑,彩樹皮草根木葉而食;諸物盡,乃自相食。
官倉充裕,群吏畏法,莫敢赈救。
江都丞王世充以獻銅鏡屏風遷通守,又簡閱民間美女獻之,于是益寵任之。
炀帝以唐公李淵為宏化郡留守,淵禦衆寬簡,人多附之。
帝以淵相貌奇異,又名應圖谶,忌之。
征詣行在,淵遇疾未谒,其甥王氏在後宮,帝問之曰:“汝舅來何遲?”王氏以疾對。
帝曰:“可得死否?”淵聞之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炀帝乃以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承制黜陟,讨捕群賊。
初,淵娶窦毅女,生建成、世民、元霸、元吉。
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見隋室方亂,陰有安天下之志。
傾身下士,散财結客,鹹得其歡心。
晉陽宮監裴寂,與劉文靜同宿,見城上烽火,寂歎曰:“貪賤如此,複逢亂離,将何以自存!”文靜笑曰:“時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憂貧賤?”文靜見李世民而異之,深自結納,謂寂曰:“此非常人,豁達類漢高,神武同魏祖,年雖少,命世才也。
文靜坐與李密連婚,系太原獄,世民就省之。
文靜曰:“天下大亂,非漢高光武之才,不能定也。
”世民曰:“安知其無,但人不識耳。
我來相省,非兒女之情,欲與君議大事也,計将安出?”文靜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圍逼樂都,群盜殆以萬數。
當此之際,有真主驅駕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
太原百姓,皆避盜入城,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傑,一旦收集,可得十萬人。
尊公所将之兵,複有數萬。
一言出口,誰敢不從。
以此乘虛入關,号令天下,不過半年,帝業成矣。
”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
”乃陰部署賓客,淵不之知也。
世民乘間屏人說淵曰:“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
晉陽城外,皆為戰場。
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嚴刑,危亡無日。
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淵大驚曰:“汝安得為此言?”明日,世民複說淵曰:“今盜賊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賊,賊可盡乎? 願大人勿疑。
”淵歎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軀亦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矣。
”先是,晉陽宮監裴寂以晉陽宮人私侍淵寝,淵從寂飲,酒酣。
寂從容言曰:“二郎陰養死士,欲舉大事,正為寂以宮人侍公,恐事覺并誅,為此急計耳。
衆情已協,公意如何?”淵曰:“吾兒誠有此謀,事已如此,當複奈何,正須從之耳!” 會炀帝以李淵不能禦寇,遣使執詣江都。
淵大懼,世民與寂等複說淵曰:“事已迫矣,宜早定大計。
”淵然之。
适劉武周據汾陽,世民言于淵曰:“大人為留守,而盜賊竊據離宮,不早建大計,禍今至矣。
”炀帝人業十三年五月,淵乃命世民與劉文靜等各募兵。
旬日之間,衆至萬人,王威、高君雅見淵兵大集,疑有異志,欲讨淵。
淵使世民伏兵殺之。
時文靜勸淵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淵從之。
遣使如突厥,突厥欲淵為帝,則以兵相助,淵不可。
裴寂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改易旗幟,雜用绛白,以示突厥。
淵曰:“此可謂掩耳盜鈴,然逼于時事,不得不爾。
”乃許之。
命劉文靜出使,以此告突厥,且借兵。
私謂文靜曰:“胡騎人中國,生民之大蠹也。
”吾所以借兵者,恐劉武周引之,共為變患,聊欲借之,以為聲勢耳。
數百人之外,無所用之。
”淵使世民将兵擊西河郡,郡丞高德儒閉城拒守,攻拔之,執德儒至軍門。
世民數之曰:“汝指野鳥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
吾興義兵,正為誅佞人耳。
”遂斬之,其餘不戮一人,秋毫無犯,遠近聞之大悅。
世民等引兵還晉陽,往返凡九日。
淵喜曰:“以此行兵,雖橫行天下可也。
”遂定入關之計。
秋七月,淵泓于元吉為太原太守,留守晉陽。
淵帥甲士三萬發晉陽,立軍門誓衆,移檄郡縣,谕以尊立代王之意。
隋代王侑遣宋老生帥精兵二萬屯霍邑,屈突通将骁果數萬屯河東以拒淵。
會積雨,淵不得進,軍中乏糧,劉文靜未返。
或傳突厥與劉武周乘虛襲晉陽,淵召将佐謀北還。
裴寂等皆以為不如還救糧本,更圖後舉。
世民曰:“今禾菽被野,何憂乏糧?老生輕躁,一戰可擒。
李密顧戀倉粟,未遑遠略。
武周與突厥,外雖相附,内實相猜。
武周雖遠利太原,豈可近忘馬邑?本興大義,當奮不顧身,以救蒼生。
先入鹹陽,号令天下。
今遇小敵,遽爾班師,恐從義之衆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為賊耳,何以自全?”淵不聽,促令引發。
世民将複入谏,會日暮,淵已寝。
世民不得入,号哭于外,聲聞帳中。
淵召問之,世民曰:“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克,退還則散。
衆散于前,敵乘于後,死亡無日,何得不悲!”淵乃悟。
時左軍已發,世民乃與建成分道夜追左軍複返太原。
運糧亦至。
八月雨霁,淵進軍趨霍邑,宋老生将兵三萬迎戰,世民以數千騎擊斬之,遂克霍邑。
又克臨汾、绛郡,下韓城、馮翊等地。
時河東未下,李淵欲引兵西趨長安,猶豫未決。
裴寂曰:“屈突通擁大衆,憑堅城,吾舍之而去,若進攻長安不克,退為河東所踵,腹背受敵,此危道也。
不若先克河東。
”世民曰:“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