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關燈
小
中
大
超拜鄭铎為内史大夫,委以朝政。
殺其叔父齊王憲,又殺徐州總管王軌及宮正宇文孝伯。
忠正之士,骈首就戮。
立妃楊氏為皇後,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
在位一年,傳位于太子闡,是為靜帝。
年方六歲,自稱天元皇帝。
務自尊大,恣為淫戲,日夜不休,搜取美女,以實後宮。
驕侈昏暴,喜怒無常,人不自保。
後父堅,位隆望重,天元忌之,堅不自安。
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不豫而還,是日即殂。
堅自為丞相,總知中外兵馬事,革宣帝苛酷之政,更為寬大,躬行節儉,中外悅之。
因召公卿謂曰:“欲求富貴者,宜相随堅。
”夜複召太史庚季才問曰:“天時人事何如?”季才曰:“天道精微,難可意測,以人事蔔之,符兆定矣。
”獨孤夫人亦謂堅曰:“騎虎之勢,必不得下,勵之。
”堅乃以世子勇為洛州總管,大殺諸王之不附己者,遂篡位。
靜帝闡下诏,禅位于隋,在位三年,北周亡。
起陳文帝丁醜,終陳武帝辛醜,凡五主,共二十五年。
窦毅之女,聞周主禅,身投堂下,撫膺歎息曰:“恨我不為男子,救舅氏之難。
”毅及襄陽公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由是奇之。
及長,以适唐公李淵,後代隋而有天下。
卻說隋高祖文帝堅,小字那羅延,魏恭帝賜姓普六茹,本姓楊氏,宏農華陰人,今陝西西安府華陰縣是也。
漢太尉震之後。
父忠,仕魏及周,以功封隋公,堅襲爵。
堅生而有異,母不能鞠。
宅旁有尼寺,一尼抱歸以鞠之。
一日尼出,付其母自抱,角出鱗起,母大驚,堕之地。
尼心動,亟還,見之曰:“驚我兒,緻今晚得天下。
”及長,相表奇異。
堅深自匿晦,至是篡位,都長安國,号隋。
立獨孤氏為後。
後謙恭,好讀書,言事多與隋主意合,甚寵憚之,宮中稱為二聖。
隋主弒故靜帝闡,盡滅宇文氏之族,自周太祖以下,子孫皆死。
隋高穎、蘇威同心協贊,政無大小,帝悉與之謀,數年之中,天下稱治。
隋滅後梁,又滅陳,合天下為一統。
其滅梁、滅陳事,已見二十三回,不贅。
《綱鑒》紀事,以隋接陳,以隋文帝開皇九年,直接陳後主祯明二年。
隋仁壽宮成,帝幸之。
時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楊素悉焚之,帝不悅。
及見制度壯麗,大怒日:“素為吾結怨天下。
”素慮獲譴,封德彜曰:“公勿憂,俟皇後至,必有恩诏。
”明日,後勞之曰:“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
盛飾此宮,豈非忠孝。
”賜赍甚厚。
素薦德彜,帝擢為内史舍人。
帝以盜賊繁,多,命盜一錢以上皆棄市,或三人共盜一瓜,事發即死。
天下懔懔,有數人劫執事而謂之曰:“吾豈求财者耶?但為枉人來耳。
爾為我奏至尊,自古以來,體國立法,未有盜一錢而死者,爾不為我以聞。
吾更來,爾屬無噍類矣。
”帝聞之,乃停此法。
帝性嚴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
每旦聽朝,日昃忘倦。
雖啬于财,而至于賞賜有功,即無所吝,将士戰殁,必加優恤,仍遣使者勞問其家。
愛養百姓,勸課農桑。
輕傜薄賦,其自奉養。
務為儉素,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乘輿服禦,敝者随令補用,後宮服瀚濯之衣,天下化之。
大夫率衣絹布裝,帶不過銅鐵骨角,以故衣食滋殖。
他庫盈溢,受禅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未年将近九百萬。
然猜忍苛察,信受讒言,文法自矜,忌刻臨下,常令左右觇視内外,有過失則加重罪。
又患令吏贓污,私使人以錢帛遣之,得犯立斬。
每于殿廷捶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功臣故舊,無始終得全者。
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初,帝使太子勇參決政事,時有損益。
勇性寬厚,率意無矯飾,帝性節儉,而勇服用多侈,恩寵始衰。
勇多内寵,嫡妃無寵死,而多庶子,獨孤後深惡之。
晉王廣彌自矯飾,為奪嫡計,後贊帝廢勇及其男女并為庶人,而立晉王廣為太子,天下同日地震。
其後獨孤後先帝而崩,及帝寝疾,楊素、柳述、元俨皆入閣侍疾,召太子入居殿中,太子預拟帝不諱後事,為書問仆射楊素,素錄事狀以報,宮人誤送帝所,帝覽之大恚。
帝所幸陳夫人,陳宣帝女也,極有美色。
旦出更衣,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
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
”上愈恚。
抵牀曰:“畜生何足以付大事,獨孤誤我。
” 乃呼柳述、元俨曰:“召我兒。
”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
”述岩出閣為敕書。
素聞之,以白太子,乃矯诏執述、俨系獄,追東官兵帖,上台宿衛,門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令右庶子張衡入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别室。
俄而上崩,在位二十四年。
甫後,太子封小金合,遣使者以賜陳夫人,夫人以為鸩毒,懼甚,發之,乃同心結也。
夫人恚而卻坐,下肯緻謝,諸宮人共逼之,乃拜使者,是夜太子烝焉。
明日發喪即位,是為炀帝,矯稱高祖诏,賜故太子勇死,不為置嗣。
徙柳述、元俨于嶺南。
初,高祖惟與獨孤後相愛,傍無姬妾,五子同母,章謂必相和睦。
其後互相猜忌,五子皆不得壽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殺其叔父齊王憲,又殺徐州總管王軌及宮正宇文孝伯。
忠正之士,骈首就戮。
立妃楊氏為皇後,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
在位一年,傳位于太子闡,是為靜帝。
年方六歲,自稱天元皇帝。
務自尊大,恣為淫戲,日夜不休,搜取美女,以實後宮。
驕侈昏暴,喜怒無常,人不自保。
後父堅,位隆望重,天元忌之,堅不自安。
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不豫而還,是日即殂。
堅自為丞相,總知中外兵馬事,革宣帝苛酷之政,更為寬大,躬行節儉,中外悅之。
因召公卿謂曰:“欲求富貴者,宜相随堅。
”夜複召太史庚季才問曰:“天時人事何如?”季才曰:“天道精微,難可意測,以人事蔔之,符兆定矣。
”獨孤夫人亦謂堅曰:“騎虎之勢,必不得下,勵之。
”堅乃以世子勇為洛州總管,大殺諸王之不附己者,遂篡位。
靜帝闡下诏,禅位于隋,在位三年,北周亡。
起陳文帝丁醜,終陳武帝辛醜,凡五主,共二十五年。
窦毅之女,聞周主禅,身投堂下,撫膺歎息曰:“恨我不為男子,救舅氏之難。
”毅及襄陽公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由是奇之。
及長,以适唐公李淵,後代隋而有天下。
卻說隋高祖文帝堅,小字那羅延,魏恭帝賜姓普六茹,本姓楊氏,宏農華陰人,今陝西西安府華陰縣是也。
漢太尉震之後。
父忠,仕魏及周,以功封隋公,堅襲爵。
堅生而有異,母不能鞠。
宅旁有尼寺,一尼抱歸以鞠之。
一日尼出,付其母自抱,角出鱗起,母大驚,堕之地。
尼心動,亟還,見之曰:“驚我兒,緻今晚得天下。
”及長,相表奇異。
堅深自匿晦,至是篡位,都長安國,号隋。
立獨孤氏為後。
後謙恭,好讀書,言事多與隋主意合,甚寵憚之,宮中稱為二聖。
隋主弒故靜帝闡,盡滅宇文氏之族,自周太祖以下,子孫皆死。
隋高穎、蘇威同心協贊,政無大小,帝悉與之謀,數年之中,天下稱治。
隋滅後梁,又滅陳,合天下為一統。
其滅梁、滅陳事,已見二十三回,不贅。
《綱鑒》紀事,以隋接陳,以隋文帝開皇九年,直接陳後主祯明二年。
隋仁壽宮成,帝幸之。
時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楊素悉焚之,帝不悅。
及見制度壯麗,大怒日:“素為吾結怨天下。
”素慮獲譴,封德彜曰:“公勿憂,俟皇後至,必有恩诏。
”明日,後勞之曰:“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
盛飾此宮,豈非忠孝。
”賜赍甚厚。
素薦德彜,帝擢為内史舍人。
帝以盜賊繁,多,命盜一錢以上皆棄市,或三人共盜一瓜,事發即死。
天下懔懔,有數人劫執事而謂之曰:“吾豈求财者耶?但為枉人來耳。
爾為我奏至尊,自古以來,體國立法,未有盜一錢而死者,爾不為我以聞。
吾更來,爾屬無噍類矣。
”帝聞之,乃停此法。
帝性嚴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
每旦聽朝,日昃忘倦。
雖啬于财,而至于賞賜有功,即無所吝,将士戰殁,必加優恤,仍遣使者勞問其家。
愛養百姓,勸課農桑。
輕傜薄賦,其自奉養。
務為儉素,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乘輿服禦,敝者随令補用,後宮服瀚濯之衣,天下化之。
大夫率衣絹布裝,帶不過銅鐵骨角,以故衣食滋殖。
他庫盈溢,受禅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未年将近九百萬。
然猜忍苛察,信受讒言,文法自矜,忌刻臨下,常令左右觇視内外,有過失則加重罪。
又患令吏贓污,私使人以錢帛遣之,得犯立斬。
每于殿廷捶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功臣故舊,無始終得全者。
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初,帝使太子勇參決政事,時有損益。
勇性寬厚,率意無矯飾,帝性節儉,而勇服用多侈,恩寵始衰。
勇多内寵,嫡妃無寵死,而多庶子,獨孤後深惡之。
晉王廣彌自矯飾,為奪嫡計,後贊帝廢勇及其男女并為庶人,而立晉王廣為太子,天下同日地震。
其後獨孤後先帝而崩,及帝寝疾,楊素、柳述、元俨皆入閣侍疾,召太子入居殿中,太子預拟帝不諱後事,為書問仆射楊素,素錄事狀以報,宮人誤送帝所,帝覽之大恚。
帝所幸陳夫人,陳宣帝女也,極有美色。
旦出更衣,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
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
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
”上愈恚。
抵牀曰:“畜生何足以付大事,獨孤誤我。
” 乃呼柳述、元俨曰:“召我兒。
”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
”述岩出閣為敕書。
素聞之,以白太子,乃矯诏執述、俨系獄,追東官兵帖,上台宿衛,門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令右庶子張衡入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别室。
俄而上崩,在位二十四年。
甫後,太子封小金合,遣使者以賜陳夫人,夫人以為鸩毒,懼甚,發之,乃同心結也。
夫人恚而卻坐,下肯緻謝,諸宮人共逼之,乃拜使者,是夜太子烝焉。
明日發喪即位,是為炀帝,矯稱高祖诏,賜故太子勇死,不為置嗣。
徙柳述、元俨于嶺南。
初,高祖惟與獨孤後相愛,傍無姬妾,五子同母,章謂必相和睦。
其後互相猜忌,五子皆不得壽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