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關燈
有更易,齊主緯乃傳位于太子恒。

    恒時年方八歲,緯自為太上皇,在位十二年。

    周師入邺,齊太上與穆後、馮淑妃及幼主恒等奔青州,高阿那肱密召周師,擒齊太上與後妃、幼主并胡太後等送邺,北齊亡,凡六主。

    起梁簡文帝庚午,終陳宣帝丁酉,共二十八年。

    其後周主邕殺高緯,夷其族。

    太後、後妃等貧不能自給,有為尼、為娼、為人妾者。

    或曰:胡太後善彭祖、夏姬采補之術,貌極美,年雖老而有少容。

    後與穆後、馮淑妃等俱為娼,日與長安諸少年遊,得恣其欲,歎曰:“為後何如為娼樂也。

    ”至盛唐尚在,不見其老。

    事見小說其東魏北齊之事,俱已叙完。

    再叙西魏,北周之事。

    初,高歡舉兵反,魏主修奔宇文泰軍。

    卻說宇文氏,炎帝神農之後,其先曰葛烏兔,雄武多算略,鮮卑慕之,奉以為主。

     遂總十二部落,世為大人。

    其後有普回者,因狩得玉玺,有文曰皇帝玺。

    普回異之,以為天授。

    其俗謂天曰宇,謂君曰文,因号宇文國,并以為氏。

    普回子莫那,徙居遼西,九世至逸豆歸,為前燕慕容皇光所滅。

    其子陵仕燕,後歸魏,徙居武川。

    陵曾孫肱生子泰,生而有黑氣如蓋,下覆其身,故小字黑獺。

    及長,身長八尺,美須髯,發長委地,手垂過膝,輕财好施。

    年十八,為葛榮将。

    榮敗入魏,為爾朱榮統軍,尋為賀拔嶽司馬。

    及嶽為陳悅所殺,即代統嶽軍。

    及魏主修奔泰,以泰為大丞相,掌軍國之政,尚孝武帝妹馮翊長公主。

    魏主修閨門無禮,從妹不嫁者三人,皆封公主。

    平原公主明月,南陽王寶炬之同産也,淫于魏主,從入人關,丞相泰使元氏及諸王取明月殺之。

    魏主不悅,或時彎弓,或時推案,由是複與泰有隙。

    魏主飲酒,遇鸩而殂。

    泰立南陽王寶炬為帝,是為西魏。

    大丞相泰置紙于陽武門,以求直言,召用蘇綽,寵遇日隆。

    泰欲為富國強兵之術,度支尚書蘇綽,教以減官員,置貳長,并置屯田,以資軍國,搜簡賢才,以為守令,國内稱治。

    及綽卒,宇文泰以其生平廉讓,歸葬武功,載以布車一乘,泰與群公步送,酹酒言曰:“爾知吾心,吾知爾意。

    方欲平定夫下,奈何遽舍我去?”因舉聲恸哭,不覺卮落于手。

    西魏文帝寶炬在位十七年殂。

    太子欽立。

    宇文泰諸于皆幼,兄子章武公導、中山公護皆出鎮,惟以諸婿為心膂。

    魏主欽密謀誅泰。

    事洩,泰廢之,在位二年,置之雍州,尋弒之。

    而立其弟齊王廓,是為恭帝,去年号,惟稱元年,複姓拓跋氏。

    泰以古制,降諸王爵,皆為公。

    泰自為太師大冢宰。

    泰能駕馭英雄,鹹得其用。

    性好質素,不尚虛飾。

    明達玫事,崇儒好古,凡有施設,皆依仿三代而為之。

    泰自北巡還,至牽牛山而病,驿召中山公護,護至泾州,泰謂之曰:“吾諸子皆幼,外寇方強。

    ”天下事皆屬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

    ”遂卒。

    初,泰尚魏武帝妹,生覺;姚夫人生毓。

    毓于諸子為最長,泰立覺為嗣,時年十五,以覺為周公。

    護以周公覺幼弱,欲使早正位,以定人心。

    以魏主诏禅位于周,封魏主為宋公,魏恭帝廓在位十三年而被篡,尋為所弒。

    覺即天王位,以中山公護為大司馬。

    西魏亡,凡三主。

    起梁武帝乙卯,終陳武帝丁醜,共二十三年。

    自代及西魏,通共三百三十七年。

     周主覺性剛果,惡護之專,與司會李植、司馬孫恒、宮伯乙弗鳳、賀拔提等,謀誅護。

    事茲,護殺鳳等,幽周主于舊第,月餘弒之。

    武帝時追贈為孝闵帝,在位一年。

    迎甯都公毓即天王位,複稱皇帝,建年号,是為世祖明帝。

    周主毓明敏有識量,護憚之,置毒于糖,饋而進之。

    周主覺之,口授遺诏曰:“朕子年幼,未堪當國,魯公邕,朕之介弟,寬仁大度,必能宏我周家。

    ”遂殂,在位三年。

    高祖武帝邕立,時大權盡歸于護。

     諸子及僚屬貪殘恣橫,士民患之。

    周主深自晦匿,密與母弟衛公直、宮伯宇文神舉、下大夫王軌、右侍宇文孝伯等謀誅之。

     周主每于禁中見護,常行家人禮,至是引護入谒太後,謂曰:“太後好飲,屢谏未納。

    因出懷中酒诰授之曰:“願見,以此入谏。

    ”護入讀未畢,周主以玉珽自後擊之,護踣于地,直躍出,斬之,收其子弟親黨于殿中殺之。

    周主始親政事。

    周太後叱奴氏殂,周主行三年之喪。

    周主因齊主緯肆虐無道,興師伐齊,獲齊主緯及幼主恒等以歸,遂滅齊。

    滅齊事已見前。

     周主邕性節儉,既勝齊,乃毀其宮室之壯麗者,常服布袍,寝布被,後宮不過十餘人。

    至是诏唯置妃二人,世婦三人,禦妻三人,餘皆減之。

    每行兵,親在行陣,步涉山谷,撫将士有恩,而明察果斷,用法嚴峻,由是将士畏威,而樂為之死。

    周主邕為太子斌納楊妃氏,即隋公楊堅女也。

    太子多失德,王軌、宇文孝伯嘗與周主言:“太子必不克負荷。

    ”周主默然。

    軌又數言太子非社稷主,楊堅有反相,周主遲疑未決。

    後因伐突厥有疾而還,遂殂。

    在位一十八年,壽止三十六歲。

    太子斌立,是為宣帝。

    始立即逞奢欲,曾無戚容,扪其杖痕大罵曰:“死晚矣!”閱視宮人,逼而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