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關燈
墜太後于地,頗有所傷。

    既醒,大慚恨,口自責數,執杖脫背就罪。

    太後前自抱之。

    齊主流涕苦請,乃笞五十,然後衣冠拜謝,悲不自勝。

    因戒酒一旬,又複如初。

    高氏婦女,不問親疏,往往亂之。

    或以賜左右,不從者手刃之。

    齊主納娼婦薛氏有寵,清河王嶽嘗因其姊迎之至第,齊王鸩殺嶽,久之忽思薛氏與嶽通,斬其首,藏之于懷,出東山宴飲,勸酬始令,忽出其首,投于盤上,支解其屍,弄其髀骨為琵琶。

    一座大驚。

    複命收取,對之流涕,載屍以出,披發跣步,哭而随之。

    仆射崔暹卒,齊主幸其第哭之,謂其妻李氏曰:“頗思暹乎?”對曰:“思之。

    ”齊主曰:“然則盍往省之?”乃斬其姜,擲首牆外,又殺其弟。

    上黨王渙、永安王浚,以其數谏也,以浚、渙妃賜左右之殺浚、渙者。

    齊主洋性殘忍,醉辄殺人,以為戲樂。

    楊愔乃籠死囚應用,謂之供禦,三月不殺,則赦之。

    然洋雖無道,而能委政楊愔,總攝機衡,是以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

    獎拔賢能,齊國亦治。

     齊主洋殂于晉陽,在位十年,太子殷即位,洋第六弟常山王演,殺尚書令楊愔、侍中燕子獻等。

    自為丞相。

    殷在位一年,演廢之為濟南王而自立,是為肅宗孝昭帝。

    未幾弒殷,谥為闵悼王。

    齊主演許以第九弟長廣王湛為太弟,既而立太子百年,以湛守邺。

    湛心懷不平,齊主演識度沉敏,明習吏事,勵精圖治。

    性孝友,太後不豫,衣不解帶,木後嘗心痛,齊主侍立帷前,以爪掐掌代痛,血流出袖。

    友愛諸弟,無君臣之隔。

    演在位一年,忽見文宣帝洋與楊愔、燕子獻等為祟,病遂危笃,備極厭讓之事,諸屬歌舞自若,乃征長廣王湛立之。

    又與書曰:“百年無罪,可于樂處置之,勿效前人。

    ”遂殂。

    湛自邺馳赴晉陽即位,是為世祖武成帝,封故太子百年為樂陵王。

    婁太後殂,齊主服绯袍,置酒作樂如故。

    又逼通其嫂文宣帝洋之妻昭信宮李後,曰:“若不從,當殺爾子。

    ”後懼而從之,既而有娠。

    其子太原王紹德至閣,不得見,有怨言,後大慚。

    生女不舉,齊主诟曰:“爾殺我女,我何得不殺爾兒?”對後以刀殺紹德,後大哭。

    齊主怒,裸後鞭之。

    白虹貫曰,齊主湛欲以故太子百年厭之。

    百年嘗作數敕字,教書者封奏之。

    齊主怒,使召百年,百年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其妃斛律氏而入。

    齊主遣左右亂捶之,氣息将盡,乃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妃把玦哀号,不食而卒,玦猶在手,拳不可開。

    齊主湛驕奢淫佚,賦役繁重,吏民苦之。

    後胡氏,嘗幸和士開、婁定遠等,時人号為朝中八貴,彗星見,齊主湛傳位于太子緯,自稱太上皇。

    湛在位四年,又在太上皇位四年殂。

    齊主緯年少,多嬖寵,外寵高阿那肱、韓長鸾、和士開、祖珽等,内寵乳母陸令萱、宮婢穆舍利等,皆專權用事。

    原太後出入不節,既與和士開等通,複與沙門統縣獻通,諸僧至有戲呼縣獻為太上皇者。

    齊主聞而未之信,後朝太後,見二尼而悅之,召至,乃男子也,于是昙獻事亦發,皆伏誅。

    齊主緯以斛律光之女為後,因以斛律光輔政。

    旋光性節儉,不貪權勢,自結發從軍,未嘗敗北,深為鄰國所憚。

    周黔州刺史韋孝寬密為謠言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

    ”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舉。

    ”令諜傳之于邺。

    幸臣祖埏使其妻兄奏之,齊主殺光并其二子,廢皇後斛律氏。

    周主聞之大喜,為之大赦,而齊事不可為矣。

    齊主緯言語澀讷,不喜見朝士,非寵私狎昵,未嘗交語。

    承武成帝湛奢侈之後,後宮皆寶衣玉食,競為新巧,一裙值萬匹,鏡台值千金,盛修宮苑,窮極壯麗。

    每有災異,寇盜辄多。

    設齋以為修德,自彈琵琶,為無愁之曲,民間謂之無愁天子。

    又于華林園立貧兒村,自衣褴樓之衣,行乞其間,以為樂寵。

    任宦官參預機權,官由财進,獄以賄成。

    蒼頭劉桃枝等皆開府封王,其餘歌舞巫觋入等,濫得富貴者,殆以萬數。

    至狗、馬、鷹及鬥雞,皆有儀司、郡君、開府之号,而食其祿。

    一戲之賞,動逾巨萬。

     府藏空竭,乃诏郡縣賣官,守令率多商賈,競為貪縱,民不聊生。

    周主邕謀伐之,自将伐齊,師入齊境,攻河陽大城,拔之,進圍洛口,拔東、西二城。

    周主以有疾,夜引兵還。

    次年,複自将伐齊,攻平陽城,遂克晉州。

     初,穆後愛衰,其侍婢馮小憐大幸,齊主緯以為淑妃,誓同生死。

    時方與妃獵于天池,告急者三至。

    丞相高阿那肱曰:“大家正為樂,邊鄙小事,何急奏為?”至摹使至,則平陽已陷矣。

    齊主将還,妃請更殺一圍,從之。

    齊主自率大軍至平陽。

    周主使大将軍梁士彥為晉州刺史,守平陽,自引兵還。

    齊師遂圍平陽,梁士彥固守不下,齊大作地道攻城,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勢欲入。

    齊主敕且止,召淑妃共觀之。

    淑妃妝點不時至,周人以木拒塞之,城遂不下。

    周主邕複引兵至平陽擊齊師,齊主緯與馮淑妃并騎觀戰,東偏小卻,淑妃怖曰:“軍敗矣。

    ” 齊主遂與淑妃北走,齊師大潰。

    齊主奔晉陽,周師攻克之。

    齊主奔邺,周師趨邺。

    望氣者言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