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十遇征夫九皺眉,忘餐廢寝有誰知。
中宵破夢兜鈴舉,頓飯驚心戰馬嘶。
剪發搓繩穿斷臼,拆衣抽線補殘旗。
風流宰相龍樓宴,翠袖雙扶下玉梯。
卻說東魏高歡,字賀六渾,蓨人,今直隸河間府景州是也。
在杜洛周黨中,逃奔葛榮,既而亡歸爾朱榮。
爾朱兆授以兵柄,封為渤海王。
高歡既滅爾朱兆,又逼魏主修奔宇文泰軍,歡立清河世子善見為帝,以洛陽逼近西魏,乃遷都邺。
高歡多在晉陽。
遣其世子澄在邺輔政。
歡因宇文泰先殺其将窦泰,将兵至沙,西魏諸将皆懼。
宇文深獨曰:“歡鎮撫河北,甚得衆心,未易卒圖。
今懸師渡河,可一戰擒也。
”西魏宇文泰迎戰于渭曲,東魏望見西魏兵少,争進擊之,無複行列。
泰鳴鼓,士皆奮起合戰。
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東魏兵中絕,遂大敗,歡乃馳去。
泰還軍渭南,乃于戰所,人種柳一株,以旌武功。
高歡悉衆伐西魏,攻玉壁,西魏韋孝寬随機禦之,歡不能克,乃使祖珽說之使降,孝寬曰:“攻者自勞,守者自逸,孝寬關西男子,必不為降将軍也。
”歡士卒死者七八萬。
有星墜歡營中,大懼而還。
大丞相高歡病,使次子太原公洋鎮邺,征世子澄赴晉陽。
歡性深密,終日俨然,人不能測,機權之際,變化若神,制馭軍旅,法令嚴肅,聽斷明察,不可欺犯,文武樂為之用。
及病笃,謂世子澄曰:“侯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之志,顧我能畜養,非汝所能駕馭也。
堪敵侯景者,惟有慕容紹宗。
”及卒,澄秘不發喪,自出巡撫諸州,因朝于邺。
東魏主與之宴,澄起舞,識者知其不終。
澄還晉陽,以其弟洋為京畿大都督,留邺,遂歸發喪。
東魏主贈歡相國齊王,備九錫殊禮,以澄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侯景素輕澄,諸将如高敖、曹彭樂等,皆勇冠一時,景皆輕之。
及聞歡卒,遂以河南降西魏,後複降于梁。
東魏主孝靜帝,美容儀,膂力過人,射無不中。
好文學,從容沉雅。
時人以為有孝文風烈,大将軍澄深忌之。
初,高歡自病逐君之醜事,魏主禮甚恭。
及澄當國,倨傲頗甚,嘗侍飲,舉大觞屬魏主,魏主不勝,忿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生為?”澄怒罵日:“朕、朕、朕,狗腳朕!”使季舒毆魏主三拳,奮衣而出。
魏主不堪憂辱,詠謝靈運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乃與荀濟等謀誅澄。
事覺,澄勒兵入宮,見帝不拜而坐曰:“陛下何意反?”乃幽帝于含章殿,烹濟等于市,遂還晉陽。
澄獲衡州刺史蘭欽子京以為膳奴,欽請贖之,不許。
亦屢自訴,澄杖之,曰:“更訴當殺汝!”京與其黨謀作亂,澄嬖琅琊公主。
公主美,在邺與陳元康通,澄納之,常在邺。
澄不時往邺。
侍衛者常遣出外,與公主百般淫樂。
時澄妻善淫,流為妓,楊愔、崔季舒屏左右,謀受禅,京置刀盤下,冒言進食,因殺澄。
時變起倉猝,内外震駭。
初,澄弟太原公高洋,因澄忌之,深自晦匿,素以不慧聞。
至是聞澄死,洋神色不變,指揮部分入讨群賊,斬而脔之。
東魏主聞澄死,竊謂左右曰:“大将軍死,似是天意,威權當複歸帝室矣。
”及洋入谒,從甲士八千,從登階者三百餘人,皆攘袂叩刃,命主者傳奏曰:“臣有家事,須詣晉陽。
”再拜而出。
東魏主失色,目送之曰:“朕不知死在何日矣。
”晉陽舊臣宿将素輕洋,及洋至晉陽,大會文武,神采英暢,言辭敏給,衆皆大驚。
澄政不便者,洋皆改之。
東辭高洋自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封齊王。
洋以高德政為書記,甚親昵之。
徐之才、宋景業善圖谶,因高德政勸洋受魏禅,洋以告其母婁太妃。
太妃曰:“汝父如龍,汝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而欲行舜禹之事乎?”洋以告之才,之才曰:“正為不及父兄,故宜早升尊位耳!”洋鑄象蔔之而成,使侍中張亮等見東魏主,逼以禅位。
魏主下禦座,入與六宮别,舉宮皆哭。
洋廢之為中山王,在位一十七年,東魏亡。
一主,十七年。
洋遂即位,國号齊,是為北齊顯祖文宣帝。
西魏太師宇文奉伐齊,齊主.自将屯東城。
泰聞其軍容嚴盛,歎曰:“高歡不死矣。
”會久雨,畜産多死,乃還。
于是河南自洛陽、河北自平陽以東,皆入于齊。
齊主每出入,常以中山王自随。
初,靜帝後太原公主為高歡女,至是降為中山王妃。
太原公主恒為王嘗飲食,護視之。
齊主飲公主酒,使人鸩王殺之,并其三子,葬于邺西。
後忽掘出,投于漳水。
逼太原公主使為仆射楊愔妻,盡誅元氏,前後死者七百二十一人,悉棄屍漳水。
齊主之初立也,留心政務,坦于任使,人得盡力。
又能以法禦下,内外肅然,軍國機策,獨決懷抱。
每臨行陣,親當矢石,故所向有功。
數年之後,漸以功業自矜,遂嗜酒淫佚,肆行狂暴。
袒露形體,街坐巷宿,婁太後嘗以其酒狂,舉杖擊之。
齊主曰:“即當嫁此老母與胡。
”太後大怒。
齊主欲太後笑,自匍匐以身舉牀,
中宵破夢兜鈴舉,頓飯驚心戰馬嘶。
剪發搓繩穿斷臼,拆衣抽線補殘旗。
風流宰相龍樓宴,翠袖雙扶下玉梯。
卻說東魏高歡,字賀六渾,蓨人,今直隸河間府景州是也。
在杜洛周黨中,逃奔葛榮,既而亡歸爾朱榮。
爾朱兆授以兵柄,封為渤海王。
高歡既滅爾朱兆,又逼魏主修奔宇文泰軍,歡立清河世子善見為帝,以洛陽逼近西魏,乃遷都邺。
高歡多在晉陽。
遣其世子澄在邺輔政。
歡因宇文泰先殺其将窦泰,将兵至沙,西魏諸将皆懼。
宇文深獨曰:“歡鎮撫河北,甚得衆心,未易卒圖。
今懸師渡河,可一戰擒也。
”西魏宇文泰迎戰于渭曲,東魏望見西魏兵少,争進擊之,無複行列。
泰鳴鼓,士皆奮起合戰。
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東魏兵中絕,遂大敗,歡乃馳去。
泰還軍渭南,乃于戰所,人種柳一株,以旌武功。
高歡悉衆伐西魏,攻玉壁,西魏韋孝寬随機禦之,歡不能克,乃使祖珽說之使降,孝寬曰:“攻者自勞,守者自逸,孝寬關西男子,必不為降将軍也。
”歡士卒死者七八萬。
有星墜歡營中,大懼而還。
大丞相高歡病,使次子太原公洋鎮邺,征世子澄赴晉陽。
歡性深密,終日俨然,人不能測,機權之際,變化若神,制馭軍旅,法令嚴肅,聽斷明察,不可欺犯,文武樂為之用。
及病笃,謂世子澄曰:“侯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之志,顧我能畜養,非汝所能駕馭也。
堪敵侯景者,惟有慕容紹宗。
”及卒,澄秘不發喪,自出巡撫諸州,因朝于邺。
東魏主與之宴,澄起舞,識者知其不終。
澄還晉陽,以其弟洋為京畿大都督,留邺,遂歸發喪。
東魏主贈歡相國齊王,備九錫殊禮,以澄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侯景素輕澄,諸将如高敖、曹彭樂等,皆勇冠一時,景皆輕之。
及聞歡卒,遂以河南降西魏,後複降于梁。
東魏主孝靜帝,美容儀,膂力過人,射無不中。
好文學,從容沉雅。
時人以為有孝文風烈,大将軍澄深忌之。
初,高歡自病逐君之醜事,魏主禮甚恭。
及澄當國,倨傲頗甚,嘗侍飲,舉大觞屬魏主,魏主不勝,忿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生為?”澄怒罵日:“朕、朕、朕,狗腳朕!”使季舒毆魏主三拳,奮衣而出。
魏主不堪憂辱,詠謝靈運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乃與荀濟等謀誅澄。
事覺,澄勒兵入宮,見帝不拜而坐曰:“陛下何意反?”乃幽帝于含章殿,烹濟等于市,遂還晉陽。
澄獲衡州刺史蘭欽子京以為膳奴,欽請贖之,不許。
亦屢自訴,澄杖之,曰:“更訴當殺汝!”京與其黨謀作亂,澄嬖琅琊公主。
公主美,在邺與陳元康通,澄納之,常在邺。
澄不時往邺。
侍衛者常遣出外,與公主百般淫樂。
時澄妻善淫,流為妓,楊愔、崔季舒屏左右,謀受禅,京置刀盤下,冒言進食,因殺澄。
時變起倉猝,内外震駭。
初,澄弟太原公高洋,因澄忌之,深自晦匿,素以不慧聞。
至是聞澄死,洋神色不變,指揮部分入讨群賊,斬而脔之。
東魏主聞澄死,竊謂左右曰:“大将軍死,似是天意,威權當複歸帝室矣。
”及洋入谒,從甲士八千,從登階者三百餘人,皆攘袂叩刃,命主者傳奏曰:“臣有家事,須詣晉陽。
”再拜而出。
東魏主失色,目送之曰:“朕不知死在何日矣。
”晉陽舊臣宿将素輕洋,及洋至晉陽,大會文武,神采英暢,言辭敏給,衆皆大驚。
澄政不便者,洋皆改之。
東辭高洋自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封齊王。
洋以高德政為書記,甚親昵之。
徐之才、宋景業善圖谶,因高德政勸洋受魏禅,洋以告其母婁太妃。
太妃曰:“汝父如龍,汝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而欲行舜禹之事乎?”洋以告之才,之才曰:“正為不及父兄,故宜早升尊位耳!”洋鑄象蔔之而成,使侍中張亮等見東魏主,逼以禅位。
魏主下禦座,入與六宮别,舉宮皆哭。
洋廢之為中山王,在位一十七年,東魏亡。
一主,十七年。
洋遂即位,國号齊,是為北齊顯祖文宣帝。
西魏太師宇文奉伐齊,齊主.自将屯東城。
泰聞其軍容嚴盛,歎曰:“高歡不死矣。
”會久雨,畜産多死,乃還。
于是河南自洛陽、河北自平陽以東,皆入于齊。
齊主每出入,常以中山王自随。
初,靜帝後太原公主為高歡女,至是降為中山王妃。
太原公主恒為王嘗飲食,護視之。
齊主飲公主酒,使人鸩王殺之,并其三子,葬于邺西。
後忽掘出,投于漳水。
逼太原公主使為仆射楊愔妻,盡誅元氏,前後死者七百二十一人,悉棄屍漳水。
齊主之初立也,留心政務,坦于任使,人得盡力。
又能以法禦下,内外肅然,軍國機策,獨決懷抱。
每臨行陣,親當矢石,故所向有功。
數年之後,漸以功業自矜,遂嗜酒淫佚,肆行狂暴。
袒露形體,街坐巷宿,婁太後嘗以其酒狂,舉杖擊之。
齊主曰:“即當嫁此老母與胡。
”太後大怒。
齊主欲太後笑,自匍匐以身舉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