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回 六國人并楚漢起義争衡
關燈
小
中
大
,魏盛兵塞臨晉,信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罂渡軍,襲安邑,虜魏王豹。
傳詣荥陽,悉定魏地。
木罂者,以罂瓶千百塞其口,以木縛之,浮于水以代船也。
韓信既定魏,使人請兵三萬,願以北舉燕趙、東舉齊,南絕楚糧道,西與漢王會于荥陽。
漢王許之,乃遣張耳與俱。
遂破代兵,擒夏說。
韓信、張耳以兵數萬,東擊趙。
趙王乃成安君陳餘聞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萬。
廣武君李左車說陳餘曰:“韓信、張耳乘勝遠來,其鋒不可當。
臣聞千裡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今井陉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渡水,足下深溝高壘,勿與戰。
再用計從間道絕其辎重,不十日,兩将之頭可緻麾下。
否則必為二子所擒矣。
”陳餘嘗自稱義兵,不用詐。
韓信使人探視,知其不用廣武君之策,大喜。
遂引兵下,未至井陉口,三十裡,止舍。
夜選輕騎二千人,往伏之,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汝疾入趙壁,拔趙幟而立漢赤幟。
”令稗将傳餐立食,曰:“今日破趙會食!諸據境自強,非死戰不可。
”因出背水陣。
趙軍望見大笑。
信引兵鼓行出井陉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信軍佯走水上。
趙果空壁逐之,從風而靡。
信所遣騎,即馳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趙軍歸,見幟大驚,遂亂。
其時漢兵夾擊,大敗之,斬陳餘于泯水。
有縛李左車至麾下者,信解其縛,東向坐,師事之。
問曰:“仆欲北攻燕,東伐齊,若何而有功?”左車曰:“将軍虜魏王豹,誅成安君,威震天下。
然欲舉疲憊之兵,頓于燕堅城之下,曠日持久,糧食殚竭,燕既不服,齊何論乎?為今之計,莫如北至燕境,遣辯士奉書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
燕從,而東臨齊,雖有智者,不能為齊計矣!”信從其策。
遣使報漢,請以張耳王趙,漢王許之。
漢使随何說九江王鲸布歸漢。
漢益其兵,與俱屯成臯。
初,陽武人陳平,家貧,好讀書。
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與語,悅之,平曰:“項王信讒,誠能捐金行間以疑其心。
” 王益厚平,拜護軍中尉。
諸将皆讓。
平居家時,嘗盜其嫂,多受諸将金。
周勃等言于王曰:“陳平雖美如冠玉,其中未可深信,願王察之。
”王詢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以其人才智計謀足用耳,盜嫂受金,何足深罪。
漢将軍紀實謂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平曰:“項王骨鲠之臣惟亞父、鐘離昧、龍且之屬,不過數人耳。
項王意多疑忌,糧食必在後,願假臣金,用奇計,破楚必矣。
”王乃出黃金四萬斤與平,不問出入。
平多縱反問,言昧等功多,不得裂土而王,欲與漢共滅楚而分其地。
時楚圍荥陽急,漢王請和。
羽使至漢,平為具大牢以進。
見使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也。
”乃持去,更以惡物不堪食。
楚使歸,以報項王,王果大疑亞父及昧等。
亞父欲急下荥陽,羽不聽。
亞父怒曰:“天下事大定矣,王自為之。
願請骸骨歸!”未至彭城,疽發于背而死。
楚圍荥陽益急,紀信曰:“事急矣,臣請服王之服以诳楚,王可以間出。
”于是陳平夜出子女二千餘人于東門。
楚方擄掠女子,紀信乃乘王車出東門,曰食盡,漢王願降。
楚人皆呼萬歲,往城東觀看。
漢王乃令周苛守荥陽,而與數十騎出西門,遁去。
羽燒殺信。
漢王至成臯,收兵欲複東。
轅生說漢王深壁勿戰,令荥陽成臯間且得休息。
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與鲸布行收兵。
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來,漢王堅壁不與戰。
彭越在梁地,為漢将遊兵擊楚。
羽乃使終公守成臯,而自東擊彭越。
漢王破終公,複軍成臯。
羽已破走彭越,乃引兵西拔荥陽城,烹周苛,遂圍成臯。
漢王逃去,北渡河,宿小修武。
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
張耳、韓信未起,即卧内奪其兵符以麾召諸将易置之。
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
漢王既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循行,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使劉賈、盧绾渡白馬津,佐彭越擊楚,燒其糧米,以破其業。
時楚兵拔成臯欲西,漢使兵拒之于鞏,令不得西。
彭越擊楚,下梁地十七城。
項羽聞之,使曹咎守成臯,戒曰:“即漢欲戰,慎勿與哉,勿令得東而已。
”遂自引兵東擊彭越所下城,圍外黃數日,乃降。
羽欲盡坑之。
外黃令舍人兒,年十三,說羽曰:“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以待大王。
今盡坑之,則從此以東十餘城,不可下矣!”羽從之。
所下城皆複為楚。
漢王欲捐成臯以東,屯鞏洛以拒楚。
郦食其勸王急取荥陽,據廒倉之粟,示天下形勢。
乃複謀取廒倉。
時楚大司馬曹咎,謹守成臯不戰,漢軍數挑之,終不出,乃使人辱之。
數日,咎怒,渡兵汜水。
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其
傳詣荥陽,悉定魏地。
木罂者,以罂瓶千百塞其口,以木縛之,浮于水以代船也。
韓信既定魏,使人請兵三萬,願以北舉燕趙、東舉齊,南絕楚糧道,西與漢王會于荥陽。
漢王許之,乃遣張耳與俱。
遂破代兵,擒夏說。
韓信、張耳以兵數萬,東擊趙。
趙王乃成安君陳餘聞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萬。
廣武君李左車說陳餘曰:“韓信、張耳乘勝遠來,其鋒不可當。
臣聞千裡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今井陉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渡水,足下深溝高壘,勿與戰。
再用計從間道絕其辎重,不十日,兩将之頭可緻麾下。
否則必為二子所擒矣。
”陳餘嘗自稱義兵,不用詐。
韓信使人探視,知其不用廣武君之策,大喜。
遂引兵下,未至井陉口,三十裡,止舍。
夜選輕騎二千人,往伏之,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汝疾入趙壁,拔趙幟而立漢赤幟。
”令稗将傳餐立食,曰:“今日破趙會食!諸據境自強,非死戰不可。
”因出背水陣。
趙軍望見大笑。
信引兵鼓行出井陉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信軍佯走水上。
趙果空壁逐之,從風而靡。
信所遣騎,即馳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趙軍歸,見幟大驚,遂亂。
其時漢兵夾擊,大敗之,斬陳餘于泯水。
有縛李左車至麾下者,信解其縛,東向坐,師事之。
問曰:“仆欲北攻燕,東伐齊,若何而有功?”左車曰:“将軍虜魏王豹,誅成安君,威震天下。
然欲舉疲憊之兵,頓于燕堅城之下,曠日持久,糧食殚竭,燕既不服,齊何論乎?為今之計,莫如北至燕境,遣辯士奉書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
燕從,而東臨齊,雖有智者,不能為齊計矣!”信從其策。
遣使報漢,請以張耳王趙,漢王許之。
漢使随何說九江王鲸布歸漢。
漢益其兵,與俱屯成臯。
初,陽武人陳平,家貧,好讀書。
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與語,悅之,平曰:“項王信讒,誠能捐金行間以疑其心。
” 王益厚平,拜護軍中尉。
諸将皆讓。
平居家時,嘗盜其嫂,多受諸将金。
周勃等言于王曰:“陳平雖美如冠玉,其中未可深信,願王察之。
”王詢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以其人才智計謀足用耳,盜嫂受金,何足深罪。
漢将軍紀實謂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平曰:“項王骨鲠之臣惟亞父、鐘離昧、龍且之屬,不過數人耳。
項王意多疑忌,糧食必在後,願假臣金,用奇計,破楚必矣。
”王乃出黃金四萬斤與平,不問出入。
平多縱反問,言昧等功多,不得裂土而王,欲與漢共滅楚而分其地。
時楚圍荥陽急,漢王請和。
羽使至漢,平為具大牢以進。
見使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也。
”乃持去,更以惡物不堪食。
楚使歸,以報項王,王果大疑亞父及昧等。
亞父欲急下荥陽,羽不聽。
亞父怒曰:“天下事大定矣,王自為之。
願請骸骨歸!”未至彭城,疽發于背而死。
楚圍荥陽益急,紀信曰:“事急矣,臣請服王之服以诳楚,王可以間出。
”于是陳平夜出子女二千餘人于東門。
楚方擄掠女子,紀信乃乘王車出東門,曰食盡,漢王願降。
楚人皆呼萬歲,往城東觀看。
漢王乃令周苛守荥陽,而與數十騎出西門,遁去。
羽燒殺信。
漢王至成臯,收兵欲複東。
轅生說漢王深壁勿戰,令荥陽成臯間且得休息。
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與鲸布行收兵。
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來,漢王堅壁不與戰。
彭越在梁地,為漢将遊兵擊楚。
羽乃使終公守成臯,而自東擊彭越。
漢王破終公,複軍成臯。
羽已破走彭越,乃引兵西拔荥陽城,烹周苛,遂圍成臯。
漢王逃去,北渡河,宿小修武。
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
張耳、韓信未起,即卧内奪其兵符以麾召諸将易置之。
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
漢王既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循行,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使劉賈、盧绾渡白馬津,佐彭越擊楚,燒其糧米,以破其業。
時楚兵拔成臯欲西,漢使兵拒之于鞏,令不得西。
彭越擊楚,下梁地十七城。
項羽聞之,使曹咎守成臯,戒曰:“即漢欲戰,慎勿與哉,勿令得東而已。
”遂自引兵東擊彭越所下城,圍外黃數日,乃降。
羽欲盡坑之。
外黃令舍人兒,年十三,說羽曰:“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以待大王。
今盡坑之,則從此以東十餘城,不可下矣!”羽從之。
所下城皆複為楚。
漢王欲捐成臯以東,屯鞏洛以拒楚。
郦食其勸王急取荥陽,據廒倉之粟,示天下形勢。
乃複謀取廒倉。
時楚大司馬曹咎,謹守成臯不戰,漢軍數挑之,終不出,乃使人辱之。
數日,咎怒,渡兵汜水。
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