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回 六國人并楚漢起義争衡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前人創業非容易,後代無賢總是空。
回首漢陵并楚廟,一般潇灑月明中。
詞曰: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
夜來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
龍争虎鬥謾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卻說子嬰既降,沛公入鹹陽,諸将争取金帛财物,蕭何獨先入丞相府,收圖籍藏之,以此得俱知天下扼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貨物婦女,欲留居之。
樊哙谏曰:“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請急還霸上。
”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缟素為先。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纣為虐也。
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願聽哙言。
”乃還軍霸上,召父老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至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乃盜抵罪。
餘悉除去。
吏民皆安堵如何?”秦民大悅,争持牛酒飨軍。
沛公又讓不受,民益喜,惟恐沛公不為秦王。
項羽既降章邯,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秦降卒多怨言,羽乃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于新安城南,而獨與章邯及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入秦。
或說沛公守函谷關以拒羽,沛公從之。
羽至關下,關門閉,大怒,使黥布等攻破之,進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羽曰:“沛公欲王關中,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
”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時羽兵四十萬,号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号二十萬,在霸上。
範增說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财好色。
今入關,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成五彩,此天子氣也。
急擊之。
勿可失。
”時有項伯者,項羽伯父也,素善張良。
夜馳約良走。
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有難,不可不告。
”遂入告沛公。
固要項伯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以待将軍。
所以命将守關者,防他盜也,豈敢反乎!願伯明言,不敢忘德。
”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早自來謝。
”項伯仍夜去,具以沛公言告羽,因言:“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羽于鴻門,謝曰:“臣與将軍戮力而攻秦,将軍攻河北,臣攻河南,不意臣先入關,先破秦,得見将軍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羽因留沛公飲。
範增數目羽,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羽不應。
增出謂項莊日:“君王為人不忍。
汝入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殺沛公。
不然,汝屬皆為虜。
”莊入為壽畢,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良出,見樊哙曰:“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即帶劍擁盾而入,睹目視羽,頭發上指,目眦盡裂。
羽曰:“壯士。
”賜之鬥卮酒,一生彘肩。
哙立飲,拔劍切而啖之。
羽曰:“壯士能複飲乎?”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
懷王與諸将約:‘先入關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一毫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将軍。
勞苦功高,未見封爵之典,而聽細人之言,欲誅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續耳,竊謂将軍不敢也!”羽無以應。
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哙出,将亡去,曰:“今者出,未辭也,奈何!”哙曰:“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遂間行趨霸上,留張良謝羽,因以白璧一雙獻羽,玉鬥一雙與增。
羽受璧。
增拔劍撞破玉鬥,曰:“唉!豎子不足與謀。
奪将軍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還軍,立誅曹無傷。
居數日,羽兵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熄。
掘始皇冢,收寶物婦女而東歸。
秦民大失所望。
項羽使人緻命懷王。
王曰:“如約。
”羽曰:“懷王者,吾家所立,非有功也,何以得專主約!”乃陽尊懷王為義帝,徙都郴,實不用其命。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管梁楚地九郡。
羽與範增疑沛公,業已講解,又惡負約,以巴蜀道險,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
”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立秦降将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
三分關中,以拒塞漢路。
又分諸王侯将相,凡十四人。
并三秦、楚、漢、義帝,共二十國。
夏四月,諸候各罷兵就國。
張良歸韓。
良勸漢王燒絕所過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且示羽無東意。
齊相田榮,以不将兵從楚,故不封。
榮大怒,遂擊走齊王田都,弒膠東王田市,自立為齊王。
尋擊殺濟北王田安,
回首漢陵并楚廟,一般潇灑月明中。
詞曰: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
夜來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
龍争虎鬥謾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卻說子嬰既降,沛公入鹹陽,諸将争取金帛财物,蕭何獨先入丞相府,收圖籍藏之,以此得俱知天下扼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貨物婦女,欲留居之。
樊哙谏曰:“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請急還霸上。
”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缟素為先。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纣為虐也。
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願聽哙言。
”乃還軍霸上,召父老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至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乃盜抵罪。
餘悉除去。
吏民皆安堵如何?”秦民大悅,争持牛酒飨軍。
沛公又讓不受,民益喜,惟恐沛公不為秦王。
項羽既降章邯,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秦降卒多怨言,羽乃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于新安城南,而獨與章邯及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入秦。
或說沛公守函谷關以拒羽,沛公從之。
羽至關下,關門閉,大怒,使黥布等攻破之,進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羽曰:“沛公欲王關中,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
”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時羽兵四十萬,号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号二十萬,在霸上。
範增說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财好色。
今入關,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成五彩,此天子氣也。
急擊之。
勿可失。
”時有項伯者,項羽伯父也,素善張良。
夜馳約良走。
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有難,不可不告。
”遂入告沛公。
固要項伯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以待将軍。
所以命将守關者,防他盜也,豈敢反乎!願伯明言,不敢忘德。
”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早自來謝。
”項伯仍夜去,具以沛公言告羽,因言:“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羽于鴻門,謝曰:“臣與将軍戮力而攻秦,将軍攻河北,臣攻河南,不意臣先入關,先破秦,得見将軍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羽因留沛公飲。
範增數目羽,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羽不應。
增出謂項莊日:“君王為人不忍。
汝入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殺沛公。
不然,汝屬皆為虜。
”莊入為壽畢,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良出,見樊哙曰:“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即帶劍擁盾而入,睹目視羽,頭發上指,目眦盡裂。
羽曰:“壯士。
”賜之鬥卮酒,一生彘肩。
哙立飲,拔劍切而啖之。
羽曰:“壯士能複飲乎?”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
懷王與諸将約:‘先入關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一毫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将軍。
勞苦功高,未見封爵之典,而聽細人之言,欲誅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續耳,竊謂将軍不敢也!”羽無以應。
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哙出,将亡去,曰:“今者出,未辭也,奈何!”哙曰:“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遂間行趨霸上,留張良謝羽,因以白璧一雙獻羽,玉鬥一雙與增。
羽受璧。
增拔劍撞破玉鬥,曰:“唉!豎子不足與謀。
奪将軍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還軍,立誅曹無傷。
居數日,羽兵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熄。
掘始皇冢,收寶物婦女而東歸。
秦民大失所望。
項羽使人緻命懷王。
王曰:“如約。
”羽曰:“懷王者,吾家所立,非有功也,何以得專主約!”乃陽尊懷王為義帝,徙都郴,實不用其命。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管梁楚地九郡。
羽與範增疑沛公,業已講解,又惡負約,以巴蜀道險,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
”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立秦降将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
三分關中,以拒塞漢路。
又分諸王侯将相,凡十四人。
并三秦、楚、漢、義帝,共二十國。
夏四月,諸候各罷兵就國。
張良歸韓。
良勸漢王燒絕所過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且示羽無東意。
齊相田榮,以不将兵從楚,故不封。
榮大怒,遂擊走齊王田都,弒膠東王田市,自立為齊王。
尋擊殺濟北王田安,